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储存时间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作者:温洁新;杨雪梅;闫国超;孙霖

    探讨红细胞离体后放于(4±2)℃储血专用冰箱中,在(CPDA )C :枸橼酸三钠;P :磷酸盐;D :葡萄糖;A :腺嘌呤保存液中,储存期内红细胞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变化。

  • PanaviaTM F树脂粘接剂与氧化锆陶瓷粘接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芮娜;张玮;张建华;罗宁;张凤格

    随着美容牙科学和全瓷材料的发展,全瓷修复体的应用日益增多,氧化锆增韧陶瓷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全瓷修复中[1]。目前已有学者研究氧化锆陶瓷和树脂粘接剂的粘接效果[2,3],但是长期粘接效果还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测量比较了氧化锆陶瓷和PanaviaTM F 树脂粘接剂粘接后不同储存时间后,尤其是长期放置后的粘接剪切强度,为临床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粘接提供参考。

  • 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

    作者:金溪

    目的:研究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 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和各单位健康体检的人群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1份标本常温保存后进行检测,1份标本5℃保存后进行检测;B组1份标本于溶血前进行检测,1份标本于溶血后进行检测;C组患者1份标本24h后进行检测,1份标本立即进行检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结果:常温保存组与5℃保存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溶血组与不溶血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立即检验组与24 h后检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温度和储存时间不会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产生影响,标本溶血会影响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发生溶血.

  • 加碘盐中碘损失量的实验分析

    作者:刘炯;田增;金群;高妍;范琳燕

    食用加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经济、简便、效果显著的措施.而加碘盐的质量是保证我国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关键.这就要求在碘盐的生产、销售和家庭使用的各个环节上建立佳的标准和质量保证.1989年我国政府规定采用碘酸钾作为加碘剂,提高了加碘盐的稳定性,减少了碘的损失,保证了加碘盐的质量.碘的任何一种形式都存在着挥发问题,它与包装材料、储存条件、储存时间和气候条件有关.为了解加碘盐出厂后在储存过程中碘的损失情况,我们做了加碘盐中碘损失量的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 消毒后止血带储存时间的研究

    作者:孙连中;孙惠芳;沈净

    目的 :探讨消毒后止血带的保存时限,为临床安全应用止血带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床各科室回收的止血带300根随机分为10组(A-J组),每组30根,将B-J组的止血带采用1:200的3M全能强效多酶采清洗,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纯水反复冲洗,低温干燥.用40cm×12cm的聚乙烯袋包装,袋包外注明消毒日期,存放于临床科室治疗室内储存,贮存环境温度22℃-25℃,湿度50%-70%分别于消毒前(A组),消毒处理后即刻起连续8周(B-J组)进行采样.结果 :临床各科室接触病人后的止血带污染率高达90%.消毒处理后止血带在1-6周内(B-H组)未出现污染,从第7周开始出现污染,污染率达10%,第八周达13.3%.结论 :对消毒合格且存放在临床科室治疗室且包装完好的止血带保存期限为6周.

  • 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鲁平;王同显

    过敏性输血反应(allergic transfusion reaction,ATR)是输血反应常见类型,多发生在血小板和血浆输注,发生率因其定义、诊断标准、血制品储存时间及预防性用药等不同而差别很大。ATR 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以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为常见,严重表现为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或低血压。虽然严重致命性 ATR 少见,但轻型 ATR 发生率相对较高,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误正常治疗,也可能因此造成血液浪费。近10余年来,过敏反应和 ATR 的发生机制、预防措施等方面有很多新发现,本文将在简要复习经典理论基础上重点对此做一综述。

  • 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莉辉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血生化检测的正常人群制作血样标本,采用三种不同检测方法来观察溶血、温度及时间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的影响。结果:溶血血清组的AST、TBiL、DBiL水平高于不溶血血清组(P<0.05),但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保存组与室温保存组ALT、AST、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检验组与24 h检验组ALT、AST、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肝功能各项指标有明显影响,而温度和储存时间无太大影响。

  • 标本储存时间对C3、C4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丽娅;徐伟珍;钱芳

    补体是机体的重要防御因子,其成分有多种,以C3和C4含量多,由于补体的不稳定性,其检测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我们观察了标本存放1周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C3 C4 检测 储存时间
  • 不同样本处理条件对血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孙俊艳;刘快;高蓉

