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阴道镜术语的标准化及其意义

    作者:隋龙;李燕云

    阴道镜是介于肉眼和低倍显微镜之间的放大内窥镜,利用强光源照明并放大后检查子宫颈与下生殖道病变,以便定位活检并指导治疗与随访。阴道镜检查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近年,其在下生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阴道镜检查用以识别子宫颈病变重的区域并引导在该区域进行活检。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病理诊断只是提示患者是否需要治疗,而真正的临床决策,如具体如何治疗则有赖于阴道镜图像、转化区类型等来协助决定。阴道镜术语就是在阴道镜检查中对所观察到的重要解剖部位或组织(上皮、血管)区域的阴道镜图像进行命名,以达到诊疗过程中所用术语标准化的目的。国际子宫颈病理与阴道镜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ervical Pathology and Colposcopy,IFCPC)成立于1972年,由代表全球不同国家、机构的子宫颈病理学专家和阴道镜专家组成,致力于形成和推广国际统一的阴道镜术语和规范,是目前子宫颈病理与阴道镜的权威性国际组织。

  • 趋化因子CXCL 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尹格平;武爱芳;梁静;支圆圆;朱彤宇;李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rs26608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rs1799724的2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GT)和等位基因频率(AF)分布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型及宫颈癌发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5家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90例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外周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按照宫颈组织诊断性病理学检查结果等将790例受试者分为:CIN Ⅰ组(n=78)、CIN Ⅱ组(n=92)、CIN Ⅲ组(n=137,包括宫颈原位癌77例)和宫颈癌(浸润癌)组(n=132)及健康对照组(n=351)。采用 TaqMan探针法对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要求的位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济南军区总医院等收集病例的5家医疗单位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数据资料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果为:①AF 对比显示,TNF-α/rs1799724和趋化因子CXCL12/rs266085与宫颈癌之间有相关性: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rs1799724位点的胞嘧啶(C)-AF(分别为73.9%和9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45,95%CI (0.166~0.361),P=0.000];宫颈癌组中胸腺嘧啶(T)-AF 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82,95%CI(2.771~6.012),P=0.000]。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 rs266085位点的 C-AF 分别为40.9%和49.7%[OR=0.700,95%CI(0.526~0.933),P=0.015],宫颈癌组中 T-AF 显著高于对照组[OR=1.428,95%CI(1.072~1.902),P=0.015]。②rs1799724位点的 GT和 AF在对照组与 CINⅠ组和 CINⅡ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CIN Ⅲ组和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66085位点在对照组与Ⅰ~Ⅲ型CIN组的 GT和 A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位点(rs1799724和rs266085)在Ⅰ~Ⅲ型CIN组之间GT和AF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宫颈癌组与Ⅰ~Ⅲ型CIN组之间 rs1799724和 rs266085位点 GT对比提示:与CINⅠ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 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724 AF对比提示:宫颈癌组与CINⅠ组和CINⅡ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CIN 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66085位点 AF 对比提示:宫颈癌组与 CINⅠ~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CXCL12/rs266085和TNF-α/rs1799724位点的风险基因型是 TT 和 TC,上述位点异常同时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是子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 宫颈锥切和子宫切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作者:文燕;卢玉娟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和子宫切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经阴道镜活检后诊断为CINⅢ级患者306例,年龄25 ~ 62岁,其中首选行宫颈锥切术者177例;首选行子宫切除术者129例,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在诊断和治疗CINⅢ级的差异.结果 行宫颈锥切术的177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阴性为2例,CIN Ⅰ级为8例,CINⅡ级为26例,CINⅢ级为97例,镜下浸润18例,早期浸润癌为26例.行子宫全切术的129例患者术后病检结果:阴性4例,CIN Ⅰ级6例,CINⅡ级11例,CINⅢ级78例,镜下早侵13例,早期浸润癌为17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宫颈锥切术的177例患者有效随诊率为88.1%,显著高于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有效随诊率(71.3%)(P<0.05).在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调查上,宫颈锥切组明显优于子宫全切组.结论 宫颈锥切是诊断和治疗CINⅢ级病变的合理方法,建议CINⅢ级患者可以先作宫颈锥切,切下宫颈组织作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程度,指导手术范围的选择.

