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ET与四维CT图像结合构建胸段食管癌计划靶体积研究

    作者:李彦康;郭延娈;张棚;李建彬

    目的 比较基于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T,3DCT)、四维CT (4DCT)与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ay CT,PET-CT)结合4DCT所构建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位置及体积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2-12-01-2014-02-28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序贯完成3DCT、4DCT和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且PET图像原发肿瘤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2.0的1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3DCT图像所得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volume,GTV)上下方向外扩30 mm,横向方向外扩5 mm得到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3D);CTV3D各方向外扩10 mm得到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3D);内肿瘤靶体积(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4D)通过4DCT 10个时相CTV获得;将ITV4D各方向外扩5 mm得到PTV4D;基于SUV≥20% SUVmx得到内生物靶体积(inter-nal biological target volume,IBTVPET20%),将ITV4D与IBTVPET20%通过布尔逻辑运算得到ITVPETT;将ITVPT各方向外扩5 mm得到PTV4r.结果 PTV3D显著大于PTV4D和PTVPETT,P值分别为<0.001和0.044;PTVPT显著大于PTV4D,P=0.048.PTV3D对PTVPETT的包含度(degree of inclusion,DI;0.70±0.05)显著大于PTV3D对PTV4D的DI(0.69±0.06),P=0.042;PTV4D对PTV3D的DI(0.96±0.03)与PTVPETT对PTV3D的DI(0.95士0.0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结论 在构建胸段食管癌靶区时,利用PET与4DCT图像结合不仅改变了肿瘤PTV的大小,而且改变了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将二者结合,也许能够为食管癌放疗靶区构建提供借鉴.

  • 基于3DCT食管癌GTV手动勾画与系统生成CTV及PTV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莉莉;李建彬;王玮;徐敏;卢洁

    目的:基于胸中段食管癌三维CT(3DCT)模拟定位扫描图像,在原发肿瘤大体肿瘤体积(GTV)勾画的基础上,比较手动勾画与系统生成原发肿瘤临床靶体积(CTV)及计划靶体积(PTV)的差异.方法:选择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拟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例,基于3DCT扫描图像勾画原发肿瘤GTV,在GTV勾画基础上,计划系统自动上下外扩3 cm、左右及前后外扩1 cm生成CTVauto,按相同外扩范围由放疗医生手动勾画生成CTVmanu;基于CTVauto及CTVmanu系统自动上下外扩1.5 cm、左右及前后外扩0.5 cm生成PTVauto及PTVmanu.比较CTVauto与CTVmanu、PTVauto与PTVmanu的体积大小、靶区重合度及相对位移.结果:10例患者系统自动生成的CTVauto体积为(384.51±92.21) cm3,手动勾画生成的CTVmanu体积为(286.0±56.19)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5,P=0.005;PTVauto的体积为(653.17±141.63) cm3,PTVmanu的体积为(583.56±122.84)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0,P=0.005;CTVauto与CTVmanu的重合度为(75.08±5.49)%,PTVauto与PTVmanu的重合度为(89.46±7.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0,P=0.005;CTVauto与CTVmanu中心点在x、y轴方向上的偏移分别为(0.57±0.19) cm和(0.86±0.52) cm.PTVauto与PTVmanu中心点在x、y轴方向上的偏移分别为(0.52±0.24) cm和(0.99±0.48) cm.结论:由于食管头脚方向走行的非直线性,计划系统自动外扩生成食管原发肿瘤的CTV是不可靠的,胸中段食管癌头脚方向外扩均应基于GTV手动勾画形成.

  •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体积确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开良;蒋国梁;王鹏;周莉均

    目的尽可能合理地确定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计划靶体积.方法用透视法观察59例不同解剖部位肺部原发病灶(非小细胞肺癌)随生理活动的移动幅度;用射野片(portal film)测量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射野不同方向的移动幅度,计算其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总误差;由5位放射治疗科医生单独在治疗计划CT上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比较其中心层面与原计划勾画的吻合性,比较辐射线状测量差异(RLMV)值.结果以肺下野肿块在头脚方向的移动幅度大,为14.3 mm;肺中野肿块为7.1 mm;而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移动范围在4.0 mm之内.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移动误差在左右方向为4.2 mm,头脚方向为4.6 mm;随机误差为3.4 mm,系统误差为6.0 mm,总误差为6.9 mm.与原治疗计划GTV相比,单个放射治疗医生勾画GTV的体积大相差1.5倍,GTV中心层面与原计划的中心层面无一例完全吻合;RLMV值以向着肺门淋巴结方向的值大.结论确定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GTV边界值时应该采取个体化原则,计划靶体积(PTV)应该由一组放射治疗医生共同确定.目前常用的真空体模固定法的误差仍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 肺肿瘤在线与离线结合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洪升;李宝生;卢洁;尹勇;余宁莎;陈毅如

