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 检查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

    作者:胡俊华;易城辉;丁佳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检查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疑似 EGIST 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 EGIST,患者于手术前均接受螺旋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 CT 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研究螺旋 CT 在 E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螺旋 CT 对 EGIST 确诊率为87.50%(28/32),患者均为单发病灶,明确良性结果11例,潜在恶性结果4例,恶性结果13例,发生于肠系膜13例,腹部网膜9例,腹膜后间隙6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螺旋 CT 扫描用于检查 EGIST 确诊率较高,可对病灶的具体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内部结果进行清晰成像,并且根据影像征象可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女性间质瘤影像学误诊妇科肿瘤的现状

    作者:骆文香;钱维源;袁新平;张鸿慧;崔向华;王爱丽;石丽芳;刘婕娜;张坚

    目的 了解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对女性间质瘤误诊为妇科肿瘤的现状. 方法 复习“同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2例病例资料和33篇文献资料(共61例). 结果 (1)胃肠道间质瘤(GIST) 51例,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 12例.(2)行B超检查者共84.1%;GIST接近盆腔内(盆腔、子宫、附件区域)占91.5%,盆腔、子宫、附件分别为19.1%、59.6%、12.8%i接近腹腔8.5%,其中多次B超定位不同占4.3%,提示包块可能来源于肠道.EGIST接近盆腔内占66.7%,盆腔、附件分别为50.0%、16.7%;接近腹腔33.3%;位于左侧髂血管前方16.7%,肝区见直径1.6 cm囊性占位占16.7%.(3)行CT检查占31.8%;GIST提示包块来源于肠道可能33.3%,不排除肠道包块、肠系膜、GIST可能分别为20.0%、6.7%、6.7%.记载CT特征占10%.(4) GIST来源于小肠、小肠系膜、回肠、胃、空肠、乙状结肠、右半结肠、回盲部、阑尾、肠道(未注部位),分别为70.6%、5.9%、5.9%、3.9%、2.0%、2.0%、2.0%、2.0%、2.0%、3.9%;转移至附件/子宫占9.8%;同合并妇科肿瘤占11.8%,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伴红色变性、肌壁间良性平滑肌瘤、左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右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左卵巢炎性改变并左输卵管间质水肿、右卵巢成熟型畸胎瘤均为16.7%;同时合并慢性阑尾炎占2.0%.EGIST来源于腹腔内、卵巢、阔韧带、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处、阴道后壁,分别为33.3%、25.0%、16.7%、8.3%、16.7%. 结论 女性GIST/EGIST影像学检查确诊困难,需要与附件肿瘤或妇科肿瘤相鉴别,CT检查对间质瘤定位稍优于超声检查.

  • 子宫内膜癌并盆腔网膜原发性胃肠外间质瘤1例

    作者:田青青;袁静萍

    患者女性,40岁.因诊刮发现"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入院.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质地不均.经腹行子宫切除术.术中发现盆腔网膜肿块,大小8 cm×5 cm×4 cm,鱼肉状,质脆.临床诊断:盆腔包块?子宫内膜癌转移?行肿块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 巨检:子宫12 cm×9 cm ×5 cm大小,肌层及浆膜下未见明显结节,内膜增厚、粗糙达1 cm.宫颈尚光滑,3 cm×2 cm大小.部分网膜组织10 cm×7 cm ×6 cm大小,其上可见8 cm ×5 cm ×4 cm大小肿块,似有包膜,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脆.

  • 胃肠道外间质瘤

    作者:丁彦青;耿舰

    胃肠道外间质瘤是指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软组织,且与肠壁及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胃肠道间质瘤相似,主要有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两种基本结构,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CD117和CD34.可能来源于原始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中胚叶间质干细胞,预后较胃肠道间质瘤差.

  • 胃肠道外间质瘤术后复发并淋巴结转移一例

    作者:孙俊杰;张秀珍;姜进军

    患者男,60岁.1年前在外院行下腹部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肠系膜间质肉瘤.1周前无诱因出现下腹胀痛不适就诊.超声检查:盆腹腔内探及一巨大低回声肿物,占据大部盆腹腔,大小19cm×23cm×22cm,形态规则,肉回声不均,可见高回声分隔,肿物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及分布不均强回声斑;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实性肿物内可引出丰富血流信号.

  •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新进展

    作者:贺敬红;李健丁;张瑞平

    自1983年Mazur和Clark提出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以来,目前已成为病理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发生于胃肠道外的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比较少见,其影像学表现在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GIST的影像诊断现状作一综述.

