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为何微囊包裹胰岛移植在无过度纤维增生因素时仍会失败

    作者:王军

    通过动物移植实验,观察并分析了可能引起微囊包裹胰岛移植失败的各种因素 .

  • 7例1型糖尿病患者用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行胰岛移植

    作者:

    以往的资料显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DM)中,只有8%的病人在1 a内不需外源胰岛素.本研究采用无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剂行胰岛移植,在7例1型DM中获得成功,这些病人在不需外源胰岛素情况下维持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正常平均达11.9月.

  • 胰腺和胰岛移植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彭永德

    成功的胰岛细胞替代(胰腺器官移植或分离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根本途径.目前胰腺移植主要作为肾移植的附属手术,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胰岛细胞移植比胰腺移植更简单、安全.胰岛保存、分离技术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将胰岛移植从基础研究推向临床应用.Edmonton方案在胰岛移植临床应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体胰岛干细胞研究、胰岛异种移植等新技术的发展,将解决胰岛供体来源不足问题,为胰岛移植带来新的曙光.

  • 网上快讯

    作者:

    1 单个供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今年5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移植2001”会议上,Minnesota大学及加利福尼亚洲大学的Hering博士等报告了3例1型糖尿病各用一个供体胰岛移植获得成功.前2例观察至今已超过240 d,第3例超过180 d.所用胰岛数为8 200~15 200胰岛当量/kg体重.这些病人移植后未用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第1例所移植胰岛数量少,产生的胰岛素也较另2例少,故有糖耐量减低,但不需治疗.以前在加拿大进行的一些成功病例都需两个或以上的供体胰岛.Hering等认为他们只用1个供体关键在于下列几方面要优化:胰腺保存、分离胰岛及测试、输注胰岛时间及应用免疫疗法.目前不知究竟何者重要或几方面结合才是关键.

  • 胰岛移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卫国红;翁建平

    近年来胰岛移植成为糖尿病及器官移植研究领域的热点,相关研究及临床移植病例越来越多,国内也有一些移植成功的报道,同时也存在一些对胰岛移植技术失实的宣传.本文将从胰岛移植的发展历程、目前的进展和面临的困难、国内的研究现状、胰岛移植的地位及其前景展望等方面对人体胰岛移植做一较全面的论述,希望读者能通过本文对胰岛移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 治疗性克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洪天配

    供体来源不足和移植后长期抗免疫排斥治疗是限制胰岛移植广泛开展的两大障碍.上世纪80年代,胚胎干(ES)细胞分离和培养首先在小鼠中获得成功.1998年,人类ES细胞成功分离和培养.2004年,利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获得了克隆人类ES细胞系.ES细胞具有发育和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因此,治疗性克隆可能是同时解决胰岛移植中上述两大难题有希望的途径.本文拟对治疗性克隆和ES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细胞研究领域中的若干焦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 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洪天配

    1胰岛移植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新进展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显示,与常规胰岛紊治疗相比,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危险性分别下降63%、54%和60%.尽管如此,强化治疗并不能完全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且其代价是低血糖症发生率的显著增加.

  • 胰岛细胞移植监测的分子影像学进展

    作者:周金鑫;张一帆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细胞移植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近年来,分子影像学技术包括光学显像、核素显像、MRI及超声成像等,可在活体条件下无创地进行移植的胰岛细胞显像,为胰岛细胞移植监测提供了灵敏及特异的监测方法.特别是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胰岛细胞显像的成功,为胰岛细胞移植监测提供了崭新的方法,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胰岛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新进展

    作者:张燕;薜耀明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预计2005年全球将有3亿患者.按病因学,糖尿病可主要分为型和2型.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和注射胰岛素,这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重建内源性胰岛分泌系统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无论是胰腺还是胰岛细胞的移植,均有两大难题:供体的匮乏;免疫的排斥.干细胞的深入性研究,为胰岛移植提出新的材料来源.本文就胰岛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优点、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 预注射供体凋亡细胞对移植胰岛存活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双喜;柳媛;李宝雷;杨树;陈宏;蔡德鸿;张振

    目的:研究预先注射供体来源的凋亡细胞对移植胰岛存活时间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及热休克(56℃水浴箱震荡摇1 h)的方法获取供体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将接受胰岛移植的大鼠42只诱导为糖尿病模型大鼠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胰岛移植前1周注射生理盐水(9只)、正常细胞(12只)、凋亡细胞(12只)及坏死细胞(9只);在注射处理后第7天进行肾包囊下胰岛移植。通过血糖变化评估胰岛存活时间,并在胰岛移植前(注射后1周)、胰岛移植后1周、2周以及发生排斥反应后取3只大鼠采取外周血,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利用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0的水平及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结果凋亡细胞预处理能明显延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并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同时在移植后1周、2周抑制了外周血IFN-γ的分泌,而增加了IL-10、TGF-β1的分泌(均P<0.05)。结论凋亡细胞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能力,改变不同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受体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存活。

  • 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2例

    作者:朱旅云;王广宇;王秀慧;单巍;胡丽叶;杨少玲;马利成

    1型糖尿病多发病年龄较小,需终生应用胰岛素治疗,近年来开展的异种胰岛细胞移植,能够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血糖的波动性,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新技术.