    目的 探讨肺肿瘤在、离线结合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放疗的可行性.方法 14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肿瘤患者入组.放疗前后分别行在线CBCT扫描1次,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记录各个方向的配准差值.放疗前后配准获得的平移矢量分别作为分次间误差和分次内误差,利用CTV外放公式分别计算未行在线校正以及在线校正后的cTV外放.分别以0.5、1.5 mm为允许的大残余系统摆位误差,计算预测总系统摆位误差所需的少CBCT图像数以及离线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后的CTV外放.结果 未行在线校正时,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5.7、8.0、7.8 mm;每分次放疗均行在线校正时,3个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2.4、2.4、2.3 mm.分别以0.5 mm或1.5 mm为允许的大残余系统误差,计算预测系统摆位误差所需的少CBCT图像数为9套或7套,对系统摆位误差进行离线校正后,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3.3 mm或3.9 mm、3.7 mm或4.3 mm和3.6 mm或4.3 mm.结论 基于CBCT图像分析的在线校正和离线校正均能明显减小摆位误差,并有助于缩小CTV外放.肺肿瘤患者进行在线、离线相结合的图像引导放疗是可行的.

  • 图像引导自主呼吸控制下肝脏肿瘤计划靶区外放研究

    作者:岳金波;于金明;刘菁;刘同海;尹勇;石学涛;宋金龙

    目的 图像引导自主呼吸控制(ABC)下肝脏肿瘤适形放疗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范围.方法 应用瓦里安公司图像引导放疗(IGRT)系统,对13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患者,在kV透视测量ABC下碘油影像的稳定性后,以锥形束CT(CBCT)联合ABC技术于每次治疗前采集容积CT图像10次/人.根据碘油影像进行kV-CBCT和计划CT的3D-3D配准,并以此校正摆位误差,设定修正摆位的阈值为3 mm.治疗结束后再次采集kV-CBCT和计划CT 3D-3D配准验证.结果 ABC kV透视模式下碘油几乎不存在运动.根据stroom公式M=2.0∑+0.7σ和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治疗前不加修正和使用ABC技术时肝脏治疗的PTV外放x、y、z轴分别为4.4、5.3、7.8 mm.采用以上技术进行在线校正时,PTV外放x、y、z轴分别为2.5、2.6、3.9 mm.结论 应用ABC技术的肝脏适形放疗,建议PTV外放x、y、z轴分别为5、6、8 mm,应用ABC技术结合图像引导适形放疗系统在线治疗前校正时,PTV外放x、y、z轴分别为3、3、4 mm.

  • 应用4DCT技术确定食管癌放疗靶区及其剂量学研究

    作者:张颖;王艳强;肖志清;刘会芝;刘军领;薛晓英

    目的 比较胸中下段食管癌3D、4D放疗计划的靶区大小、靶区位移及相关剂量学差异,评估4D计划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内19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在同次CT模拟定位时序贯行3D、4D扫描,模拟勾画二者靶区及OAR.设计3D计划和4D计划,比较3D计划与4D计划靶体积、中心点位移及OAR剂量学差异.在各项参数相同下将3D计划平移至4DCT形成3DC计划,并比较3DC计划与3D计划靶区剂量学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套计划差异.结果 全组4DCT的PTV大于3DCT (195.19 cm3∶175.67 cm3,P=0.001).10例胸中段食管癌中心点位移仅左右方向不同(位移为0.25 cm,P=0.014).9例胸下段食管癌中心点位移3个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22、0.307、0.208).19例胸中下段食管癌3DC计划中V100、V45、V90均低于3D计戈 (88.62%∶ 95.69%,P=0.000; 95.17%∶ 99.79%,P=0.001; 97.19%∶ 99.99%,P=0.001).全组4D计划两肺V5、V20及心脏Dmean均高于3D计划(39.49%∶37.44%,P=0.016;19.93%∶18.87%,P=0.018及2607.74 cGy∶ 2389.16 cGy,P=0.004),但均未超出剂量限制范围.结论 4DCT定位技术能准确确定胸中下段食管癌靶区个体化外扩边界,4D计划因靶区增大虽使肺受量增加但在剂量限制范围内,4D计划使心脏受量增加应引起注意.

