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同期18F-FDGPET/CT及MRI对于前列腺癌的初步对照研究

    作者:陈雯;姚稚明;张建飞;陈敏

    目的对比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18 F - FDG PET/ CT)及同期MRI 图像,初步探讨18 F - FDG PET/ CT 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且在1个月内同时行 MRI 及18 F - FDG PET/ CT 的前列腺癌患者(其中9例未经治疗),对其图像、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原发病灶在18 F - FDG PET/ CT 图像上可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平均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5.7(3~10.4):治疗前患者18 F - FDG PET/ CT 及 MRI 的阳性率分别为89%和100%,治疗后患者分别为20%和80%。对于前列腺外的复发或转移灶,18 F - FDG PET/ CT 和 MRI 的阳性率分别为73%和27%。对于全部入组患者,18 F - FDG PET/ CT 及 MRI 的总阳性率均为93%。对于前列腺邻近器官的浸润,18 F - FDG PET/ CT 发现1例,MRI发现2例。结论18 F - FDG PET/ CT 能够较好地显示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原发病灶,肿瘤治疗会影响其 FDG 摄取。对前列腺癌淋巴结、骨骼、软组织等部位的转移灶显示率18 F - FDG PET/ CT 优于 MRI;但对肿瘤周围浸润的显示,MRI 更具优势。

  • TOF-PET/MR和TOF-PET/CT在体部恶性肿瘤SUVmax值的比较

    作者:宋天彬;卢洁;崔碧霄;马杰;杨宏伟;马蕾;梁志刚

    目的 探讨时间飞行(TOF)技术PET/CT和PET/MR检查体部恶性病变SUVmax值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TOF-PET/CT和TOF-PET/MR检查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20例,分为先PET/CT后PET/MR组和先PET/MR后PET/CT组,每组10例.采用Bland-Altma图评价两次检查病灶SUVmax值的一致性,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扫描顺序和机器类型对病灶的SUVmax测量值的影响.结果 TOF-PET/CT与TOF-PET/MR检查病灶的SUVmax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先PET/CT后PET/MR组:均值差为3.06,95%CI(-7.5,13.6),先PET/MR后PET/CT组:均值差3.0,95%CI(-2.4,8.3)].扫描顺序对于恶性病灶的SUVmax有影响(F=46.00,P<0.001),而机器类型对恶性病灶的SUVmax值无影响(F=0.005,P=0.95).结论 TOF-PET/MR和TOF-PET/CT在体部恶性病变SUVmax值测量方面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且延迟显像SUVmax的增加与采集时间有关,而与检查机器类型无关.

  • 18F-FDG PET/CT在乳腺外Paget病分期及随访中的应用(附11例报道)

    作者:范岩;张建华;付占立;张旭初;崔永刚;王彦福;白艳霞;王荣福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乳腺外Paget病的分期及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外Paget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1例患者中,7例术前接受18 F-FDGPET/CT检查,4例术后接受18F-FDG PET/CT检查.10例检查时存在皮肤病变,1例无皮肤病变;9例病灶位于阴囊,2例病灶位于腋窝.皮肤病灶18F-FDG PET/CT均表现为轻、中度摄取增高.5例患者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5/11,45.45%).2例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例阴囊Paget病手术切除后1年局部复发患者,18F-FDG PET/CT发现升结肠肿物,伴肝脏、骨骼及淋巴结多发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有助于乳腺外Paget病的术前分期,并可用于临床随访.

  • 18F-FDG PET/CT食管异常代谢灶诊断食管恶性病变的价值

    作者:李伟;樊卫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发现食管异常代谢灶对临床诊断食管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18F-FDG PET/CT检查发现食管(包括贲门)异常代谢灶患者67例,按照PET/CT结果 分为弱阳性组(16例)、一般阳性组(24例)与强阳性组(27例).将三组病例的PET/CT结果 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 进行对照.结果 PET/CT弱阳性组中恶性病变7例(43.75%),一般阳性组中恶性病变22例(91.67%),强阳性组中恶性病变26例(96.30%).整体上三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8.732,P<0.05).一般阳性组与强阳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6>0.017),弱阳性组与一般阳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783,P=0.003<0.05),弱阳性组与强阳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2.738,P<0.017).结论 PET/CT一般阳性组与强阳性组的恶性病变发生率均很高,二者无显著差异;弱阳性组恶性病变发生率达43.75%,临床对此应予足够重视.

