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原位腺癌的处理(2006年版)

    作者:;;;;;;李志刚

    2006年9月18-19日,146名代表29个组织和专业学会的专家在Bethesda聚会,修改制订了有关如何处理宫颈癌筛查异常结果妇女的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共识指南.

  • 子宫颈病变电环切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乌兰娜;刘志红;周艳秋;汤惠茹;张礼婕;李瑞珍;吴瑞芳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行子宫颈电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阳性,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 58例、CIN Ⅱ 72例、CINⅢ 95例(原位癌10例)患者行LEEP,切除组织标记后均行病理检查.结果LEEP术后3个月随访CIN I 100%治愈,CIN Ⅱ 98.6%治愈,CINⅢ 98.9%治愈,宫颈糜烂100%愈合,宫颈肥大89.8%完全恢复正常大小.术后6个月随访CIN 100%治愈.术后3、6、9、12个月随访患者HPV检测转阴率显著,10例原位癌术后随访1年正常.结论LEEP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 HPV基因分型对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临床分流价值

    作者:罗丽花;伍世钢;张婉仪

    目的 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对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临床分流价值.方法 对115例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检查结果为ASC-US的病例进行HPV基因扩增分型检测以及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15例ASC-US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炎症的有57例(49.6%),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rN Ⅰ)22例(19.1%),CINⅡ~Ⅲ级27例(23.5%),浸润性鳞状细胞癌9例(7.8%).其中高危型HPV阳性者52例,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在高危型HPV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对ASC-US病例有重要的临床分流价值.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杨清绪;韩安家;熊敏;武彤彤;吴惠茜

    [目的]观察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进一步探讨HPV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HC)SP法及原位杂交(ISH)法对76例慢性宫颈炎(CC)、8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87例浸润性子宫颈癌(ICC)的活检组织分别行BCL-2蛋白表达及HPV检测的研究.[结果]浸润性子宫颈癌组及CIN组中的HPV感染率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HPV阳性的61例CIN中BCL-2蛋白表达36例,阳性率为59.0%;HPV阳性的67例浸润性子宫颈癌BCL-2蛋白表达49例,阳性率为73.1%,而119例HPV阴性者BCL-2蛋白表达26例,阳性率21.8%,3者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子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增高,进一步探证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且BCL-2蛋白的表达可能是HPV致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 对比分析子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艳玲

    目的 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别采取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妇产科随机抽取100名发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取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子宫颈冷刀锥切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的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所需时间为(25.7±14.3) min,试验组为(7.2±2.5) min,两组对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有3例(6.00%)出现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例(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IN的治疗,采用LEEP疗法比传统的CKC法的效果更加显著,并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在治疗价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应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mdm2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子宫颈癌中的表达

    作者:王东红;孙丽君;邓卫安;明祖谦

    目的:探讨MDM2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鳞癌、腺癌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链霉素-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对40例子宫CIN、21例子宫颈腺癌、62例子宫颈鳞癌和20例慢性子宫颈炎的石蜡标本中mdm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mdm2蛋白在子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高于CIN组和慢性子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②mdm2蛋白在各级CIN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③在子宫颈腺癌及鳞癌中,mdm2蛋白的表达随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m2蛋白的表达在子宫颈癌与子宫颈良性病变间有所不同,且随子宫颈癌变程度的加重而mdm2蛋白的表达增加,故检测mdm2蛋白可能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价值.

  • Leptin、NF-κBp65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罗元;李辛辛;魏斐斐;林思彤;韦玉鸾;郑萍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 κBp65,NF-κBp65)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MaxVisionTM法检测63例慢性子宫颈炎(炎症组)、125例CIN组织(CIN组)中Leptin和NF-κBp65的表达.结果 Leptin在炎症组中100%表达,且呈强阳性表达,在CIN组中随着CIN级别的升高其表达逐渐减弱;NF-κBp65在炎症组和C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CIN组为强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随CIN级别升高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tin和NF-κBp65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 NF-κBp65的高表达对CIN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在CI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细胞异常增生影响Leptin合成与分泌而致其表达下降或异常.

