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남방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254
  • 国内刊号: 44-16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0
  • 曾用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敏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疏水蛋白HFBI融合标签能显著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水平

    作者:张西倩;牟红珍;马婷;丁向真;李志英;王盛

    目的:针对植物生物反应器中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探索和评价丝状真菌瑞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编码的小分子疏水蛋白(Hydrophobin, HFBI)作为融合标签在植物生物反应器中提高系统表达量的应用潜力;分析其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可能机制。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道基因,采用基因体外合成技术和亚克隆技术构建GFP和GFP-HFBI融合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渗滤技术接种植物本明烟(Nicotiana benthamiana)。通过GFP荧光观察,荧光显微镜镜检, Western blot,ELISA和RT-PCR等实验手段测定报告基因GFP在植物中的表达情况,探明HFBI融合标签在植物中表达外源基因的作用效果和特点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HFBI融合标签对植物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GFP-HFBI融合蛋白在植物中的积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GFP-HFBI融合蛋白在细胞内形成致密的蛋白质颗粒。结论 HFBI融合标签能够显著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积累水平。推测形成的蛋白质颗粒隔绝了细胞内源性蛋白酶对目的表达产物的降解,进而提高了外源基因产物在细胞中的积累。

  • 维生素C增强衰老个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

    作者: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金岩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能否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促进衰老个体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增殖能力。方法以骨特异性早衰小鼠(SAMP6)为实验组,不发生早衰的R品系小鼠(SAMR1)为对照组,采用显微CT扫描技术验证SAMP6小鼠的骨衰老表型。分离培养两组小鼠的BMMSCs,其中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Vc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BMMSCs的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使用端粒酶试剂盒检测端粒酶活性,并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水平。结果SAMP6小鼠具有骨衰老表型,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的增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均低于SAMR1小鼠来源的BMMS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Vc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增殖能力随Vc浓度的升高而显著改善(P<0.05),同时其端粒酶活性和TERT表达水平有所提高(P<0.05),与增殖能力具有相关性。其中,Vc发挥促进作用的适浓度为100μg/mL,在1000μg/mL时有抑制作用。结论维生素C能够增强衰老个体来源BMMSCs的增殖能力,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实现的。

  • 丙泊酚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缝隙连接功能的抑制相关

    作者:樊宗兵;童旭辉;李言;于丽;陈银玲;刘浩昂;董淑英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缝隙连接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丙泊酚低剂量(P25,25 mg/kg)组、中剂量(P50,50 mg/kg)组、高剂量(P100,100 mg/kg)组、甘珀酸(CBX)干预缺血再灌注(I/R+CBX)组和甘珀酸干预丙泊酚高剂量(P100+CBX)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采用Longa's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激酶C(PKC)以及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除丙泊酚低剂量组外,丙泊酚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均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效果更佳;甘珀酸可以进一步增强丙泊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Cx43蛋白表达以及Bax与Bcl-2比值显著增高,而PK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丙泊酚高剂量组较I/R组Cx43蛋白表达及Bax与Bcl-2比值明显降低,PKC蛋白表达显著增多;且甘珀酸可以使丙泊酚的这一作用增强。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可减轻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KC信号通路抑制缝隙连接功能及降低Bax/Bcl-2的比值有关。

  • SA/hI-TAC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作者:许晓玲;柳英;陈青阁;黄通亮;高基民

    目的:制备链亲和素连接的人干扰素诱导T细胞α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A/hI-TAC),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方法构建pET24a-SA-hI-TAC/pET21a-hI-TAC-SA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两种融合蛋白,用镍金属螯合层析纯化、透析复性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中I-TAC部分的生物学活性由淋巴细胞趋化实验检测;融合蛋白中SA的生物学活性由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两种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被诱导表达,分别占细菌表达总蛋白量的12%和25%,经镍柱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达85%、90%,经丙烯葡聚糖凝胶S-100过滤层析后,纯度均可达到98%,融合蛋白在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小鼠膀胱癌细胞)表面的修饰效率分别为91.3%、98.8%,并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hI-TAC-SA的趋化作用明显强于SA-hI-TAC。结论 SA/hI-TAC双功能融合蛋白可能应用于肿瘤局部治疗以及肿瘤疫苗。