  • 膀胱容积测量仪干预下CBCT观察不同BMI宫颈癌患者CTV至PTV外扩边界差异

    作者:贯士阔;许青;孟怡然;柯桂好;朱俊;吴小华

    目的 探讨不同BMI的宫颈癌患者放疗时CTV至PTV外扩边界,为实现精准的个体化分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MRT宫颈癌患者40例,参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标准进行分组,BMI≤18.4 kg/m2为过轻组,18.5~23.9 kg/m2为正常组,24.0~ 27.9 kg/m2为过重组,≥28.0 kg/m2为肥胖组.在膀胱容积测量仪干预下分别采集9次治疗前的干伏级CBCT图像进行在线配准,并对配准结果进行分析.通过MPTV=2.5∑∨+0.7σ分析4组患者CTV至PTV外扩边界的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检验.结果 过轻组,正常组,过重组及肥胖组患者CTV至PTV的外扩边界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分别为6.87、6.06、8.49 mm,3.13、3.02、3.14 mm,4.70、4.86、5.31 mm及7.63、8.28、8.54 mm (P=0.038、0.048、0.004).结论 过轻患者和肥胖患者的摆位误差高于正常者和过重患者,故对于过轻患者和肥胖患者应适当增加CTV至PTV的外扩边界.

  • 四维CT技术确定肺内孤立性病灶靶体积应用

    作者:尚东平;李明焕;李建彬;尹勇;于金明;杜君

    目的 应用四维CT技术测量肺内孤立性病灶三维空间位移,比较大密度投影(MIP)法与三维CT经验外扩法计划靶体积差异。方法 分析24例肺内孤立性病灶数据,分别行自由呼吸状态下三维和四维CT扫描,利用四维技术重建得到不同相位图像,比较病灶三维空间位移,并比较四维计划靶体积(PTV4DMIP)与三维CT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扩1.0 cm和1.5 cm得到的靶体积( PTV3D1.0cm、PTV3Dl.5cm)差异。结果 肺上(中)叶、下叶病灶在左右方向(x轴)和前后方向(z轴)的位移均相似(0.27、0.39 cm,t=1.44,P=0.116和0.29、0.40 cm,t=l.51,P=0.227),头脚方向(y轴)不同(0.44、0.92 cm,t =2.87,P=0.000)。肺内孤立性病灶y轴方向上位移与x、z轴间均不同[0.60 cm与0.31 cm(t=4.23,P=0.000)、0.60 cm与0.32 cm(t=4.65,P=0.000)],而x、z轴间相似(0.31、0.32 cm,t =0.33,P=0.741)。三维方向上周围型肺癌、肺转移瘤的位移相似(x轴:0.37、0.32 cm,t =0.52,P=0.223;y轴:0.54、0.95 cm,t=-1.38,P=0.061;z轴:0.42、0.37 cm,t=0.29,P=0.859)。PTV3D10cm、PTV3D1.5cm均大于PTV4DMIP(46.73、86.52、30.02 cm3,t=-11.35、-12.09,P=0.000、0.000)。结论 肺内孤立性病灶随生理运动在y轴方向位移与x、z轴不同,经验PTV3D大于PTV4DMIP,提示4DMIP在保证靶区覆盖前提下能帮助减少正常器官受量。

  • 四维CT在肺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鞠潇;周宗玫

    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其死亡率已上升至首位.综合治疗已成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放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随着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影像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肺癌放疗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但器官形状和位置变化对放疗的影响仍是肺癌放疗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器官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在肺癌放疗的分次内与分次间均存在,分次内的变化主要包括呼吸运动以及大血管的移动,分次间的变化包括肿瘤的退缩或增长、体重的变化等[2].这些与时间相关联的解剖与位置改变可造成图像采集、计划设计与实施不准确,其中以呼吸运动影响为明显.根据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50、62号报告,在外扩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到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时,应包括摆位边界和内边界;其中内边界是考虑人体生理活动在CTV上外扩的一个边界,是用来补偿分次内CTV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 三维CT与四维CT确定胸段食管癌计划靶体积比较研究