  • 兰陵地区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丽冉;王新国;谢凤祥;赵东曼;范波涛;李欣;祁德波

    目的:收集和分析兰陵地区子宫颈癌筛查结果,为子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上半年兰陵地区已婚女性入组研究,收集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在严格诊断质量控制下按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的诊断标准进行判读。结果收集标本13832例,标本满意率达99.96%。微生物检出情况:真菌感染99例(0.72%),滴虫感染120例(0.87%),放线菌感染30例(0.22%),细菌性阴道病770例(5.57%),共1019例(7.37%)。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ing,LCT)情况: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ASC-US)479例(3.46%),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SIL,ASC-H)25例(0.18%),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235例(1.7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90例(0.65%),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SCC)1例(0.01%),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4例(0.03%)。细胞学检查异常共834例,占6.03%。细胞学检查异常人群集中在25~55岁。诊断质量控制结果: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与上皮内病变的比值(ASC/SIL)为1.546;27例HSIL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显示26例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Ⅲ级,符合率为96.3%。结论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能发现子宫颈微生物感染及癌前病变,为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子宫上皮内瘤样变57例分析

    作者:覃艳芬;罗凤娥;刘冬艳;陈秀端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通称,它包括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早期诊断是适当处理、阻止其向癌发展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开展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点活检方式,大大提高了CIN的检出率.现通过57例分析浅谈CIN诊断技巧.

  •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二次病理结果分析

    作者:江卫红;朱翠婷;刘惠媚;姚蔼娉

    目的 阐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过程中阴道镜活检及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二次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 Ⅰ~Ⅲ患者105例,予LEEP治疗,分析阴道镜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 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相符者70例,占66.67%(70/105),不相符者35例,占33.33%(35/105),其中病理级别上升18例,占17.4%(18/105),诊断降低17例,占16.19%(17/105).结论 在诊治CIN中LEEP术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仍有一定的差异,终诊断以病理诊断级别高者为准;LEEP术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在CIN诊治过程中LEEP是一种理想的手段.

  •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方法在子宫颈病变中检测HPV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何春年;翟金萍;徐翠清;陈琛;石卫东

    [目的]探讨在子宫颈活检组织中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较敏感和准确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一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活检组织病例,分别做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HPV-DNA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IHC)技术检测HPV-Ag.在光镜下对比观察,统计分析.[结果]30例CSCC和33例CIN,用ISH方法阳性率分别为56.7%和69.7%;用IHC方法阳性率分别为0.0%和15.2%,ISH与IHC对比,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5例IHC的阳性病例,ISH检测全部为阳性;IHC阴性的病例,ISH检测64.3%阳性,在连续切片上显示,ISH比IHC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且强度增加.[结论]用ISH技术检测HPV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明显优于IHC方法,提倡在妇科临床病理工作中放弃IHC,应用ISH检测技术,有益于HPV的检出与防治.

  • Leep锥切术辅以结合性雌激素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观察

    作者:蒋芝蓉;王晨笛;陈云芬;张胜连

    目的:探讨Leep锥形切除术辅以结合性雌激素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07年4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收治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Leep锥形切除术,术后予结合性雌激素0.625 mg口服,qd,服用30 d;对照组单纯采用Leep锥形切除术.观察术后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阴道渗液、伤口脱痂出血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渗液、脱痂出血、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Leep锥形切除术辅以结合性雌激素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子宫颈锥切术后妊娠早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尹婕;宋英娜

    目的:通过单中心数据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对早产的影响以及其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7 ~2017年分娩的无明显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且既往有子宫颈锥切术史患者(锥切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分娩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回顾性队列分析两组早产率差异.129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能够获得完整的锥切病理资料,并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该67例锥切患者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29例孕前接受过子宫颈锥切术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年龄、吸烟、不良孕产史、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锥切组早产率显著升高(13.2%vs 5.2%) (P=0.000).67例锥切患者中锥切深度>15 mm患者早产率为20.0%(8/40),而锥切深度≤15 mm早产率为3.7% (1/27) (P =0.055);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Ⅲ)患者早产率25.7% (9/35),而CIN Ⅰ和CINⅡ患者早产率为0%(0/32) (P=0.008).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INⅢ是锥切手术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P =0.006).结论:子宫颈锥切手术后妊娠早产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CINⅢ是锥切手术引起早产的危险因素.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作者:王世阆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通称.它包括子宫颈非典型增生(cervical dysplasia)及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1967年Richart提出这两种病变是子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而将其统称为CIN,并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CIN1指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2指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3指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或原位癌.CIN已逐渐取代了轻、中、重度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的名称.CIN更能表明从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发展到原位癌乃至浸润癌的连续过程.

