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구강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4979
  • 国内刊号: 31-167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王佐林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郭峰;吕春堂;周中华

    目的建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和条件.方法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肺高转移株ACC-M细胞注射入裸鼠眶下区皮下,分别于注射后7d、11d、14d、21d、28d、动物自行死亡或56d时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肿瘤生长和神经侵袭的情况,并测量眶下神经管内神经侵袭的长度.结果85.7%的荷瘤裸鼠发生眶下管内神经侵袭.7d、11d、14d、21d、28d和自行死亡组神经侵袭长度分别为0.09mm、(0.27±0.02)mm、(0.38±0.05)mm、(0.68±0.18)mm、(1.07±0.36)mm和(2.1±0.77)mm.结论该模型是研究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良好模型,11~21d作为观察时限为宜,尤以14d佳.

  • 深冷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髂骨修复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卫;李祖兵

    目的研究深冷冻异体骨(deep-kozen allograft,DFA)复合自体髂骨(autogeneic ilium,AI)移植愈合过程的机理和特点.方法在20只大白兔的一侧下颌骨缺损内植入深冷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髂骨移植材料,另一侧设自体骨对照.植入后2周、4周、8周、12周,行大体标本、X线摄片、X线罔象分析骨痂面积与骨痂灰度、组织学及扫捕电镜观察骨形成的情况.结果大体标本:2周,对照组的移植骨愈合优于实验且;4、8、12周两组基本相似.X线摄片及组织学:2周,实验组缺损可见自身成骨现象;4周形成骨小梁;8、12周骨质重建.X线图象分析骨痂面积与骨痂灰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骨无差异.结论深冷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髂骨移植的愈合过程与自体骨相似;其成骨表现为骨引导成骨和骨诱导成骨,爬行替代是骨块移植愈合的主要方式.

  • 人颌骨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异体部分脱钙骨的成骨实验研究

    作者:陈伟良;藕小平;王建广;杨朝晖;李海刚

    目的研究人颌骨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接种于异体部分脱钙骨内组织工程化成骨的可行性.方法从人颌骨骨膜分离培养成骨细胞,观察其体外生长情况,将扩增的人成骨细胞接种到异体部分脱钙松质骨支架内,体外和裸鼠体内培养,观察成骨细胞在支架孔隙内粘附、生长和成骨情况.结果人颌骨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体外生长良好,细胞在异体部分脱钙松质骨支架内能正常的粘附、生长,裸鼠皮下培养2月后,支架材料内异位形成岛状的新生骨组织.结论人颌骨骨膜成骨细胞接种于异体部分脱钙骨内能够组织工程化新生骨组织.

  • 环氧酶-2在人舌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任国欣;郭伟

    目的探讨环氧酶-2(COX-2)在口腔癌前病变和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60例人舌鳞状细胞癌和20例癌前病变石蜡标本的COX-2表达.结果COX-2在正常舌粘膜上皮组织中仅有1例(1/10)弱表达,在舌粘膜上皮异常增生及舌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78.3%,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舌粘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P=0.0217).结论COX-2在舌癌及其癌前病变中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可以作为化学预防和治疗的靶点.

  • 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观察

    作者:廖建兴;光安岳志;山根聪;大关悟;大石正道

    目的检测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方法采用非放射性同位素端粒酶重复扩增酶标法,对18例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口腔粘膜Ki-67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端粒酶27.78%(5/18)呈弱阳性,Ki-67的表达主要位于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结论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存在弱阳性端粒酶活性,其活性可能与有增殖活性的干细胞有关.

  • 三叉神经痛近、远颅端患支神经的电镜观察

    作者:孙卫革;刘向辉;姜晓钟;赵云富;刘渊;黄建涛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同节段末梢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术中切取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齿槽神经(近颅端)和颏神经(远颅端),2%戊二醛同定,1%锇酸后同定,环氧树脂包埋,制作超薄切片,并以醋酸双氧铀、枸橼酸铅双重染色,在电镜下比较其脱髓鞘程度.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近颅端神经和远颅端神经均有病理改变,有髓神经纤维结构紊乱、髓鞘松解,出现脱髓鞘变,雪旺氏细胞胞浆内有脂滴沉积、髓鞘碎片,近颅端神经的脱髓鞘变的程度比远颅端的神经稍轻.结论神经脱髓鞘变与三叉神经痛发病有关,手术治疗时尽量在高位切除可减少复发.

