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动脉溶栓技术探讨

    作者:缪中荣

    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血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溶栓不可能逆转已经梗死的病灶,其目的是挽救存在于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这种理论上的推测,可用现代核磁技术来证实其存在以及范围的大小.初只是从静脉内溶栓开始.

  • 出血性脑梗死20例分析

    作者:于天霞;杜文贞

    临床资料:在20例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小62岁,大80岁,平均69岁。其中心源性脑栓塞16例,脑血栓形成者4例,合并高血压12例,高血脂症8例。 HI诊断前有4例于发病6小时内就诊,行动脉溶栓1例(应用尿激素酶10万U),静脉溶栓3例(应用尿激酶10万U 1例, 30万U 2例)。其余治疗为脑保护、自由基清除剂、促代谢等一般治疗。全部患者均经颅脑CT扫描2次或2次以上确诊。 CT表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HI 18例,大脑前动脉HI 2例,中线移位6例。其出血程度按Ha-cke分型法,即: HI Ⅰ型沿梗死边缘小的斑点状密度增高; HIⅡ型为梗死区内较大的融合斑点影,无占位效应;脑实质血肿Ⅰ型血肿块不超过梗死区30%,伴轻度占位效应;脑实质血肿Ⅱ型血肿块大于梗死区30%,明显占位效应。结果为HIⅠ型4例, HIⅡ型8例,脑实质血肿Ⅰ型5例,血肿Ⅱ型3例。死亡3例,均为血肿型,其中经动脉溶栓者1例,静脉溶栓者2例。 HI发生时间短为4小时,长为10天。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加重6例,低热9例(无感染征象),偏瘫加重4例,病情无显著变化1例。 HI发生后均按脑出血治疗。 讨论: HI是1872年Liedll首次报道的病理现象。 1951年Fisher等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动脉性HI和静脉性HI,而前者多见,又称为红色梗死。多发生于在灰质,即大脑皮质及基底节,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常见为72~79%。据报道HI的自发率为7.5~43%,其中以心脏栓子致病者多约占85%。 HI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与再灌注损伤有关。当脑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后,局部血管远端因缺血、缺氧,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当栓子迁移、溶解或血管再通或侧枝循环建立即出现血液渗出,血压高者血管破裂形成血肿[1~2]。因此人们将高血压(舒张压>100mmHg)视为HI危险因素,另外还包括脑水肿、年龄、意识障碍及溶栓剂量过大等。

  • 经动脉溶栓介入治疗25例急性颅内动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作者:马丽萍

    目的:探讨经动脉溶栓介入治疗急性颅内动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从2005~2007年收治的25例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对促进闭塞动脉血管的再通.使缺血脑组织的血流恢复或重建,限制梗死灶的范围扩大,改善局部梗死组织周围的缺血均得到满意的疗效.结论:术前分秒必争,积极准备,术中配合默契,术后观察护理得当会提高介入动脉溶栓的疗效.

  • 下肢静脉栓塞再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秋月;曾群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急、危害大的周围血管外科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坏死,甚至可能因血栓脱落而导致肺栓塞,终发生肺梗死而死亡[1,2].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采用滤器植入及动脉溶栓等同时治疗的方法 ,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围手术期护理缺乏规范化,术后穿刺处出血、感染概率较大.我科2006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12例下肢静脉栓塞的患者,通过滤器植入及经动脉溶栓等同时治疗,实行围手术期双五规范化护理(既术前五点、术后五点),再通率达.100%,无穿刺处大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半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缺血性脑卒中的颅内血管造影表现及评价

    作者:刘永晟;毕成;王峰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仅次于肿瘤.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发展,经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卒中取得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正确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造影表现在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意义.神经介入医师不仅要有娴熟的导管技术,还应熟悉神经血管解剖、病理状况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Willis环及其他重要侧支血管的解剖及其代偿作用.如果梗死发生在较细小的血管,常需要观察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才能作出正确诊断.病变部位及侧支循环的状况也影响到梗死面积的大小及预后.

  • 妇产科手术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动脉溶栓治疗

    作者:姚立正;戴真煜;李文会;董丛松;沈晓洁

    目的探讨经动脉留置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 LEDVT患者11例,先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再将导管插至患侧股动脉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血栓分数,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1个病变肢体中,血栓完全溶解的有5个(CL=45%),部分溶解的6个(PL=55%);血栓分数由术前4分降至术后1分(P<0.01).尿激酶用量为360~600万U,灌注时间48~96h,2例患者发生穿刺点轻度渗血.结论对妇产科手术后并发LEDVT患者采用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同时辅以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可有效溶解血栓,防止并发肺栓塞.

  • 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姚立正;戴真煜;李文会;董丛松;沈晓洁

    目的探讨经动脉留置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先经健侧股静脉穿刺,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再经健侧股动脉将导管超选至患侧股浅动脉内,采用微量泵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结果 15例16个病变肢体中,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的有9个(56.25%),部分溶解的有6个(37.50%),无明显溶解的有1个(6.25%);深静脉血栓分数由术前4.19±1.72降至术后的0.75±1.13(P<0.001).无一例患者并发肺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LEDVT患者,采用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同时辅以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可有效溶解血栓,防止并发肺栓塞.

  • 1例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陆娇娇;封晓燕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动脉导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采用 Seldinger 法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在 X 线电视监测下行碘造影,显示血栓形成段的血管,局部给予高浓度溶栓药物的治疗方法。介入溶栓再通技术能够缩短脑缺血的时间,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此方法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但作为一项微创性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溶栓成功,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是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8月,我们成功地护理了1例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 妇产科手术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动脉溶栓治疗

    作者:黄兰兰

    目的 探讨经动脉留置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 LBDVT患者11例,先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再将导管插至患者股动脉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血栓分数,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1个病变肢体中,血栓完全溶解的有5个(CL=45%),部分溶解的6个(PL=55%):血栓分解由术前4分降至术后1分(P<0.01).尿激酶用量为360~600万U,灌注时间48~96h,2例患者发生穿刺点轻度渗血.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后并发LBDVT患者采用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同时辅以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可有效溶解血栓,防止并发肺栓塞.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