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组化对宫颈原发性浸润性腺癌病理鉴别诊断的应用

    作者:杨宏樱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对宫颈原发性浸润性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ER、Vimentin、BCL -2抗体,抗原(CEA)、抑癌基因 p16蛋白和 p53蛋白、增殖细胞抗原 Ki -67在25例宫颈腺癌患者(试验组)和25例宫颈腺体增生患者(对照1组)、25例宫颈子宫内膜腺癌累及(对照2组)、25例宫颈腺体子宫内膜化生(对照3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比较7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情况,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 CEA、p16和 p53的阳性表达分别是25例(92.6%)、23例(85.2%)和19例(70.4%),Ki -67高表达16例(59.3%),ER、Bcl -2、Vimten 全阴性;对照1组 CEA、p16、p53、Ki -67均为阴性,2组相比 CEA、p16、p53、Ki -67四项指标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照2组:ER 全阳性、Vimten 阳性22例、CEA 全阴性,与试验组相比,三项指标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照3组 Bcl -2阳性23例,P16全阴性,P53全阴性,Ki -67全阴性,与试验组比较,此四项指标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CEA、p16、p53阳性和 Ki -67高表达,ER、Vimten、CEA 不表达,提示为恶性原发性病变。CEA、p16、p53、Ki -67、Bcl -2、Vimten、ER 联合应用在宫颈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 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对晚期宫颈腺癌的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魏晨曦;杨东兴;杨晓华

    目的:分析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宫颈腺癌患者资料1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全部属于多线含铂方案化疗之后复发的晚期宫颈腺癌患者,12例患者全部通过多线化疗进展之后使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时间为2个周期,之后通过贝伐珠单抗联合原有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贝伐珠单抗剂量为每3周1次,7.5mg/kg,12例患者治疗时间为3个周期到6个周期,每间隔2个周期评价一次治疗效果,记录12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近期疗效、毒副作用以及CA12-5水平.结果:12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3个月;患者化疗之后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上升40分;12例患者的CA12-5水平治疗之前为323U/ml,治疗2个周期之后为149U/ml,治疗4个周期之后为57U/ml;1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显著毒副作用出现.结论:针对晚期宫颈腺癌患者通过贝伐珠单抗治疗安全有效,应该得到进一步研究使用.

  • 宫颈腺癌15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缪国裕;丰裕芳

    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宫颈腺癌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显示,本组15例患者中,8例存在宫颈肥大以及不同程度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53.33%),其中4例患者上皮呈云雾状且伴随点状出现(50%),2例上皮呈云雾状伴随血管异常增生(25%),2例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症状。7例宫颈内存在不明包块(46.67%)。通过病理学诊断,15例患者中有60%黏液腺癌,20%内膜样腺癌,20%腺鳞癌。结论:加强对各地区宫颈病变疾病的普查工作,该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行临床病理学诊断,提高临床诊断率。

  • 宫颈鳞癌与腺癌微环境中Fox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邓敏端;李建平;区海

    目的 观察宫颈鳞癌与腺癌微环境中Foxp3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鳞癌(FIGOⅠ期或ⅡA期,26例)、宫颈腺癌(FIGOⅠ期或ⅡA期,19例)及正常宫颈(20例)组织中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 Foxp3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宫颈间质部;各组病例中,间质部Foxp3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上皮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组间质部Foxp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宫颈组与宫颈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宫颈组与宫颈腺癌组间质部Foxp3阳性细胞数量比较及各组之间宫颈上皮内Foxp3阳性细胞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宫颈鳞癌患者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宫颈腺癌发生方面可能作用不大.

  • TP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常海平;王敬芝;田原;徐杰;程建新

    目的 研究TP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原发性宫颈鳞癌、17例原发性宫颈腺癌、15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CIN组织,宫颈鳞癌Siha细胞系和宫颈腺癌HeLa细胞系中TPX2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果TPX2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高表达于宫颈癌细胞.TPX2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不表达,在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强度增加,3者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P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TPX2蛋白在腺癌HeLa细胞系的表达强于鳞癌Siha细胞系((P<0.05).结论 TPX2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个指标.

  • 宫颈腺癌8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胡萍萍;陈英;陈淼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和生存分析研究其临床病理联系.结果 89例患者平均年龄51.5岁(31 ~74岁),中位年龄51岁.肿瘤直径0.2~9cm.临床表现为接触后阴道出血62例,阴道流液48例,8例由常规体检发现.病理诊断为普通型腺癌6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绒毛管状腺癌、肠型黏液腺癌及透明细胞腺癌各4例,浆液性腺癌2例,腺癌合并神经内分泌癌1例.随访74例,随访时间7~ 123个月.普通型腺癌分化程度越低,患者生存率越低(P<0.01),随着肿瘤分期增高,患者生存期缩短(P<0.01).结论 宫颈腺癌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检查.普通型腺癌分化越低,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 伴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子宫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马亚琪;孟刚;刘爱军;王利群;王昀

