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泵持续性补钾在外科ICU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何菊林;胡玲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入住外科ICU的术后患者175例.其中男107例,女68例;年龄6.5~81岁,平均41.3岁.175例患者分别为胃肠道手术126例,骨科手术38例,颅脑外伤手术11例.患者术前血钾平均值4.4±0.58mmol/L.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无异常.方法:根据患者术后入ICU时的现有静脉通道选择补钾通道,应用思路高CP-600TCI型微量注射泵进行微泵补钾,按计算出的补钾速度调节微泵注射速度.

  • 微量注射泵补钾在ICU低钾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曾柳燕

    目的 探讨对ICU中的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泵推注补钾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在ICU住院期间发生低钾血症的31例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经中心静脉使用微量泵推注补钾.在补钾的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监测尿量、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血气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延长管、使用性能良好的注射泵、加强巡视及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31例患者补钾过程中无一例发生高血钾,其中20例患者血钾于16h后恢复正常,10例患者血钾于24h后恢复正常,一例于34h后恢复正常.结论 在严密的监测及临床护理下,使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是安全、有效的.

  • 微量注射泵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及干预措施

    作者:李娜

    目的:研究微量注射泵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手术患儿8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与研究的患儿依据手术需要在手术中均应用了微量注射泵进行药物注射,注射泵的应用各参数依据医嘱进行设定,评价微量注射泵在术中应用的优势及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800余例患儿的手术中应用微量注射泵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价,微量注射泵具有用药安全、剂量准确、操作简便的优势.结论:应用微量注射泵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在应用注射泵期间应随时加强患儿的病情及注射泵参数的观察,保持注射泵的有效应用,同时注意加强注射泵的保养,确保患儿的应用效果.

  • 不同顺应性微量注射泵泵用延长管阻塞报警延迟时间的研究

    作者:魏红云;方玉桂;欧庆;高钰琳;傅卫军

    目的 提高微量注射泵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2×3析因设计,用医用三通人为制造阻塞模型,记录不同顺应性微量注射泵泵用延长管在不同泵注速度下的阻塞报警延迟时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泵用延长管在不同的泵注速度下均存在阻塞报警时间延迟,短为(414.43±64.67)s,长为(2770.16±420.20)s;泵速越慢,报警延迟时问越长(P<0.05).当泵速为5ml/h和10 ml/h时,泵速相同使用软硬管的报警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以2 ml/h的速度泵注药物时,软管报警延迟时间较硬管长(P<0.05).结论 护士要正确认识微量注射泵泵注阻塞报警延迟并及时干预处理,合理选择泵用延长管类型,合理调节微量注射泵泵注速度,减少各种阻塞导致的报警延迟,提高微量注射泵使用的安全性,保证病人安全.

  • 微量注射泵控制用药速度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刘新凤;王亚丽

    血管活性及止痛药物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要求用药及时、剂量精确,临语汇工作中多采用微量注射控制用药速度.

  • 急救技能强化培训效果分析

    作者:林长春;徐科;张振新

    针对急救技能操作不规范或随意性,导致院前急救现场救治率和救治质量不高这一难题,无锡市急救中心从2007年开始,尝试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对急救医生进行急救技能强化、规范性训练,一些项目同时对驾驶员和担架员进行培训.经过3年观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8年10月开始,中心每年选择1~2个项目,集中1~3d对所有急救医生进行强化性、规范性培训,部分项目驾驶员、担架员共同参加,如心肺复苏、脊柱伤固定搬运等[1].选择的项目有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止血包扎、外伤异物固定、骨折固定、脊柱伤固定和颈托使用、除颤监护仪操作、有创无创呼吸机使用、静脉微量注射泵、静脉留置针使用等.

  • 微量注射泵使用中回血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朱叶春

    微量注射泵因操作方便,能长时间、小剂量、匀速地注射药物,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无误、有效、安全地配合医生抢救工作[1],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 微量泵持续给药的监护和护理

    作者:浦菊芬

    微量注射泵是用少量液体将药液精确均匀持续地泵人体内的一种泵力仪器.对我科2007年1~12月应用推注式微量注射泵采用维持给药方法在急性胰腺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糖尿病等3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生长抑素占80%.奥曲肽占16%,胰岛素占4%.

  • 巧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注射泵

    作者:陈育珊;陈佩珊;黄佩燕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其优点是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特别适合用于危重病人的连续微量注射及早产儿、新生儿的生理维持量输液、输药等.

  • 微量注射泵在高危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竹英;温霞;杨红玉;吴果果;龚琼燕;钟丽霞

    目的针对高危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用药要求少、精、快的特点,探讨理想的用药途径.方法对102例高危非ST段抬高的ACS病人采取JMS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肝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硝酸甘油、胺碘酮等药物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调节药液滴入速度的方法.结果JMS微量注射泵泵入法明显优于手工操作调节法.结论微量注射泵操作简单、精确、微量、恒定、连续、安全,在高危非ST段抬高的ACS等危急、重症治疗中能迅速有效地发挥药物效应,调节循环系统稳态,预防、缓解心绞痛,防止心肌再梗死.

  • 微量注射泵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与管理

    作者:赵丹凤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微量注射泵以其将少量液体和药物精确、恒量、恒速、持续泵人体内的特点,成为临床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必备医疗仪器之一.

