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创动脉测压指导下两种心肺复苏方式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江倩华;冯锡烜;刘书雁

    目的:研究两种心肺复苏方式对心搏骤停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心搏骤停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13例)、观察组(15例),比较两组复苏时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30 min、24 h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复苏时MA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持续>30 min和ROSC持续>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肺复苏仪不能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的近期预后.

  • 破格救心汤结合心肺复苏救治心脏骤停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韩凡;郑杰超;莫锦;覃小兰

    目的 观察破格救心汤结合心肺复苏救治心脏骤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心肺复苏术等基础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开始时即鼻饲给予破格救心汤,每次100 ml,每日4次,24 h即止,两组均治疗至患者出院或死亡为止.观察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ROSC率、院内存活率、院内生存时间,出院时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ROSC后24h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两组患者院内存活率均为26.7%.治疗组患者ROSC率为86.7%,对照组为5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5).治疗组患者ROSC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40)、院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28).16例存活患者ROSC时间与出院时GCS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555,P=0.032).ROSC后24 h的NSE值与出院时GC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617,P=0.019).结论 破格救心汤结合心肺复苏救治心脏骤停患者能提高其ROSC率、缩短ROSC时间及延长院内生存时间.

  • 介入与溶栓疗法救治院外心脏骤停的比较

    作者:李颖庆;柳娜;胡春林;魏红艳;李慧;李欣;廖晓星

    目的 汇集有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所致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文献,分别对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静脉溶栓在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患者中的疗效进行比较;通过揭示两种疗法对此阶段患者存活出院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明确ROSC阶段治疗的重要性,以期指导对由STEMI所致OHCA患者的救治.方法 本研究通过查询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对1995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的有关STEMI所致OHCA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获得ROSC的OHCA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患者的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良好率作为此项研究的评判标准.共有18篇文献纳入此项研究,由于Meta分析必须是同期对照性研究,笔者将同一队列研究中获得ROSC后接受PCI的患者作为治疗组、拒绝PC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与之相应,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作为治疗组、拒绝静脉溶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各自相应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进行Meta分析.此外,也对PCI与静脉溶栓两种疗法对此类患者的出院率及神经功能良好率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 x2进行比较.结果 在由STEMI所致OHCA的患者中,Meta分析显示了对ROSC后患者的存活出院率方面PCI[OR(odds ratio,优势比),1.65; 95%CI(confidence interval,可信区间),1.05-2.59,P<0.01]与静脉溶栓(OR,2.03; 95%CI,1.24 ~3.34,P<0.01)明显优于各自的对照组;总体比较中,静脉溶栓与PCI在此类患者的存活出院率(63.00%vs.65.19%,P=0.548)及神经功能恢复率(88.62% vs.91.25%,P=0.351)方面具有相似的结果.结论 对STEMI所致的OHCA患者,在ROSC后进行PCI或静脉溶栓能够提高存活出院率;静脉溶栓在救治此类患者中具有与PCI同等的效益.

  • 心肺复苏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锋;宋海洋;林庆明;林世荣;王晓萍;柯俊;陈敏

    目的 了解心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变化情况,探讨血清IMA在预测心脏骤停患者CPR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1)选择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心脏骤停经CPR的成年住院患者,构成试验(C)组,并根据CPR后是否达到ROSC分为复苏(R)组和未复苏(NR)组,其中R组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NR组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同时选择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与C组年龄、性别相一致的健康体检人员,构成健康对照(H)组.(2)测定上述血清的IMA水平,分析各组之间的血清IMA水平差异.结果 (1)C组血清IMA水平高于H组(P<0.05);其中NR组血清IMA水平高于R组和H组(均P<0.05),R组的血清IMA水平高于H组(P<0.05);(2)血清IMA预测心脏骤停患者CPR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当截断值为128.25 U/mL时,灵敏度=57.1%,特异性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60.9%,阳性似然比为8.5,阴性似然比为0.5,正确诊断指数为72.2%,Youden指数为50.5%.结论 血清IMA在心脏骤停患者CPR预后的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 神经元烯醇化酶和脑电双频指数评估心肺复苏患者预后