  • 18F-FDG PET/CT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瘤

    作者:李娜;李亚明

    目的 通过分析肿瘤患者骨转移瘤病灶PET及CT表现的特点及二者关系,提高PET/CT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2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病灶采用5点评分法,3分或4分的病灶定为PET骨转移瘤病灶;获得病灶18F-FDG浓聚处的大SUV值(SUVmax).CT显像中破骨病变、成骨病变、成骨破骨混合病变诊断为恶性病变. 结果 PET显像发现骨转移瘤病灶159个,CT发现152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0.05).CT成骨病灶与破骨病灶及混合病灶的PET显像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33,χ2=7.93, P<0.01).PET和CT显像均为阳性的122个病灶中,CT成骨改变29个,病灶平均SUVmax为(5.76±3.41);破骨病灶84个,平均SUVmax为(8.52±5.37),成骨破骨混合病灶9个,平均SUVmax为(7.78±4.96).成骨病灶与破骨病灶的平均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 P<0.05). 结论 PET对成骨病变漏诊较多,PET及CT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莹莹;林晓平;梁培炎;张旭;张伟光;樊卫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恶性黑色素瘤5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6例及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40例,分别研究PET/CT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及转移瘤的应用价值.结果 5例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病灶均异常摄取FDG, SUV 3.52~14.76,其中2例示区域淋巴结转移并经病理确诊.3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经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原发灶检出率18.75%,其中2例示远处多发转移;另2例患者临床体检发现原发灶,18F-FDG PET/CT未见原发征象.40例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患者中,18F-FDG PET/CT诊断原发灶残留8例,经病理确诊5例,准确率62.50%;18F-FDG PET/CT示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病理确诊5例,阳性预测价值 71.43%;18F-FDG PET/CT 示远处多发转移14例,远处转移率35.00%(14/40);40例患者中,2例因PET/CT显像降低临床分期,11例提高分期,18例患者治疗方案改变.结论 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准确分期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但在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寻找原发灶的价值有限.

  • 应用18F-FDG PET/CT探讨储尿刺激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申景涛;郭万华;辛小燕;徐佩;贾支俊;张颖

    目的 应用PET脑功能自动提取法研究18F-FDG PET显像受储尿刺激影响的脑解剖功能区.方法 对25例正常人储尿和未储尿状态下分别进行18F-FDG PET/CT脑显像,应用脑功能自动提取法对比分析储尿前后18F-FDG脑显像的代谢变化,分析受储尿刺激影响的脑解剖功能核团.结果共22个脑解剖功能核团的代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侧楔叶、左侧下枕回、左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双侧Brodmann17区、双侧Brodmann18区、双侧腹前核、右侧中央后回等13个核团代谢增高,同时左侧尾状核、双侧外侧核、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旁回、双侧胼胝体、左侧海马、左侧下丘脑等9个核团代谢降低.结论 储尿刺激影响部分脑功能区代谢增高的同时使部分脑功能区代谢减低.18F-FDG PET/CT脑显像为临床研究泌尿中枢提供了功能-解剖学参考和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 临床隐匿性胃癌的FDG PET/CT征象

    作者:王欣;于丽娟;陆佩欧;田墨涵;李迎辞;王洪

    目的:总结临床隐匿性胃癌的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 PET/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6例临床隐匿性胃癌的临床及PET/CT影像资料.男18例,女8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0.8岁,皆以转移瘤症状为首发症状,经胃镜活检证实24例,经开腹手术证实2例.以目测法分别分析FDG PET和CT影像,依据其异常表现的强度分为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再综合PET和CT表现,根据诊断的难易程度分为3型:易诊型、疑诊型和难诊型.结果:PET表现为强阳性者57.7%(15/26),弱阳性者23.1%(6/26),阴性者19.2%(5/26).同机CT表现强阳性者76.9%(20/26),弱阳性者11.5%(3/26),阴性者11.5%(3/26).易诊型为53.8%(14/26),疑诊型为34.6%(9/26),难诊型为11.5%(3/26).结论:临床隐匿性胃癌大约88.4%的患者可通过FDG PET/CT检查发现或提示胃癌.