  • 载硫化氢气体超声微泡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作者:陈钢彬;杨莉;李新忠;钟林涛;吴爵非;宾建平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载硫化氢气体的脂质微泡(HSMB)并评价其理化特性和超声显影能力。方法硫化氢和全氟丙烷按4∶0、3∶1、2∶2、1∶3和0∶4混合后,机械震荡法制备5种载相应混合气体的HSMB,即HSMB4∶0、HSMB3∶1、HSMB2∶2、HSMB1∶3和HSMB0∶4。检测微泡的粒径及浓度并评价其稳定性,优化气体混合比例。选取优化的混合气体制备的HSMB,观察超声辐照对微泡浓度及下清液中硫化氢浓度的影响;观察大鼠心肌及肾脏的超声显影效果。结果 HSMB外观呈乳白色,镜下呈球形结构,无聚集现象。HSMB4∶0和HSMB3∶1微泡初始浓度较HSMB2∶2明显减少(P<0.05),且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HSMB2∶2、HSMB1∶3和HSMB0∶4微泡初始浓度无差别(P>0.05),72 h内浓度无变化(P>0.05)。超声辐照后,HSMB2∶2微泡浓度显著减少(P<0.05),而下清液中的硫化氢浓度明显增加(P<0.05)。HSMB2∶2静脉注射后获得良好的心脏及肾脏超声显影效果。结论硫化氢和全氟丙烷以2∶2混合制备的HSMB浓度高、稳定性良好,可在超声辐照下释放硫化氢,具有良好的超声显像效果,有望实现硫化氢气体可视化靶向传输。

    关键词: 微泡 超声 硫化氢
  • 连续多次应用丙泊酚复合维生素C对小鼠麻醉效应的影响

    作者:郭梦倬;李伟光;刘旭;冯泽国;张成岗;吴芳勇;黄连军;于颖群

    目的:探讨连续6 d给予丙泊酚或丙泊酚配伍维生素C对小鼠的麻醉效果。方法取40只昆明鼠随机分为丙泊酚80 mg/kg组(P80组)、丙泊酚70 mg/kg+维生素C50 mg/kg组(P70+Vc50组)、丙泊酚55 mg/kg+维生素C100 mg/kg组(P55+Vc100组)、丙泊酚50 mg/kg+维生素C200 mg/kg组(P50+Vc200组),共4组,各组小鼠10只,以腹腔注射给药的方式,在同一时间点连续6 d给药,观察并记录小鼠麻醉诱导时间以及维持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同天的丙泊酚组(P80)相比,给药的第1、2、3天的P55+Vc100组、P50+Vc200组麻醉维持时间缩短(P<0.05)。与同一组第1天麻醉维持时间相比,各组小鼠其余5 d麻醉维持时间均缩短(P<0.01);与同一组第2天麻醉维持时间相比,第3天P50+Vc200组麻醉维持时间缩短(P<0.01),各组小鼠第4、5、6天麻醉维持时间均缩短(P<0.01)。各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发生率由第1~6天逐渐下降,且各组趋势接近一致。结论维生素C与丙泊酚配伍,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一定程度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同时可减少丙泊酚耐受的发生,对于减少丙泊酚麻醉剂量相关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 氯沙坦降低小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抑制肺组织内小窝蛋白-1及NOX4的表达

    作者:凌旭光;娄安妮;李洋;杨仁强;宁佐伟;李旭

    目的:利用呼吸机过度通气建立小鼠机械性肺损伤模型,以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氯沙坦进行干预,探讨氯沙坦对机械通气性肺损伤小鼠肺内小窝蛋白-1及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调节。方法36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机械通气组、单纯药物对照组和治疗组,建模完成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急性肺损伤情况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相互作用。结果机械通气组小鼠肺损伤Smith评分3.3,明显高于对照组(0.4)和单纯药物对照组(0.3),治疗组Smith评分2.3,较机械通气组明显降低(P<0.05);机械通气组小鼠肺组织内小窝蛋白-1和NOX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纯药物对照组(P<0.05),荧光共染可见小窝蛋白-1及NOX4发生荧光重合,治疗组小鼠肺组织内上述蛋白表达较机械通气组明显降低(P<0.05),荧光共染提示小窝蛋白-1及NOX4荧光重合区域较机械通气组减少。结论在机械通气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氯沙坦可缓解机械通气诱导的肺损伤并抑制小窝蛋白-1及NOX4的表达及相互趋近作用。

