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交感神经系统与骨代谢调节

    作者:郭倞;邱勇

    以往认为骨代谢的调节仅涉及骨局部的自分泌、旁分泌以及内分泌等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除了上述三者之外,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在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中也发挥关键的作用[1-2].本文就有关SNS对骨代谢调节的作用做一综述.一、交感神经支配与肾上腺素能受体SNS对骨组织和骨细胞的神经支配是其调控骨代谢的组织解剖学基础.SNS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外周组织器官,其由外周逆行向脊髓、脑干,后投射于下丘脑核和非下丘脑核.组织学研究发现骨外膜、骨小梁及骨髓中均分布有交感和感觉神经纤维.免疫定位和电镜观察显示,神经纤维在生长板和长骨的干骺段分布多、密度大,并在骨小梁周围的血管附近形成一个紧密的连接网络[3].

  • Neuroserpin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杨雪莲;董强;王亮

    Neuroserpin(NSP)是一种轴突选择性的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它主要存在于新大脑皮质、海马结构、嗅球和杏仁核,而在大多数丘脑核、尾状核、壳核和小脑细胞中相对缺乏[2].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附669例临床分析

    作者:石长青;李勇杰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探讨手术靶点与适应证的选择原则.方法对669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与脑深部电刺激术,单靶点分别选择苍白球腹后部(314例)、丘脑腹外侧核(48例)及丘脑底核(48例);多靶点则为单靶点的结合(259例).手术后采用UPDR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和随访.结果与手术前LPDRS评分相比:(1)丘脑底核切开术对"关"时相疗效佳(P<0.05);(2)丘脑版外侧核对震颤有效,改善率达97%,丘脑底核对僵直和运动迟缓有效,改善率分别为85%和57%;(3)多靶点手术对难治性帕金森病患者有显著疗效(P<0.01);(4)手术后丘脑底核切开组左旋多巴用量减少45%(P<0.05);(5)手术后总复发率为1.79%(12/669),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6/669).结论外科手术对帕金森病有肯定而持久的疗效,手术前明确诊断及适应证、靶点选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手术后仍须继续药物治疗.丘脑底核可能是具潜力的治疗性核团.

  • 芬太尼对冠脉结扎诱发丘脑束旁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作者:马智聪;郭政

    目的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f)在心肌缺血性疼痛感受中的作用以及阿片受体在此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分别记录SD大鼠痛觉敏感神经元(PSN)的基础放电、冠状动脉结扎(CAO)即刻及其后60min内隔5 min一次的放电频率.实验分三组:单纯CAO组;芬太尼组,在CAO后15 min静注芬太尼0.01 mg/kg;芬太尼-纳洛酮组,在静注芬太尼15 min后,静注纳洛酮0.04mg/kg.结果63个PSN中36个在CAO前后放电频率没有改变,1个在CAO后放电频率明显增多,将后者分组进行实验研究.单纯CAO组(n=9),CAO后即刻细胞放电频率明显增加,5~10min内达到高峰(P<0.01),在实验记录的60 min内一直维持相对稳定的高频放电.芬太尼组(n=6),静注芬太尼后细胞的增频反应被明显抑制;芬太尼-纳洛酮组(n=6),静注纳洛酮后芬太尼抑制作用被完全取消.结论①CAO可以诱发大鼠急性内脏伤害性刺激感受(内脏痛反应);②Pf参与心肌缺血性内脏伤害性刺激(内脏疼痛)的中枢感受;③阿片受体在心肌缺血性内脏伤害性刺激感受(内脏痛感受)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 脑梗死所致偏侧舞蹈症3例

    作者:马玉民

    脑梗死因受累血管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常见为锥体束损害,表现为病灶对侧的肢体瘫痪.少数人在急性期或恢复期出现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本文报告3例由脑梗死所致的偏侧舞蹈症,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 瘦素对前列腺癌发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溢发;胡青峰;夏国伟

