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중국감염여화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3.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708
  • 国内刊号: 31-196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86
  • 曾用名: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汪复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作者:卢兆莲;公衍文;薛炼;胡成进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使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年非重复分离的阴沟肠杆菌397株,约占所有非重复分离革兰阴性菌株的5.1%,5年中分离率变化不大;主要分离自痰液、分泌物、尿液,分别占48.9%、30.5%、7.3%。除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西丁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外,阴沟肠杆菌的总体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该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应加强医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安徽省铜陵地区2013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王谦;宋有良;胡晓春;潘晓龙;周东升;黄丽;钱泽平;刘三保;陈自武;朱向阳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状况。方法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3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34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9%,革兰阳性菌占24.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41.3%和73.5%;M RSA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利福平等均高度耐药,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分别占51.6%和42.8%,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2012年显著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2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4.7%、57.0%和58.3%,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8.0%以上。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等广泛耐药菌在某些科室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 早产低体重儿血流感染95例病原学分析

    作者:唐晓华;唐希才;杨卫琴;黄结贞;欧子豪

    目的:了解医院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 ,PLBW)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4月住院治疗的95例PLBW血流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株,革兰阳性球菌38株,阿萨希丝孢酵母1株。常见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40株)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株)。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敏感;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coccus ,MRS)检出率高,MRS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口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药物敏感率100%。结论 PLBW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于PLBW血流感染患儿,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并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改善其预后。

  • FcγRIIA受体131位点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关系的荟萃分析

    作者:王敏;吴晓东;吴婷;苏欣;施毅

    目的:综合评价 FcγRIIA 受体131位点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FcgammaRIIa”、“FCGR2A”、“Fcgamma receptor IIA”、“CD32”、“pneumonia”、“polymorphism”、“variant”、“genotype”、“allotype”、“肺炎”、“多态性”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根据标准纳入相关文献,检验各组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评估各项研究结果的异质性及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病例对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表明,FcγRIIA受体131位点基因型(H/H、R/R和 H/R)数据合并后 OR值分别为1.67(95% CI 1.11~2.51)、1.09(95% CI 0.85~1.40)和0.81(95% CI 0.60~1.19),提示FcγRIIA H/H131基因型与肺炎易感性呈正相关,而 R/R基因型和 H/R基因型无相关性。数据合并过程中存在较大异质性( I2分别为75.4%、51.8%和71.9%)。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的稳定性较好(OR值分别为1.34~1.83、1.00~1.22和0.69~0.94)。Egger检验与Begg检验结果提示,H/H基因型和 H/R基因型的研究无发表偏倚,R/R基因型研究可能具有一定偏倚。结论 FcγRIIA H/H131基因型与肺炎易感性呈正相关,而R/R基因型和H/R基因型与肺炎易感性无相关性。

  •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队列研究

    作者:梁晓宇;吴菊芳;杨敏婕;范亚新;郁继诚;曹国英;黄俊;周颖杰;张菁

    目的:了解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根据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5年1月—2014年9月进行万古霉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 )的住院患者128例,分为治疗方案调整组和未调整组进行TDM数据、万古霉素疗效、安全性分析,并建立Cox模型和生存曲线。结果调整组万古霉素日剂量和血药谷浓度高于未调整组,细菌学疗效和综合疗效也优于未调整组。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调整给药方案是疗效的保护因素。未发现安全性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根据TDM结果调整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对于提高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疗效有重要意义。

  • 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作者:曾建琼;程青虹;何永来;齐研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血糖控制水平由低到高的A组、B组、C组,每组各8只。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处死,处死动物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表达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①脓毒症组血清ALT、AST、FFA及肝脏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各血糖控制组(P<0.05),A组较B、C组明显降低(P<0.05), B组低于C组(P<0.05);②脓毒症组肝组织CPT‐1及PPAR‐α的表达明显低于各血糖控制组及假手术组,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C组明显增高(P<0.05),B组高于C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为4.4~6.1 mmol/L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脏PPAR‐α及CPT‐1的表达有关。

  • 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9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秀迪;刘学东;葛云洁;赵伟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及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收治的9例单纯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中确诊5例,临床诊断4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咯痰为主;肺CT表现以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空洞征为主,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气管或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局部黄白色或褐色脓苔覆盖,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经抗真菌治疗后4例好转,5例死亡。结论2型糖尿病是发生侵袭性肺曲霉病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预后的关键。

