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乔海国;张昶;周爱军;庄一林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组织学形态、胃镜下表现与血清学检测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65例CAG和1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C)的临床病理资料、血清学检测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CAG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后明显,同时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持续数天或数月不等.胃镜直视下特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皱襞变浅或消失,色苍白而平滑,透过变薄的黏膜可见黏膜下小血管;长期严重的病例,还可见胃黏膜(多在幽门部)呈细颗粒状,甚至形成息肉.组织学特点比较复杂,其特征性所见是胃黏膜固有腺体(主要是胃窦的幽门腺和胃体的胃底腺)萎缩、以致消失,上皮再生、增生与化生,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淋巴小结形成,黏膜肌层增生等.血清学检测显示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泌素-17(G-17)均明显低于CNAC患者,72.3%的CAG患者中Hp阳性伴血清胃蛋白酶原PG-I / PG-II比值(PGR)明显降低.结论 CAG是临床常见的胃癌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为重要的癌前病变;对其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联合检测血清PG和G-17水平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的普查,以及对患者的随访和预后监测.

  •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1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秋强;嵇学仙;毛建英;金水龙;姚晓燕

    目的观察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6例甲状腺HCT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嗜酸细胞腺瘤,3例嗜酸细胞腺癌,肿瘤以细胞质嗜酸性、粗颗粒为特点,细胞形态多样,排列成滤泡型、小梁型和实体型.良性和恶性HCT表达TG,S-100,Vim无差异.结论甲状腺HCT是有独特病理形态特点且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对其生物学行为应长期跟踪随访,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不能区别良、恶性,主要依靠传统的包膜、血管浸润或远处转移.

  • 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对比分析

    作者:陈宁;焦光辉

    目的 探寻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以指导外科手术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诊治的212例临床病理学资料完整、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非全部胃癌病例,依肿瘤部位不同分为胃上部癌(56例)、胃中部癌(55例)、胃下部癌(101例)3组,对各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部位胃癌(胃上部癌组、胃中部癌组、胃下部癌组)患者的年龄[(59.80±10.10)岁、(56.10±11.12)岁、(52.20±13.01)岁,F=7.100,P=0.001)、性别(分别为男43例、女12例,男29例、女27例,男70例、女31例,x2=9.643,P=0.009)、肿瘤直径(≤5 cm分别为12、28、56例,>5 cm且≤10 cm为30、20、30例,>10cm为13、8、15例,F=25.23,P=0.001)、分化程度(高为5、12、34例,中为20、24、50例,低为30、20、17例,F =29.34,P=0.001)、浸润深度(F=18.01,P=0.005)、TNM分期(F=17.98,P=0.005)、癌残留(F=8.28,P=0.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胃上部癌与胃中、下部癌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部位的胃癌在淋巴结转移(x2 =6.12,P=0.43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部位胃癌的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不同,不同部位的胃癌和其生物学特性可为临床实施个体化手术以及判断疗效提供更好的依据.

  •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216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沈旺;王新允;郑海燕;武力;袁海洪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及其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第二医院2000-2009年已确诊的216例GIST和E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75例,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41例.结果 216例病人中,男性112例,女性104例,男女比例为1.077:1;发病年龄15~91岁,中位年龄58岁;肿瘤原发于胃肠道者182例,以胃多见;胃肠道外者34例,以肠系膜多见.肿瘤直径0.8~30.0cm,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呈交叉柬状、漩涡状及巢状.214例CD1 17呈阳性.临床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腹部肿块及肠梗阻等症状.结论 GIST较EGIST多见;胃肠道以中、高度危险者多见,胃肠道外以高度危险者多见.临床治疗原则首选广泛手术切除.

