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外周血厚、薄血膜制片法

    作者:杨连喜;李娟;李霞

    卫辉位于河南北部,近几年无蚊传疟疾病例,大部分医院未开展疟疾检查.今年按照全球基金河南疟疾项目办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镜检站(发热门诊),全年对就诊的"三热"患者(临床初诊疟疾、疑似疟疾和原因不明发热)进行血检,所有外来流动人口和从高疟区回归的当地居民中的发热患者均应进行血检.发热患者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是疟疾诊断和虫种鉴别的主要方法,是疟疾疾病控制和检测的重要手段.其基本过程是采血-涂制血膜-染色前处理-染色-镜检.常用的血膜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借推片将血液薄薄地涂在载玻片上,使每个血细胞平铺,称薄血膜,因薄血膜血液干燥快,原虫形态极少变形,多用于观察疟原虫形态与鉴别虫种;另一种是把较多的血液涂成圆形,血膜中血细胞重叠,原虫较为集中,称为厚血膜,厚血膜涂布面积小,阳性率检出较高.

  • 常规实验室检查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文刚;聂为民;谢杨新;周志平;赵敏

    目的 探讨6项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中的价值,为提高发热待查患者的确诊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132例FUO患者入院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总结其与不同病因之间的关系.结果 132例中,白细胞计数升高55例,病因以细菌感染为主,占60.0%(33/55);中性粒细胞升高29例,其中细菌感染占79.3%(23/29);淋巴细胞升高32例,其中病毒感染占46.9%(15/32),血液病及实体肿瘤占18.8%(6/32),风湿免疫病占34.4%(11/32);红细胞沉降率增加61例,其中风湿免疫病占55.7%(34/61),血液病及实体肿瘤占24.6%(15/61),感染性疾病占19.7%(12/61);C-反应蛋白升高48例,病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占83.3%(40/4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3项同时升高8例,均为风湿免疫性疾病,1~2项升高26例,其中感染性疾病占46.2%(12/26),风湿免疫病占53.8%(14/26).结论 常规实验室检查在FUO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仔细分析检查结果,常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 原因不明发热142例病因分析

    作者:卢洪洲;胡越凯;李广明;张继明;卢清;施光峰;庞茂银;尹有宽;潘孝彰;翁心华

    发热期限超过2~3周,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之为原因不明发热(FUO)[1].FUO是内科常见的疑难杂症.我们对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住我科的142例FUO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

    作者:翁心华;陈澍

    1961年,Petersdorf 和 Beeson首次提出了原因不明发热(或称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一临床概念.由于FUO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 希望贵刊多登这样的好文章

    作者:杨春普

    2003年第4期中华内科杂志刊登的讲座"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作者:翁心华、陈澍),是一篇非常好、非常实用的指导性文章,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典范.我们反复学习、研讨,并用于指导临床,体会和收获颇多.该文首先介绍了原因不明发热(或称发热待查,FUO)的定义,使我们对FUO有了明确而完整的概念.讲座将FUO病因分为4大类: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其他,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类中的常见病种.

  • 单纯以发热为表现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黎平祝;王越越;班雨;孟庆义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ous endocarditis, I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1例亚急性I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28岁女性,因反复低热2月余入院,发病前1周有人工流产史。曾于当地多家医院诊治,按发热原因待查、呼吸道感染等给予抗感染、退热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收入院后完善各项医技检查亦无明显异常,予广谱抗生素治疗3 d,发热仍反复;怀疑药物热,停用抗生素2d仍无效。后经上级医师查房提醒再次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瓣膜有赘生物、瓣膜反流,心脏听诊有杂音,血液细菌培养有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确诊为亚急性IE。予替考拉宁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住院13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IE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临床医师对常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发现的长期不明原因反复低热患者应考虑本病可能,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瓣膜情况有助于本病确诊。

  • 伴肝功能异常的成人Still病误诊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嵩琪;钱远宇;孟庆义

    目的 探讨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伴肝功能异常的3例AOSD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以不明原因发热就诊,均有肝功能异常,曾误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和(或)急性肝炎和(或)肝脓肿,使用大量抗生素和保肝药物治疗后未见好转.转我院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医技检查结果,诊断AOSD,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症状随即好转.随访均未再发热,肝功能正常.结论 肝功能异常可以是部分AOSD患者的特点之一,临床遇及发热、关节痛、皮疹、咽痛、肝脾淋巴结增大、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铁蛋白升高、肝功能异常者,当大量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在排除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后,应考虑到AOSD的可能.