    作者:王玮;李建彬;张英杰;范廷勇;邵倩;徐敏;刘曙光;戚焕鹏

    目的 比较基于三维CT (3DCT)和四维CT (4DCT)构建的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TV)的位置及体积差异性.方法 4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于同次CT模拟定位时序贯完成3DCT和4DCT扫描.通过4DCT获取自由呼吸状态下靶区中心点三维方向大位移,依据靶区位移不均匀外扩获取PTV3D,常规外扩获取PTVconvPTV4D则通过4DCT的10个时相靶区融合获得.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PTV3D和PTVconv与PTV4D中心点位置差异三维方向上中位数均<0.3 cm,PTV4D/PTV3D分别为0.80、0.88、0.71,PTV4D/PTVconv分别为0.67、0.73、0.76(x2=-3.18、-2.98、-3.06,P=0.001、0.003、0.002).胸上、中、下段食管癌PTV3D与PTV4D靶区相似度中位数分别为0.87、0.90、0.81,PTVconv与PTV4D的分别为0.80、0.84、0.83(x2=-3.18、-2.98、-3.06,P=0.001、0.003、0.002).三组患者PTV3D及PTVconv对PTV4D的包含度差异均<2%.胸上、中段食管癌PTV3D造成正常组织受照体积比PTVconv降低了11.81%、11.86%,胸下段食管癌增加了2.93%.结论 对胸中上段食管癌3DCT不均匀外扩构建的PTV与4DCT构建的PTV符合度较好,对胸下段食管癌常规外扩构建的PTV与4DCT构建的PTV符合度相对较为理想.

  • 3 DCT、4 DCT和P ET-CT定义的胸段食管癌P TV比较研究

    作者:郭延娈;李建彬;李彦康;王玮;马志芳;梁超前;邢军;段益利

    目的:探讨基于PET?CT图像SUV≥2?5、20%或25%SUVmax与基于3DCT、4DCT构建的胸段食管癌PTV位置及体闫积差异性。方法1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FDG PET?CT 胸部定位扫描。3DCT图像常规外扩获得PTV3D;PTV4D通过10个时相靶区融合获得;基于SUV≥2?5、20%或25%SUVmax分别得到IGTVPET2.5、IGTVPET20%、IGTVPET25%,分别将这3个靶区上下方向外扩3?5 cm,左右前后方向外扩1 cm得到PTVPET2.5、PTVPET20%、PTVPET25%。结果 PTV3D体积显著大于PTV4D和PTVPET ( P=0.000~0?044),而PTVPET和PTV4D相近( P=0.216~0?633)。 PTV3D、PTV4D相互间DI分别为0?70、0?95,同三维运动矢量呈负相关( P=0?039)。 PTVPET2.5、PTVPET20%、PTVPET25%相互间DI分别为0?74、0?72、0?78、0?73、0?77、0?70,同三维运动矢量无相关性( P=0.150~0?822)。PTV3D、PTVPET间相互DI分别为0?86、0?84、0?88、0?63、0?67、0?59。结论由于各自所包含的靶区信息差异等原因,基于3DCT、4DCT及PET?CT构建的胸段食管癌PTV在空间上很难达到完全重合。利用自由呼吸状态下PET扫描图像来构建胸段食管癌PTV尚需慎重。