  • 抑癌基因PTEN、p27及Ki-67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作者:申静;汪说之;陈新明;李原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p27及Ki-67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1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PTEN、p27和Ki-67表达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PTEN、p27表达在高分化组粘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8.89%、94.44%,低分化组分别为53.85%、46.15%;Ki-67增殖指数在高、低分化组间分别为(5.18±2.97)%、(10.38±3.65)%,三者在高低分化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TEN和p2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45,P<0.05),p27和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23,P<0.05).结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TEN、p27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其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 单侧下颌发育过度畸形的正颌治疗及手术时机的探讨

    作者:李智;李祖兵;东耀峻;杨学文

    目的探讨单侧下颌发育过度伴偏颌畸形的正颌治疗方法及其手术时机.方法总结单侧下颌发育过度伴偏颌畸形患者78例,对其诊断、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根据畸形的特点和程度,在适当的手术时机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面形与功能疗效.结论在进行单侧下颌发育过度伴偏颌畸形的正颌治疗中,必须要同时考虑畸形的特点与程度,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功能障碍等问题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与手术时机,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腮腺肿瘤手术中冰冻活检的意义

    作者:沈山;张国志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活检对腮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本院1996-2002年的153例腮腺肿瘤中的45例冰冻活检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术中冰冻活检的结果准确,对所有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3%,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7.8%.结论术中冰冻应作为腮腺手术常规.

  • 西藏地区8884例拔牙原因统计分析

    作者:王克勤;周振;李楠;李卉

    有关拔牙原因的分析资料,国内文献有不少记载,但是尚缺乏海拔3600m以上高原地区(西藏地区)拔牙原因资料.作者对1991年9月~2001年9月我院口腔科门诊拔牙患者8884例(拔牙数11173颗)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高原 拔牙 统计分析
  • 腮腺多形性腺瘤113例临床分析

    作者:丁卫华;茅彩华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查、手术方式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获访的99例中,91例无复发,6例复发,术后发生耳颞神经综合征5例.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表现多样,术前定性诊断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的诊断方法,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为理想术式.

  •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16例分析

    作者:张伟雄;陈国栋;卿安蓉

    目的介绍应用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1998~2001年采用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16例,其中舌癌10例、颊癌2例、下颌牙龈癌2例、口底癌2例.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与颈淋巴清扫术的切口同时设计,根据组织缺损部位和大小设计肌蒂皮瓣,待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完成,将其旋转由颌下隧道转移至口腔修复缺损.结果16例中13例肌蒂皮瓣全部成活,3例部分坏死,经短期换药2期愈合;术后经2~5a随访,外形、功能均满意.结论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术式简单、安全,操作技术容易,易于推广应用,可在联合根治同一术野内同期完成,供区不额外增加疤痕和缺损,是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中小型缺损的有效方法.

  • 颧上颌骨骨折82例临床总结

    作者:李冬仙;卢凤山;武丽娟

    目的通过82例颧上颌骨骨折病人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方法82例颧上颌骨骨折患者,72例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6例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术;4例未进行任何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防3~12个月,72例手术患者66例效果满意,达到了治疗标准,成功率为91.8%.48例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术后6个月,46例完全恢复,仅2例未完全恢复正常.12例出现殆干扰,通过颌间牵引和调殆后,仍有2例存在殆干扰.2例面部塌陷未进行修复,6例冠状切口出现瘢痕和瘢痕区无发.结论治疗颧上颌骨骨折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术效果满意,但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对颌面缺损的修复、视力障碍问题有待解决.

  • 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余红梅;林朝生

    目的临床观察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颌骨缺损疗效.方法对临床11例术后颌骨缺损范围2.5~5.5cm病例,采用块状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结果11例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结论块状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使病人短期内恢复功能和面部形态,减少了感染机会.

