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晓波;殷悦;张强;杨国海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涎腺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涎腺肿瘤临床治疗寻找新思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涎腺肿瘤存档蜡块共140例,多形性腺瘤32例;基底细胞腺瘤28例;腺样囊性癌40例,其中,癌细胞转移16例,无转移24例,神经侵润18例,无神经侵润22例;黏液表皮样癌40例.另选取10例手术切除的正常涎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涎腺恶性肿瘤、60例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MM P-9表达,计算每例切片中细胞的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MP-9在80例涎腺恶性肿瘤、60例涎腺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3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12,P<0.01).腺样囊性癌组织癌细胞转移组MMP-9的阳性表达率93.75%(15/16),癌细胞未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8,P<0.05).MMP-9在正常涎液腺组织、粘液表皮样癌组、腺样囊性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 (1/10)、67.5%(27/40)、77.5%(31/40),三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63,P<0.01).腺样囊性癌组织中有神经浸润者的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94.44%(17/18)明显高于无神经浸润者的阳性率63.63%(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9,P<0.05).结论 MMP-9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转移潜能的指标.

  • RNA干扰TGF-β1对Ms细胞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对Ki-67VEGF和uP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静;陈健;张凯亮;宋容;吴军正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s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观察TGF-β1沉默后对裸鼠肺转移及Ki-67、VEGF和uP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s细胞、转染空载体的Ms细胞、转染TGF-β1 shRNA的Ms细胞分别经裸鼠尾静脉注射单细胞悬液,6W后脱颈处死裸鼠,放大镜下计数肺表面肿瘤结节数,每组8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肺转移瘤组织中Ki-67、VEGF和uP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转染TGF-β1 shRNA组裸鼠形成的肺表面结节数显著降低(P<0.05),转移抑制率为47.6%;裸鼠肺转移瘤组织中Ki-67、VEGF和uPA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RNA干扰技术沉默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s细胞TGF-β1,可显著降低Ms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肺转移能力及下调Ki-67、VEGF和uPA蛋白的表达.

  • 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混合瘤的标准探讨

    作者:滕茂芳;潘秦镜;张智慧;曹箭

    混合瘤是涎腺肿瘤常见的一种,其针吸细胞学诊断需与涎腺的其他肿瘤鉴别。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86年12月~1998年12月之间,经针吸细胞学检查且病理组织学证实的75例患者,其中68例组织学为涎腺混合瘤,3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肌上皮瘤,2例神经鞘瘤。1.2 方法 用10ml注射器和外径0.7mm的针头常规针吸,涂片立即以95%酒精固定,HE染色后镜检。2 结果 68例涎腺混合瘤观察到6种形态变化,与其他肿瘤比较见附表。

  • 上颌窦上皮-肌上皮癌的CT表现一例

    作者:张巧娜;刘汉东

    1 患者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右上后牙区肿痛1个月入住我院口腔科.专科查体:颌面部发育正常,双侧颞下颌关节区无触压痛.右面颊部轻度肿胀,右侧上颌3至7区颊、腭侧软硬组织广泛肿胀隆起充血,黏膜光滑无破损,触诊质硬,无明显压痛.牙槽窝内可见黄白色假膜覆盖,开口度正常.双侧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 涎腺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c-myc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作者:蒋书勤;刘平;王丹敏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18例多形性腺瘤和5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和PCNA、bcl-2、c-myc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恶性涎腺肿瘤的凋亡细胞指数和增殖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恶性涎腺肿瘤中bcl-2和c-myc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结论:细胞凋亡和调控基因异常在涎腺肿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涎腺肿瘤中,bcl-2和c-myc蛋白的共同作用可抑制细胞凋亡.

  • 癌基因及细胞凋亡与涎腺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蒋书勤;李淑萍;王育强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与c-myc,p53,bcl-2;PCNA基因及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18例多形性腺瘤和5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c-myc,p53,bcl-2,PCNA基因及细胞凋亡进行观察,分析c-myc,p53,bcl-2,PCNA基因及细胞凋亡与涎腺肿瘤的相关性.结果:p53与bcl-2基因呈正相关(P<0.05),c-myc与p53,bcl-2,PCNA基因呈正相关(P<0.05),PCNA基因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P<0.05),而细胞凋亡与c-myc,p53,bcl-2基因间无相关性(P>0.05).Fisher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用c-myc,p53,bcl-2,PCNA基因及细胞凋亡对涎腺肿瘤进行判别,判别符合率为84.3%.结论:涎腺肿瘤是多种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涎腺肿瘤中存在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紊乱;c-myc,p53,bcl-2,PCNA基因及细胞凋亡可作为良恶性涎腺肿瘤的诊断指标.

