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중국민강의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4917/R
  • 国内刊号: 周文涛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mkyx@163.com
  • 曾用名: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66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张培环;师勇;蒋翠霞

    目的::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总结鉴别诊断经验。方法:选择66例病情较严重有明显症状表现的原发性贫血患者,其中,缺铁性贫血24例、地中海贫血11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溶血性贫血14例;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类型贫血以及健康者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水平。结果:溶血性贫血患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MCH均高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MCHC、MCH高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低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低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V、MCHC、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原发性贫血患者和健康者的MCV、MCHC、MCH水平变化,可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若全面下降,可能为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若MCV上升可能为溶血性贫血;若MCV、MCHC上升可能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应选择更多的指标辅助诊断。

  •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文志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GCS评分改善情况、颅脑缺损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为96%,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观察组患者为2%,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脑缺损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43±1.3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7±1.92)d(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婵媛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给予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颅内压水平及脑脊液生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体温升高、头晕头痛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显著。

  •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徽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2.21±0.43)L,FEV1/FVC(68.19±5.61);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1.84±0.24)L,FEV1/FVC(54.27±4.53),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75.16±6.72) 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4.27±2.88) mmHg;对照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65.28±4.81) 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8.35±4.03) mmHg,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噻托溴铵。

  • 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曹雪

    目的::观察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0例。甲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乙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较治疗前上升,LDL-C、TG、TC、hs-CRP低于治疗前,FMD和LVEF均高于治疗前( P<0.05);甲组患者TC、hs-CRP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瑞舒伐他汀减轻炎症、降脂等方面比阿托伐他汀更具优势。

  • 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彩超特点

    作者:墨妍;岳丹;李动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脏彩超的特点。方法:选取AMI患者174例,根据年龄范围分为低年龄组(30~47岁)47例、中年龄组(48~65岁)66例和高年龄组(67~83岁)61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测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前后径( LVIDD)、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和二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比( E/A)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年龄组患者的LVEF和E/A低于其他两组,而LVDd、LVIDD、IVST及LVPWT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中年龄组患者的LVEF和E/A低于低年龄组(P<0.05或P<0.01),而LVDd、LVIDD、IVST及LVPWT与低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在左主干、右冠脉及侧支循环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前降支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而中年龄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发生率高于低年龄组,前降支低于低年龄组(P<0.05或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单支病变的发生率呈降低趋势,而多支病变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26(55.21) vs 16(24.24) vs 13(21.31),x2=24.467,P=0.000;15(31.91) vs 24(36.36) vs 39(69.93),x2=15.203,P=0.000]。结论:AMI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而心功能降低,低年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高年龄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

  • 辅助固位形对低矮磨牙患者全冠修复体固位力和边缘适合性的影响

    作者:贾兰军

    目的::探讨辅助固位形对低矮磨牙患者全冠修复体固位力和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树脂牙共80颗,随机分为对照组、沟固定形组和洞固定形组。根据外展度数又将沟固定形组分为沟固定形组0°、沟固定形组6°和沟固定形组20°,每组各10例;根据外展度数又将洞固位形组树脂牙平均分为洞固位形组0°、洞固位形组6°和洞固位形组20°组,每组各10例。常规制作全冠,观察全冠修复体的固位力与边缘适合性。结果:沟固位形组树脂牙0°与洞固位形组树脂牙0°、洞固位形组树脂牙6°,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除沟固位形树脂牙20°外,其余各组树脂牙边缘起浮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预备体固位力充足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不使用辅助固位形。

  •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对癫痫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探析

    作者:马宁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对癫痫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癫痫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癫痫发病频率降幅。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癫痫发病频率降幅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对癫痫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竹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以手术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显效率为67.44%(29/43),总有效率为97.67%(42/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9%(19/43),86.05%(37/43);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腹痛,高热以及白细胞升高等不良反应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好,能加快患者的恢复,并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贾琼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将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 BNP)、C反应蛋白( 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二尖瓣舒张晚期/早期大血流速度比( E/A)。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CRP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LVEF、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环磷腺苷对于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更好,可显著提高BNP、LVEF、E/A值,降低CRP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 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梅卓

    目的::观察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依据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患者56例,给予舒必利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脂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血糖与脂代谢的影响小于舒必利。

