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중국감염여화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3.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708
  • 国内刊号: 31-196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86
  • 曾用名: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汪复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和达托霉素

    作者:赵苗(摘译);张菁(审校)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急性发热,伴肺部浸润,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无感染或过敏性疾病史,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 氟喹诺酮类和严重心律失常危险:基于人群的研究

    作者:袁瑾懿(摘译);王明贵(审校)

    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 QTc 延长和尖端扭转性室速,引发室颤、心脏停搏或心源性猝死。但临床数据少,尤其缺少氟喹诺酮类不同品种的资料。本课题分析氟喹诺酮类的使用以及不同品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与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或突发死亡)的危险度的相关性。

  • 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持续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肝癌发生的新预测评分

    作者:杜霄凌(摘译);王明贵(审校)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AFP)指标是监测慢性肝炎患者发生HCC 的2个重要方法。荟萃分析显示,抗 HCV 治疗能够降低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并可能减少 HCC 的发生。目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是 HCV 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案,30%~50% HCV 感染者能够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然而,达到 SVR 的患者仍有发生 HCC 的风险。与发生 HCC 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龄、血清高HCV 水平、HCV 为1b 基因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肝硬化等。

  • 多黏菌素B在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药动学

    作者:赵苗(摘译);张菁(审校)

    本文主要研究多黏菌素 B 在2例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aemodialysis,CVVHD)患者中的药动学。例1给予多黏菌素 B 75 mg 静脉滴注1 h,每日2次(即3 mg·kg-1·d-1),使用多黏菌素 B 2 d 后进行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多黏菌素 B 疗程为14 d。例2给予多黏菌素 B 250 mg,静脉滴注4 h,每日2次(即2 mg·kg-1·d-1),多黏菌素 B 疗程为15 d。

  • 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和同源性分析

    作者:刘瑛;俞静;张良;沈立松

    目的:对临床分离自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上海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从1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的血、尿、痰和盆腔引流液标本中分离得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4株。分别采用:①改良 Hodge 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②PCR 方法及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③SDS-PAGE 分析菌株外膜蛋白的改变等方法进行耐药机制研究。并采用 ERIC-PCR 方法进行 DNA 同源性分析。结果改良 Hodge 试验显示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均产碳青霉烯酶,通过 PCR 方法及基因测序确证皆产 KPC-2酶。SDS-PAGE 分析结果显示4株细菌的外膜蛋白表达不同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型肺炎克雷伯菌。ERIC-PCR 基因图谱显示此4株细菌的 DNA 指纹图谱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中的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产 KPC-2酶以及外膜蛋白异常引起的外膜蛋白通透性改变,且这4株细菌为同一克隆株。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防治要点

    作者:韦艳;王鹏;丁丽丽;喻玲丽;古力夏提;马智元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 ICU 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特点。方法监测2012年3-8月收治的 ICU 患者医院感染率,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SIS)调整感染率。观察3种侵袭性操作导致的感染和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37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7例,感染率为9.65%;日感染率为30.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为49.1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日感染率为13.86‰、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日感染率为1.09‰。共检出68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82.70%),前3位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ICU 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应重视对该科室医院感染的监测。

  •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周超;沈美珠;梁永杰;李晓宁;王秋波;王岸;魏丽

    目的:探讨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VC)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治疗后评估,分成非感染组13例,感染组24例(其中治疗有效组14例,治疗无效组10例),所有患者均在机械通气后第1、3、5、7天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测定血清和 EVC 中 sTREM-1水平,并记录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和患者治疗后转归;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研究 sTREM-1对 VAP 早期诊断效能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第1天,血清及 EVC 中 sTREM-1水平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及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3天和第5天,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有明显升高(P <0.01);第7天,治疗无效组仍处较高水平,与治疗有效组、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治疗有效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 ROC 分析,第3天血清和 EVC 中 sTREM-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909。以第3天 EVC 中sTREM-14.70 ng/mL 为 VAP 的早期诊断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92.3%。结论血清和 EVC 中sTREM-1检测有助于 VAP 的早期诊断,第7天血清和 EVC 中 sTREM-1水平有助于判断 VAP 的预后(撤机失败和死亡),与血清标本比较,EVC 的获得更加方便。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和同源性分析

    作者:陈惠玲;盛慧;叶惠芬;杨英为;杨一言;黄小媛;杨银梅

    目的:了解毒力基因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同源性。方法采用 PCR 方法检测毒力基因exoU 和 exoS ,用 BOX-PCR 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53株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40株毒力基因为 exoS+/exoU-型,10株为 exoU+/exoS -基因型,1株为 exoS +/exoU+基因型,2株为 exoS -/exo U -基因型。BOX-PCR 结果显示,41株 exoS+菌株分为24种基因型,11株 exoU+菌株分为7种基因型。结论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的携带率高,BOX-PCR 指纹图谱分析技术适合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分析,可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病原学基因分型资料。