  • 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作者:丁志鹃;吕翔

    目的:肌上皮癌又称为恶性肌上皮瘤,为一种几乎所有瘤细胞都向肌上皮细胞分化的涎腺肿瘤,特征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有转移的潜能[1]。本文对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与单发早期胃癌临床特征的比较

    作者:陈光侠;吴传楠;张海涵;高立勇;丁瑾;刘世育;张国新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SMEGC)和单发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检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历电子数据库,选取994例实施开放或腹腔镜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形态、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组织病理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转移、周围神经侵犯和血型等情况.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94例早期胃癌患者中,27例(2.7%)为SMEGC,967例(97.3%)为单发早期胃癌.单发早期胃癌男女比例分别为71.4% (690/967)、28.6%(277/967),SMEGC男女比例分别为88.9%(24/27)、11.1%(3/27),单发早期胃癌与SMEGC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75,P=0.046).单发早期胃癌和SMEGC溃疡发生率分别为50.6%(489/967)和29.6%(8/27),单发早期胃癌与SMEGC溃疡有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3,P=0.031).单发早期胃癌与SMEGC的肿瘤大体形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转移、周围神经侵犯、肿瘤位置、组织病理学类型和血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MEGC主要病变侵犯深度黏膜层为48.1%(13/27),黏膜下层占51.9% (14/27),次要病变分别为77.8% (21/27)、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3,P<0.05).SMEGC主要病变和次要病变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有无溃疡、肿瘤大体形态和肿瘤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EGC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和无溃疡病变,SMEGC的主要病变与次要病变临床病理学特征相似.

  • 5例牙龈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作者:卢松;唐峰;陈字;戚向群

    目的 报道5例原发于牙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方法 分析5例牙龈NHL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类型及特点,并随访其治疗情况与预后结局.结果 牙龈NHL约占口腔NHL的4.60%,比较罕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初诊漏/误诊率达80%,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均在2分以上.其中3例接受化疗加放疗,1例仅化疗,1例未治疗,平均生存期34个月.组织病理学类型多样,其中NK/T细胞型2例,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型1例,弥漫大B细胞型1例,外周T细胞型1例,Ki67增值指数以弥漫大B细胞型与外周T细胞型较高,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型较低.结论 原发牙龈NHL比较罕见,初诊时易漏误诊,多种类型均可发生,总体预后不佳.

  • 脾弥漫性红髓小 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杜尊国;冷海燕;吴蓓倩;朱萍;陈忠清;王倩;唐峰;许小平;陈字

    目的:探讨脾弥漫性髓小B细胞淋巴瘤( SDRPSBCL )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DRPS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SDRPSBCL患者,以脾肿大、发热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为主要表现,经脾脏组织病理学及其它相关检查确诊为SDRPSBCL。结论 SDRPSBCL是1种新被认识的独立疾病实体,临床少见,以中小淋巴瘤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红髓为重要病理特征。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马慧;武力;沈旺;王新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4.2岁,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52.6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增大。 B超检查显示子宫中、低回声团块。病理大体:肿瘤为单个或多个黄色、褐色的质软肿物,可呈息肉样突向宫腔,常伴有肌层结节状肿物,边界清。镜下:肿瘤细胞与增殖期子宫内膜细胞相似,呈短梭形,胞质少,围绕螺旋小动脉样血管分布。结论 ES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性刮宫非常重要,必要时术中行快速冰冻检查,CD10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 胰腺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青民;王耿新;于仁波

    目的 探讨胰腺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8例胰腺类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CA724在胰腺类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25.0%,12.5%,0.0%;免疫组化染色Syn、CgA、NSE、CK阳性率分别为25.0%、62.5%,75.0%,75.0%.胰腺类癌误诊率较高,8例患者中有7例误诊为其他肿瘤.结论 胰腺类癌误诊率高,临床预后较差,常规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早期发现胰腺类癌意义不大,确诊需要病理及免疫组化学检查.

