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玻璃化冻融后胚胎卵裂球的损伤与生长融合对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伟;施文浩;李明昭;师娟子

    目的 探讨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卵裂球的损伤以及生长、融合与否对移植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1 679个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根据复苏后是否有卵裂球损伤分为两组:A组(无损伤组,n=1 357)、B组(有损伤组,n=322).根据过夜培养后胚胎卵裂球是否分裂生长将A组分为两个亚组:AⅠ组(有生长组,n=1 170)、AⅡ组(无生长组,n=187);根据胚胎卵裂球是否有融合将AⅠ组再分为:A Ⅰ-1组(有融合组,n=316)、AⅠ2组(无融合组,n=854).比较各组移植后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结果 A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2.33%、54.09%,显著高于B组的23.07%、40.37% (P<0.01);AⅠ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87%、56.50%,显著高于AⅡ组的22.08%、39.04% (P<0.01);A Ⅰ-1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93%、64.87%,显著高于A Ⅰ-2组的31.31%、53.40% (P<0.01). 结论 胚胎经过玻璃化冻融后,卵裂球的损伤会影响随后的种植和妊娠.冻融后的胚胎经过培养,能恢复分裂生长甚至达到融合状态,有助于评价胚胎的发育潜能,对冻融移植周期胚胎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人类卵裂早期胚胎多核现象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强;倪亚莉;张霖;柴三明

    移植日胚胎的选择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如何挑选高质量胚胎进行移植与ART治疗结局息息相关.目前辅助生殖实验室常用胚胎形态学特征来评估胚胎的发育潜能,但其中暂未纳入早期胚胎的卵裂球多核现象.近年来,随着ART及医学遗传学诊断方法的飞速发展,生殖医学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卵裂球多核现象可能与胚胎后续发育潜能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多核卵裂球的形成原因及其与胚胎后续发育潜能和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展开综述.

  • 小鼠致密化前胚胎卵裂球体外培养体系的研究

    作者:白照岱;刘凯;邴鲁军

    目的 探索改善小鼠致密化前胚胎卵裂球体外发育能力.方法 用酶消化与机械法结合分离小鼠2-、4-、8-细胞胚胎卵裂球为单个卵裂球及2/4、4/8多卵裂球胚胎,并将其装入空透明带后于兽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后138 h,观察透明带包裹、胚胎密度及胰岛素(Ins)、葡萄糖(Glu)添加对各卵裂球、囊胚形成率及囊胚细胞数目的影响.结果 透明带包裹提高了2-细胞胚胎卵裂球来源的单腔囊胚的发育率.25/50μl胚胎密度及培养基添加Ins、Glu能显著提高2-细胞胚胎卵裂球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且对4-和8-细胞胚胎卵裂球发育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结论 采用透明带包裹、卵裂球密集培养、培养基添加Ins、Glu的方法成功建立了一种维持致密化前胚胎卵裂球体外高效发育的培养体系.其中,透明带在卵裂球发育中具维持囊胚正常形态作用,避免了多腔囊胚的形成;卵裂球密集培养和培养基添加Ins、Glu均提高囊胚形成率和(或)囊胚细胞数目.该体系有效改善了致密化前胚胎卵裂球体外发育质量.

  • 比较四种冷冻载体在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中的效果

    作者:唐业刚;陈玉峰

    目的 探讨不同冷冻载体对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成熟培养18 h的水牛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分别以0.25 ml冻精塑料细管(A)、自制拣卵针尖端部分制成的极细玻璃微管(D)和两种制作核移植工具针的玻璃细管(B、C)为冷冻载体卵母细胞,解冻后统计成熟率及早期胚胎发育率等冷冻保存效果指标.结果 A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效果差(成熟率:A vs B、C、D为43.9%vs 51.7%、51.9%、55.9%,2~4细胞率:A VS B、C、D为34.1%vs 40.0%、40.7%、41.2%),D组卵母细胞冷冻效果好,但解冻时卵母细胞的回收率显著低于其他组(D vs A、B、C为69.2%VS 87.0%、94.1%、91.9%).B、C两组在解冻后的成熟率及早期发育率上显著高于A组,低于D组,但差异不明显,且其解冻后卵母细胞回收率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 综合回收率和解冻后早期胚胎发育率,B、C两种玻璃细管是一种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中可行的冷冻载体.

