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创伤外科杂志

创伤外科

创伤外科杂志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창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4237
  • 国内刊号: 50-11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创伤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张连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桡骨茎突切除后修凿成带筋膜蒂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

    作者:牛永民;魏朋建;卫广;宋殿尊;丁海;于平;毛琪

    对196例腕舟状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茎突部分切除后,修凿成带筋膜蒂骨瓣植骨加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采用Kaulesar Sukul腕舟状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放射科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认为本方法是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体会

    作者:易里力;黎克;陈辉;邓智彬;谭勇;蒋飞鹏

    对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术,随访12~24个月,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但要注意术后隐性失血。

  • 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重建手掌部组织缺损

    作者:王祎;戴黎明

    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部组织缺损27例,其中24例为急诊、亚急诊创伤患者,3例为手部烧伤后中晚期瘢痕挛缩患者。供区取腹股沟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2例,7个月~2年,平均9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良好,外形满意,足活动功能良好。

  • 经旋前方肌以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插入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德明;霍智铭;徐晓阳;王蔚;张力;常乐

    选择符合适应证的不稳定桡骨远端创伤性骨折患者113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钢板插入经旋前方肌以掌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骨折术后并发症、痊愈时间低于对照组。钢板插入经旋前方肌以掌侧入路治疗法可减短痊愈时间。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手术入路
  • 全麻下手法复位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崔玉增

    采用全麻下手法复位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58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拆除内固定2个月后Beaujon-Lassale的功能评分等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不需减压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 总医疗救援反应指数评价雅安地震医疗救援效率的意义

    作者:蹇华胜;李银燕

    应用总医疗救援反应指数( total medical rescue index,TRI)探讨地震发生后累计伤亡人数与时间的关系,寻求评价医疗救援效率的指标。统计雅安地震后第1~5d每天累计地震伤亡人数,将地震总累计死亡人数与震后3d (72h)累计死亡人数之比为TRI。地震发生后3d死亡196人,占总死亡人数217人(包括21人失踪)的90.32%,受伤12211人,占总受伤人数13484人的90.56%。 TRI为1.11。

    关键词: 地震 医疗救援 雅安
  • 41例浮膝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王庄平;孙效虎;杨平;王永辉;刘超;王志军;米发桗;杨斌;朱逸宸;闫吉元

    对41例浮膝损伤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37例骨折愈合,4例早期截肢。膝关节功能根据Karlst?m标准评估:优22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5%。

  • 锁定加压钢板内侧与外侧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兴建;杨兵;张宗山;郭向宏

    为了研究胫骨远端骨折内侧与外侧入路的差异,作者通过对55例锁定加压钢板( LCP )使用内侧与外侧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指标及术后指标的比较分析,认为外侧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距骨颈骨折

    作者:袁翔;雷毅;王伟

    对18例距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认为该方法显露距骨充分,可有效保护距骨血供,内固定可靠,可减少距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 胸腰段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经肌间隙固定疗效分析

    作者:冯明星;肖杰;龙浩;吴陈;张洋;符勇

    105例胸腰段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椎旁肌间隙固定)和对照组(传统剥离椎旁肌入路短节段固定),比较疗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时间、术后14d视觉模拟评分( VAS)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Cobb角度、椎体高度无显著差异( P>0.05)。胸腰段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采用经肌间隙固定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等优点。

  • 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椎管术后脑脊液漏

    作者:王钰;雷鹏;朱迪;黄燕萍;刘奇

    对42例腰骶段椎管术后伤口脑脊液漏病人应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从L3、4或L4、5椎间隙平面旁开中线1.5~2.0cm处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在持续引流5~10 d后伤口脑脊液漏全部愈合。

  • 下颈椎损伤分类系统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评估及临床应用

    作者:朱际成;姜洪峰

    评估下颈椎损伤分类( SLIC)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及其对下颈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的指导作用。回顾性分析32例下颈椎无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神经症状和影像学资料采用SLIC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按照基于SLIC评分系统的手术入路循证医学指南选择手术入路。

  • 下肢关节康复器在创伤性浮膝术后功能锻炼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丽天;孙秋霞;闫云霞;武国珍;潘琳琳

