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花式下蹲,养护心脏

    作者:陈志刚

    人的下肢堪称全身血液循环的“辅助泵”。花式下蹲能增强股四头肌、臀大肌,还能间接养护心脏,起到辅助防治心脏病的效果。
      首先,人们可以尝试“太极蹲”,要领是双脚尖并拢,双脚跟紧靠在一起,然后双膝弯曲,弯曲到大腿腿腹部与小腿腿肚子紧紧贴在一起的程度。坚持1~3分钟即可。

  • 有氧健身大步走

    作者:欣华

    如果你要参加有氧健身大步走,一定要记住以下5个要点,才能保证锻炼有收获.◇加大步幅.尽量挺胸,步幅要大,脚趾要发力,要有把人弹起来的感觉.双臂尽力前后大幅度摆动,以便让全身更多的肌肉动起采.当更多的肌肉得到锻炼时,还可推动下肢的血流动起来,因为人体50%的血管集于人的下半身.这样走是预防足病简单有效的方法!

  • 老年人别揉膝盖

    作者:胡正

    人体的所有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膝关节早出现老化的部位是髌骨和股骨滑车之间的关节软骨,这个关节的作用是加强伸膝的力量.所以在下肢用力伸直的过程中,髌骨会向后紧紧地压向股骨滑车并上下滑动,产生很大的摩擦.当磨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不管有没有外伤或者老化的原因,都会损伤软骨.

  • 久坐久站多踮踮脚

    作者:郭振强

    久坐和久站工作者及一些中老年人常会感到下肢酸胀、乏力甚至麻木,这往往与下肢血液回流障碍有关。这类人应该多做踮脚运动。

  •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作者:郭天庆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3月15日-2018年03月15日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手术时间先后纳入分组,参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需要加强预防措施的应用,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曹玲;范隆华

    目的: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日益增多,其中硬化剂特别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其疗效与安全,经济与美容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日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公认的重要辅助疗法.现对其治疗及护理的现状与进展行综述如下.

  • 步进DSA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邹芸

    目的:探讨使用步进DSA技术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应用.方法:利用型号为SIEMENS Artis zeego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器对416例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进行DSA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下肢静脉疾病中发病率高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占51%,其次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及伴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占26%,第三为深静脉血栓后遗综合症(PTS),占18%,其他下肢静脉病变为髂静脉压迫综合症(Cockett综合症)、深静脉瘤样扩张、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等.结论:DSA下肢深静脉造影为诊断下肢静脉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决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下肢 DSA 静脉造影
  • 预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综述

    作者:韦爱美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为骨折及骨折术后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为加深护理人员对骨科患者并发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总体认识,提高对骨科高危人群护理预防水平,降低DVT的发生率.本文特对DVT的预防与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 穿支皮瓣在下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廖广宇

    创面是指正常的皮肤组织在外界受伤,包括外科手术、外力、化学物质及机体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患者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及部分正常组织的丢失,导致皮肤正常功能受损.临床根据创面的愈合周期,将其分为急性创面与慢性创面,创面愈合是指创伤后的局部组织通过再生、修复与重建等系列的生理过程.愈合会经过凝血期、炎症期与修复期.一般新生结缔组织力量增加,使得创面局部颜色减退,接近正常色.穿支皮瓣是目前外科发展的新方向,由于其损伤小、患处并发症低,血运丰富可靠,与肌皮瓣有同样的抗感染能力,属于创面修复的新技术.目前应用于下肢创面修复的穿支皮瓣较多,临床需要根据其特点与创面修复要求选择合适的穿支皮瓣.

  • 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燕妮;吕淑红

    目的:研究与分析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技术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18例为单纯导管取栓,术后再栓塞3例(16.67%),截肢0例;11例为单纯置管溶栓,术后再栓塞2例(18.18%),截肢1例(9.10%);6例单纯X线引导双腔导管取栓,其中包括3例动脉粥样硬化、3例心脏瓣膜置换,均全部治愈;9例行血管腔内成形术+X线引导双腔导管取栓,均全部治愈;5例行斑块剥脱+X线引导双腔导管取栓,均全部治愈.50例患者再栓塞率为10.0%(5/50),截止率为2.0%(1/50),14例为手术联合介入技术治疗,术后均全部治愈,且无死亡病例.结论: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且能降低再栓塞率、病死率以及截止率,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分析

    作者:管利;楚丽娟;罗丽萍

    本研究的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情况.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100例患者全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全部进行抗感染及早期功能锻炼等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感染以及早期功能锻炼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预防,采用文中所述的具体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后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全部恢复,没有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研究结论:针对骨科老年手术患者,需要就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全面的预防,对已经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方面患者今后的身体恢复.