    瘦素是脂肪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它是调节能量平衡与肥胖之间的一个关键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下丘脑核以及大脑的其他几个区域来抑制食物的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1]。瘦素分泌到血浆中的浓度与脂肪组织质量和个体的营养状态呈正比。一般来讲,肥胖的人血浆瘦素水平较高[2-4]。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s,LR)是一类具有高度同源性的细胞因子类受体家族。LR至少有5种亚型,各亚型以特定的方式在不同组织中表达[5]。

  • 帕金森病CT表现及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CT影像分析

    作者:黄祖平;王维;李秋云;罗晓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CT表现及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CT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1)对240例PD患者术前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2)30例PD患者在术后3~12个月(平均6.5个月)CT扫描,观测脑内核团毁损灶33个(其中3例患者为双侧手术):右苍白球腹后内侧核(Gpi)毁损灶14个、左Gpi核毁损灶6个,右丘脑腹外侧核(Vim)毁损灶2个、左Vim核毁损灶11个,对毁损灶大层面积、术侧CT值(任意值)、健侧对应点CT值(标准值)测量,并算出毁损灶与健侧CT值的差值.结果(1)PD的CT表现主要为中央型弥漫性脑萎缩,以脑室系统扩大为主,轻度脑萎缩46.67%(112/240),中度脑萎缩40%(96/240),重度脑萎缩3.33%(8/240),正常10%(24/240).(2)33个毁损靶灶之圆形占27.27%(9/33);类圆形占60.61%(20/33);片状不规则形占12.12%(4/33).毁损灶的面积Gpi核平均(28.01±2.15)mm2,Vim核平均为(14.03±1.24)mm2,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毁损灶Gpi核CT值较健侧平均下降(11.80±0.87)HU,Vim核CT值较健侧平均下降(10.80±1.28)HU,两者亦有差异性(P<0.05).结论PD患者术前CT扫描对掌握手术适应证较重要,重度脑萎缩患者提示不宜做外科手术治疗.术后CT扫描观察毁损灶之形态、面积、密度变化等影像学改变,有利于对手术疗效、并发症等评估提供一定证据.

  • 脑立体定向损毁中央中核、杏仁核治疗癌性顽痛

    作者:荆国杰;杨魁元;张学军;祝刚;姚晓腾;徐纲

    [目的] 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 使用安柯ASA-602型定向仪,对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确定靶点位置并用射频对其进行损毁,并与38例长期口服吗啡类止痛药物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46例不同晚期癌痛病人中,手术组术后疼痛控制43例,疼痛缓解3例;药物组疼痛控制3例,缓解35例(χ2=54.16,P<0.01).[结论] 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杏仁核损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推断靶点位置,对癌性顽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 瘦素与前阿黑皮素原、胰岛素等因子关系的研究

    作者:袁良杰;张敬军

    瘦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诸多生理功能的作用.这些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瘦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位点主要包括含有其受体的弓状核、腹侧正中下丘脑核、边下丘脑核和背中线下丘脑核等下丘脑位点.

  • 立体定向微电极治疗帕金森病76例

    作者:杨江河;张蓉;史有才;刘绍明

    1 临床资料 1999-08以来我院采用立体定向微电极引导下丘脑Vim核、苍白球Gpi核射频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76(男46,女30)例,年龄40~80(平均67.3)岁.

  • 丘脑中央下核内的阿片受体在介导大鼠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作者:朱娟霞;唐超;肖丹秦

    目的:观察丘脑中央下核(Sm)内的阿片受体是否参与介导电针(EA)的镇痛作用. 方法: 以辐射热诱发甩尾(TF)反射的潜伏期(TFL)作为伤害性反应指标, 观察Sm内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强(5.0 mA)、弱(0.5 mA) EA"足三里"穴 (St.36) 抑制大鼠TF反射的效应. 结果:Sm内微量注射纳洛酮(1.0 μg, 0.5 μL)阻断高强度EA对TF反射的抑制效应,但对低强度EA诱发的TF反射抑制无明显影响.当纳洛酮注射到Sm以外的部位时, 对强、弱EA诱发TF反射的抑制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Sm内的阿片受体参与介导强EA兴奋细传入纤维(Aδ和 C类)产生的镇痛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