  • 基于PET-CT与4DCT的NSCLC的PTV比较

    作者:段益利;李建彬;张英杰;邵倩;徐敏;梁超前;郭延娈;尚东平;付政

    目的 比较NSCLC基于FDG PET-CT与4DCT定义的原发肿瘤PTV间位置及体积差异.方法 15例NSCLC患者序贯完成胸部3DCT、4DCT及FDG PET-CT扫描.在4DCT 10个呼吸时相图像上勾画原发肿瘤GTV并融合获得IGTV10.基于PET图像原发肿瘤SUVmax的15%勾画靶区定义为IGTVPET.分别基于ICTV10、IGTVPET外扩10mm得到PTV4D和PTVPET.比较PTV PET与PTV4D间位置、体积及DI值差异.结果 PTV PET和PTV4D中心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0.147、0.096).PTVPET和PTV4D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但5例PTV PET相对于PTV4D变化率>20%,10例PTVPET> PTV4D,平均增加30%,5例PTVPET< PTV4D,平均减少11%.PTV4D对PTVPET的DI平均值为85%,有7% ~ 46%的PTVPET未能被PTV4D所覆盖;PTV PET和PTV4D间的DI同三维运动矢量无相关性(P=0.134、0.405).结论 尽管基于FDG PET-CT与基于4DCT所构建NSCLC原发肿瘤PTV中心点位置及体积差异并不显著,但相互DI值所反映的两靶区空间错位明显且这种错位与肿瘤位移大小并无相关性.

  • 基于三维CT与四维CT勾画的非小细胞肺癌大体肿瘤体积比较

    作者:李奉祥;李建彬;张英杰;徐敏;范廷勇;田世禹;邵倩;刘同海;尚东平

    尽管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T,4DCT)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放疗定位的主流技术,但目前很多放疗单位依旧采用3DCT进行放疗定位.本研究比较了基于3DCT与4DCT单个时相及融合图像勾画的NSCLC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与位置差异,力图更全面分析常规轴位3DCT扫描所包含的呼吸运动信息情况,以便基于3DCT进行NSCLC模拟定位制定治疗计划时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确定.

  • 调强放疗条件下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传本;潘建基;陈荔莎;柏朋刚;林少俊;张瑜;张秀春;费召东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条件下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PTV)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33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入组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 CT增强扫描,扫描图像资料输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肿瘤轮廓勾画和PTV计算.在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T分期框架内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将所有患者按PTV大小分为V1(<10 cm3)、V2(10 ~ 25 cm3)、V3(>25~50cm3)、V4(>50 cm3)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原发肿瘤体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率100%.330例鼻咽癌患者所测平均PTV为(34.2±27.1)cm3(0.4~153.7 cm3).V1、V2、V3、V4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6%、90.0%、91.2%、74.2%(x2=12.83,P=0.005).PTV> 50 cm3(V4组)和≤50 cm3(V1+V2+V3)者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下降[77.4%∶89.9%(x2=7.24,P=0.007)和64.5%:85.1%(x2=13.95,P=0.000)及74.2%:90.3%(x2=11.76,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PTV同N分期一样,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x2=0.00,P=2.580).结论 鼻咽癌PTV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

  • 呼吸运动对周围型肺癌位置的影响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作者:于甬华;吴玉芬;郭守芳;王仁本;李文武;李宝生

    胸腹部肿瘤的生理运动如呼吸、心跳等严重影响计划靶区剂量和实际靶区剂量的吻合程度以及靶区邻近重要器官的受照剂量,而且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可能存在差异,为了了解中国人呼吸运动对周围型肺癌计划靶体积的影响,笔者对54例患者做了CT测量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

  • 质子治疗的临床应用(一)——成人肿瘤

    作者:穆向魁;殷蔚伯

    理论上说,提高肿瘤剂量可能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进而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提高剂量的基础是降低计划靶体积(PTV)之外的受照范围,即降低正常组织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受照剂量,进而提高肿瘤剂量;这使肿瘤控制率(TCP)获得相应提升,同时可降低治疗并发症的程度和几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单独或合并使用放疗、手术和化疗,很大程度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是仍然存在的重要的问题是原发灶未控或复发和晚期正常组织副反应,而这些副反应还降低了进一步化疗和手术的耐受性.质子射束有比传统外放疗射线更优越的物理剂量分布,所以质子治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质子博拉格峰后正常组织的吸收剂量大大降低了,在提高肿瘤剂量的同时,降低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因此可以更好的配合使用化疗.质子治疗可降低骨髓、耳蜗、心脏、肾脏等OARs的吸收剂量,故联合使用化疗可降低顺铂造成的听力受损或肾功衰竭的危险,可降低联合或续贯使用阿霉素化疗方案造成的严重心肌病变的危险.质子治疗与手术配合,同样可以降低正常组织因手术造成的并发症.