  • 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欣欣;区颂雷;米宏志;张志泰;胡燕生;宋飞强;马旭晨;张韶岩;梁林;孙震;郭琳

    目的:探讨以18F-FDG为代谢示踪剂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ic,SPECT)进行符合线路显像(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106例患者全部取得病理诊断,恶性肿瘤84例,良性肿块22例.将患者的胸部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和CT的检查结论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符合线路断层显像诊断恶性肿瘤90例,良性肿块16例,其中假阳性9例,假阴性3例;胸部CT诊断恶性肿瘤86例,良性肿块20例,其中假阳性13例,假阴性11例.统计分析显示,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二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前者优于后者.结核是引起假阳性的主要病种,符合线路断层显像误判的9例中,6例为结核.引起误判的结核的病理形态通常表现为以增生为主的结节样病灶.结论: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对肺部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指导意义.

  • 梗塞区内存活心肌识别方法(1)18F-氟脱氧葡萄糖心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对检测存活心肌的意义

    作者:刘秀杰

    检测存活心肌是近年来国际性热门课题,因为研究表明:在临床诊断为心肌梗塞患者,于心电图病理性Q波处,仍可有40%~60%的心肌存活,这是由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所证实,而且这部分心肌在血运重建术后,局部心室功能可改善,研究工作还表明,这种可逆行心肌损害,包括两种病理变化即冬眠与顿抑心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心肌灌注与功能均降低,但心肌葡萄糖代谢仍存在,以维持细胞生存的低要求.

  • 左右心室18F-FDG 摄取量比值判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研究

    作者:李雯;汪蕾;熊长明;杨涛;张岩;顾晴;杨勇;倪新海;柳志红;方纬;何建国

    目的:既往研究显示,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心室代谢改变,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FDG-PET)已成为评估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的新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FDG-PET测得右心室糖代谢情况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 阿德福韦酯致Fanconi综合征一例

    作者:王东;任安;叶山东

    患者男,48岁.因“全身骨痛1年,加重伴行走困难1个月”于2010年7月28日入院.患者患慢性乙型肝炎20余年,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达5年.入院体检:T 36.5℃,P 78次/min,呼吸平稳,BP 12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生化:肌酐107 μmol/L,GFR 70ml?min-1?1.73 m-2,血钙2 22 mmol/L,磷0.46 ~0.50mmol/L,碱性磷酸酶179 IU/L,25-羟维生素D312.97 ng/ml,血糖正常.尿生化:尿糖3+,24h尿磷27 mmol,尿白蛋白89.9 mg/L,β2微球蛋白75.6mg/L.尿氨基酸检测示尿中乳酸和数种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聚谷氨酸)增高,并检出葡萄糖和丝氨酸/苏氨酸倒置,未见其他异常代谢产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全身骨骼氟脱氧葡萄糖(FDG)代谢欠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增高灶.全身骨核素显像提示全身弥漫性骨代谢异常(图1).