    63例创伤性浮膝患者分为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78.9%,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创伤性浮膝术后功能锻炼时使用CPM机可促进伤口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全厚皮片移植治疗老年人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冒海军;许光跃

    对36例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老年患者行全厚皮片移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修复创面。32例全部成活,部分坏死4例,后经换药后愈合。

  • 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作者:门晓冰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胫腓骨骨折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疼痛程度。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疼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实验组情绪及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家属支持等可以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 腔镜技术在肠道损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李阳;孙士锦;张连阳

    合并肠道损伤的腹部创伤患者在早期往往因没有可供明确诊断的临床或影像学征象而延误手术时机,导致死亡率升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其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担心遗漏肠道损伤,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患者中应用相对滞后。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并肠道损伤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腹部创伤中标准化的腹腔镜探查流程,以提高肠道损伤诊断的准确率。

  • 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

    作者:张峰;周建生;王志岩;朱坤

    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PFF)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骨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Vancouver 分型是临床上易为骨科界所接受的分型方法。其中,Vancouver B型骨折是临床上常见和难处理的,其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单纯钢丝或者钢缆环扎、钢板固定系统、钢板钢缆固定系统、钢板螺钉固定系统、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异体皮质骨板、翻修术等。本文将针对Vancouver B 型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股骨假体 骨折 治疗
  • 《创伤外科杂志》2015年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创伤外科杂志》是反映创伤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内容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创伤外科杂志》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 CMCC)、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国家版本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华首席医学网》等全国检索系统收录(如作者对收入以上数据库有异议,请来函说明)。

  • 美军既往军事行动致伤因素分析研究

    作者:彭博;刘萌;殷小杰;徐雷;徐卸古

    主要介绍美军利用伤情编码PC-code和巴雷尔伤情转换矩阵组成的标准化的伤员分类和编码体系,采集分析越南战争、索马里作战、伊拉克战争等伤员数据,得出武器致伤因素和战场环境因素对伤员伤类、损伤部位造成的影响,可以有效提高各类卫勤资源利用效率和卫勤保障针对性,对我军战时卫勤保障有一定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 武器伤 战场 美军
  • 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曹富裕;武弋;李宗正;杨振兴;段兴浩;王亚平;黄德俊;万定

    颅骨缺损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常见的后遗症,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需行开颅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为促进患者康复,一般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数周或数月内行颅骨修补。然而,如修补术后继发感染、或者采用钛网修补出现钛网外露等情况,即宣告该类手术失败,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额外的家庭经济负担。本文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术后感染进行讨论。

  • 促黑素受体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定位

    作者:高成;陈欢;李良海;金平;姚波

    目的:观察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促黑素受体( MC1R)是否表达于创面皮肤以及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制作大鼠皮肤创面,分别使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皮肤创伤后1、3、5、7、14、21d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MC1R的表达定位变化。结果在创面愈合过程中MC1R表达于创面周围炎性细胞、新生成基底层细胞,且阳性细胞向创面中心聚集。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MC1R的时空表达特性提示MC1R参与创面愈合且与配体结合后可能对创面愈合炎症反应有调控作用。

  • 4-苯基丁酸改善休克后器官缺血缺氧损伤

    作者:彭小勇;李涛;刘良明;朱娱;蓝丹;吴跃;杨光明

    目的:观察4-苯基丁酸( PBA)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器官功能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创伤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128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观察PBA(5、20、50 mg/kg)对休克大鼠肝、肾血流量,肝、肾功能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休克后肝、肾血流量明显下降,肝、肾功能受损; PBA(20 mg/kg)输注可明显恢复肝血流量,各剂量PBA组的肾血流量均高于乳酸林格氏液(LR)组; PBA(20 mg/kg)明显改善肝肾功能,降低肝、肾功能指标;同时PBA明显改善休克后降低的肝、肾和肠的线粒体功能,其中20mg/kg PBA的作用为显著。结论 PBA可改善休克动物的肝、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促进线粒体功能恢复,发挥对重要器官功能的改善作用。

  • 截瘫伴发耻骨骨髓炎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作者:张成生;朱清华;张金明;张彩霞