  • 关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问题的讨论

    作者:章文华;李淑敏

    当前,宫颈癌依然是妇女健康的"头号杀手",高危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病的必要条件.CIN的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确切数据;在美国,CIN的发病率为3.8%.由于宫颈癌和CIN发病率的上升以及患者的年轻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术团体制定了一系列诊治指南,我国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指南,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宫颈癌和CIN临床的诊治,使患者得到合理的个体化治疗,但在CIN诊断程序标准化和治疗规范化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 骨桥蛋白在子宫颈鳞癌患者局部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孙晓玲;姚卫红;卫庆萍;付亚红;冯锋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OPN)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鳞癌患者相应子宫颈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OPN作为子宫颈鳞癌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例慢性子宫颈炎、18例CIN和21例子宫颈鳞癌患者子宫颈局部组织中OPN的表达.结果 OPN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子宫颈鳞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77.78%和80.95%,依次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鳞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鳞癌患者OPN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但结果 显示随着临床分期的逐渐升高.OPN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结论 OPN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可能与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子宫颈脱落细胞人类端粒酶RNA亚单位基因的表达对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意义

    作者:李肖甫;李雁青;张琳琳

    目的 分析人类端粒酶RNA亚单位(hTERC)基因在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0例子宫颈脱落细胞涂片中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其中24例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ILM);76例为细胞学异常样本,并用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其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结果 hTERC基因在NILM、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2.25%、75.00%、35.71%、81.81%和100.00%.正常对照组显著低于阳性病变各组(P<0.05);HSIL组显著高于ASCUS组、LSIL组(x2=6.1736,x2=5.0004,P<0.05).HPV阳性率在细胞学分组中的表达情况分别为ASCUS 54.80%、ASC-H 75.00%、LSIL 60.70%、HSIL 90.90%和SCC 100.00%.HSIL以上组HR-HPV阳性率明显高于ASCUS组(x2=4.1767,P<0.05).结论 hTERC基因的扩增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TERC基因检测可作为预测子宫颈病变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 P16、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俞小元;万美珍;杨宇星;侯岩峰;程晓伟;董丽萍;承莉;陈雅

    目的 研究p16、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榆测118例不同病变的子宫颈组织中p16、FHIT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中子宫颈炎1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38例、子宫颈癌65例.在子宫颈炎、CIN 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子宫颈癌中,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4/12)、70.0%(7/10)、87.5%(14/16)、92.3%(60/65);FHIT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3.3%(11/15)、75.5%(9/12)、60.0%(6/16)、37.5%(6/16)、30.8%(20/65).p16和FHIT蛋白在CIN、子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子宫颈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16与FHIT蛋白表达间存在正相关(x2=33.33,P<0.001).结论 p16、FHIT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标志物,并可作为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p16、Ki-67检测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昱;邓洋;李卿

    目的 探讨检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p16INK4a(p16)及Ki-67蛋白表达的价值,为G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35例CIN Ⅰ、44例CINⅡ、20例CINⅢ组织制成切片,用杂交捕获二代法(HC2法)检测HPV-DNA,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p16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PV-DNA在CIN Ⅰ、CINⅡ、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4%(11/35)、63.6%(28/44)、85.0%(17/20).p16在CIN Ⅰ、CINⅡ、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23/35)、97.7%(43/44)、100.0%(20/2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0,P=0.00);随着p16阳性表达率的升高,鳞状上皮HPV感染程度加深.Ki-67蛋白在CIN Ⅰ、CINⅡ、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27/35)、79.5 %(35/44)、95.0%(19/20),其阳性表达率随着子宫颈鳞状上皮HPV感染程度加深而升高,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3.00,P=0.22).结论 HPV的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发展相关.p16和Ki-67联合检测可作为CIN诊断的客观参考指标.

  •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旭晔

    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展为浸润性子宫颈癌的过程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TERC)基因扩增随子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并且对于子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及子宫颈癌发展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hTERC基因有望成为子宫颈高危病变筛查的一种有效的特异标志物.

  • 阴道镜诊断、阴道镜活检与阴道镜超高频电波刀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季菲;傅君;庄文明

    目的:探究与分析阴道镜诊断、阴道镜活检与阴道镜超声高频电波刀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活检与阴道镜LEEP,对比阴道镜拟诊分别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阴道镜下LEEP活检结果及阴道镜图像特征对C1N的诊断价值.结果:阴道镜图像特征拟诊CIN Ⅰ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IN Ⅱ及CIN Ⅲ,具有显著差异(x2=22.87,P<0.05;x2=5.29,P<0.05;).阴道镜图像特征拟诊CIN Ⅰ的特异性与CIN Ⅱ及CIN Ⅲ相比有明显差异(x2=5.52,P<0.05;x2 =15.58,P<0.05).阴道镜拟诊与阴道镜下LEEP活检符合率分别为CIN Ⅰ(68.66%)、CIN Ⅱ(44%)、CIN Ⅲ(61.9%)及浸润癌(100.00%).阴道镜拟诊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为CIN Ⅰ (71.64%)、CIN Ⅱ(52%)、CIN Ⅲ(28.57%)及浸润癌(28.57%)阴道镜下LEEP活检与阴道镜下活检的CIN Ⅰ及CIN Ⅱ诊断符合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x2=0.15,P>0.05x2=0.32,P>0.05).阴道镜拟诊同阴道镜下LEEP活检的CINⅢ及浸润癌诊断符合率较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符合率相比均明显偏高,具有显著差异(x2=4.71,P<0.05;x2=7.78,P<0.05).结论:阴道镜在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阴道镜LEEP活检较单独阴道镜活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 宫颈液基不满意标本对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李肖甫;张琳琳;田庆丰

