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循证评价

    作者:邓宇晴

    文章对近十年(2003 ~2013)有关于本次研究的文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排除与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将所得文献根据级别判定标准进行证据分级,后采取指标证据加以评价.通过对研究文献分析可知,晶状体摘除术比较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除了可以减少早期严重眼压现象,还可以增加眼压降幅,至于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对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作者:梁远波;王宁利;乔利亚;宋旭东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以不足1.0 mm厚的人工晶状体替代约5.5 mm厚的人眼晶状体,术后可明显加深中央前房深度,使瞳孔缘与晶状体接触平面后移[1],从而解除瞳孔阻滞状态.近年来,国内外眼科学者在白内障摘除术与抗青光眼手术分阶段治疗中,发现单纯白内障手术对部分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控制眼压的作用,于是提出了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从而扩大了晶状体摘除术的应用范围.该方法不但可简化手术程序,而且能改善患者视力状况.但是关于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报道不一,手术指征也不明确.因此,该治疗选择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眼科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就此阐述自己的观点.

  •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前后眼房水细胞因子的定量分析

    作者:魏英丽;宋旭东;张玲;杨爽

    目的:探讨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前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I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术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26例(52只眼)行晶状体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R的移位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术后2~5d组)12例(24只眼)患者CTR轻度移位,术后2~5d行巩膜缝合固定术;第2组(术后30d组)14例(28只眼)患者CTR重度移位,术后约1个月行巩膜缝合固定术。术前取术眼房水标本,置于-80℃深低温冰箱冻存,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测定出房水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术眼房水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等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手术前后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在术后2~5d患者组中,术前房水标本中的IL-6含量为(4347.11±5506.90)pg/L,明显低于术后的(101420.60±43120.69)pg/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7,P=0.001);术前房水标本中的IL-1β、IL-2、IL-4、IL-5、IL-10、IFN-γ及TNF-α含量分别为(148.36±114.96)pg/L、(106.80±53.19)pg/L、(32.67±17.97)pg/L、(72.93±40.65)pg/L、(105.43±53.36)pg/L、(126.21±80.52)pg/L及(80.36±53.29)pg/L,术后分别为(152.36±88.58)pg/L、(124.31±78.55)pg/L、(66.66±35.61)pg/L、(50.81±18.30)pg/L、(201.37±133.11)pg/L、(60.66±40.03)pg/L及(49.94±35.59)pg/L,手术前后上述各种细胞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1,1.087,2.412,6.929,5.396,6.327,5.886;P=0.468,0.318,0.146,0.062,0.059,0.057,0.055)。在术后1个月患者组中,术前房水标本中的IL-6含量为(3605.28±4255.05)pg/L,明显低于术后的(77401.52±16120.2)pg/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P=0.003);术前房水标本中IL-1β、IL-2、IL-4、IL-5、IL-10、IFN-γ及TNF-α的含量分别为(150.25±118.65)pg/L、(135.31±73.16)pg/L、(46.08±19.60)pg/L、(83.97±35.56)pg/L、(143.24±62.51)pg/L、(159.48±70.60)pg/L及(79.31±44.49)pg/L,术后含量分别为(136.88±187.48)pg/L、(114.41±85.30)pg/L、(58.09±33.74)pg/L、(57.41±42.60)pg/L、(128.08±87.09)pg/L、(103.18±70.57)pg/L及(79.14±64.22)pg/L,手术前后上述各种细胞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3,0.898,2.498,0.367,0.132,0.894,0.102;P=0.751,0.354,0.128,0.367,0.132,0.894,0.102)。结论IL-6可能是晶状体摘除术后炎症反应机制中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 白内障摘除两种术式疗效比较

    作者:陈丽;张岭

    白内障为主要致盲眼疾,终需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晶状体摘除术的方法改进极快,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已成为首选,但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基层医疗单位缺少昂贵的超声乳化仪,高额的医疗费用更使部分患者难以支付,使得超声乳化术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展开.2004年我院眼科参加了本地区"白内障复明工程",为了取得良好的复明效果,我们主要采用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式,并与传统的角膜缘大切口术式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 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一例

    作者:凌启节;琚双五

    患者男性,43岁,农民,头痛伴发热10余天于2011年9月5日人院.患者于10d前淋雨受凉后出现咽痛、头痛、发热,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疗情况不详),高体温达39℃,治疗后头痛无好转,一直有低热(体温在37.7℃~37.9℃),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头痛待诊-病毒性脑膜炎?"收住院,患者近半个月来饮食减少,睡眠一般,体重减轻.5年前因左眼患白内障曾做过左眼晶状体摘除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及不安全性生活史.