    截瘫伴发耻骨骨髓炎发病率低,临床上极为罕见,容易被误诊。对于女性患者,容易被误诊为“泌尿系感染”。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不难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截瘫 耻骨 骨髓炎
  • 挤压伤致气管撕裂及右主支气管断裂1例报告

    作者:杨裕志;王伦保

    回顾性分析治疗1例因挤压伤致气管下段撕裂及右主支气管断裂病例。经积极救治,患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挤压伤
  • 骨盆骨折大出血救治的外科技术

    作者:张连阳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多发伤种类,常因大出血而导致死亡。骨盆骨折伤情评估时首先应根据致伤机制判断发生骨盆骨折的可能性,特别注意避免过度、重复的骨盆检查,选择性应用骨盆X线片、脐上腹腔穿刺、创伤腹部超声重点评估( FAST)、CT和腹腔探查术。本文重点介绍了损害控制性复苏、床单或骨盆带加压包裹、外固定架、动脉造影栓塞和腹膜外骨盆填塞等骨盆骨折伴大出血救治中的关键外科技术。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出血 手术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和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作者:桑锡光;秦涛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得到了应用,通过在创面周围形成持续或间断负压的密闭空间,达到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为终的皮肤覆盖创造条件。笔者结合负压吸引的适应证及作用机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在骨与软组织创伤和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

  • 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参数的测量结果及其意义

    作者:谷长增;朱新晨;郭书章;季明华;范相成

    目的:应用CT测量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参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及膝关节假体设计的指导作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招募维吾尔族志愿者120名,男性62名,女性58名;年龄18~70岁,平均(35.1±2.7)岁。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扫描,扫描图像行三维重建处理后,随机选取左侧或右侧膝关节,分别测量记录髌骨厚度,胫骨平台内翻角( PT角),小腿机械轴垂直线与双侧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 FT角)和胫骨内侧平台低点至腓骨头尖端高度的差距( DPF)等膝关节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所得数值同汉族相关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髌骨厚度、PT角、FT角、DPF,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汉族相比髌骨厚度、PT角、FT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吾尔族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术等操作时,不能直接参考其他人群相关数据;为确保操作的精确性,设计国人膝关节假体时应考虑到性别及不同族别人群间的差异。

  • 骨创伤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损伤严重度预警参数探讨

    作者:蔡贤华;刘曦明;谭宗奎;徐峰;汪国栋;王庆;王华松;魏世隽;夏平光

    目的:探讨骨创伤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 FES)损伤严重度预警参数。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损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 RISS)对1993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47例骨创伤并发FES患者进行定量评估,探讨其损伤严重度值域范围。结果全部病例RISS评分均在11分以上:单纯多发性骨创伤6例,RISS值位于11~18;伴有颅脑或胸腹腔内脏器损伤的多发性骨折患者有38例,RISS分值在18~25,3例分值>25分。 FES发生与RISS分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创伤损伤严重度与FES发生之间具有相关性,当单纯多发性骨创伤患者RISS值≥11、伴有颅脑或胸腹腔内脏器损伤的多发性骨折RISS值≥18时,易发生骨创伤并发FES,应采取预防措施。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张景林;高洪辉;刘晓龙;李亮;燕树义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结合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11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椎结合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26~62岁,平均39.2岁。损伤节段: T119例,T1213例,L110例,L23例,L31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6例。神经功能情况按Frankel分级: B级2例,C级13例,D级6例,E级15例。通过对术前、术后即刻以及终末随访时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的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60个月,平均21.6个月。术后1.5年随访时按Frankel评价标准均有1~3级不同程度恢复,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影像学检查示椎管狭窄率、Cobb角、伤椎楔变角、下间隙角、上间隙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较术前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结合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较好地重建伤椎高度,有效维持伤椎的三柱稳定性,降低了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郝江涛;袁立仁;郑立槟;郭继阳;吴轲;黄泽波

    目的:探讨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髌前纵行切口,以3枚平行克氏针纵向穿入大多数骨折块,再分别将相邻2枚克氏针经髌前“8”字钢丝捆绑,形成两组张力带。结果随访病例19例,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髌骨关节面平整,6~12个月拆除内固定。功能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8例,良1例。结论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功能恢复佳。

