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NM分期中M多层次分期方法建议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吴沛宏;潘长穿;顾仰葵;高飞

    准确的恶性肿瘤分期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肿瘤研究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和分析、疗效的评价、预后的估计、临床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统一标准~([1]).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策略

    作者:易基群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半以上的NSCLC患者初诊时属ⅢB或Ⅳ期,延长患者的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是关键,在维持治疗方面有很多研究.文章对NSCLC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非小细胞肺腺癌驱动突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谊

    随着主要肿瘤基因测序项目的开展,来源于体细胞突变的驱动突变以其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新驱动突变的不断确认使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认识从传统的病理分类到现今的基于分子水平改变的分子分型;NSCLC患者也已不再被看做是同一类型肿瘤的集合,而是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对不同的靶向药物敏感的患者群体.文章着重就NSCLC中腺癌这一特殊病理类型的常见驱动突变及相关转化性医学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

    作者:曹梦苒;罗荣城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经验医学转变为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EBM),这一指导临床医学实践的新模式,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个体化治疗"也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原则之一,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这两个概念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现代肿瘤专科医师,必须掌握这些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贯彻、综合运用,才能制定合理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案,大限度维护患者的利益、得到佳的治疗效果.

  • 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困境与希望

    作者:王志杰;王洁

    个体化治疗已经成为提高肺癌治疗疗效的希望所在.目前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非常有限.文章从基于病理组织学类型选择治疗方案的局限性、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失败后未定的后续治疗、维持治疗研究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在指导TKI治疗选择方面是组织标本的替代抑或陷阱等几方面论述了个体化治疗的困境与希望.

  •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磁共振影像分层研究

    作者:王晨;高培毅

    目的 通过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并结合脑白质血液供应,探讨影像学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北京天坛医院住院的合并脑白质疏松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1例,按其脑白质疏松部位不同分为3组(皮层下组、室旁组和混合组),按其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分析各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的特点及各组,各级脑白质疏松MRI特点.结果 皮层下组患者年龄较室旁组及混合组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深部、室旁白质疏松及深部合并室旁白质疏松共占88.50%,而皮层下白质疏松占11.50%.深部/室旁白质疏松以2级常见,皮层下白质疏松以1级常见.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而且其脑白质疏松多发生在深部和或室旁白质.

  • 急性高危脑梗死患者规范诊治1例报道

    作者:郭叶群;陈云玉;杨万勇;徐安定;张玉生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 h”于2012年5月25日15∶53收入本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2 h(当天14∶00时)看电视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右手控制遥控器不灵活,右下肢跛行,可独立行走,无意识障碍、口齿不清、口角歪斜,无头痛、头晕;1h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测血压150/90 mmHg,急查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图1)。因患者年龄67岁,急性起病,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体征,时间持续2 h(<4.5 h),颅脑CT排除脑出血、颅内占位等病变,考虑“急性脑梗死”,符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指征,建议溶栓治疗,但患者拒绝,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徐运

    在21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疾病管理以及人类基因组解释方面的巨大进展,我们已经迎来了个体化医疗新时代的黎明。个体化医疗狭义的定义为在基因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即对患者基因组的测序,识别出了突变的基因,然后将这些信息与患者的其他医疗信息--病史、环境、家庭背景、微生物和饮食等结合起来。高素质的医护人员,将复杂的分子和临床数据结合起来,制订护理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广义的说,个体化医疗是以每例患者的信息为基础做出治疗方案的决定[1-2]。个体化医疗必定变革医学实践,改变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并终带来健康长寿的生活。

  • 电休克治疗初始惊厥阈值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琦;孔庆梅;高淑贞;周沫

    在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中,能够引起惊厥发作的低电刺激量为惊厥阈值(seizure threshold,ST).因在初治疗时确定患者的初始惊厥阈值(initial seizure threshold,IST),可提供个体化治疗[1-3],为此,我们进行如下研究.

