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

中华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중화소화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432
  • 国内刊号: 31-136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袁耀宗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定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超;吴兴旺;谢文涛;任晓非;齐芬;许建明

    目的 探讨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在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患者CT检查图像中测量肝脏病变体积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SOS且具有完整CT检查图像的20例患者.分别采用立体点测量法与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测量肝脏低密度区域体积,而后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病变体积和操作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检验.结果 立体点测量法与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所测定的肝脏病变体积分别为(1.001±0.327)和(1.045±0.363) d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法之间的一致性较好.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的操作时间为(597.55±52.86)s(短为500 s),短于立体点测量法的(1 251.60±105.88)s(短为1 07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8,P<0.01).结论 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所测得的SOS患者病变肝脏体积与立体点测量方法无明显差异,而且操作时间更短.

  • 皮圈套扎治疗1型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61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李会贤;马超;张丽瑶;孔德润

    目的 探讨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1型胃食管静脉曲张(GOV1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行EVL治疗的GOV1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并统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环数、急诊(出血24 h内)止血、止血成功、早期(术后72 h至6周)再出血、迟发性(术后6周)再出血及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的情况.随访6~16个月,评估EVL术后并发症.结果 61例GOV1型患者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为(50.9±10.9)岁.EVL中套扎1~6点,平均(3.8±1.9)点.7例活动性出血患者均成功实现急诊止血;术后72 h内有1例发生再出血,止血成功率为98.3%(60/61);早期再出血率为11.5%(7/61),迟发性再出血率为4.9%(3/61),总再出血率为16.4%(10/61).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率为85.2%(52/61).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3/61),所有患者均无溃疡后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和穿孔发生.结论 EVL能有效控制GOV1型患者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静脉曲张消失率高.

  • 6种评分系统和4个实验室检查指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作用

    作者:李曼;邢小康;郭丰

    目的 探讨胰腺炎结局预测(POP)、Ranson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Glasgow评分6种评分系统和CRP、血细胞比容(HCT)、尿素氮和肌酐4个实验室检查指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51例SAP患者.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3d组102例和>3 d组49例.应用ROC曲线比较上述6种评分系统,以及入院0、24、48 h CRP、HCT、尿素氮和肌酐4个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两组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 Ranson评分对≤3d组SAP患者预后评估的AUC值大,为0.916,其次为BISAP、APACHEⅡ、Glasgow和POP评分,AUC值分别为0.832、0.823、0.793、0.787,对≤3d组SAP患者预后的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SAP和APACHEⅡ评分对>3 d组SAP患者预后的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值分别为0.751和0.735,均小于≤3d组SAP患者.入院24、48 h的尿素氮和肌酐对≤3d组SAP患者预后的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AUC值分别为0.856、0.853和0.793、0.874.入院0、24、48 h尿素氮,以及入院48 h肌酐对>3d组SAP患者预后的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AUC值分别为0.709、0.754、0.742和0.716.结论 Ranson、POP和Glascow评分仅适合用于发病至就诊时间≤3d的SAP患者的预后评估.APACHEⅡ、BISAP评分和尿素氮、肌酐可用于评估>3 d的SAP患者的预后,但更适合≤3d的SAP患者.

  • 胰腺腺鳞癌20例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作者:鲁璎;姚家美;王明亮;曾蒙苏

    目的 分析胰腺腺鳞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表现,总结具有诊断价值的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胰腺腺鳞癌患者的MRI资料.图像分析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信号、强化特点、胆管及主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情况.结果 20例胰腺腺鳞癌患者的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大径(范围)为(3.39±1.17) cm(1.37~5.87 cm).病灶位于胰头部12例,位于胰体尾部8例.病灶表现为类圆形11例,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形9例;病灶边界清晰8例,病灶边界模糊12例.20个病灶T1加权成像为低或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为等或稍高信号.18个病灶内可见大小不等囊变坏死区,2例为完全实性病灶.19例患者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呈环状或分隔样,强化由肿瘤周边开始,呈渐进性增强,肿瘤内明显强化的区域接近或超过正常胰腺组织的信号强度.结论 胰腺腺鳞癌易发生囊变坏死,其MRI增强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MUSETM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13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彭丽华;杨云生;万荣;陈胜良;杨竞;王潇潇;闫斌;史以超;王巍峰;艾洁