  • 肱骨髁间骨折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尺神经前置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孟德强;刘德昌;张新潮

    目的:探讨尺神经前置对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骨科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尺神经前置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术后两组并发症有切口红肿、皮下血肿、钢板断裂、神经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两组的并发症基本缓解。结论尺神经前置术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中具有促进临床疗效、改善肘关节功能和减少不良反应等特点。

  • 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失血的损害控制性复苏救治

    作者:艾涛;高劲谋;胡平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性复苏在抢救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失血患者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31例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失血患者(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9~75岁,平均32.7岁)应用损害控制性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止血性复苏、损害控制手术)救治情况,统计其治疗结果,包括复苏结果、终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1例均出血控制后成功复苏;24例在术后送入ICU前即达到初期复苏目标[心率≤120次/min,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6~8mmHg,尿量0.5~1ml/(kg· min),血红蛋白80~100g/L,红细胞压积0.3~0.3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3例(9.69%);治愈26例,死亡5例(16.13%),主要死亡原因为合并伤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损害控制性复苏策略救治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失血,及早纠正低体温、酸中毒、凝血障碍,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早期疗效的比较

    作者:闫文龙;杨小中;张华;张健

    目的:比较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59例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际随访54例。随机分成两组:生物固定组21例,骨水泥组33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总失血量、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以及放射学效果。结果生物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均明显少于骨水泥组;生物固定组术中、术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各1例;两组住院时间、术后3d总失血量、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物固定组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或消除“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但术后3d总失血量无明显减少,出现假体周围骨折风险增高,术前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合并骨盆骨折和腹部损伤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杨帆;宋先舟;胡耑;易成腊;白祥军

    目的:分析和探讨合并骨盆骨折的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科2011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640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腹部损伤组(AIG)、骨盆骨折组(PFG)和综合组(IG),回顾性研究3组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伤情程度、骨盆损伤分型、腹部损伤类型、并发症、漏诊情况和治疗效果,探讨此类患者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结果致伤原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IG的高处坠落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0.01)。损伤部位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体表、四肢和骨盆、腹部和盆腔脏器、胸部、头颈部和面部。 IG的伤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 IG的混合型(C型)、前后挤压型(APC型)、垂直分离型(VS型)骨折显著高于PFG(P<0.01)。 IG的空腔脏器损伤、实空两者都有、腹膜外及腹膜内外均有的腹部损伤显著高于AIG( P<0.01)。 IG的酸中毒、低体温及凝血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其它两组( P<0.01)。漏诊依次以腹膜后血肿、实质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和脊柱骨折为主。 IG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0.01)。结论骨盆和腹部脏器同时受累的患者伤情重、不稳定骨折多、易漏诊、病死率高,应及时行抗休克治疗、骨盆外固定和损害控制性剖腹探查,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节段毁损性断指(拇)短缩再植的疗效观察

    作者:邢丹谋;任东;冯伟;吴飞;彭正人

    目的:评价手(拇)指节段毁损性断指(拇)再植术后的功能效果。方法我院于2004年3月~2013年3月收治18例22指,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6~56岁,平均33.2岁。其中拇指5指,示指8指,中、环指各4指,小指1指。清创时尽量保留靠近关节侧的组织,对近中节毁损后残留近节基底病例,清创后需保留近节基底至少0.5cm骨质,以保证掌指关节的完整性。拇指清创后其再植后长度需>2cm,有血管缺损者行自体血管移植,神经缺损者可行二期神经移植,神经自指总神经部撕脱者行神经端侧吻合。结果除1例示、中指离断伤指节毁损严重,行中指异位示指再植,其余均行短缩再植。成活率为90.48%。再植手指较健指平均短2.1cm (1.2~3.5cm),术后随访18~51个月,优良率为68.42%。结论对掌指关节完整、有一个节段以上的指体相对完整,并可能恢复神经感觉的毁损性断指(拇),均有再植指征。

  • 血清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水平联合 APACHEⅡ评分预测严重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价值

    作者:张频捷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5例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5d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按照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非MODS组和MODS组,并与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在伤后早期明显升高( P<0.05);与非MODS组比较, MODS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动态监测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能更早地预测MODS的发生。

  • 严重骨盆骨折的早期救治

    作者:董谢平

    严重骨盆骨折早期救治成功与否的因素众多,除对救治时间的要求外,整个救治链中相关救治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其对伤情的认识和处理尤为重要。只有将其作为系统工程研究对待,把握好每一个救治环节,方能大限度挽救生命、降低残障。严重骨盆骨折早期救治主要应在“伤情评估与急救处理、骨盆固定与止血、多科会诊与专科救治、损害控制与确定手术、合并伤与并发症处理”五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及辩证处理。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救治
  • 问题3:严重创伤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评估策略是什么?