    作者:徐鹏;何飞;范国峰;王军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和脑电双频指数对心肺复苏成功后接受亚低温治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心搏骤停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昏迷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亚低温治疗,测定自主循环恢复后24、48、72 h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和脑电双频指数。3个月后进行大脑功能评分( cerebral-performance category CPC), CPC1-3分,为预后良好, CPC 4-5分,为预后不良。结果3个月后,预后良好(CPC1-3分)14例,预后不良(CPC4-5分)32例,预后不良组患者48、72 h血清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48 h:(90.1±42.7) ng/mL vs .(33.2±17.5) ng/mL;72 h:(95.4±37.0) ng/mL vs.(29.2±17.0) ng/mL, 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NSE在48h和72h均出现升高趋势,而预后良好组均出现降低趋势[△NSE 24 h-48 h:(37.3±28.7) ng/mL vs.(-10.7±12.1) ng/mL;△NSE 48 h-72h:(5.3±13.2) ng/mL vs.(-4.0±4.5) ng/mL, P<0.05],两组变化出现显著性差异。预后不良组48、72 h BIS值低于预后良好组[48h:(39.2±24.1) vs.(78.0±12.4);72 h:(45.7±26.4) vs.(89.0±7.3), P<0.05]。结论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和脑电双频指数( BIS )可评估接受亚低温治疗的心搏骤停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亚低温治疗心搏骤停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晓萍;林庆明;赵燊;林世荣;陈锋

    目的 心搏骤停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是有益的.本文通过Meta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2年4月)、OVID(1980年至2012年4月)、EMBASE(1980年至2012年4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至2012年4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95年至2012年4月)和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1994年至2012年4月).纳入文献符合:①随机对照试验(RCT);②比较常温与亚低温治疗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③结果为神经功能恢复和出院存活.合并效应量,计算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4个RCT共纳入417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好(RR=1.43,95% CI 1.14~ 1.80,P=0.002),出院存活更高(RR=1.32,95% CI 1.08 ~ 1.63,P=0.008).所纳入文献报道的不良事件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研究同质性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亚低温治疗改善了心搏骤停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出院存活.

  • 第三代心肺复苏机在院外心脏骤停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黄淳君;陈国锋;叶森;李子龙;方雅;俞夏娣;史科佳;徐杰丰;曹庆清

    目的 比较第三代心肺复苏机和标准人工按压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复苏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对象为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转入急诊抢救室后随机分为人工按压组和机械按压组.比较两组间的复苏持续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4h生存率及出院时的神经系统恢复率.结果 共有95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其中机械按压组53例,人工按压组42例.机械按压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4h生存率明显高于人工按压组(P<0.05),但两组间的复苏持续时间及出院时神经系统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标准徒手胸外按压,第三代心肺复苏机明显改善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短期生存率.

  • 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评估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元税;宋维;张蕾蕾;欧阳艳红;高允锁

    目的 评价休克指数和体温修正休克指数(以下简称“修正休克指数”)评估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心肺复苏Utstien模式前瞻性注册登记并分析111例院内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资料,以进一步评价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评估其预后的价值.结果 收缩压、心率在成活出院组与死亡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1.109±0.428)和(1.082 ±0.410)]明显高于成活出院组[(0.899±0.303)和(0.844 ±0.265)],P<0.05.修正休克指数>1.1的患者死亡风险比为5.4,明显高于收缩压<90 mm Hg组(1.6)和心率>100次/min组(3.1),P>0.05.休克指数>1.1预测该组患者死亡风险的比值比为2.8.结论 休克指数和修正休克指数是易于记忆和获取的有效评价指标,有助于预测诸如心脏骤停循环恢复患者终死亡或成活出院等病情预后.

  • 基于乌斯坦因模式的心肺复苏研究报告

    作者:宋维;陈实;刘元税;何宁宁;莫德番;蓝宝琼;高允锁

    目的 心肺复苏Utstein评价模式已被许多国家广泛用于心肺复苏评价研究.本文以心肺复苏结果Utstein评价模式设计心肺复苏注册登记表,以评价中国海南海南省人民医院心搏骤停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心肺复苏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登记表,对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511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价本组患者心搏骤停流行病学特征及心肺复苏结果.结果 注册登记的511例心肺复苏患者纳入研究.本研究患者以40 ~ 70岁等年龄段心搏骤停发生率较高.既往史中,心血管系统疾病(190例,37.2%)、脑血管疾病(48例,9.4%)及呼吸系统疾病(39例,7.6%)等慢性疾病较为常见.173例(33.9%)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其中109例(21.3%)为急性心肌梗死.80例(15.7%)患者首次监测心律为心室纤颤.院内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及成活出院率分别为47.0%和13.5%,院外心搏骤停患者为16.7%和4.7%.结论 本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为常见慢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及创伤为常见心搏骤停病因.院内心搏骤停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成活出院率均高于院外心搏骤停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初始心律对院内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钱欣;林世荣

    目的 评估初始心律对院内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1年5月至2016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62例院内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成功率的因素进行筛选.以患者发生心搏骤停时初始心律分为可除颤心律(包括心室颤动及无脉室性心动过速)及不可除颤心律组(包括无脉性电活动及心电静止),比较组间ROSC率、出院存活率及出院神经功能良好率.结果 Logistic回归显示仅不可除颤初始心律对ROSC成功有不利影响.可除颤心律组较不可除颤心律组ROSC率(x2=6.90,P=0.01)、出院存活率(x2=10.49,P=0.00)及出院神经功能良好率(x2=14.70,P=0.00)均较高.心室颤动与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无脉电活动与心电静止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的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其ROSC率、出院存活率及出院神经功能良好率均较高.

