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常纵膈淋巴结的解剖学观测及MSCT影像学研究

    作者:于华龙;李绍科;李晓飞;刘丰春

    目的:观测人体正常纵膈标本上各区淋巴结的形态、方位、数目和大小,并通过MSCT图像观测其数目和大小,提出MSCT正常纵膈淋巴结短径的参考值范围.方法:解剖观察38具成人尸体及70例志愿者胸部CT图像中纵膈各区大径2mm以上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和大淋巴结的长、宽和厚径,并记录其方位,并用t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诸要素的关系.结果:大体解剖显示,4R和6区的淋巴结数目较多,7区淋巴结大,各区淋巴结的形态以类圆形为主.MSCT观测显示,纵膈各区淋巴结以4L和4R多,分别为(3.50±2.10)枚及(3.40±1.96)枚;以7区淋巴结大,大横径为(4.89±1.84)mm;随着年龄的增长,MSCT显示的纵膈淋巴结数量也相应增加(P<0.01),但年龄与淋巴结的大小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尸体标本及MSCT观测,发现纵膈淋巴结分布、大小、形态及随年龄变化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相关疾病诊治提供依据.

  • 原发于纵膈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晋鑫;赵海丰;于泳;赵丹丹;杨洪亮;王晓芳;赵智刚;王亚非;吴晓雄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4%,其中85%-90%为T细胞型.本研究旨在分析原发纵膈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相关特点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对1998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原发纵膈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35例病例的分析,对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35例病例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19岁(年龄区间:5-52岁),多数病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16例(45.7%)患者表现为纵膈巨大肿块,浆膜腔积液(胸腔、心包腔)也很常见(62.9%),3年总生存率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6%和24%,5年总生存率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则分别为25%和16.7%.统计分析表明,贫血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48),巨大肿块(P =0.048),上腔静脉综合征(P =0.021)及确诊时血小板异常(P=0.021)为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纵膈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发病率低、预后差、生存期短,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伴贫血和巨大肿块及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症状的患者预后更差.

  • 17例孤立纵膈肿大淋巴结Wang氏针盲法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作者:肖贞良;李福祥;田坤;李小玉;吴奎

    目的 探讨MW-122型Wang氏活检针盲法在纵膈淋巴结肿大为孤立表现的患者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的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6月年至2011年9月,对采用MW-122型WANG氏针行TBNA盲检的17例孤立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的活检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17例患者的纵膈肿大淋巴结按照WANG氏淋巴结分组,分别分布于7个不同部位;活检结果,17例患者都获得了合格标本,但终只有3例明确了诊断;17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以纵膈肿大淋巴结为孤立表现的患者,盲法TBNA的诊断阳性率较低,其原因可能与多数患者肿大淋巴结为良性病变、通过TBNA获取的标本量少、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等因素有关.尽管如此,盲法TBNA仍是一种简便、有用和安全的临床技术.

  • 经腹纵膈内贲门癌根治分析

    作者:华中州

    目的 探讨经腹纵膈内根治贲门癌的术式及吻合方法.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7年2月经腹切开膈肌脚入路采用吻合器行纵膈内食管胃吻合72例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均在癌灶以上6~7 cm切断食管,无食管切缘癌残留,无死亡,无吻合瘘及远期吻合口狭窄.随访62例,生存期均超过10个月,3年、5年生存率为38.7%(24/62)及27.42%(17/62).结论 该术式扩大后下纵膈视野,既能切除足够的食管,又能扩大淋巴结的清除范围,纵膈内食管胃机械吻合术保证了原发肿瘤根治,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贲门癌 纵膈 吻合器
  • 64层螺旋CT在纵膈血肿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汪涛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纵膈血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整理22例纵膈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 22例纵膈血肿患者中,有10例为前纵膈血肿,8例中纵膈血肿,4例后纵膈血肿.结论 采用螺旋CT特别是多平面的重建技术能够准确进行诊断,既能够显示患者血肿呈现的直接征象,同时能够确定是否出现胸部的其他损伤,不仅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证据,而且为临床上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等都提供以合理重要的依据.

  • 后纵膈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罗贤勇;庞国莲;张建坤;陈昊宾

    目的:探讨纵膈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后纵膈胃肠道外间质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以梭形细胞为主,无异型性,核分裂相(1~2个/50HPF)。免疫组化:梭形细胞CD117(+)、CD34(+)、vimentin(+)、CD68(-)、S-100(-)、desmin(-)、SMA(-)。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梭形细胞肿瘤,罕见于纵膈,其生物学行为高于胃肠道间质瘤,预后比胃肠道间质瘤差。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未见报道过,其应注意与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鉴别。

  • 5例肺结节病临床分析

    作者:郑哲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脏器,尤其容易侵犯肺及胸内淋巴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胸片尤其在肺结节病Ⅰ期,易与中央型肺癌、肺门淋巴结结核等混淆,容易误诊误治.现对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2002年8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肺结节病5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分析如下.