  • 腹部胃肠道外间质瘤六例分析

    作者:王海波;时强

    胃肠间质瘤是指胃肠道除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以外,富于表达CD117的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该肿瘤不仅可以发生在消化道,也可以发生在消化道外的软组织,后者又被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现回顺性分析我院从2005年2月1日至2008年7月30日期间收住院的6例E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

  • 会阴间质瘤一例报告

    作者:夏庆安;付玉环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发现会阴部肿物1年.于2013-06-20就诊唐山市工人医院,以会阴部肿物待查收住院治疗.患者1年前偶然发现会阴部肿物,初为栗子大小,后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无尿频、尿急、尿痛、尿血及腹痛、腹胀、便秘和便血等症状.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和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临床查体发现会阴部皮下肿物,约拳头大小,质地硬韧,边界清楚,皮肤无明显异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皮下肿物;CT及MRI显示,会阴区肛门与阴茎之间、前列腺下方见椭圆形软组织占位,呈T2多发点状、结节状等和低信号影,T1呈等和低信号影体积约8.7 cm×4.2 cm×3.5 cm,边界清晰,行Gd-DTPA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阴茎、两侧睾丸、邻近骨质和肌肉信号未见异常,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会阴部肿物待查.

  • 胰腺胃肠道外间质瘤一例

    作者:田秀娟;安晓燕;高子芬

    患者女,43岁,主因发现上腹部肿物1个月入院.患者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约10 cm大小肿物,质中,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腹部彩色超声示:腹腔内胃后方、腹主动脉前方可探及一囊实性肿物,与肝、肾无明显关系,边界清,有包膜,大小约17.4 cm×11.1 cm,脾大.考虑肿物可能来源于胰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物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腹部CT示:胰腺前方可见一囊实性灶,边缘较清,大小10.77 cm×8.59 cm,病灶后方与胰腺不能分离,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明显;胰腺体部受压移位.检查建议:上腹部囊实性肿物,考虑来源于胰腺;肝包膜下积液;胆结石.患者于2013年1 1月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探查术及胆囊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有渗出液,于左侧肝脏下缘可见约10 cm×8 cm×5 cm黑紫色肿物,打开网膜后可见8 cm×6 cm×5 cm黑紫色肿物位于胰头部,肿物呈多囊性,部分囊壁坏死,与胃小弯侧网膜粘连,与胃壁、肠壁无关.无法切除,取肿瘤囊壁组织送病检,行内引流术和胆囊切除术.病理检查:大体检查为灰白囊壁样组织两块,总体积3 cm×2 cm×1 cm,囊壁厚0.2~0.6 cm.显微镜下观察:瘤组织血管丰富,类圆形上皮样细胞弥漫成片,似有围绕血管增生,呈血管周细胞肿瘤样结构,细胞胞界不清,胞质丰富粉染及透亮,核染色质细,未见核分裂象(图1a、1b).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Vimentin+,CD117+,Dog-1+,CD34+,SMA+,Ki-67(个别+),S-100-,CK-,EMA-,Desmin-,actin-,CD31-,CgA-,Syn-,CD56-(图1c~1e).病理诊断:(胰腺)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

  • 左腹股沟区胃肠道外间质瘤一例

    作者:孙宏亮;王武

    患者女,46岁.反复左下肢肿胀7年,左腹股沟区进行性肿胀5年.体检:左腹股沟可见-15 cm×15 cm肿块,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无明显发红、发热表现,轻压痛.左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女性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乔永琼;崔向华;骆文香;张鸿慧

    目的:了解中国女性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复习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2例病历资料和33篇文献资料(共61例),合计63例。结果临床特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51例,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12例。两者均以发现腹、盆腔包块居首,均有腹痛,腹胀、腹部饱满不适,头昏、乏力等症状。25/63妇科检查:GIST盆腔包块18/18,位置较高2/18。EGIST盆腔包块3/7,阴道后壁包块2/7。术前检查:(1)16/63肿瘤标志物,4例GIST CA12520.3~70U/mL,2例升高,均恶性。4例EGIST CA12544.6~438.7KU/L,均恶性。(2)53/63 B超检查:43/47 GIST盆腔内;4/47腹腔,仅2/47多次B超定位不同,提示包块可能来源于肠道。4/6 EGIST盆腔内;2/6腹腔;1/6位左侧髂血管前方。(3)20/63 CT检查,5/15 GIST提示包块来源于肠道可能。间质瘤来源、转移及其它合并症:51/63 GIST:小肠36/51,小肠系膜、回肠均为3/51,胃2/51,空肠、乙状结肠、右半结肠、回盲部、阑尾均为1/51,肠道(未述部位)2/51;转移附件/子宫5/51;合并妇科肿瘤6/51;合并慢性阑尾炎1/51。12/63 EGIST:腹腔内4/12,卵巢3/12,阔韧带2/12,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处1/12,阴道后壁2/12。病理检查:GIST:恶性或高度危险性35/51;中度恶性或中度危险性4/51;低度恶性5/51。EGIST:恶性或高度危险性4/12;低度恶性1/12;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1/12。41/63免疫组化,30/51 GIST;11/12 EGIST。两者阳性表达较高的前3项依次为CD117、CD34、Vimentin。结论女性间质瘤常因脱落于或转移至盆腔内,紧贴子宫或附件区,与妇科肿瘤非常“密切”,妇科检查、B超及CT等均难以鉴别,多次B超联合CT等可能提高其诊断,明确诊断需待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