    目的 评估MUSETM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7年3月至11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接受MUSETM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的13例GERD患者,比较其手术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问卷(GERD-HRQL)评分、症状控制满意度、胃食管反流症状诊断问卷(GERD-Q)评分、食管炎程度、阀瓣情况、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等.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GERD-HRQL总评分由术前停用PPI 7 d时的23分(14~36分)降至术后3个月的3分(0~21分)和术后6个月的1分(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11、-3.183,P均<0.01).13例患者中,术后GERD-HRQL总评分下降≥50%者11例.胃灼热症状总分由术前停用PPI 7 d时的21分(13~29分)降至术后3个月的0分(0~17分)和术后6个月的0分(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13、-3.182,P均<0.01).13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的症状控制评价为满意者7例,尚可者4例,不满意者2例;术后6个月的症状控制评价为满意者9例,尚可者4例;满意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235、25.159,P均<0.01).GERD-Q总评分由术前的13分(8~17分)降至术后3个月的6分(3~11分)和术后6个月的6分(6~l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92、-3.066,P均<0.01).DeMeester积分由术前的38.40分(20.20~255.30分)降至术后6个月的11.10分(1.10~46.20分);pH值<4的总时间占比由术前的10%(5%~75%)降至术后6个月的3%(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80、-3.181,P均=0.001).手术前后食管动力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食管炎的患者由术前的3例增至术后的8例.阀瓣形态≤Ⅱ级的患者由术前的3例增至11例.术后6个月随访,13例患者中完全停用PPI者10例,用药减少>50%者1例,用药减少≤50%者2例.13例患者术后48 h内均有轻微可耐受的咽痛、上腹隐痛,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MUSETM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49例的临床与内镜下特点分析

    作者:骆定海;郑海红;毛鑫礼;何赛琴;何必立;徐铖;叶丽萍

    目的 总结胃炎性纤维性息肉(IFP)患者的胃镜下表现、超声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 纳入2011年9月至2016年11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行内镜下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49例胃IF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史、内镜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 49例胃IFP患者中,男16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54岁;病灶大径为1.0~2.0 cm者33例(67.3%);病灶单发48例,多发1例;病变位于胃窦前壁17例(34.7%),胃窦后壁7例(14.3%),胃窦小弯侧7例(14.3%),胃窦大弯侧7例(14.3%).41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位于黏膜下层28例,位于黏膜层、黏膜肌层13例,超声内镜检查误诊率为29.3%(12/41);表现为低回声结构26例,高回声结构11例,偏低回声结构4例.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一次性切除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37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后经病理确诊.术后病理检查显示,黏膜下层或黏膜固有层梭形细胞增生,束状、交错状排列,或以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及黏膜腺体形成旋涡状或洋葱皮样结构.47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至截稿患者均存活,且无病灶复发及转移.结论 胃IFP术前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诊断.因大部分病灶大径<5 cm,首选内镜下切除治疗.

  • 腔壁贴合型金属支架治疗急性胰腺炎胰周液体积聚27例的价值分析

    作者:沈永华;朱浩;邹晓平;吕瑛;王雷;刘明东

    目的 评估腔壁贴合型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LAMS)在治疗胰周液体积聚(PF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应用LAMS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PFC的患者.纳入标准为首次接受治疗;年龄≥18周岁;PFC直径>6 cm且有压迫现象等临床表现,或持续观察见直径增大,或出现感染征象;病程>4周,且囊肿壁和消化管壁间距离≤1 cm;排除其他胰腺囊性病变,如浆液性囊腺瘤(癌)、黏液性囊腺瘤(癌)、实性假乳头状瘤等.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27例PFC患者,均成功穿刺并置人LAMS,PFC完全引流率为96.3%(26/27).LAMS维持时间的中位数为26 d,范围为4~135 d.17例患者通过LAMS行清创治疗,清创次数为(2.5±1.3)次.2例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并放置胰管支架,5例行体外经皮穿刺引流,1例行外科手术引流.27例PFC患者中,发生并发症8例(29.6%),包括支架移位2例,术后感染3例,穿孔2例,出血1例,均在保守治疗后好转;无患者死亡.结论 LAMS在PFC的治疗中有效且相对安全,可能会改变PFC的临床治疗策略.