  •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床旁血液滤过的疗效和护理

    作者:刘燕萍;陈艳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床旁血液滤过(血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及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心、肾功能变化、心脏超声及BN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CVP、HR、BUN及Sc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VP、HR、BUN及Scr水平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NP、LVEDd水平均显著降低,LVE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NP、LVEDd水平显著降低,LVE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和综合护理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

  • 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 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佳

    目的::观察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53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前房形成情况、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得以明显控制(P<0.05),而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的浅前房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6.4%(P<0.05);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疗效。

  • 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兴海;左楠;赵德强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 DTI)在高血压性脑出血( HICH)后皮质脊髓束( CST)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4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测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继发性神经损伤的检出率。随后对患者进行肌力测定,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部卒中量表( 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部分各向异性(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及肌力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继发性神经损伤的检出率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出院3个月后,DTI检查FA值>0.8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入院时,且3个月后患者的平均FA值为0.83±0.47,显著低于入院时,但ADC比率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值>0.8的患者上、下肢肌力显著高于FA值<0.8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磁共振成像。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观察

    作者:徐志勇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AUG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选取的老年AUGB患者设为老年组;中青年AUGB患者设为中青年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合并慢性病、消化系统症状、诱因、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 HB)、出血原因、出血停止时间、死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存在慢性病、缺少消化系统症状、应用NSAIDs、出血量≥1000 ml、Hb水平≤10.0 g/L、胃溃疡、食道胃癌、出血停止时间≥7 d、死亡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青年组患者的其他诱发因素、十二指肠球溃疡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AUGB患者具有出血原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诱因NSAIDs为主、合并慢性病多、出血停止时间长,死亡率高等特征。因此,老年AUGB患者需及时治疗,还应对并发症以及全身慢性疾病进行治疗,提高老年AUGB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 AUGB 临床特征
  • 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与慢性期事件相关电位 P300对照研究

    作者:张广亚;盖海军;杜向东;董日霞;杨建功;徐晓雯;张军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与慢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别与联系。方法:应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生产的ERP仪器,采集并比较28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的电位P300,并随访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6月、18月时电位P300。结果:①与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比较,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1、N2和P2潜伏期延迟,N2、P2和P3波幅降低(P<0.05);②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访提示:随着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精神症状逐渐缓解,电位P300波幅P2及P3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陷。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波幅改善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好转的一个评价指标。

  •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欣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龄产妇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助产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助产护理组产妇采用助产护士一对一全程陪护的分娩护理模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护理模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总产程时间、产时出血总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助产护理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助产护理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时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护理模式对改善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优于常规分娩护理模式。

  • 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林虹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干预组患者给予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效果。

  • 医护患共同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位摆放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公维梅

    目的::研究医护患共同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4例妇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体位由医护人员完成;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体位则由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完成。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术后舒适度。结果:体位摆放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差异不大(P>0.05);体位摆放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较对照组变化更小,更稳定;术后,观察组患者上下肢疼痛或麻木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完成手术体位摆放的临床效果优于仅医护人员完成手术体位摆放。

  • 基层医院门诊婴幼儿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迟培芳;迟培环;王晓芳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门诊婴幼儿输液室发生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门诊婴幼儿输液室发生的31例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根据相关因素找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发生护理投诉的原因主要包括护患沟通不良、护理服务及时性不够、对静脉穿刺技术不满及输液环境拥挤等四个方面。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和及时的护理服务是减少护理投诉的关键措施。

  • 社会支持对精神病家庭照料者家庭负担与心理压力的影响

    作者:刘永华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对精神病患者家庭照料者家庭负担与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中文版疾病家庭负担量表( FBS)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 CPSS)对600例精神病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结果:①精神病家庭照料者SSRS总分为(38.75±4.38)分,FBS总分评分为(29.51±6.59)分,CPSS总分为(27.61±4.68)分;②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家庭负担和心理压力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③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为0.2010,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比值为0.4867,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5133。结论:社会支持对精神病患者家庭照料者家庭负担与心理压力具有显著影响,提高社会支持水平能够降低精神病家庭照料者的家庭负担与心理压力,有助于精神病患者的良好康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调查