  • 微量注射泵在化脓性关节炎早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胡军;刘兴炎;张雅茹

    目的探索化脓性关节炎早期介入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化脓性关节炎,在关节穿刺抽吸炎性渗出物后,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敏感抗生素介入治疗,注意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局部用药的选择与速度的调节,熟悉微量注射泵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数据.结果介入治疗7~10天后全身中毒症状完全消除,局部肿胀疼痛快速消退,肢体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经过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高效抗生素配激素介入治疗,能快速消除关节炎症,恢复关节功能,病人痛苦少,护理简便.

  • 人工气道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效果分析

    作者:黄少兰;许静华;孙淑銮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气道切开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5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气道,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人工气道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

  • 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多巴胺的护理

    作者:魏文香

    微量注射泵应用以静脉注射,能使药液进入人体血管的速度得到精确的控制.多巴胺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能使其入血管速度及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多巴胺的护理总结如下.

  • 微量注射泵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作者:王雪妹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病人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气管切开后,其呼吸道水份丢失增加,可达800ml/d,若湿化不充分,则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导致呼吸道阻塞,还可为感染创造条件.因此,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液及时排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湿润、消炎抗菌、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

  • 血管活性药输注异常的护理风险防范

    作者:郭京;王欣然;韩斌如

    血管活性药在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受到微量注射泵本身固有的缺陷,泵用耗材的不当选择,使用操作不当以及静脉输注的外联设备等诸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异常,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危及其生命.本文即对导致血管活性药输注异常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

  • 基于人因工程微量注射泵传感器的设计

    作者:邓玉婷;黄小坪

    为了提高微量注射泵的智能性,减轻医护人员人力投入,该文利用人因工程学解决人-机-环境符合人行为特点的问题,使微量注射泵运行达到高精度监测和高智能化的目的.通过结合多个品牌厂家微量注射泵不同的设计图纸,深入分析微量注射泵工作原理和各类报警系统的构成,研究各类传感器元件的结构和应用等方法,终将人因工程学和传感器技术引入到微量注射泵的设计中,使人和机进一步优化成一个整体.

  • 化疗药物推注速度及压力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咏梅;马晓化;杨绍荣;黄霞丽;文欣轩;刘行芝;崔跃明

    目的探讨静脉化疗时调控推注速度和压力对血管内膜产生的影响,寻求较理想的推注方式.方法选择对血管具有强刺激性的化疗药阿霉素作为代表性药物,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耳缘静脉上进行推注.右耳采用微量泵推注(研究组),调控速度为99ml/h,压力为lbar;左耳采用手工推注(对照组),两组推注时间均为3min.48h后分别将两组耳缘静脉制作成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研究组耳缘静脉血管内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穿刺处按压止血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药物推注时较对照组安静.结论应用微量泵调控推注速度及压力,形成恒速衡压进行静脉化疗,能明显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作者:黄立华;金丽英;张光玮;肖婷;李凡

    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预防及治疗患者使用电子微量泵静脉泵入盐酸胺碘酮后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血管中心CCU病房内,应用电子微量注射泵经外周浅表静脉持续泵入盐酸胺碘酮治疗危重快速心律失常的2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病人均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24G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规范穿刺(选择前臂或手背的粗直、弹性好、无炎症、易固定、避开关节和肌腱末端及静脉窦的浅表静脉,而且穿刺一次成功)静脉留置针成功后,实验组直接以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覆盖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并沿血管走向上方进行妥善固定,对照组采用普通3M透明贴膜常规妥善固定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两组均于妥善固定静脉留置针之后直接连接使用电子微量注射泵泵入维持量盐酸胺碘酮(盐酸胺碘酮6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50 ml,持续以1~2 mg/min速度使用),且静脉注射使用盐酸胺碘酮治疗的时间严格不超过4天,并且始终保持盐酸胺碘酮使用单独的一条静脉通道持续注入,而且均于注射完盐酸胺碘酮之后使用20 ml 0.9%氯化钠溶液脉冲式冲管后拔除静脉留置针或者继续输入其他种类的药物、液体等。两组均标记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留置针48~72小时更换;标记敷料、贴膜使用的时间,均为72小时更换,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敷料、贴膜内面,并根据敷料、贴膜是否卷边、皱折、潮湿、污染等给予随时更换。所有护理操作均由经过统一标准严格培训的护理人员按护理操作规程要求严格进行完成,并建立床头输液巡视卡,安排专人对两组患者7天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患者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作动态的观察及记录。

  • 微量注射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作者:尔莉;赵雅兰;薛雨

    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泵)操作方便,用药速度和剂量便于掌握,能够保证药物持续均匀地输注入患者体内[1-2],临床上多用于输注高浓度的血管活性药或者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血管活性药是指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功能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流而达到抗休克目的的药物,包括血管收缩药和扩张药[3-4]。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设备的精确范围不同,不同人员的操作方法等诸多因素常导致病人血液动力学改变,以至于影响到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5]。因此近年来,在微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更换方法已经得到了改进,主要是利用双道注射泵来控制,在机器报警提示药物将尽时关闭三通开关,将提前配置的血管活性药置于另一通道,迅速更换并调整至所需剂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换泵的时间从而尽可能减少了输注血管活性药的中断时间,减轻了对机体的创伤。但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此方法的应用对于很多对血管活性药敏感的危重患者仍然不可避免的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波动,尤其是应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的患者,还需要频繁更换药物,护理工作量大幅度提高,为此,我们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对微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方法上做了改进,发现这样的输注方法具有相对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421 条记录 2/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