  • GSK-3β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作者:褚帅;李海侠;李欣;康霞;黄清水;王红霞;裘宇容

    目的:探讨GSK-3β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和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脂多糖催熟BMDC,Western blotting检测刺激前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利用GSK-3β的选择性抑制剂SB216763处理BMDC,检测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混合淋巴反应(MLR)的变化情况;构建过表达小鼠GSK-3β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DC2.4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GSK-3β对调控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关键调控因子鸟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癌基因相关B(RelB)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脂多糖处理后,GSK-3βY216磷酸化水平下调,Ser9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表明GSK-3β的活性显著下降。抑制GSK-3β的活性能上调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和CD86的表达,削弱脂多糖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2表达上调,而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同时降低脂多糖诱导成熟的DC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的能力。在未成熟的DC2.4细胞中,过表达GSK-3β能够下调RelB的水平。结论 GSK-3β参与调控DC的成熟和功能,高活性的GSK-3β抑制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的自发性成熟,GSK-3β失活后促进DC表型的成熟,而在脂多糖诱导DC分化的过程中GSK-3β发挥促炎作用。GSK-3β能够下调RelB的蛋白水平,有望成为构建新型耐受性DC的新靶点。

  • 不同试剂转染RIP140-siRNA至库普弗细胞的效率及毒性比较

    作者:李吉;刘作金

    目的:对比不同的转染试剂转染RIP140-siRNA至肝脏库普弗细胞的转染效率及它们对肝脏库普弗细胞的细胞毒性,从而寻找出佳的肝脏库普弗细胞试剂转染方法和条件。方法以肝脏库普弗细胞为研究对象,以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RIP140-siRNA为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采用lipofectamine 2000,罗氏试剂(X-treme GENE siRNA Transfection Reagent)及嘌呤霉素筛选的慢病毒(1.0×108 TU/mL)作为转染试剂,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效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不同试剂转染后细胞RIP140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收集细胞并进行裂解,提取细胞RNA与蛋白质,运用RT-RCR和Western blot实验法检测转染RIP140-siRNA后的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对于肝脏库普弗细胞而言,在转染效率方面:嘌呤霉素筛选的慢病毒转染效率高,可达90%以上;罗氏试剂其次;lipofectamine 2000效果差。在试剂的细胞毒性方面:流式细胞术及CCK-8检测结果显示罗氏试剂的细胞毒性小,细胞可见其原有形态;慢病毒其次;lipofectamine 2000细胞毒性大,可见多数细胞失去原有形态,并存在细胞裂解状态。RT-RCR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慢病毒转染RIP140-siRNA的肝脏库普氏细胞组无论在基因方面还是在蛋白质水平均明显低表达于lipofectamine 2000和罗氏试剂所转染的肝脏库普弗细胞组(P<0.05)。结论对于原代细胞肝脏库普弗细胞,在试剂转染方面,慢病毒转染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转染效率和较小的细胞毒性,且条件可控性与稳定性方面更加优越。

  • 真武汤对大部分肾切除所致尿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琪;李志樑;刘北;傅强;严全能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小鼠尿毒症心肌病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部分肾切除术制作尿毒症心肌病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真武汤组。真武汤组小鼠术后予真武汤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术后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心脏彩超、心脏组织HE染色及血生化分别观察尿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脏功能、结构及肾功能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脏组织p-AMPK及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较假手术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心脏质量及心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心脏舒张期及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增大(P<0.05),HE染色示心肌细胞肥大,血尿素氮、肌酐显著升高(P<0.05)。真武汤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心脏质量及心脏指数减小(P<0.05),心脏舒张期及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减小(P<0.05),病理变化减轻。模型组小鼠与假手术组相比p-AMPK表达明显降低,p-mTOR表达明显升高(P<0.05);真武汤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p-AMPK表达明显升高,p-mTOR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真武汤抑制尿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肥厚,此效应可能是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实现。