  • 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指导

    作者:耿翠红;唐;华;刘梅梅;王文芳;于;梅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尚无彻底根治糖尿病的办法,在胰岛移植和基因治疗尚未应用于临床前,胰岛素疗法当为有效的手段.

  • 肾-胰岛细胞联合移植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作者:张金娥;刘登贤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一般在临床上,病史10~20年糖尿病患者中30%~50%合并有肾病,其中5%~10%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由于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仍难以控制病情的恶化,器官移植特别是胰岛-肾脏联合移植的开展,给糖尿病肾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我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临床胰岛移植的研究,目前已成功地为4例患者施行了胰岛-肾脏联合移植,现报告如下.

  • 成人胰岛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作者:艾丽;王月菊;何秀颖;张娜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主要原因之一,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或2型糖尿病发展为尿毒症期的有效途径[1],但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风险大,目前肾-胰岛细胞移植的开展已经逐步替代胰肾联合移植,使病人摆脱了胰岛素及透析治疗对心理及生理的负面影响,手术风险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我院于2007年12月-2010年4月有3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了4次成人胰岛细胞移植[2].现将围术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为49岁、57岁和47岁,2型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0年、12年和9年,术前应用胰岛素4年~6年,胰岛素用量为0.5 U/(kg· d)~0.7 U/(kg·d).3例均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其中2例接受成人胰岛细胞和肾联合移植(每例的胰岛细胞和肾脏来自同一供体),1例为肾移植术后5个月连续2次接受胰岛细胞移植,2次胰岛细胞移植间隔9d.

  • 同种胰岛细胞移植的佳移植数量研究

    作者:张勇;赵振林

    目的 探讨同种胰岛移植低胰岛细胞有效数量,为临床高效利用有限的胰岛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同种胰岛来自SD大鼠,原位灌注切取胰腺,用胶原酶Ⅴ消化胰腺组织,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胰岛细胞,DTZ染色进行胰岛细胞计数及纯度鉴定、AO-PI荧光染色进行活性鉴定,采用体外胰岛素释放试验鉴定胰岛功能.大鼠一次性静脉注射STZ 60 mg/kg诱导Ⅰ型糖尿病模型,然后按照移植的胰岛细胞数量不同随机分为:A组(6 000 IEQ/kg)、B组(9 000 IEQ/kg)、C组(12 000 IEQ/kg) 、 D组(15 000 IEQ/kg).经门静脉途径进行胰岛移植.观察移植后连续10 d的血糖变化,移植3 d后血液中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变化. 结果纯化后胰岛细胞收获量为(3.49±0.23)×105IEQ/kg,纯度为86%,活性为90%.体外胰岛素释放实验显示胰岛功能良好,胰岛细胞移植后,A组、B组血糖未降至正常.C、D组血糖降至正常范围,早出现时间分别为22 h、25 h.胰岛移植3 d后,随着胰岛数量增多,受体大鼠血液中的胰岛素量随之升高. 结论 每次以12 000IEQ/kg的数量进行胰岛移植可以作为大鼠胰岛细胞移植的低有效浓度,可以达到胰岛移植的佳效果也可以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胰岛细胞.

  • 胰岛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作者:马玉珍;李凤歧;李冬英

    我们采用人胎儿胰腺在体外进行组织块培养,或经低温冷冻保存,组织成活后,移植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简称(IDDM)或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分泌胰岛素,达到治疗的目的.以胰岛移植的方法,我院从1987~1994年共对12例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移植治疗,其中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1例.

  • 胰腺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对1型糖尿病模型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蔡寒青;葛焕琦;门秀丽;许世清;娄晋宁