    作者:张连阳

    解答:对于可疑躯干部损伤的患者,推荐早期进行影像学评估[腹部创伤超声重点评估方案(FAST)或CT]以发现胸腹腔的游离液体。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怀疑有躯干部出血或在致伤机制上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推荐选择CT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病情。

  • 问题1:什么是大量失血?

    作者:张连阳

    解答: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人出血速度达到150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ml/(kg· min)超过20min。

  • 问题2:严重创伤致命性出血救治的外科策略有哪些?

    作者:张连阳

    解答:对于需要紧急手术止血的患者,应尽可能缩短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对于四肢开放性损伤,推荐在手术止血之前应用止血带以控制致命性的大出血。对于有出血性休克的骨盆环分离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闭合和稳定骨盆环的措施。对于已经采取稳定骨盆环的措施而血流动力学持续不稳定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腹膜外填塞、血管造影栓塞和(或)外科手术止血。推荐采取填塞、直接外科止血和局部止血等措施以尽早控制腹腔内出血。

  • 问题4:什么是严重创伤出血患者的大量输血方案?

    作者:张连阳

    解答: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指24h内给成人输注超过20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ml/( kg· min)。对于严重创伤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紧急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常用方案包括:(1)方案一: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小板考虑按6∶4∶1输注,即相当于我国12U红细胞∶800ml FFP∶1U血小板。(2)方案二:红细胞、FFP、血小板考虑按1∶1∶1输注,即相当于我国1U红细胞∶100ml FFP∶1U血小板,三者均是从200ml全血分离。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栓弹力图( TEG)]及时调整血液成分的输注量。

  •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014年福州)纪要

    作者:赵中辛;刘中民

    11月8日~9日,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福州召开,近500名来自中国大陆及海外的灾难医学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公立综合医院在应急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题,研讨了近几年来在灾难医学救援及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总结交流展示了各自的经验和新成果,年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成绩喜人,为灾难医学分会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和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灾难医学事业发展。

  •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名单

    作者:

  • 《创伤外科杂志》稿约

    作者:

    1本刊为反映创伤外科内容的公开学术性刊物(双月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创伤外科和相关学科工作的临床、教学、科研人员。

  • 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为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成立题词

    作者:

  • 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为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成立题词

    作者:

  •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成立

    作者:张连阳;郭庆山

    2014年11月28日上午,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召开了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医师分会成立系列会议。

  • 两种不同负压引流敷料在四肢植皮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罗伟东;黄枫;郑晓辉;周琦石;陈朝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伤口负压敷料在四肢植皮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对2011年1月~2014年2月四肢创面行植皮治疗的70例患者,32例应用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敷料固定皮片( A组),38例应用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B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d摘除敷料,对两组病人首次植皮成活率情况、平均手术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此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效达到创面植皮覆盖效果,无感染及不愈合情况出现。 A组与B组在首次植皮成活率、手术时间上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敷料与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均可用于植皮,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敷料在首次植皮成活率及手术时间上优于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这两种方法。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氧疗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作者:李永忠;胡晓东;李云飞;雷云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氧疗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建立皮肤切除伤口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创面施加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负压值-60mmHg)、局部氧疗(氧流量1L/min)、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局部氧疗(负压值-60mmHg,氧流量1L/min)3种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包扎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28d,记录各组伤口愈合数目和愈合天数并计算平均愈合时间。结果结合治疗组(即负压封闭+局部氧疗组)中10个创面全部愈合,平均愈合天数为(18.6±2.4)d,分别与负压封闭治疗组、局部氧疗组、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局部氧疗相结合能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新的治疗创面的方式。

创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