  • 小鼠2-细胞胚胎卵裂球后代在囊胚中随机分布

    作者:王中伟;岳顺利;朱佳伟;曹效彰;孙琪;王媛;周佳勃

    目的 用异硫氰荧光素(FITC)-右旋糖苷和四甲基若丹明(TMR)-右旋糖苷标记小鼠2-细胞胚胎的两个卵裂球,观察其发育,以探讨囊胚Em-Ab极性的形成.方法 向受精卵注射FITC-右旋糖苷确定标记物对胚胎的伤害性,向2-细胞胚胎两个卵裂球分别注射FITC-右旋糖苷和TMR-右旋糖苷,将标记后的胚胎体外培养发育至囊胚,观测两个卵裂球后代在囊胚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2-细胞胚胎两个卵裂球的后代在囊胚中分布并无规律.结论 2-细胞胚胎卵裂球随机分布在囊胚的胚胎部分和胚外部分.

  • 精子功能检测技术的应用浅析

    作者:张冉;丘映

    人的体外受精初由Roek和Menkin(1944年)进行实验,他们从卵巢取出卵子,培养后与精液共孵育45小时,133个卵子有4个受精,并达到2~3个卵裂球阶段.继而,由Schettles(1955年)将卵子与精子共同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加入输卵管液,发现部分受精卵发育到桑葚胚阶段.

  • 胚胎单个卵裂球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邓晓惠;沈柏均;戴云鹏;张慧琴;马弢;于红玲;晁岚;陈子江

    单细胞PCR技术用于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疾病的诊断已经取得成功,并且应用于对单个卵裂球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检测[1,2].本研究探讨单个卵裂球HLA基因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 不含钙镁离子操作液在胚胎种植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舒益民;庄广伦;徐艳文;方丛;张敏芳

    自1990年第1例经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婴儿成功分娩[l]以来,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在遗传性疾病和染色体疾病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种植前胚胎所能提供的遗传物质很少,如何在尽量不影响胚胎发育潜能的前提下,有效地获得足够的遗传物质用于诊断,是影响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成功率的重要问题.人类胚胎活检多在6~10细胞期进行,此时部分卵裂球之间已有细胞间连接而给活检操作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将不含钙镁离子的操作液应用于胚胎活检,观察其对活检结果及活检后胚胎继续发育的影响.

  • 冻融过程中卵裂球的损失对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

    作者:张美姿;张云山

  • 乙型肝炎病毒DNA在胚胎卵裂球细胞中的整合

    作者:张昌军;杨敬宁;王华;罗清炳;彭海英;熊进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胚胎卵裂球细胞中的整合情况,并探索卵裂球细胞的活组织检查用于阻断HBV垂直传播的可行性. 方法 体外受精的患者共43对夫妇,依据HBV感染情况分为三组:A组18对夫妇(丈夫HBsAg阳性或HBeAg阳性,妻子HBsAg阴性且抗-HBs阳性);B组20对夫妇(夫妻双方HBsAg、HBeAg均为阳性);C组5对夫妇,为对照组(夫妻双方均无HBV感染).活检体外受精的胚胎,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BV在胚胎卵裂球细胞的整合情况. 结果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显示,在子代胚胎卵裂球细胞,A组有2例检测到HBV的整合,B组有9例检测到HBV的整合,C组均未观测到HBV整合.与A组比较,B组HBV在胚胎卵裂球细胞整合率明显升高(P<0.05).B组中部分卵裂球细胞为多拷贝整合,在来自HBV感染的同一个胚胎的卵裂球细胞,HBV整合只出现在部分细胞. 结论 HBV可整合于胚胎卵裂球细胞.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夫妇的后代胚胎易于发生HBV整合.

  • 受精及胚胎早期卵裂阶段的形态学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作者:徐珉;刘嘉茵

    自第一例试管婴儿Brown诞生以来,体外受精与胚胎培养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在许多不孕症治疗中心采用序贯培养技术已经能将胚胎培养至囊胚阶段.无论是早期对4~8细胞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还是新的囊胚培养和辅助孵出(Assisted hatching,AH)后ET,人们主要是根据每个胚胎的形态学指标来判断其质量的优劣.这些形态学指标大致包括:原核的形成时间及形态、卵裂速度、卵裂球的形态数量、细胞碎片的多少、胞浆的性质及透明带的厚度等等.这种以形态学为标准的选择有很大的主观性,并且人们也无法了解其内部的染色体情况.

  • 显微授精助孕与优生

    作者:庄广伦

    显微操作技术在生殖医学的应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特点是在细胞内进行非常精细、准确的操作,从而提供辅助授精、细胞内注射基因、去除细胞核、卵子极体或胚胎卵裂球、或将这些细胞成份注入受体的细胞内.正是这类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们探索人类生殖领域的无数奥秘.