  • Polo样激酶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顾春燕;肖锋;卞兆连;肖静文;陈丽燕;邵建国

    Polo样激酶(Polo-like kinase,PLK)在细胞周期进程和DNA损伤反应中有重要作用.PLK4初在果蝇中被发现,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结构与PLK家族其他成员不同,主要参与调控中心体的复制和细胞周期进程[1],过表达PLK4能诱导肿瘤细胞中心体扩大、染色体不稳定和肿瘤侵袭性增强[2-3].本研究旨在明确PLK4 mRNA和蛋白质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 炎症性肠病抗体谱的临床应用经验

    作者:谢颖;窦晓坛;沈永华;刘文佳;陈敏;张晓琦;于成功;邹晓平

    IBD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升高,其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异常免疫反应所致肠道慢性炎症有关.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可用于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既往研究认为抗酿酒酵母抗体(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tibody,ASCA)在CD患者中多见,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在UC患者中多见[1].此外,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small goblet cell antibody,GAB)和抗胰腺腺泡抗体(pancreatic acini antibody,PAB)也与IBD关系密切.本研究总结应用上述4种血清学抗体诊断和鉴别诊断IBD的经验,探讨IBD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 糖尿病与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关系

    作者:姜华;高建鹏;王辉;张志波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病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总病死率为5%~10%,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病死率高达15%~20%[1].2012年新修订的亚特兰大标准将AP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重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和SAP,主要根据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无明确推荐的预测早期SAP和预后指标.研究发现,是否合并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AP的严重程度[2],可用于早期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现潜在致命因素和评估患者的病情、转归、预后.准确管理早期SAP对降低S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非常重要[3].目前主要通过临床评分系统[国际常用的有Ranson评分系统、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系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系统]、影像学评分及化验指标评估AP的病情,预测S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但这些评估方式并不包括可能影响AP严重性及病死率的合并症糖尿病.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糖尿病与AP病死率的关系,同时评估AP合并糖尿病的预后判断价值,预测AP病死率,并与其他评分系统进行比较.

    关键词:
  •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致月经不调三例

    作者:陈茜;何尧儿;范一宏;张璐;吕宾

    例1 患者女,38岁,2013年12月确诊为CD,行注射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5 mg/kg)加硫唑嘌呤片(100 mg,1次/d)治疗,2014年7月结束6次注射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因大便隐血仍反复阳性,改口服沙利度胺片(100mg,每晚1次)和硫唑嘌呤片(100 mg,1次/d)治疗.服用沙利度胺片半年后月经量逐渐减少并出现闭经,2014年12月29日行性激素检查: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为92.21U/L,雌二醇(estradiol)水平<20 ng/L,妇科诊断为卵巢早衰.自2015年2月起患者规律服用地屈孕酮片(10 mg,2次/d)至2017年11月1日.2016年7月患者因脚部麻木调整沙利度胺片药量(75 mg,每晚1次),病情控制良好.2018年1月因并发缺血性肠炎停服硫唑嘌呤片.之后患者服用沙利度胺片(50 mg,每晚1次)维持治疗,月经量少,周期正常.

    关键词:
  • 以十二指肠占位就诊的胰腺结核一例

    作者:谢娟;顾晓静;黄李雅

    患者男,23岁,因上腹部不适半个月于2016年3月9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半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后剑突下隐痛不适,伴有恶心,无畏寒、发热,无反酸、嗳气,无呕血、黑便,未予以重视及进一步治疗.因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每次进食后出现剑突下疼痛不适,伴有恶心,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经鼻电子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质待定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以“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质待定”收住消化内科.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近半个月体质量下降3 kg.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型偏瘦,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未触及明显包块.

