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术3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董艳

    目的 总结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在我院实施TKA手术的35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功能训练指导.结果 3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过护士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以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未出现并发症,均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后KSS评分:膝评分为76~94分,平均85分,功能评分74~92分,平均84分.结论 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掌握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积极配合术后的功能锻炼,对保证TKA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 上下楼梯“打软腿”膝关节受伤莫儿戏

    作者:钱琦

    生活中,喜欢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在剧烈运动前没来得及做好热身、运动过程中不懂量力而行的人还真不少。特别像篮球类跑跳多、对膝关节冲击较大的运动,“搏过头”受伤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半月板的损伤尤为多见。但不少人对伤情反应迟钝,甚至出现疼痛、打软腿等提醒半月板损伤的症状时仍不在意,以为多挨几天慢慢会好,没想到越拖越严重,后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长期遗留疼痛,甚至发展到晚期需做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地步。

  • 快速康复外科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

    作者:高晔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VAS评分和主观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出院时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 、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主观满意度.

  •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齐维萍;王迎春;焦亚娟

    目的:观察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接受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法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结果经过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康复效果也非常好,6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8±2.1)d和(18.1±2.3)d,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 盐袋配合加压冷疗减轻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孟凡英

    目的 探讨盐袋配合加压冷疗与单纯加压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盐袋配合加压冷疗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单纯加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的肿胀及疼痛情况,对各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肿胀程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减轻肿胀疼痛程度及消退时间方面,加压冷疗的护理效果优于单纯加压,值得临床推广.

  • 集束化护理管理对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

    作者:胡桂花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为时间区间,选择该院6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分别予以常规疼痛管理和集束化护理管理,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段NRS评分、AIS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术后72 h的NRS评分组间对比为[(5.11±0.42)分vs(3.47±0.25)分],术后72 h的AIS评分组间对比为[(5.05±0.40)分vs(3.81±0.51)分],术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组建对比为[(74.01±6.35)分vs(89.94±7.62)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疼痛护理中,可减轻患者疼痛,优化患者睡眠、改善膝关节功能.

  •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

    作者:方燕娜;张妮

    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是解除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手术比较复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术后功能恢复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

    作者:陈睿云;陈慧玲;艾芳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作用.方法:为34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制定术前、术后康复护理计划并予实施.结果:术后14天膝关节屈曲均>90°,患膝平均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81°(0°~100°)提高至105°(95°~110°),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3°~117°.结论:术前及术后早期即开始功能锻炼可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康复.

  • 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及假体选择分析

    作者:杨砚伟

    目的:探讨膝关节假体置换的适应证以及如何选择假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0例膝关节假体置换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活动度、关节功能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改善,改善率分别是:41.7%、68.7%、53.6%。结论在膝关节假体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患者的病情、关节受到限制的不同程度、不同的固定方式以及患者自身半月板功能进行选择;患者膝关节的骨骼以及软组织情况是决定膝关节假体置换的相关适应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护理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海宁;严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疼痛管理的基础上施加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其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疼痛护理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数字化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新进展

    作者:黄林;裴晓东;韩晓亮

    人工膝关节置换成为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效的方法,然而术后的下肢力线恢复不佳,假体匹配不良,术后并发症多,二次翻修率高一直成为骨科医生为关注的问题.由于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在骨科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了膝关节置换的研究中,包括膝关节形态学、生物力学、假体开发、手术设计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为个体化的膝关节置换术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化技术在TKA中的应用做一综述,让更多的临床医生的认识数字化技术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作用.

  • 补肾活血方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影响观察

    作者:刘欣;吴淮;刘文刚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观察术后两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胫骨、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采用股骨远端4个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1~4),胫骨近端3个区(ROI5~7)共7兴趣组分区,记录收集数值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假体周围骨密度较术后2周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假体周围骨密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

  • 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止血带局部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温惠芬;刘伟媚;莫瑞琼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止血带局部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以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恢复.方法:选择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止血带局部反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冰敷及中药封包干热外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自我按摩法.第3d、第5d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自主功能锻炼活动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缓解、自主功能锻炼活动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止血带局部反应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心悸的辨证施护

    作者:李海婷

    目的:观察老年膝关节骨性和风湿性关节炎行单侧或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心悸情况后的辨证施护效果.方法:对35例患者术前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对术后出现心悸的时间进行观察,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35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心悸患者,经辨证治疗和护理后症状均得到及时控制.结论:因膝关节骨性或风湿性关节炎术后可引发的不同证型和不同程度的心悸,经辨证治疗与施护可促进患者康复.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