  • 胃癌根治术后残胃癌与胃癌复发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及预后分析

    作者:郗洪庆;李佶阳;李少卿;乔治;卫勃;陈凛

    目的 探讨和比较胃癌术后残胃癌与胃癌复发两组患者的初次手术和二次手术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及生存预后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2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癌行R0切除术后残胃再发癌和残胃复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以及生存资料.胃癌术后10年及10年以上出现的残胃再发癌定义为残胃癌,胃癌术后10年内出现癌变者定义为残胃复发癌.两组患者二次手术均行根治性手术或者切除肿瘤灶的姑息性手术,均有完整的初次手术后和残胃手术后的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 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13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3例,女性23例.残胃癌组31例,胃癌复发组105例.与胃癌复发组相比,残胃癌组患者的初次手术肿瘤 Borrmann 分型和组织分化类型更好[Borrmann Ⅰ型:35.5%(11/31)比4.8%(5/105), χ2=23.003,P=0.001;高分化:48.4%(15/31)比1.0%(1/105), χ2=57.137,P=0.001];初次手术肿瘤直径更小[肿瘤直径 < 4 cm:90.3%(28/31)比53.3%(56/105),χ2=14.045,P=0.001];初次手术后pT分期[pT1期:38.7%(12/31)比2.9%(3/105), χ2=50.373,P=0.001]、pN分期[pN0期:90.3%(28/31)比18.1%(19/105),χ2=55.722,P=0.001]和pTNM分期[Ⅰ期:83.9%(26/31)比10.5%(11/105),χ2=66.688,P = 0.001]更早.残胃癌组肿瘤多发生于非吻合口部位[51.6%(16/31)],胃癌复发组则多发生于吻合口部位[61.9%(65/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0,P=0.023).残胃癌组二次手术的肿瘤病理组织类型亦好于胃癌复发组[高分化:16.1%(5/31)比1.9%(2/105), χ2=10.029,P=0.007],且残胃癌组有48.4%(15/31)的患者初次手术与二次手术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发生了变化,而胃癌复发组只有26.7%(28/105)的患者先后两次手术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发生了变化(χ2=5.222,P=0.022).残胃癌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为(161.0±18.6)月,长于胃癌复发组的(50.8±27.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残胃癌组二次手术后存活时间为(30.7±18.4)月,也长于胃癌复发组的(20.5 ±15.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36例患者中,43例前后两次手术病理组织学类型改变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为(99.6±56.5)月,长于93例病理组织学类型未改变者(72.1±58.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结论 胃癌术后残胃癌患者初次疾病病理类型较好、病期较早,其预后好于胃癌复发组患者.可以将病理组织学类型前后两次手术是否有改变作为定义残胃癌的参考指标.

  • 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的研究

    作者:曾俊涛;曾仕平;林尤冠;王铿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Iicobscter pylorl,HP)感染与残胃发生癌变的关系. 方法 经胃镜取49例残胃癌患者和47例普通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的感染情况,同时行病理检查. 结果 残胃癌组HP阳性率显著的低于普通胃癌组(P<0.01);49例残胃癌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28例(57.14%),其他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3例(6.12%),管状腺癌6例(12.24%),中分化腺癌8例(16.33%),高分化腺癌2例(4.08%),印戒细胞癌1例(2.04%),未分化癌1例(2.04%)等;Billroth I式手术残胃癌患者HP阳性率(41.67%)显著的高于BillmthⅡ式手术残胃癌患者的HP阳性率(10.81%). 结论 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可能是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要类型;HP的感染可能不是残胃癌的主要发病机制;BilIrothⅡ式手术引起的胆汁反流可能是残胃癌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 近、远端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附428例报告)

    作者:陈志新;胡建昆;于永扬;陈佳平;陈咏梅

    目的进一步探讨近、远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和分析了118例近端胃癌(PGC)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同期310例远端胃癌(DGC)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近端胃癌的发生率较低,临床分期多数为Ⅲ期和Ⅳ期,病理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未分化及粘液腺癌为多,手术类型中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术占较高比例,断端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伴有食管受累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大大增加; 随访5年生存率,PGC组显著低于DGC组.手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临床晚期癌多、食管容易受累及病理组织学分化差是近端胃癌预后差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蕈样霉菌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总结