  • 肺栓塞致猪心脏骤停期间和自主循环恢复后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长松;肖红丽;佟楠;杨军;安乐;王国兴;李春盛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致猪心脏骤停期间和自主循环恢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近交系北京长白猪14只,通过颈外静脉注入血栓制作急性肺栓塞致心脏骤停(CA)模型,随后给予心肺复苏和溶栓治疗(尿激酶,15000 U/kg,iv).5只动物恢复自主循环(ROSC).分别于造模前、CA、ROSC、ROSC后0.5、1、1.5、2、2.5、4、6 h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①急性肺栓塞致CA时平均动脉压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室压显著升高(P<0.05).②ROSC后平均动脉压恢复,但ROSC后4 h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在ROSC时和ROSC后0.5~2 h心率较基线显著增快(P<0.05);平均肺动脉压于ROSC后恢复至基础水平;在ROSC后2.5 h和4 h右室压较CA时显著下降[(26.5±11.4)mmHg vs.(46.2±13.0)mmHg,(24.8±9.3)mmHg vs.(46.2±13.0)mmHg,均P<0.05].③ROSC后4 h外周血管阻力达峰值,肺血管阻力于ROSC时明显高于基线[(96.5±24.8)DS/cm5 vs.(26.5±13.4)DS/cm5,P<0.05],ROSC后1、2 h下降,4、6 h再次升高[(98.5±0.7)DS/cm5和(98.0±1.4)DS/cm5].④心功能变化:与基线相比,ROSC、ROSC后1~6 h左心功能均显著下降(均P<0.05),右心排出量于ROSC、ROSC后4、6 h均显著降低(均P<0.05),左右心室功能指数于ROSC后1、2 h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急性肺栓塞致CA时平均动脉压下降,平均肺动脉压、右室压、肺血管阻力明显升高,左右心室功能均下降;ROSC后左右心室功能先出现代偿,后失代偿.

  • 肺栓塞复苏后心肌凋亡及卡托普利抗凋亡机制

    作者:王长松;肖红丽;佟楠;杨军;安乐;王国兴;李春盛

    目的 急性肺栓塞(APE)致猪心脏骤停(CA)和复苏后心肌凋亡及卡托普利抑制心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近交系北京长白猪29只,通过颈外静脉注入血栓制作急性肺栓塞致心脏骤停模型,随后给予心肺复苏和溶栓治疗(15000 U/kg尿激酶静脉注射).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5只)、APE致CA(APE-CA组,5只)、19只注射血栓后10只恢复自主循环(ROSC),随机分为自主循环恢复+卡托普利(ROSC-Cap组,5只,ROSC后30 min静脉注射卡托普利22.22 mg/kg)和自主循环恢复+生理盐水(ROSC-SA组,5只,ROSC后30 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自主循环恢复后6 h处死实验动物取心脏组织,Western blot测定心肌Bax、Bcl-2、Caspase-3、p-Src、p-ERK1/2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p-Src、p-ERK1/2表达,ELISA检测心肌组织匀浆钠-钾-ATP酶水平.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Src、p-ERK1/2、钠-钾-ATP酶与Bax、Bcl-2、Caspase-3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PE-CA和ROSC-SA组心肌Bax(0.25±0.01,0.53±0.01,0.37±0.05,F=14.16,P<0.05)、Caspase-3(0.24±0.01,0.33±0.01,0.34±0.06,F=7.32,P<0.05)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下降(0.56±0.02,0.19±0.01,0.37±0.10,F=6.68,P<0.05).卡托普利降低Caspase-3、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APE致CA时及ROSC后p-Src、ERK1/2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钠-钾ATP酶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与APE-CA相比,ROSC-Cap组p-Src(0.46±0.01 vs.0.35±0.06,P<0.05)表达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卡托普利显著降低心肌ERK1/2蛋白表达(0.41±0.10 vs.0.26±0.07,P<0.05),但对钠-钾ATP酶的水平未产生影响.p-Src、p-ERK1/2分别与Bax正相关,与Bcl-2负相关,钠-钾-ATP酶与Caspase-3负相关.结论 APE致CA和ROSC时钠/钾-ATP酶活性下降、p-Src、p-ERK1/2激活可能为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ROSC后卡托普利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为降低心肌p-Src、p-ERK1/2表达,为心肺复苏后心肌凋亡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 腹腔降温对心肺复苏后兔海马神经损伤的影响