  • 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邢丽丹;糜祖煌;徐鑫鑫;汪汀;田莎莎;原鸿雁;张盼;纪晓昀;苏兆亮;许化溪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6株。应用 K-B 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 PCR 检测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结果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的敏感率(33.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20.0%)。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aac (3)-I、aac (6’)-Ib、aph(3’)-I 和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 armA 的阳性率分别为72.2%(26株)、72.2%(26株)、80.6%(29株)和80.6%(29株)。结论本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 129株新型隐球菌基因型及感染人群研究

    作者:戚建明;陈江汉;杨军

    目的:明确我国新型隐球菌临床株的基因型及感染人群。方法利用流行病学、PCR 指纹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1980至2006年我国18个省、市的129株新型隐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析。结果71.0%(91/129)的菌株分离自无明显免疫缺陷的患者,8.5%(11/129)分离自艾滋病患者,20.9%(27/129)分离自有其他基础疾病的非 HIV 感染者,进一步 PCR 指纹和 MLST 分析显示,我国血清 A 型新型隐球菌基因型不同于已知的 VNⅠ各亚型,我们将其命名 VNⅠc 型。结论129株新型隐球菌临床分离株主要感染人群为无明显免疫缺陷者,与国外报道不同,基因亚型的不同可能是导致我国与国外新型隐球菌感染人群差异的重要因素。

  • 2008-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牛翠;张辉;杨启文;李娜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该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223株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 Nitrocefin 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用 WHONET 5.6软件对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居前2位的是四环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35株(15.7%),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20株(9.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大多数抗菌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仍然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但该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

  • 侵袭性真菌病111例临床特点及体外药敏分析

    作者:唐晓丹;吴菊芳;章强强;徐俊芳;陈轶坚

    目的:了解侵袭性真菌病111例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及实验室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血液、正常无菌体液(包括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关节腔积液等)、深部脏器组织(包括肺、肝、脑等)中真菌培养或镜检阳性的病例,以及自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曲霉或隐球菌培养阳性的病例,根据诊断标准对其中确诊及拟诊的侵袭性真菌病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入选侵袭性真菌病病例111例。其中确诊(proven)104例,拟诊(probable)7例。属社区获得性感染61例,医院感染50例。感染部位以血流常见,51例(45.9%),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44例(39.6%)、肺部感染14例(12.6%)。病原真菌以念珠菌属常见,50株(45.0%),其次为隐球菌47株(42.3%)、曲霉12株(10.8%)。社区获得性真菌病61例,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44例(72.1%)和肺部12例(19.7%)。社区获得性感染中占优势的真菌为隐球菌47例(77.0%)、曲霉10株(16.4%)。医院感染真菌病50例,常见为血流感染48例(96.0%),病原真菌以念珠菌属为常见,47株(94.0%),其中又以白念珠菌占多数。多数医院感染患者都存在基础疾病和多种诱发因素。其中深静脉置管与医院血流感染的关系密切,64.7%念珠菌性血流感染患者深静脉置管超过1周,且11例患者静脉留置管与血培养呈相同的菌种。而社区获得性真菌病中超过一半患者无明确的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本组病例病死率为14.4%(16例)。其中医院感染侵袭性真菌病病死率18.0%(9/50),高于社区获得性侵袭性真菌病病死率11.5%(7/61)。不同真菌病的病死率以曲霉为高(33.3%)。结论侵袭性真菌病中以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肺部感染为常见。病原真菌依次为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社区获得性真菌病以隐球菌脑膜炎多见。医院感染则以念珠菌血流感染多见。侵袭性曲霉病病死率相对较高。

  • 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麦明杰;李芳;韩云

    目的:探讨 ICU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区分感染与定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9例,对引起泛耐药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入住 ICU 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以上,进行3种以上侵袭性操作(包括留置胃管、导尿管、深静脉管、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物种类数目、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及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使用天数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时,应结合危险因素,区分感染还是定植,以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 oqxAB 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及传播