  •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变迁

    作者:李泰阶;郭世辉;李萌;梁宏洁;李山;秦雪;刘志明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以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 ATCC 27853为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质控菌株,采用VITEK‐2 Compact将细菌鉴定到种,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3年标准,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2008—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从2.9%、5.5%、1.2%、2.8%和13.9%升至30.9%、21.2%、4.7%、11.2%和28.9%。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18.3%、12.2%、0.8%和6.1%升至77.8%、20.8%、2.3%和6.4%;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7%、11.4%、1.7%和9.4%升至78.3%、22.3%、3.8%和9.9%;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从62.8%和11.3%升至93.5%和21.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从8.5%、17.1%和29.0%下降至4.1%、6.4%和23.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增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逐年下降。

  • 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嵘;朱怀军;黄玉杰;罗雪梅;尹华云;乔小云

    目的:验证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 EM )软件建立的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加护病房中给予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血肌酐和血白蛋白数值,通过前期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计算特定给药剂量下万古霉素的稳态血药谷浓度预测值,并与实际测量值比较,进而统计学分析验证。结果共收集患者42例,测得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53份,平均谷浓度为10.9mg/L,范围为1.6~49.1mg/L。群体药动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有显著相关性(r=0.857, P<0.00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4079,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为9.36~14.07,实测值的95%置信区间为8.92~14.32。结论该群体药动学模型可以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万古霉素前的预测和药物剂量的指导。但由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昏迷,体重估计误差较大(约30%),同时对比剂和利尿药导致的肾功能改变影响结果。通过调整使用方法,预测准确率提高到近70%。

  • 肝硬化并发缺血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大鹏;李梅;吴锋;梁恩富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 U )收治的30例肝硬化并发缺血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缺血性肝炎的患者占同期IC U收治患者的1.6%。原发基础疾病包括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低血容量休克、重度脓毒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监测到患者缺血发生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急剧升高,并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下降。治疗针对基础疾病,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积极纠正休克、抗感染、纠正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加强支持治疗。病死率为66.7%(20/30),其中Child‐Pugh C级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A、B级。结论发病的主要诱因有低血容量休克、重度脓毒血症、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典型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主要为血清ALT在发病后急剧升高,经治疗后可短期内降至正常为缺血性肝炎患者典型的实验室表现,本病病死率较高,Child‐Pugh C级患者病死率尤其高。

  • 2010-2013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变迁

    作者:周海英;许云敏;余丽萍;杜艳;单斌;陈正辉;邵天波;陈瑞春

    目的: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 IC U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该医院NICU 2010—2013年分离的648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VITEK‐2及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以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该院 NICU 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中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47.4%)、克雷伯菌属(38.1%)和肠杆菌属(10.3%)。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51.2%)、呼吸道(30.6%)和血液(15.1%)。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为95.7%,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平均分别为92.3%、90.9%和87.6%,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敏感率平均分别为87.1%、79.2%、69.0%,对头孢吡肟平均敏感率72.7%,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平均敏感率低于5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平均分别为46.3%、54.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于非产ESBL菌株;但克雷伯菌属产ESBL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株。共分离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51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该类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3.7%、60.5%和95.3%。结论该院NICU肠杆菌科细菌ESBL的检出率较高,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不断出现,应引起高度关注。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秦又发;吴雷;朱永坤;张扬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53例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给予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单用替加环素,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70.4%(1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10/26)( P<0.05),但两组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6%对38.5%,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4.3%对15.4%, P>0.05)。结论大剂量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可提高替加环素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菌株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 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盛波;叶英;李家斌

    目的:通过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 U )开展目标性监测,了解综合IC U医院感染的状况,为控制综合IC U医院感染提供建议。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综合IC U的374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3年入住IC U患者共374例,发生医院感染62例82例次,累计住院日数为2724 d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6.6%,日感染发病率为22.8‰。感染部位主要是肺部感染,占75.6%,其次是血流感染、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日感染率分别为33.3‰、2.8‰、2.3‰。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93.2%,革兰阳性球菌占5.4%,真菌占1.4%。检出数量前3位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综合IC U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6.6%,以肺部感染为主,器械相关感染占62.2%,控制器械相关感染是控制IC U医院感染的工作重点。IC U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提示临床治疗时宜选择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

