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c-erbB-2和ki67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杨京彦;张建平;刘凤军;赵著梅;郑瑶;刘文君;王妍

    目的:探讨c-erbB-2、ki67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肠化)及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对27例单纯肠化(SIM)、26例不典型肠化(AIM)和37例胃癌组织分别进行c-erbB-2、ki67检测.结果:c-erbB-2、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SIM中的表达(P<0.05),AIM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ki67在AIM及胃癌组织中高表达,AIM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

  • 肝细胞癌Tenascin蛋白和微血管密度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建平;胡三元;倪家连;景洪标;曹永成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Tenascin(T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探讨TN对HCC肿瘤微血管生成、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TN表达,同时检测HCC组织微血管密度(CD105-MVD),分析TN表达与HCC病理学特点及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HCC组织TN阳性率65.1%,癌旁组织69.8%,肝硬化组织20.0%,正常肝组织无阳性表达;HCC组织及癌旁组织TN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评分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χ2=27.67,P<0.01;F=12.82,P<0.01);HCC组织TN表达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05);TN表达与HCC的组织学分级,病灶数量,有否包膜浸润、肿瘤转移及肿瘤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结论:HCC组织TN的表达上调促进了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导致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和转移;HCC组织TN检测可有效反映其恶性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后.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邵稳喜;赵长勇;章佳新;祝玉祥

    目的: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意愿分为腹腔镜组(n=47)与开腹组(n=47),测定2组术前及术后第3、7、14天患者血清IL-6、CRP、IgG、IgM、IgA、CD3+、CD4+,CD8+,CD4+/CD8+、人类白细胞抗原Ⅱ型(HLA-DR)、中性粒细胞(PMN)的数量.结果:2组术后第3天免疫球蛋白较术前均降低(P<0.05),开腹组术后第7天免疫球蛋白较术前低(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7天免疫球蛋白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第3、7天IgM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2组间IgA、IgG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3、7天2组IL-6、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开腹组升高较腹腔镜组更明显(P<0.01);术后第3、7、14天腹腔镜组HLA-D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5);2组术后第3天PMN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2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术后第7、14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且腹腔镜组较早恢复正常.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机体术后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 普理灵疝装置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作者:杨春;张伟;李平;王康

    目的:探讨普理灵疝装置(PHS)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07年5月应用PHS治疗的28例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0min,随访2~3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PHS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增加可靠性,降低手术难度,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特别注意老年人围手术期的处理和"个体化".

  • 免分离器不钉合补片的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

    作者:黄华;李红春;赵振献;吴志棉

    目的:探讨免气囊分离器不钉合补片的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EP)的手术技巧,同时评价该术式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93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39例行免气囊、不钉合补片的TEP术(TEP组),54例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结果:TEP组单侧疝手术时间(101.3±15.6)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38.4±17.3)min,术中损伤血管3例,腹膜破裂3例,术后阴囊血肿2例,腹股沟区长期疼痛1例,无切口感染及术后复发.开放组单侧疝手术时间(81.6±7.6)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75.8±22.0)min,术后阴囊血肿9例,腹股沟区长期疼痛6例,切口感染4例,无术后复发.结论:免气囊分离器不钉合补片的TEP同样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尤其适合于双侧疝.

  • Secretagog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的表达

    作者:林万润;刘雯;马金龙;刘署亮;葛兴平;桂婷;秦小敏;周庚寅

    目的:通过检测Secretagogin(SCG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探讨SCGN作为临床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神经内分泌肿瘤181例(包括类癌、小细胞肺癌、肾上腺皮脂腺瘤等共14种)和非内分泌肿瘤198例(包括肺肿瘤共39种).所有标本分别用SCGN、CD56、Svn、CgA和NSE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8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中115例SCGN表达阳性,而且在类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胰腺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和甲状腺髓样癌中均呈持续阳性表达,阳性率均高于80%,明显高于CD56、CgA、SYN、NSE.而SCGN在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达仅为3%.结论:SCGN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成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

  • 腔镜辅助下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瑜;林晨;张再重;王烈;邹忠东

    目的:对比腔镜辅助下(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VAT)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t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骨切迹上径路颈部小切口VAT 65例和胸前壁径路TET 5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120例手术成功,4例(VAT和TET组各2例)中转开放手术.VAT组和TE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5±12.11)min和(115.42±28.36)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9.54±4.21)mL和(20.68±7.40)mL,疼痛评分分别为3.62±0.93和5.37±0.9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31±0.86)d和(5.31±0.7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和15.25%,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术后均无继发出血、永久性声嘶、低血钙等并发症.随访3~37个月,平均17.17个月,复发3例,其中VAT组1例,TET组2例,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均安全有效.与TET相比,VAT技术难度较低,并发症较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之一.