    作者:李瑞华;刘亮;聂大平;曲杰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 oqxAB 基因的流行情况和传播。方法收集72株大肠埃希菌和49株肺炎克雷伯菌。用 PCR 扩增 oqxAB 基因,接合试验验证 oqxAB 是否存在于质粒上。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含 oqxAB 基因接合子 MIC 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结果72株大肠埃希菌 oqxA、oqxB 和 oqxAB 基因阳性分别为15株(15/72)、4株(4/72)和7株(7/72),49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株(4/49)、1株(1/49)和34株(34/49)。大肠埃希菌环丙沙星敏感和耐药株中 oqxAB 基因阳性分别为2株(2/16)和5株(5/56),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株(8/14)和26株(26/35)。含与不含 oqx-AB 基因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PCR 扩增产物序列与 GenBank 中 oqxAB 基因登录号 AB601773.1和 FJ975561.1符合率均为99%。大肠埃希菌质粒接合试验中有4株接合成功,环丙沙星对接合子 MIC 为0.25~0.5 mg/L,较受体菌提高31~62倍。环丙沙星对接合子 MPC 为8~16 mg/L,较受体菌 J53高32倍。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接合没有成功。环丙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 MIC≤0.0625 mg/L,无论是否含 oqxAB 基因,MPC 为0.25~0.5 mg/L;但 MIC 为0.25~0.5 mg/L 时,无论是否含 oqxAB 基因,MPC 为2~16 mg/L。结论oqxAB 基因存在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通过质粒传播,oqxAB 基因在环丙沙星耐药和敏感株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其介导细菌对环丙沙星是低水平耐药。含 oqxAB 基因的接合子在喹诺酮类压力选择下能产生高水平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环丙沙星压力下产生高水平耐药与 oqxAB 基因无关,而与其 MIC 有关。

  • 广东省东莞地区发现1株泛耐药产 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张丽;张小兵;杨维青;黄娟;张丽华;张菊芬;朱学海;朱凯欣;周静

    目的:研究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细菌鉴定采用 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 K-B 法,通过产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改良 Hodge 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KPC-2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同时调查感染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常规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Hodge试验阳性,PCR 检测到 KPC-2基因,序列测定与 GenBank 11844849序列一致。患者经拔除气管插管,入住隔离病房,加强支持治疗后,1个月内未检测到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加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监测,提高对泛耐药菌的认识有助于感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肖淑珍;徐桂婷;方洁;褚海青;韩立中;倪语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6-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计算各类药物的使用强度;同时采用K-B 法检测同期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应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自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受试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仅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临床上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呈正相关(r 均=0.975,P 均<0.05)。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的耐药率与这些药物的使用强度无相关性(P 均>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需引起重视,经验治疗时可选择阿米卡星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类药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布鲁菌在 Bact/Alert 血培养仪上生长曲线特点

    作者:郭素芳;魏瑞霞;张勇;福泉;张军力

    目的:观察布鲁菌在 Bact/Alert 血培养仪上生长曲线特点,帮助预测该菌株生长,协助临床快速诊断布鲁菌病。方法对血培养阳性,经血清学检测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确诊的15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有不规则发热、动物接触史。15例患者的血培养细菌生长曲线具有相同的特点:阳性报警时间72 h 左右,迟缓期较长,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对应的纵轴较短,稳定期平缓。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因此对发热患者应重视血液病原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观察血培养细菌生长曲线有助于加快对该菌的预测。工作人员应增强自身防护意识,防止实验室感染。

  • 2012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朱德妹;汪复;郭燕;杨洋;蒋晓飞;王传清;王爱敏;刘瑛;陈峰;倪语星;孙景勇;王靖;李虎;汤瑾;王坚镪;应春妹;汪雅萍;张泓;孔菁;魏丽;王金铎;袁应华;刘妍;胡必杰;黄声雷;陈险峰;殷杏;刘庆中;汤荣;袁轶群;武楠;傅启华;黄卫春;杨海慧;卫颖珏;孙康德;虞中敏;唐群力;冯景;康向东;戴俊华;张正银;孙晴;孙杰;沈思娣;秦云;钱敏健;王蓉;沈燕雅;彭敬红;刘军;朱祖怀;陈超;唐之俭;王芳;汪瑞忠;房华;范惠清;严育忠;朱学源;龚炜

    目的:了解2012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对上海地区29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其中包括17所三级医院和12所二级医院。采用 CLSI 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总计76407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占26.6%,革兰阴性菌占73.4%。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2.1%和77.0%。MRSA和 MRCNS 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7.3%、82.9%和48.3%、76.1%。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85株儿童非脑膜炎分离株中青霉素敏感、中介和耐药肺炎链球菌(PSSP 、PISP 和 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72.7%、13.7%和13.6%,75株成人分离株的检出率分别为92.0%、5.3%和2.7%。发现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26株、粪肠球菌3株。首次在二级医院中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4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为Van A 基因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 ESBLs 的检出率分别为60.1%、35.8%和38.9%。上述3种细菌中的 ESBLs 菌株的检出率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检出率分别为65.6%、32.5%、51.5%和58.7%、36.6%、32.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6.1%和4.1%。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8.4%、23.2%和50.6%、55.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有少数菌株对所有测试药物耐药的泛耐药株(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未测)。分离自尿液标本中的肠球菌属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磷霉素的耐药率低。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二级医院中某些细菌的耐药率高于三级医院,应引起严重关注。