  • 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小鼠烧伤早期免疫细胞刺激反应的相关基因靶标

    作者:金辉;高艳彬;卢志阳;邹琼;史鹏伟;杨磊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小鼠烧伤早期免疫细胞差异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筛选烧伤早期应对刺激反应相关基因靶标。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7404数据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倍比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刺激反应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应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刺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其中部分基因差异表达。结果(1)在烧伤后第1天共有259个刺激反应相关差异基因被选出,其中上调基因118个,下调基因14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及细胞生长与死亡相关通路;将259个刺激反应相关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分析显示Lck、Stat1、Myd88、Stat3和Jun基因同时在蛋白互作网络中具有大互作关系和在子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可能是潜在的诊断及治疗靶标;(2)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显示Lck、Stat1、Myd88、Stat3和Jun基因表达情况与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通过对小鼠烧伤后第1天全血游离白细胞基因芯片分析我们发现Lck、Stat1、Myd88、Stat3和Jun基因在烧伤早期刺激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37表达的时间变化及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何钕琴;沈淑馨;汪艳;郭胜存;王俊芬;宾建平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心梗后不同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的浓度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筛选2012年6月~2013年12月因胸痛入院,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ASTEMI患者作为心梗组(n=20),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6)。分别在心梗后第1、3、5、7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测量患者血清IL-37和CR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37在心梗第1天急速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出现降低,第7天显著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与CRP的变化一致;且血清IL-37与CRP具有正相关性(r=0.63,P<0.05)。结论 IL-37可能参与ASTEMI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 宫颈癌中Snail、Slug和KA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龚晓萌;陶仪声;周蕾;俞岚;武世伍;宋文庆;王丹娜;承泽农

    目的:检测宫颈癌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Snail、Slug和转移抑制因子KAI1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Snail、Slug和KAI1在CSCC组、CIN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66.9%、43.5%;32.0%、34.0%、64.0%和0%、2.5%、95.0%,两组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均与CSCC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术后生存期均有关(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Slug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52,P<0.001),Snail和Slug蛋白的表达均与KAI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Snail和Slug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KAI1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Snail和KAI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FIGO分期是影响CS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CSCC组织中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FIGO、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等均有关;在CSCC组织中早期联合检测Snail、Slug和KAI1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 使用time-lapse筛选早期IVF/ICSI胚胎及其临床结局

    作者:陈明颢;黄军;钟影;全松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观察和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组(TLM组)(n=68)和对照组(n=71),比较两组间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并根据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66.2%、61.8%、47.1%;对照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7.9%、43.7%、30.3%;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31~35岁的患者利用time-lapse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结局;利用time-lapse能明显提高IVF周期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但对于ICSI和TESA周期,效果则不理想。结论使用time-lapse动态监测胚胎并根据胚胎的形态动力学参数对胚胎进行评价和筛选,与传统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年龄较大的(>30岁)或者是进行IVF周期的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与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李皖云;张娜;欧玉荣;周争光;赵福友;吴穷;杨燕

    目的:研究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人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 76例、肝硬化33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20例中TREM-1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并对该蛋白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在体外使用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REM-1 mRNA及蛋白表达,以证实组织学结果。结果正常肝组织中TREM-1为阴性表达;肝炎、肝硬化和HCC组织中该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6/30)、24.24%(8/33)和21.05%(16/76),但该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5, P=0.907)。与非癌肝组织(肝炎、肝硬化组织)相比,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的TREM-1蛋白定位发生明显改变:非癌肝组织中TREM-1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核中,偶见定位于细胞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的蛋白颗粒均位于癌细胞胞质,未见细胞核定位。TREM-1蛋白与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261,P=0.023),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肝病背景、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无明显相关(均P>0.05)。细胞学实验显示LO2细胞有部分TREM-1 mRNA及蛋白表达,而SMMC-7721肝癌细胞该指标明显上调。结论 TREM-1蛋白的表达上调及在胞质中的异常定位可能与HCC发生发展相关。

  •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立;苏伟;赵劲民

    目的:对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出血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影响其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2月间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及术后失血输血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对围手术期的失血情况做出评估,同时对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合并症手术时间等相关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637.67±251.57 mL,手术时间为130.93±31.02 min,隐性失血240.51±195.92 mL,围手术期出血量与年龄和手术时间具有相关性,与体质量、身高、性别和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无相关性。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存在较多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患者年龄和手术时间是其危险因素。

  • 144例婴儿白血病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温贤浩;管贤敏;宪莹;窦颖;郭玉霞;肖剑文;于洁;徐酉华

