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温艳;邓介华

    目的 观察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女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注射组(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和口服组(口服泼尼松),每组35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疗程、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大消失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甲状腺功能.结果 2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疗程为(5.94±2.81)周,长于口服组的(4.89±1.9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患者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和甲状腺肿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且注射组治疗2周和8周后ESR均慢于口服组(P<0.05).结论 与口服泼尼松相比,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更加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更快.

  • 中西药治疗攀西地区亚急性咳嗽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廖隽芾;赵峰;李姝艳

    目的 观察中西药治疗攀西地区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5例亚急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15例和西药组110例,其中每组又分为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变异性哮喘亚组及细菌性鼻窦炎亚组.中药组予以自拟润肺止咳汤口服治疗,西药组予以泼尼松及复方可待因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西药组咳嗽变异型哮喘亚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西药组低于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菌性鼻窦炎亚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据患者不同病症情况给予不同药物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分析

    作者:宋素霞

    例1.女,38岁,以咽痛伴颈痛3个月,加重2d为主诉来诊.3个月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咽痛、腮腺肿大、发热,经门诊抗病毒、抗菌治疗1周后,腮腺肿大好转,热退,但仍咽痛明显,伴耳部、颈前部疼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曾多次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咽炎,而口服多种药物,无好转;2d前受凉病情加重,伴咳嗽、无痰来呼吸科门诊就医,当时查体:T 36.8℃,精神不振,咽红,双侧扁桃体不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 不同停药方式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唐振媚

    目的 比较不同停药方式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服药2周后逐渐减少剂量至用药结束,对照组患者待红细胞沉降率(ESR)恢复后停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ESR、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等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停药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复发率、症状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SH较治疗前上升,FT3、FT4、ESR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SH、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停药方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且预后好.

  • 甲基强地松龙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体会

    作者:刘夕斌;王志勇;郭静;连韩;卢志刚;范稹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分为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我们研究的是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它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5%以下,既往多采用强地松治疗.2004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甲基强地松龙治疗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典型超声表现

    作者:丁保平;阿庆玲;王永祥

    以间断发热、咽部不适为首发症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极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但两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临床应高度关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的2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15~57岁.7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诊断,其余18例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行治疗性诊断,治疗后随访复查,治疗有效及基本痊愈而明确诊断.

  •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超声误诊甲状腺癌1例

    作者:李星云;马彩叶;陈兴美

    患者,女性,42岁,发现前颈部肿块伴不适20d就诊.临床查体: 气管居中,甲状腺右叶可及2.5cm×2.5cm肿块,甲状腺左叶可及1.5cm×1.5cm肿块,质中,边界欠清晰,可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淋巴结稍肿大,约1.5cm×1.0cm.甲状腺功能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7.09pmol/L,游离甲状腺素28.24pmol/L,促甲状腺素0.04m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16.9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58mU/L,甲状腺球蛋白193ng/L.

  • 饮用乌龙茶致亚急性砷中毒4例报告

    作者:熊健;郭宝科;张风琴

    因饮茶致砷中毒病例报道罕见,现将我院收治4例因饮用乌龙茶致亚急性砷中毒报道如下.

  • 亚急性中度铅中毒1例治疗与护理

    作者:王军;林莉;王小玲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因患"银屑病"自服中药丸(个体中医自制偏方)治疗.自2003年1月开始连服2个月后出现腹绞痛、腹胀、便秘等症状.在综合性医院以急性肝损害、"银屑病"分别两次收入院治疗.

    关键词: 铅中毒 中度 亚急性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效果的分析

    作者:黎克江;雷永红;刘新华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方法13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B组30例、C组30例。 A组口服泼尼松5 mg,3次/d,连续口服2~4周;待ESR降至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后,泼尼松开始减量,第1周减为10 mg/d,分早晚2次服,同时中午口服消炎痛25 mg/d;第2周泼尼松减为5 mg/d晨服,消炎痛50 mg/d,中午、晚上各1次;第3周停用泼尼松,消炎痛75 mg/d,3次/d。 B组仅服用泼尼松,减量方法同A组。 C消炎痛75 mg/d,3次/d,不减量,连用8周后停药。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甲状腺疼痛及肿大消失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4周检测ESR,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时的血清FT3、FT4、TSH,记录停药8周内病情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B组甲状腺疼痛、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 P均<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B组治疗后第1周血ESR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 P均<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第4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A、B组治疗后第6周血FT3、FT4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 P均<0.05),TSH 显著高于C组( P均<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第12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中,A、C组较B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 P <0.05)。治疗后随访8周,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 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孙艳芳;杜美娟;姚素芬

    重型肝炎是肝炎中严重的类型,它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三种,以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较多见,临床表现为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护理工作繁重但很重要.

