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人用药要谨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萍;李深强

    老年人用药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是老年人往往多病并存,病情复杂,用药品种较多,用药时间较长,具统计有80%以上的老年病人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有34%每日用药可达3-4种,故易致不良反应的增加;二是由于老年人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使对很多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减慢,使血药浓度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三是人体内的自我稳定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药物效应相对增强,易产生不良反应;四是老年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高;五是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易出现变态反应.

  • 口服活性炭对急性阿维菌素中毒家兔的疗效评价研究

    作者:陈宵;郭翔;肖经纬;王秀会;孙彦彦;张宏顺;李斌

    目的 探讨口服活性炭对急性阿维菌素(Abamectin,ABM)中毒家兔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6组:A组,低剂量染毒未干预组;B组,低剂量染毒20 min干预组;C组,低剂量染毒2h干预组;D组,高剂量染毒未干预组;E组,高剂量染毒干预组;F组,溶媒对照组.低剂量为中毒剂量,是不引起受试对象(实验动物)出现死亡的高剂量,即大可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染毒剂量为5 mg/kg;高剂量为致死剂量,在该剂量下,动物多在6h内死亡,染毒剂量为10 mg/kg.低剂量组各组家兔于染毒后不同时相采集血液并获取全脑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浆及脑中阿维菌素浓度,绘制并计算毒代动力学曲线和相关参数;观察高剂量组家兔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并做出相关评分.结果 低剂量组家兔间阿维菌素血浆浓度变化趋势和主要代谢动力学参数均有明显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两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只有A组的69%和58.8%,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CL)较A组提高了将近一倍,在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方面,B、C两组数值也比A组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高剂量染毒组中,D组家兔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体征严重,步态评分、肌束颤动评分、抽搐首发时间、抽搐分级以及死亡时间、死亡率等均明显高于E组.结论 口服活性炭可以明显减少阿维菌素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并加快阿维菌素在家兔体内的代谢,从而减轻家兔中毒体征,降低死亡率.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淫羊藿素

    作者:张双庆;黄振武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淫羊藿素(ICT)浓度,并用于研究大鼠静脉注射ICT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乙腈提取血浆中ICT,以香豆雌酚(CMT)为内标,在BEH C18色谱柱(2.1mm×50 mm,1.7 μm)上以流动相乙腈-水-甲酸铵-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40℃,分析时间6.5 min;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上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67.1→297.1 (ICT)和m/z 267.0→211.1 (CMT).大鼠静脉注射10 mg/kg ICT,采集不同时刻血样并测定药物浓度.结果 ICT的线性范围为0.5~20 ng/ml,方法定量下限为0.5 ng/ml.ICT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在8.1%以内,准确度在95.3%~99.3%,提取回收率为90.1% ~92.1%,基质效应为97.5%~101.2%.大鼠静脉注射ICT的t1/2为(1.13±0.32)h,表观分布容积为(4.54±0.27) L/kg,清除率为(2.91±0.68)L/(h·kg).结论 该方法速度快、专属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ICT临床前药动学研究.

  •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展望

    作者:包占华;李秀丽

    新药的发现和开发除药效是一个重要指标外,药物代谢动力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药筛选指标.本文重点阐述了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设计和新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发展前景做一展望.

  • A型行为对卡托普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周甘平;王荣侃

    目的:研究A型行为对卡托普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A型行为问卷(TABQ)测查并选出8例A型行为者,同时设8例B型行为者作为对照.两组均口服50mg的卡托普利,并对其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A型行为者口服卡托普利后,主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与B型行为者相比,其半衰期显著缩短,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减少.结论:A行型为者卡托普利药物代谢加快,A型行为对卡托普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

  • 脑血管药CBN注射剂药代动力学研究--对植物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学的探讨