    目的:探讨婴儿白血病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断的婴儿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1993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共诊断婴儿白血病144例,其中ALL 83例,ML55例(AML 51例,CML 4例),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细胞学与免疫分型不合5例;(2)年龄分布以9~12月多,占38.2%;(3)临床表现多样,87.5%(125/144)伴有肝脾肿大,45.5%(46/101)有骨浸润;6例有皮肤浸润,年龄均小于6月(P<0.05);约1/3的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0×109/L;(4)95例患儿进行了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者共67例,其中t(4;11)或t(9;11)或t(11;19)阳性者共例18例,年龄越小者,染色体异常的比例越高;(5)37例行了MLL基因检测,其中11例阳性,阳性率约为30%。阳性者有11号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阴性者(P<0.05);(6)诊断后大多数患儿放弃治疗,仅有25例接受过化疗,其中有8例仅完成诱导缓解化疗后就放弃治疗,仅有6例患儿按疗程规范治疗,该6例患儿目前均处于完全缓解期。结论婴儿白血病为罕见类型白血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类型白血病有所不同,容易伴有肝脾肿大,外周血白血病总数升高,MLL融合基因阳性或11号染色体异常。目前婴儿白血病的治疗仍是以化疗为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较化疗没有明显的优势,也有关于婴儿白血病的临床试验研究。由于各种原因,本文中规范治疗的婴儿白血病例数很少,对于婴儿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评估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随访及关注。

  • 肥胖相关血液稀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关系

    作者:李方龙;殷小涛;李德维;殷昭阳;齐思勇;石怀银;高江平;张旭

    目的:探索肥胖因素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的影响,建立能够消除该影响的新PSA变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14年8月,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身高、体质量、前列腺体积等数据完整的患者共706例。分别计算PSA质量(PSA浓度与血容量的乘积)和PSA质量比(PSA质量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2个指标,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与PSA、PSA质量和PSA质量比的关系。结果 BMI和血容量以及前列腺体积均呈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对血容量的影响大于对前列腺体积的影响(决定系数:0.569 vs 0.027)。PSA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与BMI和血容量呈负相关(P<0.05);PSA质量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P<0.05),但是与BMI和血容量均无相关性(P>0.05);PSA质量比与BMI和血容量均呈负相关(P<0.05),与前列腺体积无相关性(P>0.05)。将BMI分成正常组(BMI<23 kg/m2)、超重组(BMI 23~24.9 kg/m2)和肥胖组(BMI>25 kg/m2)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血容量和前列腺体积在各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并且BMI增高伴随着血容量增多以及前列腺体积增大;PSA质量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A和PSA质量比在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高BMI可能会造成高血容量,从而对真实PSA水平产生稀释效应;本研究建立的PSA质量能够较好的消除肥胖对PSA水平的影响。

  • 口腔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种分离鉴定系统的建立

    作者:陆文昕;吴凡子;周辛璇;吴岚;李明云;任彪;郭强;黄睿洁;李继遥;肖丽英;李燕

    目的:建立口腔需氧菌和兼性菌的系统分离鉴定方法。方法招募20名口腔健康志愿者及8名口腔疾病患者,分别采集唾液、龈下菌斑、龈上菌斑和根尖周肉芽样本,采用形态鉴定、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及16s rRNA基因测序的多相分类方法,对口腔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鉴定出口腔菌种63种,共175株,梅里埃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鉴定的符合度为22.39%,不符合的菌种以基因测序结果为准。链球菌属、放线菌属和葡萄球菌属检出率占前3位,菌种以咽峡炎链球菌、口腔放线菌、变异链球菌、缓症链球菌检出频率高。慢性根尖周炎的咽峡炎链球菌检出率高;放射性龋患者中,中间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猛性龋患者中,变异链球菌远高于其他细菌。结论口腔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中以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高。对于口腔细菌鉴定来说,梅里埃生化鉴定仪鉴定准确率不高,但可提供菌株生理生化指标,而全长的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更为可靠。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四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春丽;廖湘玲;聂岚;陈晓翠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CSP)4种治疗方法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138例CSP患者的病例资料。该138例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4组:药物保守(药物组,13例),直接清宫(清宫组,80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手术(栓塞组,40例),剖腹或是经阴式手术行病灶清除术(手术组,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出血量大于50 mL的患者所占比例、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其中药物组、清宫组、栓塞组、手术组中患者的出血量中值分别为300、30、50、1500 mL;4组中出血量大于50 mL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6.9%、38.8%、27.5%、100%;4组住院天数中值为9、4、6、10 d,四组住院费用中值为12821.0、3843.5、14805.0、17202.2。各组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物治疗出血多,累计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高,不主张作为治疗首选;直接清宫手术,在CSP治疗方案中住院时间短、花费低,鼓励积极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出血风险,但有一定并发症,且花费较高,慎重选择;手术治疗对于凶险性及孕周较大患者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以增加保留子宫的几率。