  • 胰腺癌18 F-FDG摄取程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张雯杰;吴宁;王成锋;石素胜;郑容;李小萌;张翰;梁颖;刘瑛;赵平

    目的:初步探讨胰腺癌病灶的18 F-FDG摄取程度( SUV)与手术切除标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VD)之间的关系,考察SUV是否能够于疗前在体评估胰腺癌的血管生成状态。方法纳入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于我科行PET-CT检查后行手术切除的10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记录PET-CT图像中病灶的大标准摄取值( SUVmax ),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胰腺癌标本的MVD及VEGF表达。结果10例胰腺癌病灶的中位SUVmax为4.7(3.3~5.9),中位 MVD为67(49~110), VEGF (-)4例, VEGF (+)3例, VEGF (++)3例。取中位SUVmax=4.7为界值点分组对比可知, VEGF (++)患者的SUVmax高于VEGF (+)/(-)患者,且MVD计数较高与SUVmax偏高存在一定正相关趋势。结论本组小样本结果初步表明,胰腺导管腺癌的SUVmax越高,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SUVmax与VEGF表达和MVD计数存在正相关趋势的可能,初步提示18 F-FDG PET-CT检查有可能于疗前在体评估胰腺癌的血管生成状态,有望为临床是否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PET与四维CT图像结合构建胸段食管癌计划靶体积研究

    作者:李彦康;郭延娈;张棚;李建彬

    目的 比较基于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T,3DCT)、四维CT (4DCT)与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ay CT,PET-CT)结合4DCT所构建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位置及体积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2-12-01-2014-02-28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序贯完成3DCT、4DCT和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且PET图像原发肿瘤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2.0的1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3DCT图像所得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volume,GTV)上下方向外扩30 mm,横向方向外扩5 mm得到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3D);CTV3D各方向外扩10 mm得到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3D);内肿瘤靶体积(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4D)通过4DCT 10个时相CTV获得;将ITV4D各方向外扩5 mm得到PTV4D;基于SUV≥20% SUVmx得到内生物靶体积(inter-nal biological target volume,IBTVPET20%),将ITV4D与IBTVPET20%通过布尔逻辑运算得到ITVPETT;将ITVPT各方向外扩5 mm得到PTV4r.结果 PTV3D显著大于PTV4D和PTVPETT,P值分别为<0.001和0.044;PTVPT显著大于PTV4D,P=0.048.PTV3D对PTVPETT的包含度(degree of inclusion,DI;0.70±0.05)显著大于PTV3D对PTV4D的DI(0.69±0.06),P=0.042;PTV4D对PTV3D的DI(0.96±0.03)与PTVPETT对PTV3D的DI(0.95士0.0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结论 在构建胸段食管癌靶区时,利用PET与4DCT图像结合不仅改变了肿瘤PTV的大小,而且改变了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将二者结合,也许能够为食管癌放疗靶区构建提供借鉴.

  • 18F-FDG PET/C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的价值

    作者:张燕;张国丽;贾慧;付正;孔莉;于金明

    目的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有突出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18 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检测的佳方案.方法 收集2008-01-10-2013-12-25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7例,所有病例均经常规检查疑诊为复发转移,并于1周内接受18 F-PDG PET/CT检查及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e CT)扫描和血清癌胚抗原(e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按病例和按病灶分别统计1 8 F-FDG PET/CT和ce CT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PET/CT与ce CT的诊断效率的差异,分析PET/CT诊断效率在CEA正常组和升高组的差别,研究18F-FDGPET/CT对复发转移结直肠癌治疗策略的影响.结果 在全组患者中,按病例分析18 F-FDG PET/CT的灵敏度为95.6%(86/90),明显优于CT的78.4%(6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26,P=0.002;18F-FDG PET/CT的特异度为81.5%(22/27),优于CT的72.4% (21/29);18 F-FDG PET/CT的准确度为92.3%(108/117),明显优于CT的76.9%(90/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36,P=0.001.按病灶分析,18F-FDG PET/CT的灵敏度为95.0%(151/159),明显优于CT的83.9%(125/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35,P=0.001;18F FDG PET/CT特异度为83.3% (45/54),明显优于CT的73.8% (31/42);18 F-FDG PET/CT准确度为92.0%(196/213),明显优于CT的81.7%(156/191),x2=9.607,P=0.002.CEA升高组,按病例分析18 F-FDG PET/CT的灵敏度为97.3%(71/73),特异度为80.0%(12/15),准确度为96.5%(83/86),与CEA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灶分析,18F-FDG PET/CT在CEA升高组的灵敏度为96.6%(141/146),特异度为80.6%(25/31),准确度为93.8%(166/177),其中灵敏度(x2=4.319,P=0.038)和准确度(x2 =5.166,P=0.023)与CEA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8 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病例中,15.4%(14/91)的患者接受了二次手术治疗,46.2%(42/91)的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对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失为结直肠癌术后随访的有效工具,并且对CEA升高的患者可能更有意义.