  • 基于四维CT扫描分析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部分乳腺外照射内大体肿瘤体积及计划靶体积间差异

    作者:丁昀;李建彬;王玮;王素贞;王金之;马志芳

    目的 基于四维CT(4D-CT)扫描,探讨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术腔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及计划靶体积(PTV)间体积和位置差异.方法 在4D-CT 10个时相图像上,基于术腔各边界金属夹勾画大体肿瘤靶体积(GTV)并定义为GTVc,基于术腔血清肿勾画GTV并定义为GTVs,两者结合勾画GTV并定义为GTVc+s,10个时相图像融合分别得到IGTVc、IGTVs和IGTVc+s,边界外扩15 mm,分别得到PTVc、PTVs和PTVc +s.结果 IGTVc+s的体积为(35.73±19.77) cm3,与IGTVc[(28.35±17.54)cm3]和IGTVs[(24.19±21.53)c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TVc与IGT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0).PTVc+s的体积为(191.59±69.74)cm3,大于PTVc[(161.53±61.07)cm3]和PTVs[(148.98±62.22)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Vc与PT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1).IGTVc对IGTVc+s、IGTVs对IGTVc+s、PTVc对PTVc+s和PTVs对PTVc +s的相互包含度(DI)均优于IGTVc+s对IGTVc、IGTVc+s对IGTVs、PTVc+s对PTVc及PTVc +s对PTVs的DI(均P<0.05).IGTVc/IGTVc+s、IGTVs/IGTVc+s间的适形指数(CI)分别为0.63±0.14和0.54±0.17,均高于IGTVc/IGTVs间CI(0.40±0.14,均P<0.05).PTVc/PTVs、PTVc/PTVc+s和PTVs/PTVc+s的CI分别为0.73±0.12、0.78±0.13和0.75±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不同参照物确定的IGTV间和PTV间的DI和CI均与对应靶区中心间距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不同参照物确定的术腔靶区间存在体积和空间位置差异,将基于4D-CT获取的10个时相靶区融合,并外扩得到PTV显著缩小了体积和位置差异,提高了靶区间的重合度.金属夹结合血清肿确定靶区,并进行外扩得到PTV是实施部分乳腺外照射较为理想的靶区.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靶区的确定

    作者:丁昀;王玮;李建彬

    保乳治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方式之一,而放射治疗则是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全乳照射(whole breast irradiation,WBI)仍然是保乳术后放疗的主导模式,但以照射靶区范围及剂量分割模式改变为特征的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近年来备受关注,现已替代WBI成为部分具有特定临床病理特征保乳患者的放疗选择.部分乳腺外照射(external beam partial-breast irradiation,EB-PBI)是APBI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而靶区确定则是EB-PBI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尽管人们更加注重EB-PBI的病例选择与临床治疗结果,但与EB-PBI靶区确定相关的研究仍在深入开展,以期能够更为准确地确定EB-PBI的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 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应用

    作者:庞廷田;邱杰;杨波;管秋;王欣海

    采用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先进技术的精确放疗是放疗技术发展的方向.合理确定由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边缘(marsin)大小显得尤为重要.

  • 基于锥形束CT的头颈部肿瘤在线与离线结合图像引导放疗的研究

    作者:李洪升;李宝生;孙涛;尹勇;李需;余宁莎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CBCT)在线摆位校正与离线自适应校正在减小头颈部肿瘤临床靶区(CTV)外放,从而减轻正常组织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1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头颈部癌症患者入组.分次放疗前后均行在线CBCT扫描1次,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记录各个方向的配准差值.放疗前后的配准差值分别作为放疗分次间误差和分次内误差,用于计算每例患者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利用CTV外放计算公式,计算在线校正前后CTV外放;以0.5 mm为允许的大残余系统误差,计算离线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后CTV外放.结果 未经在线校正,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5.7mm、5.6 mm和7.3 mm;每分次放疗均行在线校正,3个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1.7 mm、1.7 mm和2.3 mm;对系统摆位误差进行离线自适应校正,3个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2.7 mm、2.5mm和3.6 mm.结论 基于CBCT图像分析的在线校正和离线自适应校正均能明显减小摆位误差,有助于缩小CTV外放,并有望减轻正常组织并发症.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