  • 涎腺肿瘤中MMP2、MMP9与C-myc表达的研究

    作者:顾晓林;王桂兰;邢元龙;鄂群

    目的:研究38例腮腺良恶性肿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MMP9与癌基因c-myc表达的关系及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MP2、MMP9和c-myc表达.结果:MMP2、MMP9定位于细胞浆中,分布于肿瘤细胞及肿瘤细胞旁间质细胞中,特别见于肿瘤细胞与间质交界处.MMP2和MMP9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随着肿瘤细胞分化降低MMP2和MMP9表达增强.c-myc表达强弱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与MMP2和MMP9表达之间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MMP2和MMP9的分泌是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共同事件,以肿瘤细胞占优势,恶性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可能是由于过度表达的MMP2和MMP9所致.癌基因c-myc有可能促进癌细胞分泌更多的MMP2和MMP9.

  • 泰素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的机制研究

    作者:刘浩;俞光岩

    目的:观察泰素(Taxol)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远处转移的作用及其对肺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裸鼠肺转移模型观察泰素体内抗转移效果,免疫组化法检测转移灶肿瘤细胞VEGF和MMP-9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Taxol治疗组相比,2组之间瘤结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xol治疗组VEGF及MMP-9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泰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这可能与其抑制血管生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有关.

  • RhoA和Snail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胡瑞利;安峰;林媛媛;马赛;郭博伟

    目的:探讨RhoA和Snail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症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hoA和Snail在55例SACC(SACC组)与20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hoA和Snail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SA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ACC组的RhoA (69.1%vs 5.0%)和Snail(72.7%vs 10.0%)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RhoA和Snail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Ⅲ+Ⅳ期的RhoA和Snail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实体型的RhoA阳性表达率高于筛孔型,实体型和管状型的Snail阳性表达率高于筛孔型(均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的RhoA和Snail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oA和Snail在SA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14,P<0.001)。结论 RhoA和Snail蛋白可能通过RhoA/ROCK/PKD1/NF-κB/Snail信号传导通路联合作用促进了SACC的浸润和转移。

  • 超声对颌面部涎腺肿物的诊断

    作者:陈惠敏

    颌面部涎腺肿物并非少见,但由于缺乏明显症状,以往又缺少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故临床不易发现。超声彩色多普勒对颌面部涎腺肿物检查的应用,对此病的诊断及早期定位定性,给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71例颌面部涎腺肿物超声彩色多普勒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梁永强;朱兰;齐红;戚孟春;邓久鹏

    Survivin(SVV)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family,IAP)的1个成员.其相关研究自1997年始见报道.Survivin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Survivin基因的价值在于它在正常分化组织中不表达,而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多高表达[1].Survivin作为一种新的lAP.其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作为肿瘤诊断标记物和治疗靶点的应用已初露端倪,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 颌下腺肿瘤45例临床分析

    作者:施素萍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约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1.2%~3%.腮腺肿瘤的发病率为涎腺肿瘤的70%~80%,颌下腺肿瘤占涎腺肿瘤的10%,但它的恶性发病率比腮腺高.我科自1985~1995年收治了45例颌下腺肿瘤,现报道如下.

  • 涎腺恶性肿瘤25例误诊分析

    作者:蔡劲;姜绪红;林国平;黎民宇

    涎腺可发生多种类型的肿瘤,虽然多数病例通过认真仔细的检查,可获得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误诊与误治.我院1985~2003年收治46例涎腺恶性肿瘤,其中25例(占54.3%)发生误诊误治,本文对其进行回顾分析.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误诊
  • 下颌骨涎腺混合瘤误诊一例

    作者:王卫青;伍四春

    [病例]女,22岁.因右下颌部肿物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右下颌肿物,半年前肿物增大,伴第一、二磨牙区疼痛,在外院诊断为"右下颌骨囊肿",拔除右下第一、二磨牙,术后肿物未消失.专科检查:口腔黏膜无溃疡,右下第一、二磨牙缺失,缺牙处可触及一约3cm×6cm大小肿物,质中,压之有清亮黏液流出.X线片示:右下颌骨体内有一3.6cm×6.2cm椭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晰.在局麻下行下颌骨囊肿刮除术,术中见右下第一、二磨牙处颌骨内囊实性肿物,囊内少量无色黏稠液体,实性区域组织较软.