  •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红;李小惠;李为民;陈勃江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肺炎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 RS A肺炎老年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万古霉素组25例,给予万古霉素每次0.5 g ,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14 d;利奈唑胺组15例,给予利奈唑胺每次0.6 g ,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为72.0%,利奈唑胺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万古霉素组MRSA清除率为76.0%,利奈唑胺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有3例发生血小板减少>25%,占20.0%,万古霉素组未见血小板减少,万古霉素组有4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占16.0%,利奈唑胺组未见肾功能损害。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老年M RS A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低,应警惕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 2014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谢轶;康梅;王传清;王爱敏;徐元宏;沈继录;孙自镛;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褚云卓;田素飞;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韩艳秋;郭素芳;魏莲花;吴玲;张泓;孔菁;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7所教学医院(15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各医院2014年1—12月临床分离菌共7895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635株,占27.4%,革兰阴性菌57320株,占72.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4.6%和83.0%。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0%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敏感;MRCNS中有85.6%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表型或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主要为V anA 型、其次为V anB型或V anM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所占比例较2013年均有所上升,中介(PISP)和耐药(PRSP)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株平均分别为55.8%、29.9%和24.0%,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 ESBL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绝大多数菌株的耐药率低于10%。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3.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4%和66.7%。与2013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徐雪梅;吴思颖;谢轶;陈知行;马莹;何超;康梅

    目的:了解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 RE )血流感染菌株、科室分布及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VRE引起的血流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4年8月该院住院的31例VRE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VRE组),另选择同期同区域54例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引起的血流感染作为对照组(VSE组)。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例VRE血流感染患者,其中由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VREfa)引起的5例(16.1%),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VREfm)引起的26例(83.9%);4年中VREfa和VREfm血流感染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比率分别为1.5%、1.6%、1.8%、1.2%和3.8%、4.4%,5.8%、7.1%;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和神经外科为主,分别占41.9%和12.9%;VRE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90%,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低于20%。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入住IC U、静脉置管、碳青霉烯类暴露、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暴露与VRE血流感染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静脉置管是V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静脉置管是引起V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感控措施,防止VRE血流感染的暴发。

  • 土曲霉所致侵袭性真菌感染:唑类药物治疗效果差的一种新兴机会感染

    作者:赵苗(摘译);张菁(审校)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 Hechem 及其同事对该中心20年内513例患有恶性血液病,并拟诊或确诊伴有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96例(18.7%)由土曲霉引起,335例由其他曲霉引起,另外82例为混合感染或未鉴定出真菌种属。研究期间,由土曲霉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由开始的35%降至14%。

  •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暴发流行

    作者:丁百兴(摘译);王明贵(审校)

    2014年3月21日,几内亚卫生部报道了一种以高热、严重腹泻、呕吐为特征的疾病暴发,在已发现的49例患者中病死率达59%。经测序证实,引起这种疾病的病原为埃博拉病毒。3月30日,邻国利比亚也发现了同样的病例。5月,塞拉利昂也报道了首例患者。截止到2014年6月18日,以上3个国家发现的埃博拉病毒患者已达528例,其中死亡337例(病死率64%)。

  • Aethlon医疗公司在美国发布抗击埃博拉新路径

    作者:沈震(摘译);王明贵(审校)

    2014年10月29日,Aethlon公司宣布,将提供一款新型的血液净化仪以应对美国本土出现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该仪器为目前先进的生物透析装置,可快速清除埃博拉感染者血液循环中的病毒颗粒和免疫抑制蛋白。Aethlon公司计划通过向美国FD A上传首批治疗埃博拉病毒相关数据以进一步推广该治疗措施。

  • Gilead公司新型口服抗丙肝药获美国FDA批准

    作者:沈震(摘译);王明贵(审校)

    2014年10月10日,美国 FDA 正式批准了 Gilead Sciences公司的一种新型抗丙肝口服片剂,疗程为12周,可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一个疗程总费用为94500美元。这种每日1次的口服片剂名为 Harvoni ,是Gilead公司王牌抗丙肝药 Sovaldi (sofosbuvir )和另一种药物Ledipasvir联合应用的产品,该药治疗过程中无需联合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

  • 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对包括多重耐药株在内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杨洋(摘译);朱德妹(审校)