  • 胸内畸胎瘤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季晓彬;徐金富

    畸胎瘤是一种有多种组织成分的胚胎性肿瘤,起源于多能性生殖细胞,常发生于卵巢、睾丸或神经系统[1],而胸腔受累少见,肺内病变罕见。胸内畸胎瘤可无症状,亦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等不适,这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该病易误诊、漏诊。笔者结合文献,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胸内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病理学、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胸内畸胎瘤的诊治水平。

  • 后纵膈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沈艳莹;殷晓璐

    目的 探讨恶性蝾螈瘤的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特点和遗传学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1例罕见恶性蝾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胸片和CT检查均示胸腔内巨大占位.手术发现肿块位于后纵膈.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细胞胞浆丰富,嗜伊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呈myoglobin、desmin和S-100阳性反应.病理诊断为后纵隔恶性蝾螈瘤.结论 发生于纵膈的恶性蝾螈瘤十分罕见,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

  • 纵隔髓脂肪瘤伴直肠类癌1例

    作者:张梅;黄文斌;郑后珍;袁菊;史志丹;张雁

    患者男性,54岁.因“发现后纵隔肿物半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半天”入院.查体:右侧胸廓略饱满,右后背部叩击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5 g/L,红细胞3.84×1012/L,白细胞6.9×109/L,血小板161×109/L.生化检查:总胆红素58.70 μmol/L,直接胆红素11.79 μmol/L,尿酸457.7μmol/L,余无异常.CT检查示:T9-T11水平脊柱右侧后纵隔旁见一大小28 mm×70 mm长椭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下缘分离,呈结节状改变(图1),增强扫描有强化.直肠远端内部可见小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可见强化.

  • 前纵膈巨大恶性卵黄囊瘤1例报告

    作者:李芳英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气急1月余”就诊。2013年8月1日胸片检查:右侧胸腔大片阴影,考虑纵膈肿瘤可能性大。同时 CT 报告提示:右前纵膈巨大占位,考虑来源于胸腺瘤可能(生殖细胞肿瘤不除外);右肺中叶压迫性肺不张;右肺少许慢性炎症;右侧胸腔少量积液。8月22日胸部 B 超引导穿刺(胸腔肿块穿刺活检),组织学报告提示:恶性肿瘤。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确诊为卵黄囊瘤(内胚窦瘤)伴部分坏死。由于肿瘤巨大无法切除,2013年8月26日用 IEP 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有明显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症状,严重骨髓抑制反应。病程中患者持续发热,高至39℃,伴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因考虑该化疗方案副反应明显,疗效不显著,化疗方案更改为 DP 方案。 DP 方案:多西他赛120 mg,d1;顺铂60 mg,d1~3;21天为1个周期。化疗过程顺利,甲胎蛋白有明显下降趋势。连续化疗6次,并同步进行 x-线放射治疗,总剂量3600 cGy,分次量180 cGy;27°与207°对穿照射。经过化、放疗后肿瘤显著缩小,AFP 正常。

    关键词: 卵黄囊瘤 纵膈 诊治
  • 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

    作者:刘海龙;刘敏;刘艳

    目的 分析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 回顾经病理证实的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分析其CT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多位于前上纵膈(7/9).纵膈神经内分泌癌CT值密度欠均匀,病灶直径大于5cm时其内易见坏死.对比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具有体积大,易坏死、具有明显侵袭性、易转移的特点.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提高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

  • Castleman病胸部CT表现1例

    作者:魏渭;卢光明

    患者男,18岁。体检发现右肺占位3月余;既往体健。查体:气管居中,两侧胸廓呼吸运动对称,双侧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免疫组化:CD79,CD20滤泡+,CD3、CD43副皮质区+。胸部 C T 表现:右侧肺门可见一大小约4.5cm ×4.0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未见明显分叶及毛刺,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纵膈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病理诊断:castleman病(CD)。

  • 组织学与细胞学在超声支气管镜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马小倩;王静

    目的 对比分析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细胞学制片、组织病理学(HP)在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BUS-TNBA检查并经确诊的504例纵膈或肺门恶性病变的患者,统计比较传统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涂片、HP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的阳性率.结果 传统细胞学涂片、LCT涂片、HP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79%(382/504)、88.10%(444/504)及93.65%(472/504);HP诊断阳性率高于LCT涂片,且LCT涂片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诊断中,LCT涂片标本易获得、诊断阳性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婴幼儿纵膈畸胎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决;刘威;梁建华;汪凤华;曾嘉航