  • 口腔内肿物需警惕小涎腺癌

    作者:王彦卿;张建红;马春梅;董花英

    目的 提高对口腔小涎腺癌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口腔小涎腺癌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文3例均因口腔内肿物就诊,分别误诊为口腔血管瘤、乳头状瘤及脓肿,给予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数月后复发,转我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小涎腺癌.随访2~5年无复发.结论 口腔小涎腺癌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口腔内肿物应尽可能行病理检查,以减少误诊.

  • 儿童腮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小君;冉贞芳;陈绩

    涎腺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头颈部肿瘤的1%[1],腮腺是涎腺肿瘤的高发部位,约61%的涎腺肿瘤发生于腮腺,5%的腮腺肿瘤发生于16岁以下的儿童[2],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会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我们针对患儿在手术期的健康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 超声造影在大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丽羽;周玲燕;吴丽丽;葛明华;徐栋;邵琦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大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大涎腺多形性腺瘤(PA)、8例恶性多形性腺瘤(CXPA)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PA、CXPA病灶均呈低回声,两者形态、血流丰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25%) CXPA边界不清,42例PA均边界清晰(P<0.05);3例(37.5%) CXPA内见无回声区,而仅2例(4.8%) PA内见无回声区(P<0.05).超声造影CXPA、PA均表现为慢进、向心性、不均匀性增强,可见无增强区;42例PA增强后均边界清晰,而1例CXPA增强后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清(P<0.05).CXPA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P)、峰值的降半时间(HT)、平均渡越时间(MTT)明显高于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XPA、PA两者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相似,但肿块边界不清、内含较多液性无回声区、超声造影增强后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清时提示CXPA可能,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涎腺内实性良性包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翟齐西;王学梅;黄崑;刘艳君;卞东林;刘法昱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对涎腺内实性良性包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涎腺内包块手术的患者74例,术前均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获得涎腺内实性良性包块弹性模量的平均值,其中腮腺混合瘤22例,颌下腺混合瘤13例,腮腺腺淋巴瘤33例,颌下腺腺淋巴瘤6例,对各组患者的弹性模量平均值进行分析.结果 腮腺混合瘤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133.53±3.35) kPa,颌下腺混合瘤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125.57±2.89)kPa;腮腺腺淋巴瘤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65.60±2.33) kPa,颌下腺腺淋巴瘤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64.60±1.93) kPa.混合瘤组间及腺淋巴瘤组间弹性模量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瘤组与腺淋巴瘤组之间的弹性模量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WE技术可以区分涎腺内不同来源的实性良性包块,为临床诊断涎腺内实性包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 左腮腺肌上皮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于敏

    肌上皮瘤比较少见,其发病率不足涎腺肿瘤的1%.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6岁.因左耳前肿胀1年余,在当地医院全身抗炎治疗及局部敷药均不见效,于2000年3月5日来我科就诊.

  • 涎腺类乳腺分泌性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金莲;蔡兆根;吴琼;秦燕子;王梦慧;董修芹;欧玉荣

    目的 分析涎腺类乳腺分泌性癌(MAS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6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涎腺腺泡细胞癌患者53例,取其存档蜡块,从中筛选出符合MASC特征的病例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8例MASC患者中,发生在右腮腺区4例,左腮腺区3例,左上颚部1例,均以发现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术后病理学检查符合MASC表现;肿瘤细胞:S-100、vimentin及CK7 均呈弥漫强阳性(8/8 例),mamaglobin呈强阳性(7/8 例),GATA3 阳性(2/8 例), DOG-1阴性(7/8例).术后随访15~64个月,其中无瘤生存6例,局部复发1例,均无远处转移,存活至今,合并其他疾病死亡1例.结论 MASC是一种发生于涎腺的具有乳腺分泌性癌特征的恶性肿瘤,较罕见.确诊主要依赖术后病理组织检查及免疫表型,结合遗传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429 条记录 6/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