    目的:探讨不同样本处理条件对血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取160例健康的无偿自愿献血者血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速率法对血液样本进行ALT检测.研究对比了“先离心后储存”和“先储存后离心”两种方式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储存时间对ALT检测的影响;常温(18-27℃)和4℃离心温度对ALT检测的影响;使用抗凝管和促凝管分离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先离心后储存”和“先储存后离心”两种方式对AL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储存0h离心和4h离心后A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h和8h以及4h和8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18-27℃)离心和4℃离心后ALT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凝管和促凝管对AL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标本采集到分离时间和离心温度对ALT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是ALT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要加以规范.如无法及时离心应立即放入2-8℃冰箱,并储存4h内分离.血浆和血清对ALT检测结果无影响,必要时血清和血浆可以替代使用,方便日常的工作.

  • 过氧乙酸稳定性对消毒效果的影响探讨

    作者:毛继红;潘红英

    众所周知,过氧乙酸水溶液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化学消毒剂,可杀灭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和细菌芽孢[1].广泛用于器具、空气、环境消毒和预防消毒.其0.5%溶液用于病房空气消毒,可使病房空气中自然菌降低率平均达96.39%[2].但由于过氧乙酸极易分解,即使在低温储存,其含量仍以一定的速度经时衰减,因而,经不同储存时间的过氧乙酸,若仍按初测得的含量稀释在临床使用,会影响消毒效果.为此,作者通过对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在不同储存温度下,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过氧乙酸含量,以了解时间、温度、对过氧乙酸分解的影响,为正确合理使用过氧乙酸水溶液提供参考数据.

  • 四种血浆类成分血的凝血指标变化观察

    作者:潘学琴;王庆;胡海亮;蒋光明;王冉;管玲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血浆在融化后不同时间段凝血指标的变化,了解血浆的凝血因子质量变化,为临床血浆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83份融化的血浆标本分别于0.5、6、12、24h进行PT、APTT、TT、FIB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去冷沉淀血浆在0.5h内不同结果与其他3类血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灭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中Fib与TT的结果,与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冰冻血浆,在0.5~24h时间段的监测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鲜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冷沉淀血浆不能与其他3种血浆同等使用,病毒灭活血浆只能作为普通血浆使用.

  • 尿样储存时间对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作者:马亚萍;徐庄剑;朱文英;胡瑜;王勍

    目的 观察尿样储存时间对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检测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影响.方法 收集过夜晨尿储存于4℃,分别在第0 d~第7d、第2周末~第7周末,采用ICMA检测LH、FSH.结果 (1)无防腐剂和含防腐剂(丙三醇)尿样于第1 d~第3d的LH,无防腐剂尿样于7周内、含防腐剂尿样于2周内的FSH,均分别与其第0d的尿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周内无防腐剂尿样LH、FSH占其第0d尿样的百分比与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和-0.212,含防腐剂的分别为-0.925和-0.609.(3)第7周末时无防腐剂和含防腐剂尿样LH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防腐剂尿样的FSH的百分比高于含防腐剂尿样(P<0.05).结论 尿样储存于4℃,ICMA检测LH应在72 h内,FSH则可达7周,添加丙三醇防腐不延长检测活性.

  • 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作者:别立莉;王姣杰;单泓;李建斌

    目的 探讨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安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用于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悬浮红细胞按保存时间进行分组,0~7 d内为A组,7~14 d为B组,14~21 d为C组,21~28 d为D组,28~35 d为E组,每组按要求随机选择30袋,分别检测每组洗涤红细胞容量、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血浆蛋白清除率、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血红蛋白含量、溶血率,同时检测每组血液洗涤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A组和B组洗涤红细胞的白细胞去除率相对较高,与C、D、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溶血率与C、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变形能力逐渐降低,A、B组与C、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备前的悬浮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D组和E组的红细胞变性能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浮红细胞保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产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洗涤红细胞的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随其制备原料红细胞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随其制备原料红细胞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建议使用不超过14 d的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

  •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洗涤红细胞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宁;毕晓琳;毕聪玺

    目的:通过对不同储存期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以及溶血率的检测,了解去白悬红的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储存期1周(1 w组)、2周(2 w组)、3周(3 w组)、4~5周(4~5 w组)的去白悬红各10袋,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后立即(0 h)和(4±2)℃保存24 h取样测定其K+、FHb,并计算溶血率.结果:洗涤后0h,4组K+含量分别为(0.38±0.04)、(0.44±0.08)、(0.53±0.23)、(0.65±0.20) mmol/L,3 w组和4~5 w组明显高于1 w组、2 w组(P<0.05);洗涤后保存24 h,各组K+分别为(1.89±0.32)、(1.89±0.60)、(2.02±0.45)、(2.62士0.31)mmol/L,4~5 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但均低于人体正常K+上限.无论是洗涤后0h,还是保存24 h,FHb、溶血率4~5 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而且4~5 w组洗涤红细胞保存24 h,FHb为(0.90±0.32)g/L,明显高于国标水平.结论: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保存期4~5 w的去白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而且制备好的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减少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的悬浮时间.