  •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占成;邱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近几年来临床及病理医师逐渐认识到的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而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EGIST)是与GIST相比较而言,指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GIST相似,但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的软组织,且与肠壁或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肿瘤.其发生率比GIST要低得多,占腹部软组织肿瘤的4%~7%.本院自2001年7月~2004年7月共收治6例腹内EGIST,现报道如下.

  • 多层螺旋CT对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琳;金宇芬;张进风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EGIST的临床资料﹑MSCT表现并与其危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肿瘤原发于肠系膜6例,网膜4例,腹膜2例,腹膜后2例,腹膜及肠系膜1例,盆腔(直肠阴道间)1例,单发1例,多发5例,肿块大直径20 cm,小直径4.3 cm,平均直径10.2 cm.CT平扫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2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斑点状强化,5例肿瘤内单发片状低密度,7例多发不规则低密度,肿瘤实性部分CT值29~45 HU.增强后肿块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CT值较动脉期增加5~12 HU,延迟期强化幅度略有下降.2例动脉期肿瘤内可见紊乱条状强化的血管影.结论 MSCT对EGIST的诊断有一定特点,通过观察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密度及有无转移,可为预判肿瘤危险度提供一定有价值信息.

  •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袁媛;李健;周炳喜;程黎娜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及其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已确诊的212例 GIST 和 EGIST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中,GIST 患者以低度危险和高度危险为主,EGIST 患者以高度危险为主。CD117检测阳性率为99.06%,DOG-1阳性率为97.17%,联合检测 CD117、DOG-1共同阳性率为96.23%。结论 GIST较 EGIST 多见,EGIST 恶性程度更高,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 后纵膈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罗贤勇;庞国莲;张建坤;陈昊宾

    目的:探讨纵膈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后纵膈胃肠道外间质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以梭形细胞为主,无异型性,核分裂相(1~2个/50HPF)。免疫组化:梭形细胞CD117(+)、CD34(+)、vimentin(+)、CD68(-)、S-100(-)、desmin(-)、SMA(-)。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梭形细胞肿瘤,罕见于纵膈,其生物学行为高于胃肠道间质瘤,预后比胃肠道间质瘤差。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未见报道过,其应注意与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鉴别。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胃肠道外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涂伟岚

    目的 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证实为胃肠道外间质瘤疾病患者32例,在入院后首先采用常规超声技术对病情进行术前检查,再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病情进行术前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出现的误诊和漏诊情况.结果CT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6.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62.5%;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常规超声.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胃肠道外间质瘤实施诊断,可以使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在大程度上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

  •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作者:纪彪

    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是指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相似,但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的软组织,且与肠壁或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肿瘤[1].国内对其影像学表现报道较少.本文对8例经手术证实EGIST的CT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

  •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诊断

    作者:林春;张楚和;吕怀志;唐振国;李焕贵;李亮平

    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EGIST)是指发生于胃肠道之外如大网膜、肠系膜或后腹膜等软组织的间质瘤,临床相对少见,约占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3%~7%[1]。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EGIST患者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216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沈旺;王新允;郑海燕;武力;袁海洪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及其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第二医院2000-2009年已确诊的216例GIST和E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75例,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41例.结果 216例病人中,男性112例,女性104例,男女比例为1.077:1;发病年龄15~91岁,中位年龄58岁;肿瘤原发于胃肠道者182例,以胃多见;胃肠道外者34例,以肠系膜多见.肿瘤直径0.8~30.0cm,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呈交叉柬状、漩涡状及巢状.214例CD1 17呈阳性.临床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腹部肿块及肠梗阻等症状.结论 GIST较EGIST多见;胃肠道以中、高度危险者多见,胃肠道外以高度危险者多见.临床治疗原则首选广泛手术切除.

  •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占成;邱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近几年来临床及病理医师逐渐认识到的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是与GIST相比较而言,指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GIST相似,但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的软组织,且与肠壁或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肿瘤[1].其发生率比GIST低,占腹部软组织肿瘤的4%~7%.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共收治6例腹内EGIST患者,现报道如下.

6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