  • 剖宫产全麻中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陈启忠;李志勤;姚向国

    目的:探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应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4例产妇采取硬膜外麻醉,而观察组44例产妇实施全身麻醉(应用丙泊酚中长链注射液)。比较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MAP(平均动脉压)、SpO2(血氧饱和度)、HR(心率)等指标;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相关指标;两组新生儿的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各指标(pH、PO2、PCO2)。结果观察组在T2(手术切皮)的MAP、HR均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两组的MAP、SpO2以及HR指标均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皮至新生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子宫切开至新生儿娩出时间、阿普加评分等均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各指标(pH、PO2、PCO2)等均基本相当,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诱导全麻在剖宫产术中具有较大优势,其代谢快,产妇术后苏醒迅速,且不会对胎儿产生明显的不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 上皮性卵巢癌中ZEB2和C-myc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庆海;蒋惠萍;邓晓洁;方唯意;郭遂群

    目的:探讨E盒锌指结合蛋白2(ZEB2)和原癌基因C-myc(C-myc)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EO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EOC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1例EOC和1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ZEB2和C-my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ZEB2及C-my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OC和正常卵巢组织中ZE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2%(94/191)和30.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103/191)和15.4%(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ZEB2蛋白的表达与EOC病理分型(P=0.003)、FIGO分期(P=0.028)、T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4)有关。C-myc蛋白的表达与EOC中FIGO分期(P=0.035)、病理学分级(P=0.039)、T分期(P=0.002)有关。EOC组织中ZEB2与C-myc蛋白的表达有关联(R=0.358, P<0.001)。同时ZEB2及C-myc的共同表达在T分期和FIGO分期有关(P<0.001,P<0.008)。结论 ZEB2和C-myc有助于促进EO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EOC的早期诊断指标。

  •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危险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吴升伟;孙晓敏;吴六国;王天;李斐;程静茹;蒋平平;项磊;唐杨;赵晓山;罗仁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发生之间的关联,为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队列中获得由健康状态转化为亚健康状态133例,按1∶1的比例分别匹配以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对照。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及体质指数差异未见显著,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发生有显著性意义,OR值为5.90(95%CI为3.12~11.16,P=0.000)。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的六个维度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管理的贡献作用有统计学关联,OR值为4.00(95%CI为1.54~10.40,P=0.004)。结论不良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亚健康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以压力管理能力的作用较为突出。

  • 黄芪多糖干预树突状细胞基因表达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作者:陈朝俊;傅强;李玥珺;李志樑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源性树突状细胞(DCs)的基因表达和其功能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芪多糖的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健康人外周血分离PBMC源性DCs和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培育5 d后,随机分为APS组和对照组。其中APS组给予200 mg/L APS孵育过夜,对照组不给干预。通过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观察APS处理PBMC源性DCs的免疫功能和其他基因表达的差异与AS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S组CD36(0.97±0.23 vs 5.45±1.14)、IL-27(1.08±0.22 vs 2.97±0.61)基因表达相对量显著性上调;APS组IFI16(0.98±0.18 vs 0.46±0.11)基因表达相对量显著性下调。结论适量的APS可以上调DCs膜表面与抗原递呈相关的CD36、IL-27的表达,下调IFI16的表达,对增加DCs的免疫活性,促进DCs的成熟与分化有显著的影响。APS对AS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地干预作用,有着重要的积极地临床意义。

  • 血清中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联系

    作者:祝爽爽;李永强;周树录;魏清柱;邓康平;王晓红;李宾;刘江欢;刘新宇;张瑛;邵小飞;刘爱群;吴碧芳;赵志红;徐小蒙;林韩翡;刘琴;黎嘉敏;王红蕾;周琴;朱超亚;吕道远;夏悦;邹和群

