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显微单株毛发游离移植修复中老年人眉毛稀疏或缺损

隋志甫;谷廷敏;常冬青;杨蓉娅;刘飙

摘要: 由于生理因素或外伤等原因导致中老年人眉毛稀疏或缺损的较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改善眉毛形态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传统的眉毛稀疏或缺损再造通常采用头皮条游离移植或采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眉毛稀疏或缺损[1].但再造的眉毛均有明显缺憾,组织厚重,与原有眉毛生长方向存在较大差异[2].要么毛发存活率较低,外观稀疏;要么毛发生长过密,不能恢复眉毛的原有特性.2004年2月~ 2008年4月,我们应用显微单株毛发游离移植修复中老年人眉毛稀疏或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33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自卫;孙剑锋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病,以往多采用针灸、局部封闭、面神经开颅减压手术等疗法,患者痛苦大,且疗效较差。我院自1999年9月应用A型肉毒毒素(BT—A)治疗面肌痉挛共33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14例,女19例,年龄27岁~66岁。病程2月~18a,其中5a以上16例。面肌痉挛程度按Cohen标准定级: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瞬目运动增加;2级:眼睑面肌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3级:痉挛明显,轻微功能障碍;4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本组病人2级3例,3级10例,4级20例。所有病人既往均采取过针灸、局部封闭等疗法,疗效不佳。1.2 方法:所有病人均经神经科医师确诊,由专人负责注射。应用药物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u/0.1ml,眼睑痉挛者采用上睑及下睑距睑缘3mm处分4或5点皮下注射,每点相距2cm以上,注射药量0.1ml;面肌痉挛者取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等痉挛明显处取肌腹注射0.1ml~0.2ml。注射1周后有残存痉挛者追加注射1次。

  • 硫酸卷曲霉素治疗初治和难治性肺结核临床分析

    作者:刘雨竹;聂磊;高大文;王海鹰

    本文仅就我院1995年至1999年收治的1 189例初治、复治、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经临床使用硫酸卷曲霉素与其他敏感的抗结核药物组成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做以下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 189例,男647例,女542例,男∶女=1.19∶1。小年龄18岁,大年龄76岁,平均42.3岁。临床统计均为Ⅲ-Ⅳ型肺结核病人;其中初治327例,占27.5%;复治难治性862例,占72.5%;而复治难治性肺结核病人在接受硫酸卷曲霉素治疗之前均用过多种抗结核药物,用药时间短3个月,长间断用药23a。病程4个月~28a;有咯血病史632例,占53.65%;纤维空洞321例,占27%;抗酸杆菌阳性618例,占52.3%。病变部位:左肺396例,右肺306例,双肺487例。1.2 疗效观察:在敏感的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加用硫酸卷曲霉素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本组全部采用硫酸卷曲霉素静脉给药,0.75~1.0每日1次,连用1个月~3个月。其中1 118例临床症状减轻,占94.2%。X线病灶好转或明显吸收934例,占78.55%;空洞闭合及缩小178例,占55.45%。痰抗酸杆菌阴转482例,占77.99%;无变化55例,占4.6%。

  • 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晓莉;霍鹏飞;马丕勇;李秀荣

    目的:为探讨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对心绞痛缓解、心电图及左心功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随机分二组,治疗组59例病人,采用尿激酶加肝素治疗;对照组56例病人,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及左心功能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可迅速控制心绞痛,使心电图及左心功能得到改善,无并发症发生。

  • 头孢拉啶致小儿血尿6例分析

    作者:李凤兰;尹显贵;任美英

    头孢拉啶为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我们发现患儿因静滴头孢拉啶后发生血尿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5岁~11岁,平均4.8岁。原发病:支气管肺炎3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小儿急性肠炎1例。头孢拉啶剂量50mg/kg*d~100mg/kg*d,2次/d注射。出现症状时间,用药后24h~36h4例,36h~48h2例。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6例均为肉眼血尿,不伴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检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0~5。双肾B超无异常发现。6例既往均无肾脏病史。1.3 治疗及结果:立即停用头孢拉啶。6例中4例于停药后3d,2例于停药后4d血尿消失。5d后查尿常规:6例均正常。2 讨论 头孢拉啶为半合成第一代头孢菌素,对耐药金葡菌、克雷白肺炎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部分变形杆菌有效,因此临床应用较广泛。其注射剂刺激性较低,因此可以肌注,更增加了它的使用机会。 头孢拉定用药后主要由肾脏排泄。而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故儿童要慎用。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各项参数调节

