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纵隔镜检查手术并发症12例报告

    作者:谢博雄;丁嘉安;姜格宁;唐明娟

    目的 探讨纵隔镜检查手术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81年9月~2005年11月我院262例纵隔镜检查中12例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无名动脉的小分支大出血1例,经扩大颈部切口,纱布填塞压迫止血2 h后止血.切口感染5例:1例为肺结核,纵隔淋巴结肿大、中央坏死,活检造成溃破,经切开、引流、换药后切口愈合;4例简单换药后愈合.声音嘶哑2例,未特殊处理,分别于术后1、3个月明显好转.心电图异常2例,西地兰处理后好转.气胸2例,未特殊处理,分别于术后4、6 d自愈.结论 在熟悉纵隔解剖、操作轻柔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防止纵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

  • 胸部疑难疾病的纵隔镜检查

    作者:吴一龙;黄植蕃;戎铁华

    为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疑难疾病诊断上的作用,1992年10月至1995年9月对35例胸部疑难病例施行全麻下的纵隔镜检查术.经气管间隙人工隧道观察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显示,总确诊率为85.71%.左肺癌判断右侧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敏感性为100%.仅临床诊断的病例检查后的病理确诊率为80%,其中良性病变比率占48%.位于气管前、气管旁、气管支气管拐角区、隆凸下的病变,纵隔镜检查的确诊率大于85%,位于气管后、前纵隔及距气管较远的纵隔其他部位为纵隔检查的盲区.病变直径<3cm者病理确诊率92.31%,>3cm的确诊率66.67%.1例并发颈部切口感染,发生率2.86%.总之,纵隔镜检查阳性率与病变部位有关(P=0.0129),而与病变大小无关(P=0.1661).胸部疑难病例常见的误诊病种是结核病和结节病,故试验性放、化疗的习惯作法需慎重.

  •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前纵隔镜检查的应用策略

    作者:王欣;郑列;张仕义;谢泽明;余辉;苏晓东;王军业;黄植藩;杨名添;戎铁华

    目的 探讨纵隔镜技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是否存在转移)的临床应用策略.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临床连续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临床分期为Ⅰ~Ⅲ期的NSCLC患者152例,分别采用CT和纵隔镜技术评估纵隔淋巴结状态.根据纵隔淋巴结终病理结果,计算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的纵隔镜检查阳性率和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以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T分期、肿瘤类型(中央型或外周型)、CT下纵隔淋巴结大小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等作为预测因子,进行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69例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纵隔镜检查阳性8例,阳性率为11.6%;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14例,发生率为20.1%.62例临床Ⅰ期(cT1~2NOMO)NSCLC,纵隔镜检查阳性7例,阳性率为11.3%;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发生率为19.4%.对全部152例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和CT下纵隔淋巴结大小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69例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CT下纵隔淋巴结短径≥1 cm的NSCLC患者,术前必须进行纵隔镜检查;对于腺癌患者,即使是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短径<1 cm,术前也应该进行纵隔镜检查.

  • 纵隔镜与CT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王欣;郑列;凌莉;张仕义;谢泽明;余辉;苏晓东;王军业;黄植藩;杨名添;戎铁华

    目的 比较CT与纵隔镜评估非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的价值.方法 152例Ⅰ~Ⅲ期NSCLC患者术前均接受CT和纵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分别计算CT与纵隔镜评估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CT与纵隔镜的准确度,采用ROC诊断曲线比较CT与纵隔镜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3.8%、70.1%、64.9%、78.2%和71.7%,纵隔镜分别为83.1%、100.0%、100.0%、88.8%和92.8%,纵隔镜检查的准确度和诊断效果优于CT(P<0.001).纵隔镜检查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假阴性的发生率为7.2%.结论 CT单独评估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的准确度不足,纵隔镜是评估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准确和安全的方法.

  • 纵隔镜在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赵守华;刘向阳

    纵隔镜检查术(mediastinoscopy)是一种用于纵隔探查及活检的手术.其临床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1],因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敏感性及特异性都很高,长期以来一直是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但近十几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食管腔内超声(EUS)检查在临床中不断开展,纵隔镜的应用有所减少,其价值和地位也受到了挑战.现将纵隔镜手术及其在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 纵隔镜检查术

    作者:刘向阳

    1 历史本世纪50年代初Harken等人率先采用纵隔镜检查术,开了纵隔镜检查之先河;1959年Carlens等将这一技术进一步加以完善,奠定了现代纵隔镜检查术的基础,即沿用至今的标准纵隔镜检查术,它可显露气管周围和隆凸下的肿物,但不能显露胸骨后、主动脉窗及左肺门的肿物;1987年Ginsberg等人报告了经颈部切口入胸骨后间隙或经左侧胸骨旁第二、三肋间切口显露前纵隔、主动脉窗及左肺门处的肿物(即扩大的纵隔镜检查术),弥补了标准纵隔镜检查术的不足.近年来,Cybulsky等已将此检查列入门诊常规检查.