  •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分析

    作者:韩彦华;张艳辉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6例(7.3%),14例予以全身营养支持、局部;中洗引流、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另2例再次手术,均获治愈.结论:年龄、患者情况、吻合口位置、吻合技术及肠道准备等是吻合口愈合的影响因素.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

  • 结肠癌患者凝血与纤溶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仁华;王加勇;孙晓慧;牛军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凝血与纤溶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结肠癌患者组125例,按Dukes分期分为A+B期组(58例)、C+D期组(67例);按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未分化组(40例)、高分化+中分化组(85例).正常对照组54例.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l-1).结果:结肠癌患者组TF、TAT、t-PA、PAl-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C+D期组和低未分化组患者血浆TF、TAT、t-PA、PAl-1水平分别高于A+B期组和高中分化组(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及纤溶机制异常,且其变化与病情发展及预后有关,监测患者TF、TAT、t-PA、PAl-1水平可能成为预防血栓形成及慢性DIC等凝血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 持续腹腔冲洗引流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

    作者:徐进;戴显伟;卜献民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壶腹周围癌和十二指肠癌的主要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了救治的希望,解决了患者的痛苦.但同时由于手术过程复杂,手术的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率一直难以解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近年来这种手术的死亡率已经降至1%以下,但是并发症仍然非常高,达8%~200%[1].其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胰肠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对患者来说往往是灾难性的.

  • 术后胃瘫综合征肠内营养途径建立体会

    作者:曹广涛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大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PGS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常导致病期延长.近年的临床研究发现,PGS治疗的关键在于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是实施肠内营养的先决条件.

  • 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应用体会

    作者:刘彬;金光华;赵嫚;王勤勇;涂巍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较常见且较重要的症状之一,约10%的女性在乳腺常规检查时被发现有乳头溢液[1].多数乳头溢液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以往大多采用乳腺彩色超声多普勒、乳管造影检查、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由于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确诊率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纤维乳管镜(6beroptic ductoscopy,FDS)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成为乳头溢液患者一种全新的检查方法.

  •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

    作者:梁勇;周卓明;李安阳

    长期以来,对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是否放置T管引流一直有争议.我院从2002年开始对胆总管没有高度扩张及明显炎症病例积极采用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的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与同期T型管引流病例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 套入式端侧吻合加Prolene线连续缝合在胰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乔建文;李胜勇;耿建利;于仲剑;高若辉;汤天平;孙治环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1].目前常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其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优于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2].采用胰肠端侧吻合加外层Prolene线连续缝合的PD 31例,总结报道如下……

  • 塞来昔布联合顺铂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京远;马红;李梅;杨洁;张峻;周东风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顺铂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生长、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终浓度为100、200及300 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于SGC-7901入胃癌细胞24 h后加入顺铂(2.0 μg/mL),采用M开比色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Bcl-2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到凋亡峰,细胞阻滞于G0/G1期.同时伴随Bcl-2表达水平下降,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以上抑制作用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塞来昔布能促进顺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COX-2抑制剂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 大鼠结肠cajal细胞库容性Ca2+内流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敏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结肠cajat细胞中库容性Ca2+内流(capacitative Ca2+ entry,CCE),探讨导致大鼠结肠cajal细胞内Ca2+稳态失衡的信号途径,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荧光探针Fu-ra-2/AM标记细胞内游离Ca2+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耗竭胞内钙库后对分离的大鼠结肠cajal细胞Ca2+浓度([Ca2+])的影响.结果:在无Ca2+缓冲液中加入EGTA(10 mmol/L),细胞内[Ca2+]由静息时的(69.37±3.02)nmol/L升高至(272.52±5.21)nmol/L;继之,向细咆外液中引入1.5 mmol/L和3.0 mmol/L的氯化钙溶液,导致细胞内Ca2+进一步升高为(466.43±4.63)nmol/L和(977.43±3.27)nmol/L;且此升高效应对维拉帕米(5 μmol/L)不敏感,但可被2APB(20~100 μmol/L)抑制.结论:酶解法并结合密度离心法分离的大鼠结肠cajal细胞上存在胞内钙库耗竭激活的Ca2+内流.这对于研究钙通道活性改变、预防和控制因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用于再灌注损伤研究的两种肝移植模型的筛选