    作者:杜力军;邢东明;刘美凤;丁怡;孙虹;炎彬;何希辉;金文;孙立红

    药学界一直普遍关注从植物中研究和发现新的药物,多数情况下,植物中的总成分较单一成分药效表现得更强更全面.因此,我们需要对于这种总成分的体内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这种多成分组成的药物的代谢过程,以往较少有人去系统地研究.我们以脑血管二类新药CBN注射剂为例,对其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目的是阐明和发现CBN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同时也为植物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我们从葛根素和人参皂苷Rg1两个代表成分对CBN的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静脉注射CBN后,葛根素代谢较快,平均注留时间(MRT)为26min,人参皂苷Rg1的MRT为3.3h.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我们体会到,植物药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测试指标的选择,首选含量高的活性成分,好选做2-3个.其次应尽可能做总成分测定.对于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未知成分,只要有消长变化的,也应就其峰面积-时间变化规律进行拟合,即所谓药代动力学指纹图(finger-print in kinetic).这样有利于较全面地阐明所研究对象的药代规律.

  • 对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评述与思考

    作者:卢弘;邢东明;李敏;杜力军

    通过对有关文献及作者研究工作等分析思考,提出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血药浓度测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血药浓度分析不在于测试成分的多少,而在于所测成分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研究的复方.因此在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前,对所测成分进行认真慎重的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 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作者:陈修平;钟章锋;徐曾涛;燕茹;李澎涛;王一涛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动学)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的新领域,研究了一些中药和复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假说,但总体上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与评述了中药药动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药药动学的概念、中药药动学研究的特点与难点,从而提出了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药动学研究模式的设想.

  • 归肺经中药桑白皮的化学、药理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景王慧;吴文进;燕茹;王一涛

    归肺经中药桑白皮的主要功效为泻肺平喘,利尿消肿。为阐明桑白皮发挥治疗功效的物质基础,理解其归肺经的实质,并为提高临床合理使用、进一步开发桑白皮的现代应用提供参考,作者以近期研究为重点,概述了桑白皮的化学、药理活性及药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 六一散配伍规律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王文萍;曹琦琛;高晶晶;吕玉萍

    目的:研究甘草及六一散在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探索六一散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甘草及六一散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给予六一散或甘草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Tmax,Cmax,T1/2,AUC0-480:给六一散后分别为:(45.0±10.6)min,(532.8±257.7)ng·mL-1,(72.6±36.5)min,(26 568.7±7 682.7)ng·mL-1·min-1;给甘草后分别为(240.0±30.4)min,(480.7±157.6)ng·mL-1,(141.4±26.7)min,(100 447.4±58 896.2)ng·mL-1·min.结论:相对于单用甘草,给予六一散水煎液后大鼠血浆中的甘草次酸达峰时间提前,达峰浓度提高,有利于复方快速而集中的发挥药效.

  • 大黄化学成分的药动学及其代谢的研究进展

    作者:容悦莹;冯素香;吴纯伟;刘冬云;王淑美

    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当前关于其药动学和代谢研究主要关注游离蒽醌类成分.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大黄药动学与代谢的文献,梳理大黄化学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应用的分析技术、药味配伍对大黄蒽醌药动学影响、在不同机体状态下对大黄蒽醌药动学影响、大黄复方中蒽醌药动学研究),大黄化学成分在体内的代谢研究(应用的分析手段、借助的信息技术、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大黄化学成分在体外的代谢研究.总结其吸收和代谢的特征,为该药物的后期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大黄蒽醌吸收快而消除慢,而药味配伍和机体状态都会影响其吸收和代谢.大黄化学成分的体内和体外代谢途径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甲基化等,其代谢物主要来源于蒽醌类成分.