    作者:司成;占承志;曾智;郑香玉

    目的 分析蕈样霉菌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例蕈样霉菌病病人(2例斑片期、3例斑块期、1例肿瘤期)临床资料、病理形态以及特征.结果 在6例蕈样霉菌病人中,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53.0岁.临床表现符合临床蕈样霉菌病斑片、斑块到肿瘤期的病变过程.通过多种检测分析得知,蕈样霉菌病痛理表现为其真皮内具有脑回状细胞核的异型T淋巴细胞呈片状,并伴有灶性,还有轻微弥漫性浸润,而且渗入皮下脂肪组织,会出现亲表皮性和Pautrier微脓肿.在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中,CD3、CD4以及CD45RO均是表达内容.在蕈样霉菌病早期可进行生物学治疗或者使用皮肤靶向治疗,均可以使病情得到适当缓解,对蕈样霉菌病晚期病人进行联合化疗,也能延缓病情.结论 蕈样霉菌病属于T细胞淋巴瘤,病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病理学检测进行诊断.

  • Wegener's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郭双平;张传山;刘彦仿;杨莉;王林平;郭玲;李擒龙

    目的:探讨Wegener's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6例Wegener's肉芽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病理技术(HE切片、Masson三色染色、PAS染色、PASM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及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其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形态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9.4(18~76)岁.从初发到确诊的时间为0.8~48.0(平均16.5)mo.耳、鼻和咽喉部是病程初期容易受累的部位,累及耳、鼻和喉部者11例(69%);在初发或在整个病程中肺脏受累者14例(87%);出现肾脏损害者3例(19%).常见的病理学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和血管炎,并以鼻腔黏膜活检组织中普遍.肾脏主要病理学改变为灶性肾小球肾炎.肾脏超微结构改变为上皮细胞轻度增生、足突融合,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轻度增生,内皮下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Wegener's肉芽肿病重要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和血管炎.其临床表现复杂,确诊困难,需与多种疾病鉴别.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的密切结合是明确诊断的前提,特别是上呼吸道、肺脏和肾脏病理检查是

  • 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赵艳丽

    目的 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2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对其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对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检测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对其检测结果加以充分认识.结果 远端型肿瘤患者是7例,发病部位在四肢皮下组织,发病患者的大病变直径达到了3~11cm,切面是灰白色,同时伴有坏死情况,其中有3例患者侵及到皮肤造成了溃疡症状,部分肿瘤位置过深,侵入到深部肌肉组织,甚至出现了骨组织、神经系统等位置.只有2例患者发生了肿瘤复发情况,剩下的19例患者都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和染色体染色研究,发现其结构特征正常,没有出现异常反应和不良症状.结论 上皮样肉瘤疾病是一种临床中很容易出现局部复发症状和发生远程转移的恶性肿瘤疾病,免疫组化有助于实现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因此在临床中采用根治性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再加上上皮样肉瘤很容易引发淋巴结转移,因此实实施区域淋巴结清扫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 多原发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谢小亮;杨春;李海;师新荣;杨银学

    目的 探讨多原发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74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多原发结直肠肿瘤患者的2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268例患者分为3组,即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C)组,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MC)组,结直肠单发癌合并腺瘤性息肉组,对3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位置、肿瘤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学、肿瘤分期及浸润深度)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患者中多原发结直肠癌共36例,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总数的2.05% (36/1 749),3组患者肿瘤位置、浸润深度、肿瘤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好发部位为直肠及乙状结肠,同时性多原癌组低分化腺癌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理大体类型均以溃疡型为主,同时性多原癌浸润型癌灶数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瘤为主.结论 多原发结直肠肿瘤以溃疡型多见,发病部位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侵袭性强,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发生与腺瘤性息肉关系密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