  • 广西壮族自治区恙虫病191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曾诚;张剑锋;黄英华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恙虫病误诊概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恙虫病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所医院5年间共确诊恙虫病216例,其中误诊191例(88.43%),均为外院误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症状有发热、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头痛、皮疹及皮肤焦痂等。主要误诊疾病为不明原因发热(74.87%)、肺炎(9.42%)、上呼吸道感染(6.81%)等。误诊医院为乡镇卫生院67例(35.08%),县级医院64例(33.51%),私人诊所30例(15.71%),市级医院26例(13.61%),省级医院4例(2.09%)。首诊科室主要为内科和急诊科。误诊导致患者并发多器官和(或)系统损害125例(65.45%),其中16例(8.38%)救治无效死亡。结论恙虫病误诊率近年呈上升趋势,误诊医院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县、乡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恙虫病诊治相关知识的培训,以降低恙虫病的误诊率。

  • 10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策略研究

    作者:贾伟华;宋宁;冯桂山;袁胜芳;刘祎;喻昌利

    目的 研究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策略.方法 制定 FUO诊断策略,纳入 FUO 患者102例,按照 FUO 诊断策略进行诊断,比较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热程组、有无合并症组 FUO 患者病因分布是否存在差异.同时评估该诊断策略的确诊率、平均确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对该诊断策略的依从性.结果102例FUO 患者中感染性疾病常见,感染性疾病排在前6位的为泌尿系感染、血流感染、未定位感染、布氏杆菌病、肺炎+泌尿系感染、肺炎,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结缔组织病、其他类疾病.未明确诊断15例(14.7%),确诊87例(85.3%),确诊时间中位值为6(3,10)d,住院费用中位值为1.6(1.1,2.3)万元,依从诊断策略者90例(88.2%).不同性别组及不同热程组 FUO 患者的病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感染性疾病构成比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非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无合并症FUO 患者非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高于有合并症者(P<0.05).结论 FUO 首发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其次为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疾病.老年 FUO 患者感染性疾病更为多见.中青年及无合并症 FUO 患者非感染性疾病更常见.FUO 诊断策略确诊率高、确诊时间短、平均费用低,患者对诊断策略的依从性好,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 探讨PET/MR/CT多模式融合显像在原因不明发热中寻找致热源的价值

    作者:孟庆良;李伟

    目的:探讨18 F-FDG PET/MR/CT多模式融合显像在原因不明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2009—2014年符合FUO诊断标准的57例病例,全部行PET/MR或PET/CT检查后通过手术探查或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临床诊断而非手术治疗者随访半年以上,通过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对18 F-FDG PET/MR/CT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57例FUO患者,其中能明确致热源的有43例,包括感染性炎性反应16例,恶性肿瘤12例,非感染性炎性反应8例,其他类型7例,未能发现病因14例。而18 F-FDG PET/MR/CT显像诊断真阳性38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3例,真阴性11例。18 F-FDG PET/MR/CT的灵敏度92.7%,特异性68.8%;阳性预测值88.4%,阴性预测值78.6%。结论18 F-FDG PET/MR/CT显像在临床FUO的诊疗中具有独特价值。

  •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彤;王荣英;贺振银;王金艳;王雅依;王倩;赵稳稳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经典定义是指:体温≥38.3℃,病程≥3周,经过1周较全面的住院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FUO的病因诊断始终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合理运用传统与新兴的诊查技术将会对FUO的诊断大有裨益.本文对FUO的可能病因及诊断方法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FUO诊疗过程中,详细的病史采集、深入细致的体格检查仍然是基础,应合理选择诊断方法,侵入性检查尤其要慎重选择.尽管医学研究不断进步和发展,仍有一部分发热患者未能找到病因,作为临床医师应尽量明确或尽力缩小可能的诊断范围.