    目的 探讨伴有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子宫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子宫腺癌伴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分化的病例,1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伴卵黄囊瘤分化,1例为宫颈腺癌复发后出现卵黄囊瘤及少许绒毛膜上皮癌分化.复习2例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伴生殖细胞肿瘤分化的子宫腺癌,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明确的腺癌区及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区.腺癌区:肿瘤细胞呈典型的腺样或条索状生长;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K、CK7、EMA、PAX8(+).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区(卵黄囊瘤或绒毛膜上皮癌分化):肿瘤细胞呈微囊性、假腺样、实性巢片状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区域可见S-D小体,肿瘤细胞周围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AFP、SALL4、hCG、PLAP及OCT-4等(+).该类疾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并常伴有血hCG和(或)AFP水平的升高.结论 子宫腺癌伴发生殖细胞肿瘤分化可能属于一种去分化现象,在病理诊断上易漏诊、误诊.本病侵袭性强,预后差,临床多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对放、化疗反应不敏感,多于术后2年内死亡.

  • 宫颈恶性腺瘤细胞核形态测量及DNA 含量分析

    作者:张佳立;钟传庆;魏宝秀

    宫颈恶性腺瘤是少见的宫颈恶性肿瘤,由于多数肿瘤缺乏明显的恶性组织学特征,常不易与良性病变区别,易漏诊.本文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系统,对17例经手术证明的宫颈恶性腺瘤病例进行细胞核形态测量及DNA含量分析,并以宫颈管息肉及宫颈腺癌作对照,试图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的方法.

  • 宫颈腺上皮肿瘤性病变

    作者:鲍冬梅;沈丹华

    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广泛开展,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得易早期发现并得到早期治疗,因而在过去几十年,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1,2]. 而与之不同的是,宫颈腺癌的相对及绝对发病率在过去30年中却呈现上升趋势[1,2].本文将重点讨论宫颈腺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特征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政操;郑璐;霍云龙;杨向红;高霭峰;崔秀娟

    官颈绒毛管状腺癌是一种宫颈腺癌的特殊类型,临床发病率极低,1989年由Young和Scully首先描述并诊断,由于其预后较好,治疗方式不同于其他宫颈腺癌,所以对于绒毛管状腺癌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收集5例绒毛管状腺癌,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 宫颈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陈杰;常晓燕

    宫颈腺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临床病理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腺癌常常易同很多良性病变混淆,故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子宫内膜癌超声误诊为宫颈癌1例

    作者:赵雅萍;李彤

    患者,女,53岁.停经两月,阴道不规则流血4月余.妇检:子宫前位,宫颈肥大,质硬,宫口处见米粒大小肿物突出,触之出血,质脆,表面溃烂.行宫颈刮片,病理回报为:宫颈腺癌.超声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轻度增厚,约8mm,宫腔线无分离.于宫体下段至宫颈上段处显示46mm×32mm大小椭圆形中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外形规整,周边见低回声环(图1),双附件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子宫颈实性占位病变(提示子宫颈癌);子宫内膜增生.术中打开腹膜后探查:肝、脾、肠管、网膜均未触及转移包块;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外形规整,与周围脏器无粘连;髂内、外及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因术前超声及病检均提示"子宫颈癌",故决定行"腹盆腔淋巴结清扫+子宫根治术".术后剖开子宫,见内膜大部为不规则小菜花样物侵犯,充满宫腔,宫颈内口处见直径50mm左右团块,外形尚规整,剖面观察肿块已侵入宫颈肌层,其上与宫体内膜相连,其下延伸至宫颈下段并脱出于宫外口.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中分化腺癌.

  • Ki-67、Bax、p16蛋白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古雅丽;李新敏

    目的 探讨Ki - 67、Bax、p16蛋白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70例宫颈腺癌和25例对照组中Ki-67、Bax、p1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结果.结果 Ki - 67在宫颈腺癌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8.2%,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Bax在宫颈腺癌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4%、72%,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Ki - 67、Bax、p16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检测三者指标均有助于宫颈腺癌的诊断.

  • 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丛玲华;陈鲧;任莹;王晓凌;李芳

    目的 研究分析宫颈腺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宫颈腺癌患者223例,设为A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223例设为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标本活检采集,A组患者如果行手术治疗,则可取所切除的包块或赘生物作为标本;对宫颈腺癌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DNA提取 、巢式PCR技术;通过检测所得结果 进行分析,观察宫颈腺癌患者HPV感染的病理特点和基因分型;记录随访过程中宫颈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A组患者中宫颈管内腺癌共115例,占51.57%,为宫颈腺癌为常见的类型,其次为内膜样腺癌 、透明细胞腺癌及腺样囊腺癌;A组患者中共有29例为交界模糊,占13.0%.本研究对两组中37例患者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B组8例患者均为阴性反应,A组29例患者均为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0.0%;宫颈腺癌HPV基因型分布情况,223例患者中,单一型感染58例,感染率为26.01%,双重型感染75例,感染率为33.63%,多重感染90例,感染率为40.36%;其中HPV-16型感染106例,感染率为47.53%,HPV-18型感染123例,感染率为55.16%,HPV-16、HPV-18混合感染87例,感染率为39.01%.结论 宫颈腺癌患者中HPV-16、HPV-18基因型感染为常见,HPV18感染与早期宫颈腺癌的淋巴转移 、侵犯脉管有关,HPV18感染 、淋巴转移 、侵犯脉管是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 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胡亚涛;李爱芹