  • 先天性食管贲门交界处狭窄并小胃畸形1例报告

    作者:马莲美;裴连平;张鑫雨;万彬;付振荣

    患儿女,1岁6个月.因反复呕吐1年于2005-08入院.患儿生后即出现呕吐,多发生于进食后,进食流质食物呕吐稍差,进食饼干等固体食物呕吐明显,与体位无明显关系.有大便,量少、质不稀.患先天性白内障,8月龄时行双侧晶状体摘除术.

  •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循证评价

    作者:谢雄

    目的:评价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选择同期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控制、前房深度及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具有眼压控制良好、前房厚度恢复好、视力改善良好等特点,可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手段。

  • 晶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滕玉明;刘莹;于燕萍;刘作衡

    目的 观察晶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集的19例(22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常规降压处理仍处于高眼压状态下)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检查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及前房角.结果 患者的术前平均视力为0.17±0.23,术后为0.33±0.2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14.95±2.70) mm Hg,术前眼压为(39.86±12.38) mm Hg,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CD(2.32±0.67)mm,术后ACD(2.95±0.23)mm,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术后前房角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4.701,P<0.05).结论 晶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后患者视力明显优于术前,此术式可以明显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深度,增宽前房角,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盛敏杰;林安娟;陈婴;屈晨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晶状体不全脱位作晶状体摘除,其中超声乳化吸除6眼;囊外摘除2眼;囊内摘除2眼;针吸2眼.植入人工晶状体12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1眼,1眼视力不能提高的原因为视网膜脱离.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治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治疗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视力.

  • 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

    作者:方雯莉;陈凡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张力环技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体半脱位的效果,并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晶体半脱位病例20例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悬韧带断裂范围给予不同的张力环处理。记录治疗前后眼压和视力水平变化,并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只患眼治疗后平均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平均眼压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治疗前患者裸眼视力均≤0.5,治疗后均获得好转,无0.1以下病例,且大部分患者视力均升至0.5以上,不同视力范围的患眼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张力环技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体半脱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压和视力,张力环的采用可有效保留囊袋、避免玻璃体脱出、减少术后并发症,术中应根据悬韧带断裂范围选择不同的张力环应用方法。

  • 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戈严

    目的:探讨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3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晶状体摘除术治疗组(A组,n=66)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组( B组,n=66)。对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中术后视力<0.1的患者0例、0.1~0.3的患者12例,>0.3~0.4的患者20例、>0.4的患者34例,分别占总数的0.00%、18.18%、30.30%、51.52%;B组患者中术后视力<0.1患者的5例,0.1~0.3的患者14例,>0.3~0.4的患者19例、>0.4的患者28例,分别占总数的7.58%、21.21%、28.79%、42.42%。 A组中术后视力<0.1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B组(χ2=5.02,P<0.05),>0.4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组(χ2=7.38,P<0.05),但两组中视力为0.1~0.3、>0.3~0.4的患者比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71、4.61,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32、1.447,均P>0.05),手术后A组患者的前房深度显著长于B组(t=2.571,P<0.05),但两组患者的眼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32,P>0.05);A组角膜水肿1例,一过性高眼压4例,前房积血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1%,B组角膜水肿1例,一过性高眼压4例,前房积血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1%,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9.35,P<0.05)。结论晶状体摘除术较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更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延长患者前房深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更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丝裂霉素水凝胶对兔晶状体摘除术后后囊浑浊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建峰;毕宏生;刘冬梅;苏卫华;郭俊国