  • 微透析技术在脑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吉恋英;杨志宏;孙晓波

    介绍微透析技术在脑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从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特性、药物转运、药物在脑内不同区域分布,以及神经递质和能量代谢产物变化、外源性药物的脑保护作用等方面,来介绍微透析技术在脑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微透析技术能够实现对脑特定部位细胞外液中的内源性及外源性化合物的持续检测及动态观察,是脑内药代动力学、脑缺血研究的重要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 达玛烷型人参皂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概述

    作者:徐利云;杨志宏;孙晓波

    人参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等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达玛烷型人参皂苷是人参属药材的主要药效成分,分为原人参二醇型和原人参三醇型2类.通过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分析人参皂苷Rb1,Rg1,Rc,Rd,Re等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发现达玛烷型人参皂苷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结构不同,2种类型的达玛烷型人参皂苷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拟通过对原人参二醇型和原人参三醇型人参皂苷类成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二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为达玛烷型人参皂苷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鞣花酸微球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作者:陈慧琳;于龙;张华;周海梅;李晓娟;祝世发

    目的:通过家兔口服鞣花酸微球研究其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锐孔法制备鞣花酸微球,采用HPLC测定鞣花酸含量,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23∶77),流速0.8 mL·min-1,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利用DAS 2.0软件分析鞣花酸微球和鞣花酸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鞣花酸线性范围0.01 ~1.50 mg·L-1(r=0.9994),低检测限0.01mg·L-1.家兔口服给药后,鞣花酸的药-时曲线出现双峰,可能在家兔体内存在肝肠循环.鞣花酸微球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布半衰期(t1/2β)(7.683±2.762)h;消除半衰期(t1/2α) (7.161±1.275)h;达峰时间(tmax) (3.00±0)h;药峰浓度(Cmax) (1.121±0.259) mg·L-1.结论:鞣花酸微球化后,比鞣花酸片的作用时间更长,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京尼平苷酸在胆汁淤积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分析

    作者:陈浩;闵剑斌;黄小桃;刘昌辉;宓穗卿;王宁生

    目的:京尼平苷酸(GPA)具有利胆作用,研究该成分在胆汁淤积病理模型状态下体内代谢过程的差别.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剂量100 mg·kg-1)诱导胆汁淤积模型组,给予不同剂量GPA(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00,50,25 mg· kg-1).采用蛋白沉淀法对大鼠血浆进行处理,建立以绿原酸为内标的HPLC-UV检测方法,流动相乙腈-0.5%冰乙酸(28∶72),检测波长238 nm,利用Stata12.0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组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结果:ANIT造胆汁淤积模型成功率>95%.与正常组相比,胆汁淤积模型降低了GPA在体内的消除速率常数(Ke),延长了在体内的平均驻留时间(MRT0-t)和半衰期(t1/2),提高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和AUC0-∞.结论:该分析方法满足了京尼平苷酸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胆汁淤积模型可降低京尼平苷酸的消除和排泄.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作者:原会俊;王岚;成龙;殷小杰;许海玉;贡磊磊;梁日欣;杨洪军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且专属性强的体内分析方法用于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该制剂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UPLC-MS/MS),测定大鼠按2.4 g·kg-1灌胃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质谱采用的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检测模式,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丹参酮ⅡAm/z 295.0~249.0,丹酚酸B m/z 717.1~519.0和黄芩素m/z271.1~122.8.通过DAS 2.1.1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与其他内源性和药源性成分达到了良好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1~100,5~500 μg· L-1;平均提取回收率在72.43% ~93.92%;准确度在92.65% ~ 106.26%,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在2.73% ~9.87%.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浓度(Cmax) (38.34±17.35),(32.00±15.43)μg· L-1;达峰时间(rmax)分别为(0.25±0.23),(0.75±0.18)h.结论:UPLC-MS/MS能够快速、灵敏、专属地分析大鼠血浆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血药浓度,该方法适用于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 单剂量静注新型钙离子增敏剂M6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作者:樊鸿浩;邓乐君;朱晋辉;李健;万华印;李伟达;招健华;李茹冰