  • 颞下颌关节疼痛冲洗疗效及关节液中TNFα含量变化

    作者:焦国良;梁晓龙;王永海;徐铮;修贺明

    目的探讨关节上腔冲洗术对颞下颌关节疼痛的影响及疼痛变化与关节液中TNFα含量的关系.方法在关节上腔冲洗治疗前,抽取40名关节源性疼痛TMD患者46侧关节液标本,4名患者6侧关节液标本因血污染被舍弃,记录治疗前关节疼痛的VAS值;治疗一周后40名患者复诊36人,再次抽取关节液标本38例,并记录VAS值;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ASA)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关节液中TNFα检出率为67.5%(27/40),含量为(647.56±468.75)pg/mg protein,VAS值:(46.03±19.69)mm;治疗后患者关节液中TNFo均未检出,VAS值:(17.75±7.33)mm,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结论关节疼痛与关节液内TNFα水平密切相关;关节上腔冲洗术对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疗效肯定.

  • 高频超声检查在颌面部非金属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军;孟庆江;白振西;张浚睿;封兴华

    目的探讨超声在颌面部非金属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和引导手术的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颌面部33例患者7种非金属异物的声像图特征及探查定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与手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3例患者颌面部非金属异物共52块,超声明确诊断并清晰定位47块,定位诊断准确率90.4%.对翼颌间隙、眶内及上颌后区的异物,超声诊断准确率受到一定的限制,5块诊断不准确.术前超声引导穿刺针定位或美兰标记异物9块,手术顺利取出9块;术中超声定位异物11块,引导手术顺利取出11块;超声引导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超声对软组织非金属异物图像显示清晰,定位准确,引导手术方便有效,对临床治疗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翼颌间隙、眶内及上颌后区的异物应结合MRI检查.

  • X线垂直球管移动技术用于上颌埋伏前牙定位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波;刘世勋

    目的探讨垂直球管移动技术用于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定位的可靠性.方法共收集15例病人资料,均采用垂直球管移动方法定位,按检验标准分为三组:第一组5例,以临床触诊为检验标准;第二组3例,以水平球管移动定位技术为检验标准;第三组7例,以手术所见为检验标准.结果14例患者取得明确定位,1例因阻生牙与参照牙距离过近而失败.结论针对已摄有曲面断层片的患者,结合咬合片的球管垂直移动定位技术值得应用并加以推广.

  • 三种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有华;曾融生;张志光;陈卓辉;廖贵清;任材年

    目的比较关节灌洗、关节镜和关节开放手术3种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3种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灌洗术治疗35例(42侧关节),关节镜术治疗42例(50侧关节),关节开放手术治疗28例(29侧关节),并对3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关节灌洗组随访24~52个月,术后张口度平均增加(8.1±3.9)mm,健侧侧向运动增加(3.8±1.4)mm,85.7%患者疼痛缓解,72.2%杂音消失,总有效率为82.9%.关节镜组随访24~56个月,张口度平均增加(7.5±3.8)mm,健侧侧向运动增加(4.1±1.8)mm,88.1%患者疼痛缓解,79.2%杂音消失,总有效率为85.7%.关节开放手术组,随访24~55个月,术后张口度平均增加(8.0±5.1)mm,健侧侧向运动增加(3.7±2.3)mm,92.9%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9.3%.3组比较,张口度、侧向运动改善及疼痛缓解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关节灌洗术、关节镜术和关节开放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均有效,但关节灌洗术方法简单、损伤小,易于推广应用.首先应选择手术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后才选择开放手术.

  • 内镜辅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宁;俞创奇;杨驰;胡北平;郑凌艳;丁永敏

    目的通过涎腺内镜技术了解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内在表现和阻塞原因.方法应用涎腺内镜对18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导管进行观察,了解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以明确导管阻塞发病原因.结果18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内镜下导管内壁变化显示,引起腮腺导管阻塞的内在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导管炎(表现为导管内壁充血)1例;导管炎伴脓栓(或粘液栓子)形成3例;导管炎伴炎性增生13例;导管炎伴结石(结石常粘附在导管壁)2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导管阻塞原因以导管内壁增生、局部狭窄为主,涎腺内镜能直接观察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内的阻塞原因,并可同时进行相应治疗,内镜诊断可以反映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变程度.