  • 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与分期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廖日强;杨学宁;汪斌超;严红虹;钟文昭;聂强;叶云捷;吴一龙

    目的:以影像学纵隔淋巴结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和肺癌纵隔分期的价值.方法:对纵隔淋巴结异常的患者先行EBUS-TBNA,不管EBUS-TBNA的结果如何,再行纵隔镜检查术.以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为标准,比较两者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和肺癌纵隔分期中的价值.结果: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期间,共3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3例后确诊为肺癌,10例为良性病变;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术对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相同,分别为90.0%、100%和91.3%;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8.5%、100%、91.4%和80.8%、100%、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开胸术的患者未发现新的纵隔淋巴结转移;EBUS-TBNA检出90%(18/20)的阳性患者,但其中仅5例诊断出癌细胞或非小细胞肺癌;5组纵隔镜检查术假阴性的淋巴结有2组位于隆突下淋巴结.结论:EBUS-TBNA在肺癌纵隔分期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与纵隔镜检查术相似,两者具有互补性.对EBUS-TBNA阴性或者病理不能具体分型的患者,需再行纵隔镜检查术.

  • 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分析

    作者:赵晓东;沈韦羽;邵国丰;田辉;金成华

    回顾性总结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30例经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纵隔镜手术24例,胸骨旁纵隔镜手术6例.旨在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疾病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丁洁芳

    纵隔镜手术主要应用于肺癌分期的诊断及纵隔疾病、纵隔肿瘤、纵隔肉芽肿和结节病的诊治[1].我科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共实施了58例纵隔镜检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电视纵隔镜手术及并发症报道

    作者:王科平;邹卫;许栋生

    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ic lymphadenectomy VAMLA)诊断胸外科疾病,具有损伤小、取材满意,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我院2003年3月~2009年4月开展93例纵隔镜手术,本研究通过分析VAML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以期提高VAMLA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疾病诊断及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邵丰;许栋生;邹卫;杨如松;王科平;刘锋;马国栋;曹珲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mediastinoscopy,VM)在纵隔疾病诊断和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41例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有纵隔疾病患者和27例术前经胸部CT、PE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诊断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纵隔镜检查,根据病理结果 行诊断和分期.结果 41例纵隔疾病患者39例经电视纵隔镜术后确诊,2例诊断不明或可能误诊,其中1例转院失访,另1例经开胸活检证实为肺大B细胞淋巴瘤;27例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纵隔镜检查后,其中12例有纵隔淋巴结转移,15例无转移,后者经开胸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平均手术时间52min,平均出血40 ml,术后无死亡,无切口感染,1例出血,3例喉返神经麻痹.结论 电视纵隔镜术是纵隔疾病、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的重要检查方法 ,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 纵隔镜手术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彭忠民

    早在1954年Harken首次将内镜延伸到上纵隔,观察并活检了上纵隔及气管旁结节,开创了纵隔检查的先例.1959年Carlens等采用特制的纵隔镜,结合胸骨上切迹切口,正式推出纵隔镜手术.此为标准颈纵隔镜检查术.1968~1986年,Pesrson等多次报道应用纵隔镜对肺癌患者术前进行分期,以确定其治疗措施,并作长期随访.他对纵隔镜的推广应用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传统的纵隔镜检查术难以了解主动脉窗及左肺门处的淋巴结.

  • 纵隔镜检查术在PET/CT纵隔淋巴结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作者:廖日强;杨学宁;钟文昭;聂强;董嵩;王思云;吴一龙

    目的 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或肺门淋巴结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代谢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纵隔镜检查术前PET/CT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异常的NSCLC病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以及PET/CT的假阳性率.结果 2007年4月—2011年12月期间,73例患者符合条件.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1.3%、100%、100%、87.1%和94.5%.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假阳性率高达30.8%.如果将非巨块型纵隔淋巴结代谢升高且双侧肺门淋巴结代谢升高定义为纵隔淋巴结阴性,其阳性预测值升高至81.1%.结论 在PET/CT纵隔或者肺门淋巴结代谢升高的NSCLC,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高.对PET/CT代谢阳性的纵隔淋巴结需要病理确认,特别是合并双侧肺门对侧性代谢增高的纵隔淋巴结.