    目的:探究新型钙离子增敏剂M6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建立快速、简便的检测大鼠血浆中M6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采用颈静脉抽血法,考察大鼠尾静脉注射M6后于1,3,5,10,15,30 min和1,2,4,6,8h的血药浓度变化,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流动相1%乙酸水溶液-乙腈(85: 15),检测波长280 nm,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通过PKSolver数据处理软件计算M6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M6检测的线性范围3.125 ~ 200 mg· L-1,低定量限0.6mg· L-1,日内、日间精确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10%,方法回收率均>85%.M6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1 min,大血药浓度(Cmax)6.67 mg·L-1,半衰期(t1/2)21.36 min,平均滞留时间(MRT)30.83 min;药-时曲线出现了双峰现象.结论:M6的t1/2较原型药物PPTA延长,具有代谢时间延长的特点,有望开发M6的新药物.建立的HPLC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M6质量浓度的测定.

  • YL-2000中黄芩苷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赵玉男;石钺;邢东明;向兰;何希辉;杜力军

    YL-2000是我们自行研制的中药二类新药,黄芩是该药中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黄芩苷作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对全方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完善目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二是通过对该复方中黄芩苷药动学的研究,为该复方在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 马兜铃酸I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特征研究

    作者:苏涛;屈磊;张春丽;蔡少青;李晓玫

    目的:研究口服马兜铃酸 I(AA-I)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方法:以125I标记的AA-I作为示踪剂,给予大鼠一次口服关木通水煎剂10 g*kg-1和125I标记AA-I(含AA-I 37.2 mg*L-1)的混合药液,测定全血125I-AA-I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3P87程序拟合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同时测定肝、肾等9种脏器中的125I-AA-I含量,计算ID%、分布比值,观察上述指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分析比较AA-I在不同脏器的分布特点.结果:大鼠一次口服关木通水煎剂后,AA-I迅速吸收入血,于30 min达到高峰,持续至1.5 h,随后其浓度逐渐降低,于24 h后仅存微量,给药后10 d时68.9%的AA-I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经拟合其特征符合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所得参数显示:口服AA-I在0.74 h达峰(Tmax),达峰浓度(Cmax)0.92 mg*L-1,分布半衰期(t1/2α)0.68 h,消除半衰期(t1/2β) 20.46 h,表观分布容积(V/F)87.39 mL,总清除率CL(s) 5.85 mL*h-1 (0.10 mL*min-1).服药后AA-I迅速分布至全身,5 min时即已达到分布比值的高峰,24~48 h处于低水平;而后AA-I在肝、肾的分布比值又不断增高,肝脏在第4 d达峰,而后再次下降;在肾脏则继续升高,至观察结束(第40 d)为突出,明显高于其他脏器(P<0.05).结论:AA-I口服后吸收迅速,在体内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可能在肝脏进行部分代谢;肾脏组织分布多、清除缓慢,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与其长期肾毒性有关.

  • 山茱萸注射液中马钱素与莫诺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兰桐;任雷鸣;温进坤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山茱萸单体成分马钱素和莫诺苷的浓度,研究小鼠静注和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2%甲酸(12∶8∶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7 nm.结果:马钱素和莫诺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764X-0.061 5 和Y=1.242X-0.001 99,r=0.999 9(n=9);马钱素和莫诺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8~68.25 mg*L-1和0.66~117.22 mg*L-1;其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10,0.16 mg*L-1.马钱素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99.6%(2.0%),102.0%(1.0%),87.9% (7.2%),莫诺苷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2%(2.5%),104.1%(1.2%),92.7% (4.2%),该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8%.小鼠静脉注射山茱萸注射液后,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马钱素和莫诺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K21,K12, K10, V(c) , AUC,CL分别为3.2, 25.1 min, 5.997, 4.981, 3.564 h-1, 0.551 L*kg-1, 13.59 mg*L-1*h, 1.965 L*kg-1*h-1;3.6, 21.5 min, 5.926, 3.833, 3.797 h-1, 0.647 L*kg-1, 27.15 mg*L-1*h,2.457 L*kg-1*h-1.结论:首次建立了山茱萸注射液中马钱素和莫诺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阐明了山茱萸中马钱素和莫诺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的专属性强,结果可靠.

344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