  •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及药物注射治疗关节内紊乱的疗效评价

    作者:邓春富;谭学新;徐中飞;李嘉;卢传勇

    目的评价上腔灌洗及药物注射对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疗效.方法对84例(98侧)不同分期的颞下颌关节内紊乱患者进行关节上腔灌洗,同时行药物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3.67%(81/98),有效率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上腔灌洗加药物注射对治疗颞下颌关节内紊乱是有效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头颈部毛母质瘤32例临床分析及病因探讨

    作者:李岩峰;胡敏;温伟生;何耀;肖红喜;童新元

    目的探讨头颈部毛母质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2例头颈部毛母质瘤患者的病史、临床特点,建立用其"大小"推测病程的回归方程,算得每个病例实际可能的发病时间,每个月累计发病数.结果在头颈部发病占全身的86.5%;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1;年龄<20岁患者占全部的75%;回归方程y=6.6556x;32例患者中以5月、9月患病人数多;有1例患病前此部位曾受外伤.结论毛母质瘤;发病可能与年龄因素、气候(温度等)变化对毛囊的影响、外部刺激及基因异常有关.

  • 整合素及其信息传递和肉瘤关系的研究现状

    作者:谢卫红;李新明

    肉瘤是起源于问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肉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序贯的复杂过程,整合素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和信号传导等作用,直接或问接地影响肉瘤的侵袭和转移.整合素为细胞粘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组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受体,由Hynes等于1987年提出,为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受体.目前所知,整合素至少有18个α和9个β亚单位,彼此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超过24种以上的异二聚体蛋白.整合素每个亚单位均由胞膜外区,胞浆区和穿膜区三部分组成.整合素通过与细胞骨架相连形成配体-整合素-细胞骨架跨膜信息系统,影响细胞形态,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肿瘤侵袭和转移等.

  • 骨组织工程研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翟敏;廖建兴;潘可风

    1988年,美国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一个专门工作小组对组织工程学的内涵做了如下的定义:"应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正常和病理的哺乳动物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关系,并且发展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来恢复、维持,或提高组织、器官的功能".它的目标是再生自然的组织,以替代受损伤和缺损的组织和器官.

  • 牵引成骨术在面中部及上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晓虎;沈国芳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在颌面部首先应用于下颌骨的延长.1992年McCarthy等首次报道了4例口外牵引延长下颌骨的病例,为颌骨重建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由于面中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与长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使之在上颌骨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自1993年以来陆续有一些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唇腭裂、外伤、手术以及颅面综合征引起的面中部或上颌骨缺损的报道.近年来亦用于偏颌畸形、半侧颜面发育不全及其它不对称牙颌面畸形、各种原因造成面中部后缩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治疗.

  • 稀土抗细胞突变及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小平;王丽琴;周曾同

    中国是稀土生产大国,年生产量占世界年生产量的70%以上.近几年,稀土的生物药理功能研发十分活跃,稀土对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稀土抗突变与抗肿瘤的作用引人关注.国内有一些重大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外近年还发现以稀土催化剂切断艾滋病与癌的相关基因,有可能在这些病的治疗上取得突破[1~4].以下就稀土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牙科高速手机消毒灭菌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俞懿强;苏剑生

    牙科高速手机是口腔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设备,在临床操作中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研究表明,乙肝表面抗原的污染率在综合医院各科中,口腔科居首位.牙科高速手机如不经严格消毒灭菌,极易引发交叉感染.探讨和研究切实可靠的高速手机消毒灭菌方法刻不容缓.