    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TMP‐SMX ,SXT)系磺胺类药物的复方制剂,两药的配比为1∶19。本研究进行SXT 对100株结核分枝杆菌(T B )的体外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固态Middlebrook 7H10培养基和对倍稀释法。SXT的浓度测试范围为0.008/0.15~8/152 mg/L。同时用液态Bactec 960 MGIT培养系统测试了17株 TB。100株受试菌株中包括14株敏感的野生型菌株(wild‐TB )、48株多重耐药菌株(MDR‐TB)和13株广泛耐药菌株(XDR‐TB ),以及其他各种耐药模式的菌株。试验结果显示,无论固态 Middlebrook 7H10培养基,还是液态Bactec 960 MGIT 培养系统测试均显示SXT对敏感菌株和 MDR‐TB、XDR‐TB菌株均有抑菌作用,SXT的低抑菌浓度(MIC)均低于2/38 mg/L ,在敏感和耐药的两类菌株间没有差异。此结果支持先前有学者提出SXT 对 TB 的折点为2/38mg/L。应用发光法检测SXT中单药和联合时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显示SXT中对TB的有效组分为SMX ,TMP未显示协同作用。使用 THP 巨噬细胞模型研究 SMX 对敏感 TB 质控株 H37Rv (ATCC27294)的细胞内抗菌作用,显示在细胞内76 mg/L浓度的SMX可以抑制90%的敏感TB细胞数(MIC90为76 mg/L),但当SMX的浓度提高到120 mg/L时仍有少量敏感TB细胞存活,提示SXT对细胞外TB的作用优于细胞内TB的作用。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若以 fAUC0‐24/MIC≥25为靶值,当SMX剂量超过2400 mg时累计反应百分率达到90%以上。综上所述,SXT 可以作为治疗 MDR /XDR‐TB的备选药物,但应该用于 TB感染的第1个月内,因为此时TB还位于细胞外。

  • 辉瑞B型脑膜炎球菌疫苗Trumenba获FDA批准

    作者:叶美萍(摘译);王明贵(审校)

    2014年10月14日,辉瑞公司研制的B型脑膜炎球菌疫苗T rumenba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该疫苗适用于10~25岁的人群。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共4500人的临床试验中,T rumenba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提前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研究伏立康唑的变异度:以优化给药方案

    作者:赵苗(摘译);张菁(审校)

    伏立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经肝药代谢酶CYP2C19、或CYP3A4和CYP2C9代谢,其药动学特征呈非线性并变异程度大,且该药治疗窗窄,使临床应用复杂。本研究将4项健康受试者研究和2项患者临床研究的数据(包括240名受试者的3352个血药浓度数据)建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NONM EM ),以剂量模拟检验协变量影响效应和据CYP2C19表型分层的伏立康唑浓度(2~5 mg/L )达标情况。结果表明伏立康唑符合滞后时间的一级口服吸收和消除米氏方程的二房室模型。伏立康唑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大代谢速率(Vmax )比患者高111%。具有一个或多个CYP2C19功能缺失(LoF)等位基因的受试者的 Vmax较没有上述等位基因缺失的受试者偏低41.2%。合并使用苯妥英钠或利福平,圣约翰草提取物或糖皮质激素可显著增加伏立康唑的消除。口服或静脉注射伏立康唑200 mg ,每日2次,第7天的谷浓度<2 mg/L的概率对无CYP2C19 LoF等位基因的受试者分别为72%和63%;口服或静脉给药300 mg ,每日2次,该概率分别较低,为49%和35%。相反,对于具有CYP2C19 LoF等位基因的受试者,上述给药方案第7天的伏立康唑谷浓度>5 mg/L 的概率分别为29%、39%、57%和77%。因此,目前伏立康唑的给药方案在无CYP2C19 LoF等位基因的受试者中暴露量偏低,需增加给药剂量,但在CYP2C19活性降低的受试者中暴露量则偏高。尽管本研究中伏立康唑生物利用度较高(94%),但个体差异较大(36.7%),且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63%~96%),改变给药途径时也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本研究表明,为保证伏立康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 WHO建议男性埃博拉患者避免性行为

    作者:李云飞(摘译);张菁(审校)

    WHO建议男性埃博拉感染患者病愈后持续3个月仍应避免性行为,以减少通过精液传播感染的可能。

  •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作者:盛滋科(摘译);王明贵(审校)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在体外抗菌活性难分伯仲,但临床上这两种药的静脉制剂的组成不同。多黏菌素B以其活性体(硫酸盐)直接给药,而多黏菌素 E以一种无活性的前体药(甲磺酸盐)给药,即甲磺酸多黏菌素 E(CMS)。CMS须在体内转换成多黏菌素 E才能发挥抗菌作用,但这个过程缓慢且转换不完全。本文总结了CMS/多黏菌素 E和多黏菌素B静脉制剂的主要不同点,如静脉制剂组份、在体内的分布和清除途径等,并着重比较两种形式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总的来说,多黏菌素B比CM S/多黏菌素E有更好的临床药理特性,如前者可快速达到并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且受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建议同时有多黏菌素 E和多黏菌素B静脉制剂的国家如美国、巴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开展前瞻性研究比较两者在不同患者及不同种类感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医师在使用两种多黏菌素类时应考虑两者的优劣而加以选用。