    目的 评估婴幼儿纵膈畸胎瘤的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3例婴幼儿纵隔畸胎瘤患儿.男10例,女3例,年龄5个月~2岁6个月,平均12个月,咳嗽10例,气促7例,发热6例,胸痛1例.所有患儿术前均行胸部X线片及CT检查.肿瘤位于前、上纵隔7例,前纵膈3例,后纵膈3例.结果 本组13例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肿瘤12例,肿瘤体积小为6.0 cm×6.0 cm×4.0cm,大为15.0 cm×12.0 cm×10.0 cm.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畸胎瘤,其中9例为成熟畸胎瘤,3例为未成熟畸胎瘤,1例内胚层窦瘤.成熟畸胎瘤及未成熟畸胎瘤仅予手术切除,内胚层窦瘤结合手术及化疗综合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6~40个月),所有患儿存活,无肿瘤复发.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膈膨升2例.结论 婴幼儿纵膈畸胎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CT等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是婴幼儿纵膈畸胎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恶性畸胎瘤的治疗需结合手术及辅助性化疗.

  • 胸内甲状腺的CT诊断

    作者:张娟;马虎

    通过对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胸内甲状腺,对其CT特征与诊断研究认为:(1)肿块与颈部甲状腺相连续,常位于前上纵膈,胸骨后;(2)肿块边缘清楚,密度大多不均匀,常有钙化;(3)平扫肿块CT值接近或高于相邻胸壁肌肉,增强后强化十分明显;(4)对纵膈内相邻脏器有典型推移的占位效应,这些对CT诊断胸内甲状腺有肯定价值.

  • 巨大右中纵膈精原细胞瘤一例

    作者:洪丰;江春苗;陈慧勇

    病理资料病例:患者,男,28岁,因"间歇性胸痛3月余,检查发现右中纵膈肿块一天"于2010年4月14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胸部针刺样疼痛,伴咳黄绿色痰,量中;无伴胸闷、气促、心悸等不适,未行任何治疗.3个月以来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就诊当地医院,行胸CT检查发现右中纵膈肿块,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5/86mmHg.神清,营养中等.双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异常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次/分,四肢活动可,肌力正常,病理征(一).

  •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孤立肿大纵隔肺门淋巴结病理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周志国;刘艳;汤渝玲;孔祥龙

    【目的】探讨常规支气管镜针吸活检(C‐TBNA )对肺门和或纵隔孤立肿大淋巴结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BNA的肺门和或纵隔孤立肿大淋巴结31例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研究中31例患者纵隔和或肺门孤立肿大淋巴结行C‐TBNA病理结果分别为:6例鳞癌,4例腺癌,4例小细胞肺癌,2例淋巴瘤,1例结节病,4例结核,6例非特异性炎症,4例诊断不明确。6例非特异性炎症行C‐TBNA患者中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3例行手术治疗诊断鳞癌,2例在湘雅二医院行EBUS‐TBNA证实为鳞癌,1例为非特异性炎症;4例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在湘雅二医院行EBUS‐TBNA活检确诊为2例鳞癌,2例腺癌。C‐TB‐NA确诊率为71.0%(22/31)。31例行C‐TBNA患者中出现发热2例,均未超过38℃,时间未超过3 d ,出血5例,出血量在10 mL以内,给予肾上腺素、冰盐水等局部止血后均停止,未见大咯血。【结论】C‐TBNA在肺门和或纵隔孤立肿大淋巴结中诊断价值高,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纵隔少见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诊断

    作者:陈镜聪;李新春;陈妙玲;赵康艳;曾庆思;邓宇

    目的 探讨纵膈少见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膈少见恶性肿瘤28例,2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一周内行18-FDG-PET/CT检查.结果 28例中,男24 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包括胸腺癌9例,上皮来源性恶性肿瘤9例,生殖源性肿瘤7例,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恶性节细胞嗜铬细胞瘤及硬化性脂肪肉瘤各1例.CT平扫为单发巨大等低密度软组织影,平均大小为8.3 cm,3例病灶内见脂肪影,4例病灶中央伴斑点状钙化;3例呈圆形或卵圆形,25例呈分叶状;25例边缘不清,3例边缘尚清晰;增强呈中度或明显强化,8例伴坏死无强化区.5例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2例胸膜转移,8例胸腔积液,1例胸椎骨转移.PET的SUV值平均12.4(范围4.7-17.8).结论 纵膈少见恶性肿瘤多具有恶性肿瘤的共同特征,CT表现多无特征性,但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SUV值呈高摄取,CT与PET/CT相互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 蜂蜇伤合并纵隔、皮下气肿1例

    作者:曾令丽

    病例男,9岁,因"蜂蜇伤10小时,伴神志不清8小时"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0小时被群蜂蜇伤头面部,8小时前出现神志不清,谵妄,急送当地医院,予以清洗伤口,并以"地塞米松、碳酸氢钠"等治疗,病情无好转,解茶色尿两次,遂转入我院.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