  • HSP47在胎鼠皮肤创口愈合中的表达

    作者:王佐林;邱蔚六;井口次夫;根本孝幸

    胚胎时期唇腭裂修复手术无瘢痕愈合的实验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学者们建立了许多动物模型来研究胎儿皮肤创口愈合的过程[1-5].结果发现胎儿和成人皮肤创口的愈合过程存在显著差异[6,7].胎儿皮肤创口具有愈合速度快、无炎症反应、透明质酸含量较高等特点[8-10].而这些差异可能与胶原的产生和沉积相关,Ⅰ型、Ⅲ型胶原纤维增多,和改建过程的其他方面可能就是导致瘢痕形成和挛缩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在胎儿创口无瘢痕愈合过程中,胶原的产生和沉积与多种细胞生长因子有关[11,12].

  • 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5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涛;姚咏芳

    目的回顾510例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作临床分析.方法通过510例问隙感染患儿分析其感染来源,药物治疗及临床特点.结果感染来源以腺源性为主,药敏+联合用药治愈率高.结论正确处理原发灶,熟练掌握口腔解剖生理了解儿童本身疾病特点,均能很好解决儿童间隙感染.

  • 外伤致缺失牙入上颌窦1例

    作者:李秀平;贾建民

    患者,男,28岁,因上前牙外伤2月,伴鼻塞流脓涕1月来院就诊.患者2月前工作时不慎被铁块击伤右上前牙,当时感觉疼痛,伤口流血,发现3 脱落,但未见脱落之牙齿.

  • 面中部马鞭子伤1例

    作者:路萍;王涛;殷立行

    患者,女性,38岁,哈萨克族,农民.因2h前被马鞭子击伤面部,来我院就诊.无昏迷史,张口困难,双侧颞颌关节区疼痛,以右侧为甚.

  • 舌根部巨大增殖体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作者:王淑红;潘可风

    患者,女性,52岁,主诉"憋气4a伴吞咽困难2月余",于2002年7月18日至同济口腔医院就诊.患者于4a前出现睡眠时憋气现象,曾行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术后打鼾症状有所好转.半年后睡眠时再次出现渐进性加重的憋气,并伴有低氧血症,2个月前出现舌根部异物感、吞咽困难伴隐痛、舌体麻木,当地医院无法诊治而转至上海就诊.

  • 牵引成骨术纠正下颌骨骨折错位愈合2例

    作者:常晓峰;顾晓明

    1992年McCarthy[1]报道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颅颌面先天畸形经验.王兴等[2]在颅颌面畸形整复、种植骨床预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作者在颅面骨牵引延长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3],行陈旧性下颌骨骨折伴错位愈合病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急性口底间隙感染误诊误治1例

    作者:隋继强;李谆;周黎安;高岚

    患者女性,37岁.主诉舌活动受限2d,于2002年4月14日以"脑梗塞?"收入神经内科治疗.住院后患者精神差,情绪不稳定,不能饮食.

  • 颌骨骨折157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建立;刘永强;宋晓艳

    颌骨骨折是口腔科常见外伤之一.由于创伤时的力度、角度不同,颌骨骨折类型也各不相同.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的颌间复位固定与开放的骨间复位固定.本文对157例颌骨骨折临床分析如下.

  • 口腔医学主题词(摘录1)

    作者:

    关键词: 口腔 医学主题词
  • 口腔医学主题词(摘录2)

    作者:

    关键词: 口腔 医学主题词
  • 一次性口腔高速涡轮手机的研制

    作者:齐从谦;苏剑生;林建平;甘屹

    目的研制一次性口腔高速涡轮手机.方法通过分析使用一次性口腔高速手机对于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重要意义,指出目前口腔临床治疗中所使用的高速手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一次性口腔高速涡轮手机的的设计和制造方案.结果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一次性口腔高速涡轮手机,并对其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同时制定出一次性口腔高速涡轮手机所应符合的7项主要技术指标.结论新研制的口腔高速涡轮手机性能达到了口腔临床使用的要求.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引用中文期刊情况初步调查

    作者:朱艳;张月军;李成建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方面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及时掌握其学科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信息部门在选购这方面的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信息,又能尽量节约有限的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主要期刊文献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找出该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使广大读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阅.

口腔颌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