    作者:魏红艳;廖晓星;李欣;李颖庆;刘荣;戴瑄;胡春林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后腹腔降温法是否较其他降温法对新西兰兔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更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48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采用交流电致颤的方式建立CPR模型,依据降温方式的不同,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组(NT),腹腔内降温组(PC),体表降温组(SC)和头部局部降温组(LC)各12只.观察不同降温方法对自主循环恢复后( ROSC)鼓膜温度和血浆主要电解质的影响,ROSC后72 h取脑组织,计算海马CA1区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数和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各组数据依据正态检验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或秩和检验(Mann-Whitney rank),多重比较用LSD-t检验,ROSC率的比较用用行×列连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ROSC后PC法能快速诱导亚低温,PC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为(26±7)min,而SC组和LC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分别为(60 ±9)min,(69±12) min;维持亚低温阶段,除NT组外,其余各组鼓膜温度均稳定的维持在33~35 ℃之间.ROSC后各组动物在各观察时间点上组间主要电解质、酸碱、水平衡和肾功能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SC后72 h海马CA1区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NT组(37.07 ±6.43)个/40×、LC组(35.13 ±6.97)个/40×、PC组(55.76±10.13)个/40×和SC组(50.70 ±7.38)个/40× (PC vs.NT,P<0.01,SC vs.NT,P<0.01,PC vs.SC,P=0.043,PC vs.LC,P<0.01,LC vs.NT,P=0.520).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NT组(44.07 ±6.09)个/40×、PC组(29.88±4.81)个/40×、SC组(33.55 ±5.67)个/40×和LC组(42.27 ±5.20)个/40×(PC vs.NT,P<0.01; SC vs.NT,P<0.01; PC vs.LC,P<0.01; SC vs.LC,P<0.01,PC vs.SC,P=0.026),LCvs.NT,P=0.364).结论 ROSC后新型腹腔降温法能快速诱导亚低温和维持亚低温,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体表降温和头部局部降温法.

  • 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与海马CA1 区S100β蛋白变化的作用

    作者:周世方;陈寿权;李章平;王万铁;章杰;晏平;黄唯佳;程俊彦;李惠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含水含量、血清S100β蛋白及海马CA1区S100β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0)、复苏组(n=40)、乌司他丁组(n=40),每组按气管切开后(对照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复苏组、乌司他丁组)0.5 h,3 h,6 h,12 h和24 h分为5个亚组(n=8).复苏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CA)和心肺复苏(CPR)模型,乌司他丁组于ROSC后2 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u/k).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质量浓度,免疫组化测定海马S100β蛋白的表达.数据处理应用SPSS 10.0软件,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采用用Levene's 法,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s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rson's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Rose后各亚组脑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12 h,24 h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血清S100β蛋白ROSC后0.5 h起即明显升高,并持续上升至12 h达峰值,24 h有所回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ROSC后6 h、12 h、24 h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复苏组ROSC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从ROSC后6 h起S100β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复苏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与脑含水量密切相关(r=0.862,P:0.015).结论 乌司他丁能降低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从而减轻脑损伤.

  • 窒息心脏骤停动物模型中碳酸氢钠对复苏的影响

    作者:吴彩军;李春盛;杨军;郭志军;张奕

    目的 研究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SB)在窒息心脏骤停(asphyxiation cardiac arrest,ACA)动物模型中对复苏预后的影响.方法 32只五指山幼猪随机(随机数方法)平均分成SB组(n=16)和对照组(n=16),通过在呼吸末堵塞气管插管方法制作窒息型的心脏骤停模型,在成功制作心脏骤停模型后8 min后行标准心肺复苏.SB组在复苏即刻予以SB(1.0 mEq/kg稀释到40 mL)静脉推注,对照组予以40 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比较两组实验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复苏前和复苏后6h内血压,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血液pH值,血清钠离子浓度变化.在基础状态以及复苏后6h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测定左心室心肌代谢大标准化摄取值(the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结果 SB组复苏成功率(10/16)较对照组复苏成功率(8/16)高,6h生存时间均值SB组较对照组长(3.63±0.76) hvs.(2.45±0.70)h,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动物在复苏前后血清钠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苏后6h两组左心室心肌代谢SUVmax比较:SB组较对照组要高(1.32±0.20)vs.(1.10±0.14),P=0.035.结论 窒息心脏骤停在复苏过程中使用SB可能会增加复苏成功率以及改善复苏后心肌代谢,且没有发生高钠血症.