  • 18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肺门纵隔淋巴结累及野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

    作者:胡漫;孙新东;刘宁波;巩合义;付政;马莉;李新科;徐晓庆;于金明

    目的 探讨18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累及野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54例,术前3~5 d内行18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和胸部延迟显像,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根据常规显像和双时相显像结果勾画的淋巴结累及野放疗靶区的不同.结果 肺门淋巴结靶区39%患者GTV常规与GTV病理一致,57%患者GTV双时相与GTV病理一致;AGTV1(GTV常规-GTV病理)=32.64 cm3,AGTV2(GTV双时相-GTV病理)=22.57 cm3,后者比前者变化少(u=519.00,P=0.023).纵隔淋巴结靶区56%患者GTV常规与GTV病理一致,67%患者GTV双时相与GTV病理一致;ΔGTV1=22.85 cm3,ΔGTV2=20.95 cm3,后者与前者变化相似(u=397.50,P=0.616).结论 根据18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结果勾画的NSCLC肺门纵隔转移性淋巴结靶区更接近于根据病理结果勾画的靶区,双时相显像较常规显像能更好地指导淋巴结累及野靶区的勾画.

  • 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前后氟脱氧葡萄糖PET-CT摄取值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谢鹏;岳金波;孙新东;冯瑞;孔莉;付政;郑劲松;赵献光;于金明

    中SUV max 较高者及淋巴结转移灶SUV max 值高于原发灶SUV max 者预后较差.

  • 18FDG PET-CT显像在肺癌治疗方案决定中的应用

    作者:张雯杰;郑容;吴宁;王绿化;李晔雄;李静;刘瑛;赵平

    于鉴别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减少病灶遗漏.

  • 氟脱氧葡萄糖PET-CT确定食管癌淋巴结放疗靶区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洪波;于金明;张百江;朱慧;张为迪;李玲;黄勇;付政;李辉

    目的 分析18FDG 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优势及确定淋巴结放疗靶区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ET-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优势,基于CT和PET-CT确定淋巴结大体肿瘤靶区(GTVN)和临床靶区(CTVN),根据术后病理分析PET-CT在确定淋巴结放疗靶区中的价值.结果 13例由CT确定的GTVN(GTVN-CT)与病理一致,19例基于PET-CT的GTVN(GTVN-PET-CT)与病理相符.对照淋巴结病理结果,PET-CT改变了15例由CT确定的GTVN和其中10例的CTVN.PET-CT导致GTV缩小(GTVN-PET-CT<GTVN-CT)的3例共涉及3组淋巴结,其中1例临床靶区缩小(CTVN-PET-CT<CTVN-CT);GTVN-PET-CT>GTVN-CT的12例共涉及22组淋巴结,其中9例CTVN亦扩大.GTVN-PET-CT>GTVN-CT的亚组分析显示,PET-CT确定的淋巴结GTV准确率高于CT(67%:25%,P=0.041).结论 PET-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中的优势使之可作为优化和确定食管癌淋巴结放疗靶区的有用工具.

  •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在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于会明;于金明;刘运芳;赵献光;马丽

    目的探讨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PE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定位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FDG PET和CT检查,利用CT和FDG PET-CT图像融合软件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CT和GTVPET-CT),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患者除2例外,其他患者的GTVCT和GTVPET-CT均不同,其中5例GTVPET-CT大于GTVCT,平均增加29.2 cm3;6例GTVPET-CT小于GTVCT,平均减少41.6 cm3.结论与单纯CT图像相比,FDG PET-CT融合图像不仅能更好地分清肿瘤与正常组织,而且对纵隔淋巴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7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