    作者:冯敏;陶立德;张培建;刘新颜;金成;郎洁

    目的:筛选一种用于研究肝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肝移植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原位肝移植组(OLT组)与自体肝移植组(AT组).比较各组大鼠手术时间、存活率及术后24 h血清中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组相比OLT组、AT组术后血清TB、ALT、AST升高明显,AT组较OLT组术后存活率明显提高,血清TB、ALT、AST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肝形态异常变化减轻(P<0.05).结论:自体肝移植模型手术简单、成功率高、可比性强,且排除了免疫损伤的影响,更好地反映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比较适宜作为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

  • 胰头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胜利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仅次于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之后的消化道第4大恶性肿瘤.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多属中晚期,治疗较为棘手.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26例胰头癌进行诊治,总结报道如下.

  • 螺旋CT对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力夫

    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又称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主动脉急症常见的原因,其破裂后迅速引起患者猝死的凶险程度超过任何肿瘤,病死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极为重要.将我院收集到的11例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下的结直肠手术

    作者:任鹏;周克俭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结直肠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疤痕小等优点,但对其治疗恶性肿瘤方面仍存在广泛争议.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发展,腹腔镜肿瘤切除范围、淋巴结清除范围及术后伤口癌细胞转移率以及短期复发率、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但作为一项新技术,腹腔镜存在手术时间长、费用高、设备器械昂贵等制约因素.

  • 手术后胃瘫综合诊治进展

    作者:宋瑞;陈学谦;姜占武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认为与胃去神经化、消化道的重建、手术创伤、麻醉及镇痛、手术前基础疾病、术后进食、精神神经因素、胃肠激素的分泌及其功能的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该疾病的诊断在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国内常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出的标准以及胃排空检查、胃内压测定及胃电图等辅助检查.治疗方面除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外,胃镜检查是对胃壁的一种适度刺激,对胃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除了常规的胃动力药物外,头孢哇琳及西酞普兰对加速胃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应用胃电起搏对胃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

  • 射频消融术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疗进展

    作者:庄卓男;张培建

    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有效的肿瘤治疗新技术,在肝癌的治疗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对于肝右前叶、左内叶或左外叶及肝脏表面的肝海绵状血管瘤,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通常分为经皮肝穿刺介入治疗、腔镜下和开腹射频消融术治疗,具有微创、简单、安全和可重复等优点,并且弥补了外科手术治疗肝皿管瘤切除较多正常肝组织的缺点.在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巧的前提下,可作为治疗HCH的一种理想方法.

  •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应用现状

    作者:鱼海峰;王道荣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胃癌D2根治术是标准的胃癌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就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概况、必要性、可行性、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疗效和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进展

    作者:张梅;徐忠法;陶阳;赵文川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对于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清除问题,国外主张待临床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再手术;国内则主张不管淋巴结有否转移,只要确诊甲状腺癌都行患侧颈淋巴结清除术.有观点认为根据冰冻病理有无包膜外侵犯来决定是否行清除术;也有观点认为行中央区清除已足够.本文就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概念、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状况及治疗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双阑尾畸形一例

    作者:任兆增;周国成;王伟;聂鹏

    双阑尾畸形较罕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008%~0.24%[1],我院外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 成人回-回-结肠套叠并扭转误诊为肠梗阻一例

    作者:宋进胜;王林现;宋颖;乔存根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因间断腹痛、腹胀10余天加重,伴呕吐,排便、排气减少3 d入院.患者10 d前无诱因出现腹痛、腹泻,当地小门诊考虑急性胃肠炎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腹痛、腹泻减轻;5 d前再次出现腹痛,患者肌肉注射药物治疗,腹痛减轻;3 d前患者腹痛、腹胀加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黏液及凝血块,伴有排便、排气减少,自行在家中输液治疗2 d,腹痛、腹胀不减轻而来院就诊,收住入院.