  • 拉撒路综合征

    作者:付阳阳;徐军;于学忠

    拉撒路综合征,是指在心肺复苏失败停止所有抢救措施后,包括停止胸外按压、停止呼吸机辅助通气、停止输液及抢救药物应用等,无原因自主循环恢复,所以又被称为迟发的自主循环恢复.自首例报道于1982年,目前已经有53例个案报告.拉撒路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及其发生机制,目前医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呼气末正压释放假说、高血钾堆积、碱中毒、肾上腺素等药物堆积效应等假说纷纷被提出.大多数的病例报告中拉撒路综合征发生在心肺复苏停止10 min之内,所以大多数文献中建议在心肺复苏停止后,对患者的积极监护至少应该持续10 min,以此来确定是患者是否真的死亡.但这一建议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

  • 经腹呼吸支持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秀满;王立祥

    1960年在马里兰医学组织会议上,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被正式推荐[1],这也是现代心肺复苏(CPR)的开端.经过50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出院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患者的生存出院率却很不理想,完善CPR的任务仍很艰巨[2].《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更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3].心搏骤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继发性心搏骤停仍然强调呼吸支持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也是CPR成功的关键所在.呼吸支持的方法很多,本文仅就经腹呼吸支持方法作一综述.

  • 心肺复苏中自主循环恢复预测及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晨;徐军;刘小禾;柴艳芬;于学忠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心搏骤停时常用的抢救方法.2010年CPR指南强调高质量胸外按压,建议除颤后继续按压2 min后再判断循环以减少按压中断时间.然而,临床中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多发生在按压过程中,此时持续按压不利于自主循环稳定.因此在CPR中识别ROSC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可用于CPR中ROSC的预测和识别方法包括:触及脉搏搏动、波幅谱面积、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冠脉灌注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胸外按压分数、局部脑氧饱和度、光学容积描记图、结膜氧张力、经胸阻抗容积描记术及超声心动图.本文对以上CPR过程中ROSC预测及识别方法做一综述.

  • 心脏骤停生存链实施现状及预后因素研究

    作者:郑康;马青变;王国兴;郑亚安;高炜

    目的 了解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中“生存链”的实施现状,比较实践与指南的差距,分析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抢救病例中发生心脏骤停并接受心肺复苏的成年患者进行分析,比较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生存链”的实施情况和差异,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14例,男性69.8%,年龄(61.7±18.0)岁.院内组224例,院外组190例.导致心脏骤停的病因中心源性疾病占30%.所有患者中27.5%恢复自主循环,8.2%存活出院,3.1%脑功能分级为1~2级.院内组心脏骤停至医务人员接触时间小于5 min的比例(99.1%vs.10.5%,P<0.01)、目击者胸外按压的比例(100%vs.15.3%,P<0.01)、心脏骤停后5 min内开始胸外按压的比例(98.7%vs.11.1%,P<0.01)和出现可除颤心律后5 min内实施电复律的比例(87.5%vs.12.5%,P<0.01)均高于院外组;两组肾上腺素的使用率和剂量、持续昏迷患者目标温度管理的实施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内组自主循环恢复比例(37.1%vs.16.3%,P<0.01)、存活出院比例(31.0%vs.22.6%,P=0.002)和脑功能分级1~2级的比例(48.1%vs.0.0%,P=0.029)均高于院外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骤停地点为院内和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是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出院的有利因素.男性和年龄>65岁是自主循环恢复的不利因素.结论 院外组急救人员到达时间晚、目击者胸外按压比例低、开始胸外按压和首次电复律时间晚、自主循环恢复后昏迷患者的目标温度管理实施比例极低是目前“生存链”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切实落实“生存链”的实施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关键.

  •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李洪祥;张东;刘忠民;王育珊;霍霏霏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与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纳入标准为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院前或院内心肺复苏后存活24 h以上,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成年患者;排除各种疾病终末期、外伤所致心脏停搏.分别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d、7d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秩和检验及逻辑回归方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初始乳酸值及6h乳酸清除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有42例患者符合标准,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d、7d时分别存活23人(54.8%)和14人(33.3%).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d、7d时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d时存活和死亡两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和6h乳酸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自主循环恢复后7d时存活和死亡两组比较,APACHEⅡ评分(OR=2.143,P =0.028)和6h乳酸清除率(OR=0.887,P=0.040)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早期乳酸清除率的降低与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可能成为心搏骤停患者恢复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10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