  • 单细胞扩增前引物延伸多基因位点检测研究

    作者:袁淑慧;金帆;黄荷凤

    目的:考察单细胞扩增前引物延伸(PEP)全基因组扩增,后续巢式PCR同步检测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CD17、nt-28及连锁基因(ATTTT)、18和21号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D18S51、D21S11和D21S1411、囊性纤维病CFΔF508及连锁基因(GATT)、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外显子17和48以及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可行性.方法:显微操作获取单个淋巴细胞和胚胎细胞,PEP全基因组扩增,后续特异性巢式PCR,检测上述10个基因位点的单细胞扩增成功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上述10个位点的单个淋巴细胞扩增成功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9.5%、0.48%和2.50%,单个胚胎细胞扩增成功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85.56%和3.0%.结论:单细胞PEP后续巢式PCR同步检测上述10个基因位点有较高的扩增成功率和很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具有应用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实际可行性.

  • 我校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一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作者:

    浙江大学申报的一项以徐晨明博士和黄荷凤教授为技术发明人的"一种单个卵裂球的染色体制备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近期获得授权.这项基于克隆技术的染色体检测方法,在染色体病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单卵裂球固定方法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敏敏;章志国;周平;曹云霞

    目的 以人类受精胚胎单卵裂球为对象,对传统低渗固定法进行改良,探讨一种更简便效率更高的固定方法.方法 收集30枚人类多精受精胚胎激光打孔后去除透明带,将获得的完整卵裂球按传统低渗固定法和直接固定法进行固定后行X,Y染色体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比较固定率和杂交率.结果 固定卵裂球共171枚.低渗固定法(A组)固定80枚,成功68枚,成功率为85.0%.直接固定法(B)组固定91枚,成功82枚,成功率为9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A组杂交率为77.5%(每卵裂球数),91.2%(每核数),B组杂交率为83.5%(每卵裂球数)92.7%(每核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直接固定法简化了固定步骤,降低了细胞丢失率,为较理想的单个卵裂球间期核固定技术.

  • 囊胚培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志辉;余敏;伍琼芳;辛才林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和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ICSI)治疗周期中体外培养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卵裂期第3d(D3)冷冻后剩余胚胎进行体外延长培养至囊胚期,观察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共收集7438个冷冻后剩余胚胎,经序贯培养,形成1382个优质囊胚(18.58%).D3胚胎中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显著高于4-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显著高于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10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7.47%)显著高于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2胚胎中4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5.40%)显著高于3个细胞、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26%,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碎片评级I- II 级D2、D3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III-IV级的胚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体外延长培养能有效筛选具有发育潜力的胚胎,优质囊胚形成与D2、D3胚胎的卵裂球数及碎片评级密切相关.

  • 单胚胎移植周期中胚胎质量及妊娠率分析

    作者:印惠荣;钱晓乔;蔡令波;冯婷;严正杰;马龙;刘嘉茵

    目的 探讨单胚胎移植周期中移植胚胎质量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797个单胚胎移植周期(59个选择性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542个非选择性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196个冻胚单胚胎移植周期),观察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周期与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周期、新鲜周期与冻胚周期及受精第3天胚胎卵裂球数目与临床妊娠情况,比较移植胚胎质量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不同胚胎级别临床妊娠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Ⅰ、Ⅱ级胚胎临床妊娠率高于Ⅲ、Ⅳ级(P均<0.05);受精第3天7~9细胞胚胎的妊娠率与4~5细胞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胚胎移植周期中,临床妊娠率与胚胎质量密切相关,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可获得较理想的妊娠结局.

  • 超顺磁性氧化铁示踪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回顾与现状

    作者:毛青;王培军

    干细胞(stem cell,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潜能分化能力的细胞,来源于胚胎或某些成年的组织器官中,通常讲的干细胞多指胚胎干细胞(embryo stem cells,ESCs),主要来源于桑椹胚的卵裂球、囊胚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等.

  • 卵裂球细胞乙型肝炎病毒FISH检测法的建立

    作者:张昌军;杨敬宁;王华;罗清炳;彭海英;董毅飞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卵裂球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HBV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应用PCR技术制备探针并进行生物素标记.废弃的胚胎卵裂球经激光打孔,活检2~4个卵裂球细胞,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BV感染情况.结果:在HBV的感染者的38例子代胚胎卵裂球细胞,11例呈现阳性信号,健康对照组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可用于卵裂球细胞HBV感染的检测,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实践中对降低HBV垂直传播有重要意义.

  •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细胞的炼丹术

    作者:张琪;陈规划

    人的生命是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经过有丝分裂形成8个细胞卵裂球.进而分化成胚泡(blastocyst).从胚泡内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提取出来的人胚胎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参与全身机体的200多种组织的形成.然而.人胚胎干细胞的提取需要破坏已有的胚胎.一直以来都受到伦理和法制的质疑和约束.让终末分化的体细胞"返老还童",再次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科学家一直以来的梦想.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