    目的:探讨血清IgA/C3水平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9年11月~2015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活检诊断的66例IgA肾病,111例其他肾小球疾病,40例无肾脏病的健康体检者。使用CRM470调整后的标准化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gA、C3,并计算IgA/C3比值。参照牛津分级及Lee氏分级分别对IgA肾病患者进行病理学分级。在比较血清IgA、IgA/C3比值在预测IgA肾病的价值时,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比值较其他肾小球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血清IgA/C3比值升高与IgA肾病病理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未开展肾活检的医院及不接受行肾活检的患者,血清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中可起一定辅助作用。

  • 胎儿脑灰质异位的产前诊断及文献回顾

    作者:张葵;李胜利;华轩;袁鹰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灰质异位(FGMH)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价其佳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大脑灰质异位产前产后超声图像以及核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结合产前诊断该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产前超声及MRI对FGMH的检出率。结果总结1998~2015年文献11篇,结合本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灰质异位44例,经活产或引产后证实且有产前超声和产前MRI资料者32例,其中超声检出率43.8%,MRI检出率93.8%,二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只有室管膜下型大脑灰质异位才有可能为产前超声所发现,其他类型主要依靠MRI。MRI是FGMH佳产前诊断方法,当产前超声提示灰质异位时都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 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姚睿;胡卫列;钱民;张利朝;赵永斌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CT影像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9例肾上腺良性肿瘤CT表现与皮质醇节律、高血压卧立位试验及24 h尿甲氧基两项等数据,对比分析各良性肿瘤CT影像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53例皮质醇腺瘤、65例醛固酮腺瘤、45例无功能腺瘤及46例嗜铬细胞瘤的平扫CT值分别为17.25±1.81,14.52±1.57,12.20±2.05,42.42±0.97 HU;增强CT值(动脉期)分别为47.82±3.07,39.23±2.37,45.35±6.46,104.93±5.84 HU;差值(增强CT值-平扫CT值)分别为30.58±2.29,24.71±1.55,33.15±5.18,62.51±5.73 HU;皮质醇腺瘤组患者自变量平扫CT值分别与16点、24点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增强CT值分别与16点、24点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嗜铬细胞瘤组患者,自变量增强CT值及差值与24 h尿甲氧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之间均呈相关。其余各组常见良性肿瘤CT值和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值在肾上腺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结合生化指标能减少嗜铬细胞瘤的误诊和漏诊。

  • 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创面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莺;曹瑛;邹梦晨;李文霞;罗祥蓉;蒋娅;薛耀明;高方

    目的:探讨合并骨髓炎的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372例糖尿病足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有无合并骨髓炎分为有骨髓炎(OM)组(54.6%)及无骨髓炎组(Non-OM)组(45.4%),比较组间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骨髓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OM组以革兰阴性(G-)菌感染为主(53.7%),而Non-OM组以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占优势(56.7%)(P=0.001)。G+菌以葡萄球菌属常见(35.1%),OM组中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64.9%、68.5%)显著高于Non-OM组(29.2%、32.6%)(P<0.05)。G-菌以肠杆菌为主(62.4%),OM组中肠杆菌对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30.1%、38.6%)显著高于Non-OM组(15.1%、22.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创面大于4 cm2是糖尿病足患者发生骨髓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选择覆盖G-菌的抗生素,对于感染多重耐药菌及伤口面积>4 cm2的患者应警惕骨髓炎的发生。

  • 两种方法建立的睾丸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比较

    作者:李贝贝;董淑英;樊宗兵;吴小祥;巫剑峰;童旭辉

    目的:浓度递增法与大剂量冲击法分别诱导两种小鼠睾丸癌I-10顺铂耐药细胞株,比较两种细胞株之间形态差异,并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i,大剂量冲击法的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分别检测耐药指数,绘制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睾丸癌I-10细胞及两种方法建立的相应耐药株均为贴壁生长,形态饱满,大体呈梭形,上皮样,细胞大小大致相同;I-10/DDP细胞大小不同,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有细长微绒毛类似触角,分散排列。耐药株I-10/DDPi及I-10/DDPh对顺铂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924和3.099,耐药细胞系的倍增时间较正常I-10细胞延长。耐药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表达显著高于正常I-10细胞,其中I-10/DDPi增加更为明显。耐药细胞株侵袭力增强,其中I-10/DDPh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采用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的耐顺铂睾丸癌细胞株,且大剂量冲击法建立的耐顺铂细胞株I-10/DDPh更接近于临床中的肿瘤耐药细胞。

    关键词: 睾丸癌 顺铂 耐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