    作者:吴景明;白波;余楠生;卢伟杰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应用骨水泥型全膝人工关节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共48例(57个膝),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HSS评分60~81分(平均70.2分);术后半年膝关节HSS评分80~92分(平均87.1分).结论术后早期功能锻练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康复
  • 支持力反馈的个性化膝关节置换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作者:王春娟;刘非;张维杰;马建兵;姚舒馨;肖琳;程咏华;徐显辉;连芩;王琦;张明娇

    应用传统外科手术培训模式发展的医师队伍无法满足当前日益激增的膝关节病患就医需求,研究构建一套基于虚拟现实和力反馈技术的个性化膝关节置换手术仿真系统.采用医学影像三维重构技术创建膝关节解剖组织几何模型,应用正向CAD参数化建模技术建立手术器械的几何模型,研究三角网格体素化算法,并基于此生成组织和器械的物理体素模型;通过设备接口和虚拟代理点的坐标匹配映射建立手术器械的力触觉模型,AABB包围盒层次树作为碰撞检测模型,空间重叠相交模拟组织的切割变形,基于单点约束的力触觉渲染方法建立组织和器械的虚拟操作过程;以力反馈设备Phantom Omni和计算机为硬件平台,基于触觉引擎CHAI 3D和OpenGL等软件接口,开发构建虚拟膝关节置换手术仿真系统;将专业医学人员体验系统后实际手术操作训练时间与对照组的作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系统作出等级评估.结果表明,仿真系统可实现个性化膝关节置换手术沿规划路径钻孔和截骨操作的组织形变和力触觉反馈的仿真模拟,并且系统仿真的实时性能良好,视触觉刷新频率维持在60~1 000 Hz左右;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成员的实际手术操作时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4),问卷结果皆在平均优良水平(8分)之上(P<0.05).仿真系统为个性化膝关节置换手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医学培训和术前演练方式.

  • 自体骨植骨修复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

    作者:马涛;宋伟;张育民;姚建锋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利用截骨获得的自体骨植骨的方式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从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对10例(15膝)有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膝关节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测量胫骨平台平均缺损深度15.6 mm,平均截骨10.0 mm,截骨后残余骨缺损平均深度7.68 mm,使用摆锯或磨钻打磨清除缺损表面硬化骨壳达松质骨,同时修整成台阶状水平形骨缺损.采用截骨获得的松质骨片,修整后厚度和形状与缺损处相匹配,覆盖植骨后的缺损处截骨面,形成与胫骨截骨面一致的平面,打实,并用松质骨螺钉或门型钉载桩固定,常规安装胫骨假体,缺损植骨部位完全覆盖于假体下.结果 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可有效修复,承载假体可靠;术后X线片显示胫骨假体下方无骨质缺损表现,假体位置良好.术前美国膝关节学会(KSS )评分平均33.9分,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1.8年,KSS评分平均87.6分.X线示植骨处无骨质吸收和假体松动现象.结论 使用自体骨植骨修复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可合理利用截骨获得的自体骨,达到缺损部位的理想修复,既大限度地保留了胫骨平台的骨量,又重建了胫骨假体的均衡力学支撑.

  •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金江;鲁英;郭艾;李强;吴杰;喻飞;杨波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CR型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4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者进行CR型假体置换,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的4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者进行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S型假体)置换,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AK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CR型假体可以达到与PS型假体置换一致的优良效果.

  • 58例骨肉瘤行特制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梅丽娜;陈凤慧;王林

    目的 探讨促进骨肉瘤特制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和机体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58例骨肉瘤特制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饮食与疼痛的护理,根据特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要点,择期开始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术后2周伤口拆线,切口均Ⅰ期愈合,4周观察膝关节伸屈活动度5 ~ 100°,其中4例屈膝达不到9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精心护理骨肉瘤行特制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患者,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功能恢复和机体康复.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冷敷的疗效观察

    作者:易敏;杨晓琴

    目的 探讨局部冷敷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持续冷敷48 h,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肢肿胀程度和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和患肢肿胀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48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局部冷敷可以有效减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防止肢体肿胀,减少术后出血,促进患者康复.

531 条记录 1/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