  • 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门诊纵隔镜检查术的麻醉

    作者:王旭东;许梅曦;钟忠健;蒋艳波;李伟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病人X纵隔镜检查术的可行性.方法:13例纵隔镜检查术门诊病人,用异丙酚、芬太尼诱导插管,麻醉维持用微泵推注异丙酚加小量芬太尼混合液,同时吸入50%N2O.计算异丙酚麻醉维持所需用药量及术后病人恢复情况.结果: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期平均用药量为2.3±0.3mg.kg-1.h-1,手术维持期平均用药量为5.3±1.6mg.kg-1.h-1;停药至吞咽反射恢复所需时间为4.0±1.2min,意识恢复时间为5.8±1.5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7.6±1.1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1.3±2.2min.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适合于门诊病人纵隔镜检查术的麻醉.

  • 纵隔镜诊断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

    作者:唐明娟;王兴安;姜格宁;高文;丁嘉安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在诊断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中的作用. 方法对12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采用标准颈部纵隔镜检查术或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获取可疑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通过纵隔镜检查本组120例患者中有113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总确诊率为94.2%(113/120);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以结节病(59.2%)、淋巴滤泡增生(16.7%)、淋巴结结核(11.7%)为多见.手术时间64.2±21.5min,失血量45.6±26.8ml;穿破左侧胸膜1例,术后死亡1例,死因为药物性血管内溶血. 结论纵隔镜检查术是诊断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 纵隔镜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申屠阳;丁征平;陈文虎;付晨松;周允中

    目的总结纵隔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探讨其在胸外科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依据胸部CT决定手术径路,共行纵隔镜检查术60例,其中经颈纵隔镜检查术56例,经左前第2肋间纵隔镜检查术3例,经右前第5肋间纵隔镜检查术1例.术中活检标本行常规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结果59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例患者术中损伤左锁骨下动脉,平均手术时间1.5小时,无术后并发症.病理多样,以结节病、肺小细胞肺癌、结核病等为主.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不明性质肿物或肿大淋巴结的诊断率为93.33%,是肺癌手术前分期准确的检查手段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电视纵隔镜检查术11例

    作者:杨劼;谭家驹;李文军;叶国麟;古卫权

    自2001年11月至2002年9月,我们为11例患者施行了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mediastinoscopy),现报告如下.

  • 纵隔镜在肺癌鉴别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锋;张良;蔡明辉;丁征平;申屠阳

    背景与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鉴别诊断/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计36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前未确诊的纵隔肿物患者162例,疑诊或确诊肺癌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短径≥1.0 cm)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经颈纵隔镜检查术(SCM)308例,经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PM)53例。结果①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肿物诊断的准确性98.11%,敏感性97.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1.67%。②纵隔镜检查术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98.28%,敏感性98.03%,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共计7例,发生率为1.93%。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创伤轻微、安全可靠、取材足量,对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极高,也是肺癌鉴别诊断和术前分期的重要方法和金标准。

  • 纵隔镜与EBUS-TBNA对肺癌诊断和分期价值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良;毛锋;蔡明辉;申屠阳

    背景与目的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逐渐普及,但其对肺癌的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尚待探讨.本研究拟对比研究EBUSTBNA和纵隔镜的诊断效能,期望为理性的选择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2年12月纵隔镜检查术患者361例,其中肺癌199例,纵隔肿物162例;EBUS-TBNA患者348例,其中肺癌216例,纵隔肿物132例.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和相关指标,分析二者对肺癌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以石蜡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纵隔镜检查术的诊断准确性为98.33%,敏感性98.17%,特异性100%; EBUS-TBNA的准确性为90.80%,敏感性90.00%,特异性100%.两者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效能无明显差异(P>o.05),纵隔镜对纵隔肿物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 纵隔镜和EBUS-TBNA对肺癌具有相似的的术前诊断和分期作用,但对纵隔肿物的诊断效能则以纵隔镜检查术为高.

  •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瘤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彭林;李强;何金涛;韩泳涛;方强;朱江;陈利华;宋煜宏

    纵隔镜检查是纵隔疑难疾病和肺癌术前分期的常用方法之一,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mediastinoscopy)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自2002年9月~2003年8月我科进行了30例电视纵隔镜检查术,有一些初步体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