    目的 评价不满意标本对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3205例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宫颈检查病例,将其中的1770例不满意标本用冰醋酸进行重新处理,对重处理仍不满意者重新取材,至制片满意后再次判读.结果 重新处理后,不满意率由13.4%下降到1.43%,下降了11.97%.重处理组与标本满意未处理组比较病变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度病变以上的检出率重处理组有大于未处理组的趋势.重取材组各级别病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重处理组和未处理组(P<0.05).结论 宫颈病变可导致液基细胞学取材制片不满意率增加,应重视对不满意标本的重新处理或重取材,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 高频电波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伊丽努尔;刘清华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由于操作方便,可保留生育功能,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sh,CIN)的诊断和治疗,近几年在国内也陆续有报道.

  • Ki67、P16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

    作者:姚斌

    目的 探讨Ki67、P16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断分级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5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型(CIN Ⅰ)、5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中,CINI Ⅰ 20例,CINⅢ30例)、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观察患者Ki67、P16的表达效果.结果 Ki67表达阳性细胞在宫颈鳞状上皮中的位置分布与CIN级别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16表达水平在CIN Ⅰ、CINⅡ、CINⅢ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达水平与CIN级别呈正相关.结论 Ki67、P16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分级有一定辅助作用.

  •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作者:栾娟;陈丽英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疾病,本文报道1例反复BV且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3次均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从首次TCT示ASCUS到阴道镜活检病理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玉、见挖空细胞仅6个半月,从CIN玉到LEEP术后病理示CINⅠ~Ⅱ为21个月,提出BV长期存在,增加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几率,延迟了HPV的消退,加速了CIN的发展进程。当TCT出现ASCUS时,如有BV、宫颈炎时,应积极对症规范治疗,配偶也应积极配合检查治疗,以减缓CIN的发展进程。该患者愈后复查TCT,如果仍为ASCUS,应检测HPV DNA,必要时阴道镜活检,定期进行TCT、HPV检测,以降低宫颈CIN的漏诊率,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合并妊娠的诊断和处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宁娅

    1 概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1],两者的上皮变化性质相同,程度不同.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探讨

    作者:伍萍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宫颈专科门诊行机会性筛查患者4 319例,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对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环状电圈切除术(LEEP),对病理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种干预手段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及相互关系.结果 TCT结果 异常者共287例.其中ASCUC 171例,LSIL 86例,HSIL 27例,可疑癌3例.TCT结果 异常者全部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在ASCUS和LSIL患者中发现存在一定比例的高度病变.结论 TCT+阴道镜+LEEP术是目前诊治宫颈疾病较完善的阶梯式诊治手段.

  •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比较

    作者:吕萍

    目的:对比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0例CIN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CKC 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治疗CIN,与CKC比较,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手术费用,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张叶仙

    1967年,Richart提出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概念,80年代初,我国学者杨大望教授建议将CIN译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由于能反映宫颈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被国内学者所接受.

  • 人乳头瘤病毒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子宫颈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其差异

    作者:齐淑贞;张国成;张津萍;曾学思;曹元华;钟铭英;陶小华;刘彤云;王千秋;杨荣阁

    目的 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蛋白质组表达情况,探讨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采用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对HPV高危基因型感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危基因型感染的子宫颈尖锐湿疣和正常对照的子宫颈上皮组织进行两两比较,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对3组26个差异蛋白质点的分析共获得了22张肽质量指纹图,搜索后得到18个与其相匹配的蛋白质点.通过查询NCBInr数据库获得初步鉴定的18个蛋白质功能信息,主要与细胞代谢、信号传导、细胞分泌、细胞骨架构建及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相关.结论 高、低危基因型HPV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蛋白质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和处理中的意义及作用

    作者:金滢;潘凌亚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HPV检测可大程度优化子宫颈筛查和子宫颈异常细胞学的临床处理.对于30岁以上妇女,如HPV检测为阴性且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可安全地将子宫颈筛查间隔延长至3年.但是,由于HPV病毒感染在年轻妇女中常见且多为一过性感染,因此不建议将HPV检测作为年龄小于30岁妇女的子宫颈筛查内容.对于任何年龄妇女,建议将HPV检测作为未明确诊断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患者的分流检测方法,同时对于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或不典型腺细胞而未发现中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HPV也是随诊方法之一.对于治疗后患者,HPV检测也和阴道镜及子宫颈细胞学一样,可作为随诊方法.HPV检测的正确使用可促进异常子宫颈细胞学的处理.

205 条记录 3/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