  • 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与药物遗传学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韶琼;陈敏;万庆华;宋勋;汪青良;张玲琳

    目的 探讨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与药物遗传学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PCR、电泳、测序等方法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观察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10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rs833061C/C型10例(10%),rs833061T/T型46例(46%),rs833061C/T型44例(44%),rs2010963G/G型51例(51%),rs2010963C/G型33例(33%),rs2010963C/C型16例(16%).rs833061C/T型患者采用阿维A治疗的有效率为90.9%,高于其他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型之间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其基因型为rs833061C/T的患者治疗效果好.

  • 慢性前列腺炎的UPOINT诊疗系统概述

    作者:吴飞彪;邹练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病因繁多,相应的治疗措施也各不相同。新的观点认为,CP患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特质,即不同的CP患者有着不同病因及疾病转归特征,针对此,MAPP协作组提出UPOINT诊疗系统,从个体化角度来探讨CP的诊断及治疗。本文就UPOINT诊疗系统的理论背景、具体内容、应用研究以及相对不足之处作一系统概述。

  • 前列腺汤对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作者:吴飞彪;邹练

    目的:研究比较前列腺汤和舍尼通对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空白药物组、模型前列腺汤组、模型舍尼通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连续给药30d后予以声光电等联合刺激4周,建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假手术组仅行睾丸部切口及缝合.建模后,假手术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前列腺指数、EPS中白细胞、全血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汤降低了大鼠气滞血瘀型前列腺炎EPS中白细胞数和前列腺指数,能够降低全血黏度(与模型空白药物组比较,P<0.05),舍尼通可以降低白细胞数及前列腺指数,但不能降低全血黏度.结论:前列腺汤可以改善SD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状况,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喉癌、下咽癌的浸润转移

    作者:刘业海;唐平章;刘芝华

    侵袭转移是喉癌、下咽癌的主要生物学行为之一,也是喉癌、下咽癌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喉癌、下咽癌的侵袭和转移对喉癌、下咽癌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tallo-proteinases,MMPs)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MMPs在喉癌、下咽癌分布和表达不同,因而对喉癌、下咽癌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也不同.不同的MMPs在喉癌、下咽癌分布和表达不同,有可能成为探索个体化治疗喉癌、下咽癌的理论依据.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秀兰;吕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发生与血糖控制状况、病程长短等因素有关.但近来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并不严格与血糖控制成正比,某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还有家庭聚集现象,这些都表明除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很多基因的突变导致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度易感性,这些基因的发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基因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就一些已经发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进行综述.

  • 牙隐裂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于浩杰;朱海华

    牙隐裂即牙体硬组织的不完全折裂,不仅是一个疾病而且是一个牙周牙髓、生物力学问题的促进因素,用于鉴别病因并判断牙髓根尖周组织的状态.隐裂早期诊断困难,精确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对隐裂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做一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质量.识别隐裂的早期症状,联合应用高效的诊断方法,采用排除法进行诊断.牙髓牙周状态决定治疗计划,临床上根据裂纹的位置、大小及方向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折裂的意识和措施需贯穿治疗始终.

  • 乳腺MRI检查对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作用

    作者:刘佩芳;鲍润贤

    乳腺MRI具有极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无射线辐射特点,对乳腺癌诊断和局部分期明显优于X线和超声检查,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在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乳腺MRI检查对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作用.

  • 基于磁共振影像分析的胶质瘤分级和生物标记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晨彬;黄峰平;潘颖;张海石;夏顺仁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由于不同的胶质瘤患者之间预后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术后组织分析来获取胶质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和生物标记物信息.然而,术后组织分析需要大块的组织样本,其结果容易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并且无法指导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所以,运用无创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胶质瘤的个体化信息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胶质瘤分级和生物标记检测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饶仙;况九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疾病,临床通常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然而COPD患者在临床表现、疾病进展、治疗反应、肺功能下降程度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单一使用FEV1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将COPD进行分类及作为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手段,不能更好地反映COPD的异质性.近年来有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表型对COPD异质性进行描述和研究,认为COPD表型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就目前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治疗高血压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海江

    高尚的医德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高血压病病人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医患关系是通过医师对病人的态度、正确的诊治、预后的评估、为病人建立疾病档案、预约随访和联系沟通等多种方式建立的.

  • 作者:

    关键词:
1451 条记录 13/73 页 « 12...10111213141516...72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