  • 病毒性心肌炎的急诊救治体会

    作者:黄泽波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在发生病毒流行时,有病毒感染全身症状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约为5%,有病毒血症患者约12% 可表现心脏症状和体征[1].可呈向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充分休息为疗效肯定的措施,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率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笔者对近5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腹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作者:杨蓓

    静脉血栓栓塞时,静脉瓣损伤和静脉管腔阻塞可导致静脉瓣功能不全和活动后静脉高压,长期静脉淤滞可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TS),而急性期严重者可能发生肺栓塞而死亡.临床上,药物治疗动、静脉血栓栓塞的方法主要是抗凝和溶栓.及时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扩散、减少血栓复发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作用,且临床上部分病人还存在抗凝禁忌.溶栓治疗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对亚急性、慢性期血栓的溶解效果不佳,且加大溶栓强度可能导致严重大出血,因此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也受到广泛限制.故临床上腹部大手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有关DVT形成的原因、预防和护理综述如下.

  • 化学品动物毒性试验的替代法

    作者:李宏;黄清臻;邓兵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人们接触到的化学品越来越多,它们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人体的影响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各国政府纷纷通过立法,要求化学品的生产者和负责人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必须作广泛深入的毒性试验,以确保对环境,特别是对人体的安全.迄今为止,化学品的毒性试验评价,一般均采用活体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动物)试验法.动物试验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对眼和皮肤的刺激性试验、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试验以及繁殖试验和过敏性试验等.

  • 食物中毒调查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刘佳;苏豪浩;刘淑芬;李信荣

    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我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总人口约710万,面积为13472平方公里,管辖6区8县2个农场,是河北省较大的城市.

  • 盛夏酷暑须防禽霍乱

    作者:沈建忠

    1 症状及病变急性禽霍乱发生前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在清晨喂鸡,尤其是在闷热天气清晨喂鸡时发现死鸡,经剖检观察病理变化或作实验室诊断而确定为禽霍乱.亚急性或慢性禽霍乱表现为精神萎顿,昏昏欲睡,饮、食欲废绝,口鼻流涎,呼吸困难,拉稀,冠髯发紫,经1~2日死亡,剖检诊断为禽霍乱.

  • 成人型斯蒂尔氏病

    作者:焦中民;王勋娟

    成人斯蒂尔氏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以高热、皮疹、关节病变和白细胞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成人斯蒂尔氏病过去又称变应性亚败血症或亚急性败血症.

  • 甲状腺球蛋白及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联合甲状腺激素抗体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路娜;冉晓丹;李永伟;杨玉莲

    目的 探究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FT3)联合甲状腺激素抗体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作为亚甲炎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8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以及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各类甲状腺毒症患者76例为其他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包括Tg、FT4、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FT4/FT3与TSH、TgAb、TPOAb、TRAb、TMAb的相关性,Tg、FT4/FT3的影响因素,以及Tg、FT4/FT3、Tg+FT4/FT3、Tg+TPOAb+TRAb、Tg+TPOAb+TMAb、Tg+FT4/FT3+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与TgAb、TMAb呈负相关(P<0.05);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4/FT3与TSH、TMAb呈负相关(P<0.05).TgAb、TMAb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的影响因素(P<0.05).TMAb、TSH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4/FT3的影响因素(P<0.05).Tg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95.0%;FT4/FT3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2%、84.0%;Tg+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7%、89.1%.结论 Tg、FT4/FT3单独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能有限,Tg、FT4/FT3联合TPOAb、TMAb能显著提高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效能.

  • 缺血性卒中的亚急性管理

    作者:周淑新;佟俊萍

    缺血性卒中在美国主要死因中排第三位,为住院常见原因.决定不用溶栓剂至卒中后2周为卒中亚急性期.家庭医生常会卷入缺血性卒中亚急性管理中.所有缺血性卒中亚急性病人,均应收入院治疗,以进行心脏和神经学监测.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和(或)超声心动图,以确定卒中原因.

  • 请您收藏--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机制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 ST)的发生率为0.5%~1.0%,除个别缓慢形成且有良好侧支成形外,大部分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可高达40%~50%。美国学术研究联合会( ARC)将ST分为确定的( definite)、很可能的( probable)和可能的( possible)三类。根据介入手术到血栓发生的时间,ST分为急性(<24 h)、亚急性(1~30 d)、晚期(31 d~1年)和极晚期(>1年)四类。

825 条记录 14/42 页 « 12...11121314151617...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