    关键词:
  •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上消化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陈月;徐琛莹;俞丽芬

    阿司匹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级预防的基石.持续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即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既是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置入支架后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1-2],也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患者的二级预防方案[3].胃肠道是DAPT导致出血常见的部位,联合应用PPI可减少抗血小板药物诱发的上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从而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鉴于DAPT一线优选方案及疗程的更新,现就DAPT与PPI联用的获益和风险评估,以及长期应用PPI的不良反应的客观评价等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自身免疫性肝病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诊治特点

    作者:田佳骏;郭晓培;周璐;王邦茂;张洁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组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从而出现肝功能异常及相应临床综合征的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此外,部分AILD在具有AIH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符合PBC或PS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被称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临床实践中发现AILD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其中又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为常见.而在1999年的AIH积分诊断系统中,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的AITD患者应加2分[1],因此探讨AILD和AITD的关系对AILD诊断和治疗的意义重大.本研究综述了AILD并发AITD的研究进展和诊治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合理决策.

    关键词: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意见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部;《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部;《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广泛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治,但ERCP操作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出血、感染,穿孔等.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药物可有效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然而目前对ERCP的围手术期合理用药认识存在明显不足,围手术期合理使用预防药物的比例较低[1-2].目前关于ERCP围手术期用药的研究繁多,但结论不一,2015年我国制定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药物预防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3],近年来随着对ERCP围手术期用药研究的报道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来自中国的临床研究占30%以上,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5月在南昌组织召开了“ERCP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意见研讨会”,经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后形成了本共识意见,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陈萦晅;时永全;刘玉兰

    2018年9月27日至2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The 18th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 China,CGC 2018)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胜利召开.CGC 2018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辽宁省医学会和沈阳军区总医院承办.大会正式注册代表5 160人,现场直播网络收视26 809人,点击观看67 391人次,高在线1 583人.参会人数规模创历届之,是我国消化界规模大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是具权威性、代表性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WGO)、世界消化内镜协会(World Endoscopy Organization,WEO)、欧洲胃肠病学会、美国胃肠病学会、亚洲胃肠病学会的主席及其代表,以及Gut主编、Gastroenterology 前任主编、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和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Journal前任主编等参加了此次盛会.在9月28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会歌《消化之歌》首度亮相,在各位青年委员激情悠扬的歌声中,沈阳军区总医院郭晓钟教授宣布大会正式开幕,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旻湖教授致开幕词,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先生、辽宁省医学会秘书长徐洪斌先生和沈阳军区总医院院长仲怀春大校到会祝贺并致辞.见图1.

    关键词:
  •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作者:索宝军;王晔;周丽雅;林三仁;胡海棠;秦湘红;刘芳;黎兴毅;杨苏河;艾普拉唑临床协作组

    目的 评价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为非劣效性检验.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40家医院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成艾普拉唑钠组(给予注射用艾普拉唑钠10 mg,每24h1次,首剂加倍)和阳性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每12h1次),疗程均为72 h.比较两组72 h总体人群止血率、4~7 d临床再出血率、输血率、疗程内需改用其他治疗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共纳入53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其中艾普拉唑钠组355例,阳性对照组178例.艾普拉唑钠组和阳性对照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72 h总体人群止血率分别为97.69%(339/347)和97.14%(170/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7 d均未出现再出血患者.艾普拉唑钠组和阳性对照组输血率分别为5.07%(18/355)和3.37%(6/178),静脉滴注过程中需改用其他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0.56%(2/355)和0.56%(1/1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艾普拉唑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4%(14/355),低于阳性对照组的8.43%(15/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2).结论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相似,而且剂量更小,用药次数更少,安全性更佳.

  • 疑似急性胰腺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袁玥;刘心娟;尚占民;王建鑫;路跃武;温晓红;蒋涛;于晓敏;郝建宇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皮肤、血液系统和肾脏.消化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者相对少见,难以识别,这些患者往往因主要临床表现首先就诊于消化内科,因此,对这些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有赖于消化内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本例患者不明原因发热、腹痛,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膜后及胰腺周围渗出,初诊疑似急性胰腺炎.后经多学科讨论,完善相关检查,考虑诊断为SLE、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4相关性疾病.现对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情况.

    关键词:
中华消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4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