  •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治疗

    作者:俞兴;徐林;毕连涌;柳根哲;李鹏洋;曲弋;焦勇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1年1492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11例,非感染组1481例,进行感染风险因素评分(infection risk factor score,RFS),比较两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分析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分析失败因素及处理策略,探讨何种状况下需清创同期取出内固定。结果1492例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切口感染11例(0.74%),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RFS分别为2.64±0.24和0.7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9例保留内置物情况下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成功6例。另3例2次清创取出内固定后继续冲洗引流:2例感染彻底控制、1例伤口愈合后1个月血液感染继发颅内感染、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 RFS≥3分患者,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同时取出内固定,感染彻底控制。结论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后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 RFS≥3分患者,彻底清创同时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感染彻底控制。

  • 安徽省铜陵地区2011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沈智勇;宋有良;王谦;潘晓龙;周东升;黄丽;钱泽平;刘三保;陈自武;朱向阳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状况。方法用 Kirby-Bauer 法进行药敏试验,用 WHONET5.5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1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6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95株,占74.2%,革兰阳性菌695株,占25.8%。MRSA 和 MRCNS 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45.1%和71.6%;MRSA 和 MRCNS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红霉素等均高度耐药,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属。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呋喃妥因和磷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未见耐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粪肠球菌;2株(2/77,2.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耐药。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 ESBLs 株分别占46.6%和27.7%,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9.5%、36.9%和2.3%。不动杆菌属对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6.4%和12.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0%以上。结论除少量屎肠球菌外,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等耐药率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显著增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控。

  •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素为靶点的免疫疗法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丽;尹建永;瞿洪平

    金葡菌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致命性的肺炎、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2011年中国 CHINET 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葡菌检出率高,占35.6%,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平均检出率高达50.6%[1]。研究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以及替加环素等新型抗菌药物的使用并没有明显降低金葡菌和 MRSA 的感染率及病死率,相反由于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可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进一步增高,已有报道万古霉素对 MRSA 的低抑菌浓度(MIC)发生漂移[2]。因此,寻找新的抗感染辅助和替代疗法显得尤为重要。了解金葡菌生长、新陈代谢、毒力表达等致病机制,针对这些致病因素的免疫疗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

  • 抗丙型肝炎药物波普瑞韦临床研究新进展

    作者:周璞;黄玉仙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体后,病情进展隐匿,可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6亿人感染HCV[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 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困扰我们的难题

    作者:刘亚丽;徐英春

    万古霉素是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感染的有效药物,也是治疗该菌感染的后选择,目前该药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虽然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VRSA)在全球的检出率很低,但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的金葡菌,包括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hVISA)和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以改良菌群谱型分析-曲线下面积法(PAP-AUC)作为检测 hVISA 的金标准,美国 hVISA 的检出率为0.3%~15.0%[1-7],澳大利亚25.0%~37.6%[8-9],日本10.0%[10],中国9.5%~13.1%[11-12],加拿大5.3%[13],爱尔兰2.3%[14]等。目前研究表明,与万古霉素敏感金葡菌(VSSA)相比,hVISA 导致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概率是前者的2.37倍(95% CI ,1.53~3.67),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加[15]。现就 hVISA的流行病学特点、检测方法、异质性耐药机制及其导致感染的治疗进行简要介绍,为临床医师及微生物工作者提供参考。

  •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十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第三届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会议纪要

    作者:杨帆

    中华医学会与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华医学会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暨第十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国际化疗学会与亚太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于2013年8月21-24日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丁强教授、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徐建光教授、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教授、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董志峰研究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王羽局长和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感染、呼吸、血液、肾病、重症监护、儿科、外科、烧伤、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感染控制、临床药学、药物研发等学科和领域的1000余名专业人员参加了大会。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扩展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作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自2003年至今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扩展影响因子通常简称影响因子(IF),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 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越大。本刊的扩展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出版的《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影响因子达3.009,比去年的2.679又有大幅提高,位于医药卫生类杂志(4201种)第2名。在此《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编辑部再次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编辑部将继续努力提高《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的学术和编辑质量,为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作贡献。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感染 化疗 征稿
  • 《中国药物评价》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药物评价
中国感染与化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