    作者:罗春;李惠君;江萍;魏巍;匡明星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由于术后循环不稳定,麻醉药的使用以及肺脏原有的病理改变等原因,使肺的通气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术后早期常常需要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以减轻心肺作功的消耗[1]。自1993年以来,应用呼吸机治疗22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108例,女性118例。年龄小的4岁,大的65岁,平均41.2岁。呼吸机使用时间长的为192h、短的为2h,平均为22h。先天性心脏病121例,风湿性心脏病105例。全组病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者3例。早期死亡5例。1例为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死于心律失常。2例为二尖瓣置换术后,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低心排。1例为双瓣膜替换术后,死于脑部并发症。1例为室缺伴肺动脉高压,死于心律失常,心律紊乱。

  • 54例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战卓;常秀华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1974年~1998年间收治的54例乳突根治术失败患者的再次乳突手术所见进行分析,并行二次(或三、四次)乳突根治术。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原有症状消失,干耳。结论: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主要是术者中耳乳突解剖不熟,基本功不过硬,临床经验不足导致病灶残留和引流不畅及某些特殊情况所致。术中彻底去除病灶,保证术后引流通畅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是防止二次手术的关键。

  •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嵌压症

    作者:梅继文;王殿柱;王承波;王宏伟

    目的:为探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嵌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各部位周围神经嵌压症25例进行神经内外松解术。结果:25例周围神经嵌压症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及肌电图检查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周围神经嵌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韩雪立;刘文烈

    目的:探讨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扫描序列为SE序列,且均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按Kadish分期标准:本组4例均为C期,侵犯范围为鼻腔4例,同侧筛窦及眼眶均受侵犯2例,蝶窦、上颌窦和前颅窝均受侵1例,眼眶及前颅窝均受侵者1例。MRI、T1加权像呈低、中等信号,T2加权像呈中等、高信号,病灶强化均匀或不均匀。结论:MR扫描可界定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侵犯范围,冠状面扫描有助于显示眶内、颅内病变,必不可少。MR扫描有利于肿瘤的Kadish分期,从而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经颈总动脉给药治疗恶性脑肿瘤28例分析

    作者:张继伟;郭海涛;杜宇鹏;刘素梅

    我们自1994年6月至1999年12月对28例位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域的脑内恶性肿瘤采取患侧颈总动脉穿刺,灌注嘧啶亚硝脲(ACNU)和鬼臼噻吩甙(VM—26)化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17岁~66岁,平均年龄45岁。肿瘤组织学分类:胶质瘤21例,转移瘤5例,无病理诊断的2例(根据头CT、MR片做出临床诊断,其中1例为胼胝区胶质瘤,另1例为左顶叶胶质瘤)。其中术后肉眼下全切肿瘤预防性化疗12例。1.2 治疗方法:化疗前静点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肌注安定10mg。在无菌换药室内行颈部消毒后,用7号静脉输液头皮针经患侧颈总动脉穿刺成功,局部肝素化,将ACNU100mg或VM—26 100mg溶入50ml生理盐水中,分别以100mg/50ml/20min的速率灌注化疗。灌注期间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地塞米松(5mg~10mg)和(或)罂粟碱0.25mg~0.5mg。每周可以重复用药一次,患者化疗后2周复查一次血、尿常规和血清生化。化疗后4周~26周均行头CT扫描检查,可以与化疗前CT或术中所见切除肿瘤情况做对比,以评价疗效。1.3 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至少随访26周,故均评价疗效。28例患者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实体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判定标准,11例治疗后完全消失(CR)或部分缓解(PR),即肿瘤体积(或大直径)缩小不足50%,但无增大;1例无效用药后半年死亡。其中1例未手术病人已生存4a,现仍良好,肿瘤从2.5cm×4.3cm缩小为0.5cm×1.1cm的钙化灶。12例预防性化疗术后的病人均未见复发。疗程3个~8个不等。详见表1。

  • 胸骨正中劈开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治体会

    作者:王济峰;石喜之;关青;谢春岩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感染的诱发因素及防治处理办法。方法:对59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其发生率在0.5%~5%之间,手术及转流时间过长,术后创面渗血过多,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行气管切开并较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二次开胸,输库血1 600ml以上者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彻底清创,积极引流,纵隔冲洗,红外线照射,中药治疗是有效方法,同时提出各种预防措施。

    关键词: 胸骨切口 感染 防治

吉林医学

省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