  • 宫颈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彭莉;吴若松;徐波;郑峥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整理5年来我院宫颈锥切病人49例,对比其一般资料、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及锥切病理报告.结果:宫颈锥切的病人逐年增加.29例(59.2%)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一致,20例(40.8%)不一致.18例(36.7%)宫颈锥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一致;31例(63.3%)不一致,其中6例(12.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重,25例(51.0%)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轻.结论:宫颈锥切术是子宫颈上皮肉瘤变病变程度的高级确诊手段,对其他诊断方法有疑问的病例尤其实用.并且,随着CIN及年轻宫颈癌的增多,宫颈锥切术成为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较恰当的治疗选择.

  • 对宫颈细胞学ASC-H患者进行反馈性HPV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文毅;陈颖;王世凤;胡志敏;赖娜;王敏

    目的:探讨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的妇女进行反馈性HPV(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的197例ASC-H患者的反馈性HPV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收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所有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H患者共197例,并有反馈性HPV检测和宫颈组织学检查结果共有124例;均为女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约46岁;临床以宫颈糜烂、同房后出血、体检等方式就诊。其中HPV阳性患者共92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炎症及正常的22例,约占23.91%,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5例,约占16.3%,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癌10例,约占59.78%;HPV阴性患者共32例,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炎症及正常的23例,约占71.88%,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8例,约占25%,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1例,约占3.12%,CINIII及鳞癌均未检出。由此可见HPV检测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癌有较高的预测值,HPV阳性的ASC-H患者发生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风险高于HPV阴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所有宫颈细胞学ASC-H患者进行反馈性HPV检测是非常有益的,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检查及过度治疗,降低患者的焦虑感。

  •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涂媛;陈琼;石海鹏;李芬;李钒;何林;章培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定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对217例我院就诊患者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HPV E6/E7 mRNA定量检测.结果 HPV E6/E7 mRNA阳性率随着细胞学和病理学宫颈病变级别升高呈趋势性增加.HPV E6/E7 mRNA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以上(CIN2+)诊断的灵敏度高于TCT,特异度低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和TCT联合平行(并联)试验筛查效果较好,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95%CI(73.8%,95.9%)]和79.0%[95%CI(72.2%,84.8%)].结论 TCT和HPV E6/E7 mRN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防治宫颈病变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HPV分型检测在HPV阳性ASC-US管理中的风险分层作用

    作者:毕蕙;裴志飞;刘燕

    目的 探索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细胞学不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者,不同HPV型别感染者的管理模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子宫颈细胞学ASC-US且HPV分型检测阳性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5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胞学ASC-US者不同HPV型别感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及以上(CIN3+)风险.结果 在567例HPV阳性的ASC-US中,共检出CIN2+99例,占17.50%(99/567),其中在HPV16/18型别 、HPV31/33/45/52/58、HPV35/39/51/53/56/59/66/68感染者中分别检出CIN2+54例(29.20%,54/185)、37例(15.60%,37/237)及8例(5.40%,8/145),三者间的CIN2+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1.49,P<0.05).在HPV16/18/31/33/45/52/58型别感染者中共检出CIN2+91例,占91.90%(91/99),其检出CIN2+敏感性为91.90%,特异性为29.20%,阳性预测值为21.60%,阴性预测值为94.50%.在三类不同型别HPV感染者中共检出CIN3+36例,占6.30%(36/567),分别为29例(15.70%,29/185)、7例(3.00%,7/237)及0例,三者间CIN3+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1.49,P<0.05),且不同年龄段的三者间CIN3+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1.49,P<0.05)及在年龄<30岁 、30~39岁 、40~49岁及 ≥50岁者中的三种不同类型HPV感染者间CIN3+检出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9.12、11.39、13.60、8.49,均P<0.05),HPV16/18/31/33/45/52/58型别感染者共检出CIN3+36例,占100.00%(36/36),检出CIN3+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27.30%,阳性预测值为8.50%,阴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 HPV分型检测用于HPV阳性的ASC-US管理时可起到进一步风险分层作用,在HPV16/18感染者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风险高,HPV31/33/45/52/58感染者中者次之,HPV35/39/51/53/56/59/66/68感染者中风险相对较低,管理时可区别对待.