    目的:研究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及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0-2013年医院治疗的宫颈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39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9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宫颈腺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物标本进行病理观察,判断与正常女性相比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另外对采集的组织标本借助现代DNA 基因分型定量检测系统,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39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病理观察以宫颈管内腺癌常见19例,占48.72%;基因分型以混合型为主28例,占71.79%,其中以 HPV-16、HPV-18型常见,分别占35.90%、33.33%,其他常见类型还包括 HPV-58、HPV-52、HPV-33等。结论宫颈腺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的HPV病毒病理表现以宫颈管内腺癌常见,常以混合型 HPV 病毒感染出现,HPV 病毒类型以 HPV-16、H PV-18为常见。

  • 反向线点杂交技术检测宫颈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

    作者:王倩;郭毅;李威

    目的 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感染程度和病毒分型.方法 采用PCR反向线点杂交和测序方法检测67例宫颈腺癌组织中HPV分型.结果 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组织中HPV-DNA的总阳性率为86.9%;HPV16、HPV18和HPV31是较常见高危型,构成比分别占32.3%、16.1%和16.1%,各类型HPV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阳性宫颈腺癌中,单一类型HPV感染占77.4%,多重HPV感染占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5,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腺癌发生相关,单一类型HPV感染较多重感染常见;虽然HPV16和HPV18型占大多数,但未发现某一型别HPV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占主导地位.

  • 精子相关抗原9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曹敏敏;张璐;李春艳;颜磊;李明江;赵兴波

    目的 研究宫颈腺癌组织中精子相关抗原9 (SPAG9)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strept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检测50例宫颈腺癌和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PAG9蛋白的表达.结果 SPAG9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率为0.根据H-score值,不同病理分级宫颈腺癌中SPAG9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61,P<0.05),但不同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SPAG9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5和1.874,P均>0.05).低分化宫颈腺癌患者SPAG-9蛋白的表达[(3.25±0.47)分]与高、中分化[(3.18±0.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患者SPAC9蛋白的表达[(3.39±0.46)分]与无淋巴结转移[(3.18±0.2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期宫颈腺癌患者SPAG9蛋白的表达[(3.43±0.42)分]与Ⅰ期[(3.07±0.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G9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可能在宫颈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成为其协助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靶向治疗靶点的潜能.

  • FISH技术检测宫颈组织TERC基因扩增

    作者:刘爽;李亚里;姜淑芳;胡凌云;邹杰;张咏梅;张艾芃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子宫颈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RNA (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95例宫颈组织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结果 ①195例各类宫颈病变中,慢性宫颈炎33例,CIN1 34例,CIN2/3(包括原位癌)3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0例,宫颈腺癌61例,用FISH检测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03% (1/33)、29.41% (10/34)、72.97% (27/37)、100% (30/30)、91.80% (56/61),子宫颈鳞癌与腺癌TERC基因的表达较宫颈上皮内瘤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RC基因的扩增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且TERC扩增在子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中无明显差异性;②TERC基因异常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结论 应用F ISH技术检测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以作为组织学诊断困难的病变确诊、病变预测及治疗后风险评估的手段.

  • 宫颈鳞癌及腺癌手术患者淋巴结分布及转移的特点差异分析

    作者:葛莉莉;叶春萍;余宁珠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及鳞癌手术患者盆腔淋巴结分布及转移的特点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69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宫颈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43.96%)明显高于鳞癌(20.30%);腺癌患者出现更高的高位淋巴结(髂总)转移(P<0.05).腺癌患者表现出更高比例的多组转移(26.7% vs 9.05%)和双侧转移(11.2%vs6.8%)(P<0.05).腺癌患者有着更高的低期别转移率,ⅠB1、Ⅰ B2期转移率分别为43.28%、56.25%,明显高于鳞癌(P<0.05);而高期别鳞癌如ⅡA2期转移率为55.56%,与腺癌相近.结论 宫颈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腺癌组患者发生高位转移、多站转移、双侧转移的比例高于鳞癌组,腺癌患者比鳞癌患者更易发生早期别淋巴结转移.

  • 宫颈微偏腺癌5例临床分析

    作者:范文生;张会辰;李亚里;陈乐真;杨敏

    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又称恶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宫颈腺癌[1],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组织学改变轻微,常易漏诊及误诊,使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预后较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例宫颈微偏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5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