  • 4243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李彤;王荣英;贺振银;王炜杰;王雅依;张敏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旨在提高临床对FUO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2009—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FUO诊断标准的42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就诊科室、诊断方法、病因分类、预后情况.结果 4243例FUO患者主要就诊于呼吸内科(1431例,33.73%)、全科医疗科(1184例,27.90%)、免疫风湿科(501例,11.81%)、感染性疾病科(403例,9.50%).3823例患者终明确诊断,确诊率达90.10%.病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3207例,75.58%)、免疫性疾病(320例,7.54%)、肿瘤性疾病(116例,2.74%)、其他原因(180例,4.24%)、病因不明(420例,9.90%).15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0.35%.结论 FUO病因繁多,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合理运用各种临床诊查手段的基础上,大多数FUO可明确诊断.

  • 372例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研究

    作者:李君蕊;姜晖;何国莉;亢瑞娜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FUO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37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方法、病因分类、预后.结果 372例FUO患者中,男184例,女188例;平均年龄(48.0±18.3)岁.确诊病因287例(77.2%),其中通过临床特点和/或治疗反应确诊138例(48.1%),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学确诊86例(30.0%),通过影像学确诊50例(17.4%),通过病理学或骨髓象确诊13例(4.5%);未确诊病因85例(22.8%).287例确诊病因患者中,感染性疾病181例(63.1%),其中细菌感染121例(66.9%),病毒感染60例(33.1%);结缔组织病57例(19.9%),其中成人Still病14例(24.6%);肿瘤性疾病17例(5.9%),其中血液系统肿瘤10例(58.8%);其他疾病32例(11.1%),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15例(46.9%).结论 感染性疾病为FUO的主要病因,其中布氏茵病和结核病为主要病种.在FUO的诊断上不仅要根据地区及不同级别医院的特点,也要结合病史,仔细、反复查体,充分利用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有创检查的结果.

  • 一起原因不明发热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作者:张炜

    山西省夏县庙前镇2003年6月24日至7月1日发生一起原因不明发热,疫情波及3个村,发病以学生为主.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同时由省、市、县疾控中心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进展

    作者:刘前;王卓

    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 origin,FUO)是内科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国内对于FUO定义以往不尽一致[1~4],主要是规定体温有≥38.1℃、≥38.3℃及≥38.5℃ 3种.1998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统一定义为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38.5℃,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5].

  • 骨髓活检在原因不明发热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倪军;顾健;王红;吴蔚

    尽管当前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原因不明发热(FUO)的诊断对许多医生仍是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50年中,Petersdorf和 Beeson制定的FUO定义并没有发生变化:病程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入院检查1周并没有确定病因[1].由于导致FUO的疾病谱非常广泛,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FUO的诊断很困难.并且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许多非侵袭性和侵袭性的诊断操作检查.骨髓活检是较早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由于其侵袭性的特点,一般作为二线诊断操作[2].

  • 颌下分泌物中分离出都伯林沙门菌一例

    作者:金红;陈双峰;哈桂珍;许文莲

    我室从一例化脓性颌下淋巴结炎患者的脓液中分离出都伯林沙门菌(salmonella dublin).一、病例患者女孩,2岁,1999年2月24日因患"雅克什综合症"住院,经抗炎、输血治疗痊愈出院.1999年4月12日又因原因不明发热,来我院就诊.双侧颌下可触及两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为5×4 cm,2×1 cm,触痛,中央有波动.双侧淋巴结行切开术,经美洛西林和奈替米星治疗半月好转,体温降至正常.但双颌下仍肿胀明显,穿刺抽液,涂片查到革兰氏阴性杆菌,培养后分离出都伯林沙门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7天后,伤口愈合痊愈出院.

  •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

    作者:尹有宽;翁心华;宣建安;徐肇玥;戴自英

    本文将我院26年来收治的545例原因不明发热(Fuo)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 原因不明长期发热的病因诊断

    作者:尹有宽;徐彬彬;陈澍;陈柏松;翁心华

    本文将我院1992年9月~1998年1月收治的原因不明发热(FUO)病例197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 原因不明发热84例分析

    作者:康小平

    对84例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行病原学、血清学、影像学、组织学等检查明确病因诊断.结果感染性疾病35例(41.67%),肿瘤18例(21.43%),风湿性疾病16例(19.05%),其它病因12例(14.28%),死亡或出院时病因仍不明者3例(3.57%).就FUO病因作分析并对诊断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其病因仍为常见病,只是表现不典型.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的查体,选择针对性强的辅助检查以及活组织病检,有助于及早明确FUO的病因,提高确诊率.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