    作者:冯璐;宋文红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方法:对106例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并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分为A组(31例)、B组(42例)、C组(28例)和D组(61例)。获得3组患者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并比较3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A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HAMA(14项)评分>14分,诊断为焦虑障碍;患病率为29.2%(31/106),其DAS28:(4.4±1.2),RF:(159±63)IU/ml,CRP:(26±19)mg/L。 B组患者的SDS(20项)评分>50分且HAMA(14项)评分>17分,诊断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9.6%(42/106),其DAS 28:(4.1±1.3),RF:(143±59)IU/ml,CRP:(25±17)mg/L;C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同时具备焦虑及抑郁障碍,患病率为26.4%(28/106),其DAS28:(4.7±1.3),RF:(159±59)IU/ml,CRP:(26±17)mg/L;D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RA患者;患病率为57.6%。 A、B、C组患者的DAS28、RF、CRP均高于D组。结论:合并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RA患者,其疾病活动度高于未合并焦虑、抑郁的RA患者。

  • 舒适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方子乔;徐革;孙悦;耿蕊;陈铁双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5全膝关节置换术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后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8例,给予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1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增加教育、心理、关节、营养和并发症等舒适护理。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VAS、AKSS、ROM评分。结果: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第1、3、7 d,观察组患者的屈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VAS、AKSS、ROM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增加舒适护理,可以显著升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 有氧联合阻抗、平衡运动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鲁婷婷

    目的::观察有氧联合阻抗、平衡运动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以及基础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氧联合抗阻、平衡运动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23.51±2.3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1.19±2.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49.35±1.5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8.19±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及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有氧联合阻抗、平衡运动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 慢节奏音乐对剧烈运动后学生的心率恢复的影响

    作者:余秀芳

    目的::观察慢节奏音乐对剧烈运动后学生心率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在校大学生,男女生各10名,分为音乐恢复组和安静恢复组,每组各10名。对两组学生进行对照交叉试验。音乐恢复组学生跑台运动后采取聆听慢节奏音乐状态下恢复心率;安静恢复组学生采用安静状态下恢复心率。运动后5、10、15、20 min,记录两组学生的心率及恢复至初始心率所用时间。结果:①音乐恢复组学生的心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安静恢复组;②两组学生在每5 min心率差值时段产生显著差异;③音乐恢复组学生的心率恢复至初始时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安静恢复组。结论:慢节奏音乐对剧烈运动后学生的心率恢复效果优于安静状态下恢复效果。

  • 屈指肌腱Ⅱ、V区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方案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学成

    目的::观察屈指肌腱Ⅱ、V区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方案的效果。方法:筛选出98例(98指)屈指肌腱行外科修复术治疗患者,依据损伤部位的不同划分为Ⅱ区组和V区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早期接受包括背侧石膏托固定、运动疗法在内的功能恢复;12周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9孔插板试验、上肢功能指数( UEFI)及指间关节伸直缺失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V区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97.9%,高于Ⅱ区组的79.6%;同样UEFI评分高于Ⅱ区组;而9孔插板试验耗时和指间关节伸直缺失度均少于或低于Ⅱ区组(P<0.05)。结论:屈指肌腱Ⅱ、V区患者术后采取早期功能恢复方案均有助于功能恢复,其效果V区优于Ⅱ区。

  • 行为疗法对慢阻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

    作者:韩志军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尿失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尿急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和呼吸肌训练等行为疗法干预。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的I-QOL及CCQ指标。结果:在行为疗法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的I-QOL及CCQ指标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疗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减少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尿失禁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血液 D-二聚体测定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评析

    作者:马爽

    目的::探讨血液D-二聚体检测对于肺栓塞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栓塞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肺栓塞组50例和非肺栓塞组58例。以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的血液D-二聚体的水平进行检测,比较肺栓塞组、非肺栓塞组患者检测结果的差异。对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在治疗后3d、7d时,对其血液D-二聚体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肺栓塞组患者血液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肺栓塞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肺栓塞组患者血液D-二聚体水平不断下降,不同时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肺栓塞组患者的血液D-二聚体水平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血液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指导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恩替卡韦对 CHB患者 HBV DNA载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辉;陈红莲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相似(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BV DNA转阴率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各项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RP、BP、VT及RE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降低CHB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提高HBV DNA转阴率和生存质量均优于拉米夫定。

  • 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佳佳;王萍

    目的::观察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化疗前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33+及NK细胞所占比例,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明显上升,NK细胞、CD19+及CD133+明显下降(P<0.05),其中淋巴细胞亚群CD133+在化疗后表达不升高者有生存优势(P=0.012),而其余几项指标与患者预期生存无关。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与外周血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存在相关性,淋巴细胞亚群CD133+在化疗后的下降可能与预后相关。

中国民康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