  • P16INK4A免疫组化染色在CIN2患者分流中的作用

    作者:宋洁;晓松;毕蕙

    目的 评价P16INK4A在降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诊断级别及预测锥切术后CIN2+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及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CIN2的444例病例资料,将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107例CIN2患者设为A组,对HE染色形态学诊断CIN2的组织蜡块再次连续切片,行P16INK4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采用P16INK4A分流;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37例CIN2患者设为B组,CIN的诊断根据HE染色的形态学结果得出.分析P16INK4A免疫组化染色在降低患者诊断级别及提高预测锥切术后CIN2+的作用.结果 在107例行P16INK4A免疫组化染色的CIN2患者中,P16INK4A阳性者85例,占79.4%(85/107);P16INK4A灶阳者16例,占15.0%(16/107);P16INK4A阴性者6例,占5.6%(6/107).444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CIN2预测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为CIN2+的阳性预测值为62.4%(277/444),在采用P16INK4A免疫组化染色分流的A组中可降低20.6%(22/107)患者的病理诊断级别,同时可将子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锥切术后诊断CIN2+的阳性预测值增加至77.6%.B组与A组中P16INK4A阳性组相比较,锥切术前后病理一致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6,P=0.003);B组与P16INK4A灶阳组相比较,锥切术前后病理一致性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7.818,P=0.098);B组与P16INK4A阴性组相比较,锥切术前后病理一致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43,P=0.001).结论 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CIN2采用P16INK4A免疫组化染色分流可降低20.6% 患者的诊断级别,提高预测锥切术后CIN2+的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 HPV单一与多重型别感染子宫颈病变风险比较

    作者:毕蕙;刘燕;裴志飞

    目的 对比HPV单一与多重型别感染者子宫颈病变风险,探索相应的管理模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至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同时行子宫颈细胞学与HPV检测且高危型HPV阳性妇女7 19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HPV高危型单一与多重型别感染者子宫颈癌前病变及浸润癌的相关性.结果 7 192例HPV高危型感染者中单一及多重型别感染率分别占75.88%及24.12%.在单一及多重型别感染者中,常检出的型别均为16型,其次为58型、52型、53型.单一与多重型别感染者中细胞学高级别异常及以上占比分别7.81%及8.2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343,P=0.57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V16、31、33型别感染与细胞学高级别及以上异常具有相关性[OR分别为3.700(95%CI:3.048~4.492)、2.038(95%CI:1.568~2.647)、1.563(95%CI:1.110~2.201)].单一与多重型别感染者中CIN2+检出率分别为22.29%及23.04%,CIN3+检出率分别为11.72%及8.73%,两组感染者CIN2+检出无统计学差异(χ2=0.226,P=0.653),CIN3+检出有统计学差异(χ2=0.622,P=0.011),在HPV16、HPV16/18单一与多重型别感染者CIN2+检出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2.215、2.680,均P>0.05),CIN3+检出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0.622、11.112,均P<0.05),在非HPV16/18型单一及多重型别感染者CIN2+、CIN3+检出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2.747、0.19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V 16型、单一型感染、细胞学异常及高级别异常与子宫颈病变CIN2+具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2.358(95%CI:1.934~2.874)、1.264(95%CI:1.020~1.566)、2.216(95%CI:1.779~2.761)、9.599(95%CI:7.728~112.575);HPV16、33型别感染、细胞学异常及高级别异常与CIN3+具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4.192(95%CI:3.102~5.665)、1.806(95%CI:1.183~2.757)、2.919(95%CI:1.360~2.708)、10.357(95%CI:7.545~14.215).结论 HPV多重型感染虽可导致更多的细胞学异常,但尚未导致更多的高级别细胞学异常;HPV单一型别、HPV16型别、16/18型别感染者的CIN3+风险增高,临床上应重视对这一人群的管理.

205 条记录 9/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