  • 人表皮细胞中侧群细胞表型的初步分析

    作者:程俊美;任宁;曾庆东;施娟红;李劲松

    目的:检测人表皮细胞中是否存在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并研究该表型细胞是否表达通用干细胞标志物ABCG2和表皮干细胞的标志物整合素α6和β1.方法:运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细胞.经Hoechst33342荧光染料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并分选SP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SP细胞ABCG2、整合素α6和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人表皮细胞中存在SP细胞,其比例为0.2%~0.3%.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在SP细胞以及总表皮细胞中均有少量细胞表达通用干细胞标志物ABCG2以及表皮干细胞的标志物整合素α6和β1,但二者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细胞中的SP细胞是否是富集的表皮干细胞仍存在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的动物体内移植实验、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能力的研究证实.

  • 肝内胆管结石112例手术治疗

    作者:刘宁;吕云福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残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结石112例临床资料,行肝叶(段)切除术29例,肝叶(段)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8例,肝叶(段)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9例.结果:术后残石28例(25.0%),经胆道镜等技术取石后残石4例(3.6%),再次手术2例(1.8%).结论:残石率为3.6%,解除梗阻,去除病因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基本原则,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和术后配合胆道镜治疗,可有降低残石率.

  • MSCT联合MPR对原发性胆管癌可切除性的评价

    作者:刘盈洲;丁维宝;李加起;王玉许;李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层面重建技术(MPR)、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超声在原发性胆管癌患者术前可切除性评价的可信度.方法:对92例原发性胆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MSCT联合MPR检查者59例为实验组,行MRCP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者33例为对照组,对比可切除判断的准确度.结果:实验组59例中术前评估可切除34例,实际切除32例,阳性预测值94.12%;对照组中33例中术前评估可切除28例,实际切除12例,阳性预测值42.86%;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联合MPR检查在原发性胆管癌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价中有较高的可信度.

  • 乙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及肝损害的影响

    作者:孙慧慧;王敏;张孝国;陈建;刘靓文;智绪亭

    目的:对比嗜酒与非嗜酒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HCV RNA基因型及分布,以明确嗜酒的CHC患者病情发展是否与某种特定基因型有关.检测CHC患者IFN-γ及TNF-α水平,了解嗜酒的HCV感染者肝损害的机制.方法:收集CHC患者114名,分为嗜酒组和非嗜酒组,以基因芯片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HCV RNA基因分型.采用Ficoll梯度离心法提取所有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培养,ELISA法检测IFN-γ及TNF-α的水平.结果:嗜酒组和非嗜酒组HCV RNA的基因型均以1b型为主(嗜酒组的比例为60%,非嗜酒组为43.75%),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22).嗜酒组和非嗜酒组的HCV RNA定量测定分别为(11100±14174.3)×103mL-1和(3927.8±4549.6)×103mL-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嗜酒组和非嗜酒组TNF-α水平分别为(4528±3587)ng/L和(3262±3131)ng/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但2组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醇促CHC肝患者HCV RNA复制,导致肝损伤加重,但并不能增加慢性HCV感染者对某种HCV RNA基因型的易感性.TNF-α在嗜酒的CHC患者中起重要作用,是导致肝损害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 胃癌腹膜微转移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月光;何庆泗;孙国瑞;王琰珉;张朝阳;Gyanendra Swar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切除范围探寻理论依据.方法:应用CK19和CK20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胃癌患者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网膜囊后壁和盆底腹膜组织,并与HE染色及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对比.结果:62例胃癌患者的腹膜组织常规病理HE染色均未见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腹膜微转移阳性率为43.55%(27/62),远高于腹腔灌洗液癌细胞的14.52%(9/62).胃癌腹膜微转移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部位、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腹膜微转移,可为胃癌根治术术式的选择和术后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应常规腹膜取材检测微转移,多点取材有助于提高微转移检出率.

  • 胆总管下端探查的策略

    作者:张宗明

    胆总管下端探查是胆道外科常用的基本手术方法,由于胆总管下段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导致胆总管下端探查取石时发生胆总管下端或十二指肠后壁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掌握正确的胆总管下端探查方法十分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胆道外科临床实践体会,对胆总管下端探查的策略探讨如下.

    关键词: 胆总管 探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