    背景:有实验证实人和动物起源的胚胎干细胞或成体干细胞可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其分泌胰岛索的功能及对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价值尚需要验证.目的:观察从大鼠的胰腺组织分离纯化干细胞在体外将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后胰岛素mRNA的表达、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及对1型糖尿病模型鼠的治疗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08/2007-12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研究室完成.选用8~10周龄雄性SD大鼠及雌性裸鼠各10只,均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尼克酰胺、链脲菌素均为Sigma公司产品,nestin抗体为BDBiosciences产品.大鼠胰岛素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购自Linco research.胰岛索抗体及胰高糖素抗体为Santa Cruz产品.方法:应用nestin结合的免疫磁珠从SD大鼠胰腺导管细胞中分离和纯化干细胞,经体外扩增及诱导分化形成胰岛素分泌细胞.①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分化过程中胰岛素mRNA的表达.②将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的胰岛进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胰岛素及胰商糖索阳性细胞表达.③对干细胞分化胰岛的胰岛素释放功能进行评价,放射免疫法测定上清中胰岛素检测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胰岛分泌胰岛素的能力.④鼠按220 mg/kg链脲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为1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随机摸球分为天然胰岛组及干细胞胰岛组,每组5只.将大鼠天然胰岛(SD大鼠分离)及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胰岛分别移植于糖尿病裸鼠左肾包膜下,观察移植后鼠尾静脉血糖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分化过程胰岛索mRNA表达.②胰岛样结构中胰岛素及胰高糖素阳性细胞表达.③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胰岛分泌胰岛素情况.④移植后鼠尾静脉血糖变化.结果:①RT-PCR检测结果表明胰岛素mRNA的表达随诱导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胰岛结构的中间存在大量胰岛素阳性细胞,胰高糖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样结构的周边.③干细胞分化的胰岛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后明显缺乏快速相的胰岛索释放,而是表现细胞外上清中胰岛素浓度的缓慢升高.④天然胰岛组移植后3 d使血糖降低到10 mmol/L以下,至观察到60 d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干细胞胰岛在移植后8 d使血糖降低至10 mmol/L以下,且在移植35 d后血糖逐渐升高并恢复到胰岛移植前的水平.结论:大鼠胰腺干细胞经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后可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但对葡萄糖的刺激没有快速相的胰岛素分泌.将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到1型糖尿病模型裸鼠后可一定程度地改善糖代谢的紊乱.

  • 葡萄糖浓度与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作者:陈昊强;史光军;许评;吴晓平

    背景:葡萄糖是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分化后胰岛素分泌细胞数量及分泌能力相关.目的:对比不同浓度葡萄糖诱导下,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后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方法:使用胶原酶Ⅴ及Ficoll-400分离及纯化Wistar大鼠胰腺上皮细胞,获取胰腺导管干细胞,将干细胞分为10组,体外培养、增殖及分化形成胰岛素分泌细胞.各组在含有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进行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胰腺导管干细胞,光化学发光法检测分化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与结论:葡萄糖浓度为20.6,25.6,30.6 mmol/L组细胞的刺激指数高于其他组(P < 0.05),但这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葡萄糖浓度为15.6,20.6,25.6 mmol/L组细胞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其他组(P < 0.05),但这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实验中,当分化时培养液所含葡萄糖浓度为20.6~25.6 mmol/L时,所得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强.

  • 应用两层法保存和运输成人胰腺的实验

    作者:黄梁浒;陈津;王庆华;蔡锦全;杨顺良;吴卫真;谭建明

    目的:提高胰岛的分离纯化率是胰岛移植成功的关键,其中胰腺的冷缺血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探讨并建立供体胰腺长时间(>8 h)保存和运送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完成,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①实验方法:应用两层保存法(University of Wisconsin 液/全氟化碳),将25例成人胰腺置于广口瓶中,充氧并盖紧,放入冰筒中送达实验室,按冷缺血时间的长短,分为>8 h组(n=17)和≤8 h组(n=8).参照改良后Ricordi方法分离胰岛,将胰腺切片置入消化罐中循环消化.应用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在COBE 2991离心机中纯化胰岛组织,并用双硫腙、吖啶橙、碘化丙啶染色.②实验评估:分别进行纯化后胰岛计数、纯度和活率检测,同时检测胰岛对高、低糖的反应性.结果:①冷缺血时间>8 h组胰腺的冷缺血时间显著长于≤8 h组(P< 0.01).②经双硫腙染色后,两组分离纯化的总胰岛当量、胰岛收获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胰岛纯度和活率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经低糖、高糖分别刺激后,两组胰岛素释放量及其刺激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两层保存法保存和运送供体胰腺,可明显延长保存时间,但对胰岛的分离纯化数量和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为胰岛移植远距离保存和运送腺体提供了有利条件.

  • 糖尿病小鼠理想的胰岛移植部位

    作者:王雁飞;王洪林;罗诗樵

    背景:胰岛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不同部位影响胰岛移植成功率.目的:比较糖尿病小鼠小网膜、肾被膜和腋窝3个部位胰岛移植效果,探索一个更理想的移植部位.方法: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纯化BALB/c小鼠胰岛:将胰岛移植到造模成功的糖尿病C57BL/6小鼠,按照不同的移植部位小网膜、肾被膜和腋窝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分离纯化后获得高纯度胰岛,每只供体可获得胰岛(102+4)个,并具有良好生物活性;胰岛移植到糖尿病小鼠小网膜、肾被膜和腋窝3个部位后,均能降低血糖至正常范围,移植到小网膜与肾被膜的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低于腋窝血糖值(P<0.05).移植后第7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见小网膜部位移植胰岛形态基本完整,肾被膜部位移植胰岛形态不规则,腋窝部位移植物胰岛完全被破坏,伴炎症细胞浸润.小网膜和肾被膜降血糖效果优于腋窝.说明小网膜血供充足容量大,能够接纳较大体秘的移植物,可能作为胰岛移植的理想部位.

363 条记录 7/19 页 « 12...45678910...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