  • 制定药品使用有效期

    作者:高仲阳;朱立勤

    随着药品储存时间的延长,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对每种药品制定使用期限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

  • 储存时间对牡丹皮药材和饮片中丹皮酚含量的影响

    作者:易建利

    目的现察储存时间对牡丹皮药材和饮片中丹皮酚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丹皮酚为评价指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以274 nm为测定波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0~18个月,丹皮酚含量P(%)的自然对数与存储时间t(月)的关系为:牡丹皮饮片的回归直线方程ln P=0.6591-0.0387 t,r=-0.991,P<0.01;牡丹皮药材的回归直线方程ln P=0.7454-0.0393 t,r=-0.977,P<0.01.结论对丹皮酚含量分别为1.99%和2.24%的牡丹皮饮片和药材.其储存时间分别为12.3个月和14.3个月.

  • 机采血小板储存期内活化和凋亡的分析

    作者:邹勇;袁青;陆英;鲍俊杰

    目的 在血小板储存期内动态观察机采血小板活化和凋亡的变化,评估储存时间对血小板活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储存2天、3天和5天的机采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的表达进行检测,Annexin V染色检测血小板的早期凋亡率[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结果 相对储存第2天的血小板,储存第4天和第5天的机采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血小板早期凋亡率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 延长血小板的储存时间将加速血小板的活化和凋亡.

  • 隔夜食物不能吃吗

    作者:陈霞飞

    “隔夜菜引发胃癌,隔夜茶水有毒,隔夜木耳不能吃……”关于隔夜食物有害健康的传言一直没有间断过。事实真相确实如此吗?
      曾有报道认为,食物放置8小时以上就算隔夜,也有人认为隔夜食物就是放了一夜的食物。其实,如果是夏天,有些食物可能在室温下储存4个小时就变质了,因此,剩饭剩菜是否安全,不在于是否隔夜,也不在于储存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食物在储存过程中是否产生有害物质或发生变质。隔夜食物有两大安全问题,一是微生物繁殖,会导致食物变质;二是亚硝酸盐增多,能引起食物中毒,并有致癌风险。

  • 抗凝剂、标本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流式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影响

    作者:陈潇;吴丽娟

    目的 调查抗凝剂、标本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流式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为流式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FSC/SSC设门策略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查EDTA-K2和肝素锂两种抗凝剂以及标本保存温度与标本保存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常温(18 ℃)保存的标本检测结果为稳定,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都将引起检测结果的降低.EDTA-K2抗凝的标本18 ℃可至少保存3 d,肝素锂抗凝的标本18 ℃可保存2 d.EDTA-K2抗凝的标本检测结果较肝素锂抗凝的标本高.结论 流式T细胞亚群检测标本宜采用EDTA-K2抗凝,不能及时检测时宜18 ℃保存,冬季和夏季需要采取措施将标本的保存温度调节至常温为宜.

  • 成人新鲜血清补体C3、C4正常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作者:朱月星;唐大海;蒋梦洁;贺嘉蕾

    目的 建立西门子BNProSpec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成人新鲜血清补体C3、C4的正常参考区间,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和不同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373例体检结果正常者进行空腹采血,分离后的血清在室温放置8 h内测定;同时随机抽取70例血清标本置于室温8 h内及4℃冰箱24 h和48 h后进行测定;另外随机抽取40例血清标本置于室温8 h内及-30℃冰箱冷冻保存3个月后进行测定.结果 (1)室温放置8 h内测定新鲜血清补体C3的正常参考区间为0.747~1.354 g/L,补体C4的正常参考区间为0.127~0.352 g/L.(2)新鲜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保存于4℃的血清标本,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补体C3、C4在24、48 h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室温放置8 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冰箱冷冻保存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补体C3水平较室温放置8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补体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个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实验室血清补体C3、C4的参考区间.

55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