  • 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福利

    文章主要是为了对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8例髋部骨折患者,其中有13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对其采取预防和护理手段.终发现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本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没有肺栓塞发生,且愈后都比较好.得出的结论是髋部骨折患者的一项重要护理内容就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一经发现,就要为了肺栓塞的预防而积极采取措施,以便患者能够尽早恢复.

  • 集束化护理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术后下肢运动及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作者:饶巧蓉

    :目的:讨论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疾病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宫外孕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术后仅有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4%,高于对照组的79.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使下肢活动能力的恢复速度加快,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

  • 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蒋煦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正常组,每组5例患者.正常组患者(50例)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50例)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出血量、感染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皮下积液、积血等情况),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分析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在5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45例(90.00%)满意,4例4(8.00%)基本满意,1例(2.00%)不满意,满意率为98.00%,在50例正常组中,有35例(70.00%)满意,10例(20.00%)基本满意,5例(10.00%)不满意,满意率为70.00%,研究组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的;相比于正常组,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出血量、感染率和住院时间上都具有更好的优点,更有效果;正常组发生并发症有13例,其中包括7例(14.00%)皮下积液、积血,6例(12.00%)皮肤坏死(含皮缘坏死);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有1例,其中包括1例(2.00%)皮下积液、积血,0例(0.00%)皮肤坏死(含皮缘坏死)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讨论:相比于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离脱术,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上更具有多项优点,其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且对患者创伤较小、外观更加美观,方便在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和应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骨科手术应用止血带前后股静脉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韩冰;王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骨科手术应用止血带前后股静脉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6月到2015年10月入院治疗的498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技术对患者术中应用止血带前后股静脉超声影像检测,对比患者的术前与术后的股静脉超声影像变化.结果:患者术中应用止血带后股静脉内径、股静脉血流速度差异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栓及血管透声差人数较术前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止血带前后股静脉的超声影像数据变化,术后静脉血栓及血管透声差患者数较术前有增加,有助于临床在对高危患者使用电动气囊止血带后,重视术后静脉血栓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 六式太极拳:让骨关节更健康

    作者:王会儒;姚忆

    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病,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脊柱(颈椎和腰椎)、髋、躁、手等关节.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太极拳练习,可提高步态的稳定性,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使下肢各部分肌肉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从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身体功能.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作者:何宗霞;颜敏;于颖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影响骨科大手术成效与否的重要临床因素之一,临床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导致骨科大手术患者预后发生剧烈疼痛感,患肢部位出现局部肿胀,部分患者发生肌肉组织萎缩、骨节疼痛以及机体乏力等临床症状.由此可见,探索临床降低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临床生活质量等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进行简要分析.

  • 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于颖;陈桂芳;何宗霞

    下肢静脉性溃疡(vernous leg ulcer)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是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及倒流性疾病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80%~90%的病人溃疡创面大,伤口经久难愈,常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不愈,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统计显示,在欧美等国家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花费占据了医疗预算的1%~2%.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溃疡迁延难愈,已成为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伤口护理专业的发展,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治疗护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针对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护理进行简要分析.

  • 冬治脱疽食疗饮5款

    作者:余力

    脱疽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动静脉阻塞性病变,主要侵犯下肢,本病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糖尿病坏疽等,好发于青壮年男子.病因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寒湿侵袭,气血凝滞,脉道阻塞不通,肢体失养所致.

  • 老人浮肿的饮食调治

    作者:琪东

    浮肿是血管和淋巴管分泌的水分渗入到周围组织而呈现的一种病态.机体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浮肿,但常见的部位是颜面部和下肢.一般而言,颜面部浮肿可能为肾病,下肢部浮肿可能是心脏出现问题,故中医有"脚肿病在心"之说.

5685 条记录 284/285 页 « 12...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