    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MMC)水凝胶防治兔晶状体摘除术后后囊混浊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将5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7组,行透明晶体囊外摘除术;其中A组为对照组,术中不注入MMC水凝胶;B~G组为治疗组,分别在囊袋内注入浓度为0.2、0.4、0.6 mg/mL的MMC水凝胶0.1 mL,分别作用3 min及5 min后吸出.结果 各组术后前节炎症和角膜水肿反应显著,1周左右逐渐消失.后囊混浊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均<0.05);房水蛋白含量术后第1天、1周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间比较同浓度的长时间组(5 min)高于短时间组(3 min),P均<0.05.术后1周,除B组外,其他治疗组角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且作用时间越长,角膜越厚(P<0.05);术后个1个月,各组间角膜厚度无显著差异.术后1周、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各组间无差异.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术后1个月角膜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不同程度体积变小,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结论 丝裂霉素水凝胶虽可导致轻度的角膜毒性反应和血房水屏障的破坏作用,但可显著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从而有效预防晶状体摘除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

  • 比较晶状体摘除术与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作者:曹海燕

    目的 探讨晶状体摘除术与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将8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组行晶状体摘除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视力及术后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深度及视力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相比,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助于视力恢复,且并发症相对较少,效果更好.

  •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作者:于慧娟

    目的:观察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4—2015-04间10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及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效果满意。

  • 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作者:高丰玫;李波;王丽;王晓霞

    目的 探讨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住我院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77例(82眼)为观察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同期入院接受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患者60例(68眼)为对照组.比较手术前后眼屈光度、眼压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时眼压分别为(36.8±4.7) mmHg、(19.5±3.6) mmHg、(13.6±2.1) mmHg、(11.2±1.8) mmHg;而对照组眼压分别为(37.2±4.6) mmHg、(23.7±3.9) mmHg、(16.7±2.8) mmHg、(14.4±2.2) mmHg.两组术前视力、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度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可快速降低眼压,有效改善术后视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红

    目的 探讨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PACG并发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晶状体摘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值和前房深度(ACD)值分别为(0.70±0.19)和(4.31 ±0.42) mm,分别高于对照组的(0.31 ±0.10)和(2.32 ±0.56)mm,观察组患者眼压为(13.29±2.17)mm Hg,低于对照组的(18.41±2.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晶状体摘出术治疗PACG并发白内障患者,能有效改善眼压,提高患者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秀霞

    目的 观察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晶状体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明显深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疗效佳、并发症少、眼压正常等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

  •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作者:肖琛辉;曾广川;廖武;刘方梅;李瑜明

    目的:探究晶状体摘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型闭角型青光眼协同白内障患者78例86眼,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43眼予以晶状体摘除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43眼予以青光眼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或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治疗,比较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成效、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手术成效、并发痘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摘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明显,并发症少.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观察

    作者:李柏坚;黄敏丽;李毅宏;蔡涛;何少健

    外伤性白内障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以往的治疗一般采用单纯晶状体摘除术,再对残留晶状体囊用YAG激光造孔,术后患眼产生高度远视、双眼物象不等,而失去双眼单视功能,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不便.

  • 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摘除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MMP-2和TI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琼;谭少健;梁皓;李霞;黄敏丽;陈金卯;于美沁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作用下,晶状体摘取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其抑制因子组织性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Kistrin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均行右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术(ECLE)建立后嚢膜混浊模型(PCO).术毕实验组囊袋内注入浓度为80 μg/L的Kistrin 0.2 ml,对照组注入等量林格液,随机选4只左眼为空白组.术后1 d、2 d、3 d、7 d、14 d在裂隙灯下观察实验动物眼部情况.术后14 d后取嚢膜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2 mRNA和TIMP-2 mRNA的表达量.结果 空白组后嚢膜上MMP-2 mRNA和TIMP-2 mRNA表达分别为(0.127±0.039)、(2.485±0.507).术后14 d对照组两个基因表达量分别为(3.785±0.934)、(19.903±10.499),均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MMP-2 mRNA的表达量为(0.401±0.253),低于对照组(P<0.05),而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IMP-2 mRNA的表达量为(16.119±3.7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使用Kistrin,MMP-2 mRNA表达在正常水平,TIMP-2 mRNA的表达则仍然维持术后高水平,可能是减少IV型胶原分泌和LECs增殖的关键因素.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