  • FDA采取特别步骤处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作者:袁瑾懿(摘译);王明贵(审校)

    2013年12月1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计划逐步采取措施,控制重要临床医疗抗菌药物用于促进食用动物生长。该计划还将逐步推进兽用治疗性药物的监督。

  • FDA 批准Sivextro 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

    作者:丁百兴(摘译);王明贵(审校)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在2014年6月20日批准了新的抗菌药物Sivextro (tedizolid phosphate)的上市申请。Sivextro可用于治疗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粪肠球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剂型。

  • 姜黄素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锋镝;卢洪洲

    姜黄作为药用植物,具有至少200年的历史。姜黄素(curcumin)是姜黄中的主要有效成份,大约20年前人们已经发现姜黄素具有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的活性,而且可以抑制 HIV‐1及 HIV‐2复制。除了抗HIV功效之外,姜黄素尚有其他作用,可以抗氧化、抗各种病原微生物、抗风湿、抗肿瘤,同时还可以改善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

  • 抗真菌药物与Toll样受体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作者:吴婷;王敏;苏欣;施毅

    近年来免疫抑制人群逐渐增加,真菌已成为此类人群罹患感染性疾病主要的病原体。随着全球真菌感染发病率的增加,致死率高,对真菌感染疾病认识不足、诊断困难、抗真菌药物疗效有限且已出现耐药的现状都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因此急需开拓新的治疗方向以应对真菌感染[1]。抗真菌药物除了对真菌的直接杀灭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激活机体固有免疫应答而抵御真菌感染。故本文围绕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固有免疫应答的影响,尤其是抗真菌药物与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在触发固有免疫应答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 李斯特菌生物学特征与临床相关性

    作者:焦颖;张巍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L 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环境致病菌,可以引起李斯特菌病;通常是人们食用了被这种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1]。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报道2011年美国暴发因食用甜瓜而引起的李斯特菌感染,147例中有33例死亡,1例孕妇流产。与普通人相比,孕期妇女是高度危险人群,一旦感染了李斯特菌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或早产,其新生儿可能发生血流感染及脑膜炎[2‐3]。李斯特菌感染危险对象还包括免疫力低下人群,年龄65~70岁人群也是感染高发人群。李斯特菌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感染患者病死率很高。李斯特菌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常有报道,美国每年大约有2500例因感染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继发严重的疾病,大约有500例死亡[4],但在发展中国家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目的是了解国内外关于李斯特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 鲍曼不动杆菌黏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黎皓思;潘频华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属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系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感染人数的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为重要的病原菌之一[1]。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高度流行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耐药性、抵抗干燥的能力、黏附于医疗器械表面并形成生物膜以及黏附于易感人群的皮肤和黏膜的能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细菌得以长期生存于医院内各种设备、器械、纺织物表面以及医护工作者的皮肤表面,并定植于易感患者上皮细胞表面,难以清除[2‐3]。现就鲍曼不动杆菌黏附相关机制加以综述,为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 肺癌化疗后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1例

    作者:王珊;郭玉金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因右肺癌于2014年7月16—23日在我院行紫杉醇联合顺铂(T P )方案化疗,出院第2天出现恶心伴呕吐,症状明显,伴右胸痛加重,于7月26日再次收入院,并给予对症止吐、止痛治疗。7月2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2℃,仍伴恶心呕吐,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比例0.895,余正常。给予物理降温及复方氨林巴比妥、地塞米松退热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7月28日,患者夜间仍有恶心呕吐,持续发热,体温高39℃,抽取血培养。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C 反应蛋白162.41 mg/L ,白细胞8.88×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0.814,降钙素原1.36 ng/mL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比例0.07。综合患者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分析,考虑存在细菌感染,但感染部位尚不明确,经验性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g 静脉滴注每天1次。7月31日,患者体温仍波动在39℃左右,伴头痛明显。行颅脑M RI示脑内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脑转移瘤可能。胸部CT 未见明显感染灶,血常规示:单核细胞1.09×109/L ,单核细胞比例0.137,余正常,降钙素原0.44 ng/mL。双部位血培养均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 isteria monocytogenes),药敏结果对头孢曲松耐药,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氯霉素敏感,故停头孢曲松,给予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8月5日,经青霉素治疗第6天,患者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体温高37.5℃,间歇使用吲哚美辛栓退热。经青霉素治疗14 d后,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血常规报告:白细胞4.21×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0.551,单核细胞0.38×109/L ,单核细胞比例0.09。血培养阴性,准予出院。

中国感染与化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