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人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挽救方案疗效分析

    作者:时杰;孙恺;张茵;陈玉清;雷平冲;臧玉柱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方案(R-GemOx)和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挽救治疗老年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老年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39例,分别接受R-GemOx或GemOx方案化疗,其中R-GemOx组16例、GemOx组23例;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奥沙利铂(L-OHP)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部分患者经济允许并知情同意情况下,联合使用美罗华375 mg/m2,静脉滴注,用吉西他滨前一天给药.21~28 d为1个周期,完成1个周期化疗后评价不良反应,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 结果 R-GemOx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为62.5%,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病情稳定率]为87.5%; GemOx组分别为47.8%和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R-GemOx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4个月,GemOx组中位TTP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GemOx和GemOx方案挽救治疗老年人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R-GemOx方案有效率高于GemOx方案,且能达到更长的疾病进展时间.

  • 骨盆Ⅰ-Ⅱ-Ⅳ区肉瘤整块切除后腰盆钉棒重建系统

    作者:沈靖南;王晋;尹军强;黄纲;雍碧城;李浩淼;邹昌业

    目的 探讨骨盆Ⅰ-Ⅱ-Ⅳ区肉瘤整块切除后新设计的腰盆钉棒重建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2009年6月到2010年12月期间,行骨盆Ⅰ区、Ⅱ区和Ⅳ区肉瘤整块切除和腰盆钉棒系统重建术的病例资料,评价该术式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入选条件:穿刺活检证实骨盆原发性肉瘤:肺部CT未见转移灶,Eneking分期为ⅡB期;患者能完成规范的新辅助化疗;术前MRI评估证实肉瘤未侵犯髂外动静脉、坐骨神经和盆腔脏器,确认肉瘤累及骨盆Ⅰ-Ⅱ-Ⅳ三个区域.结果 4例累及骨盆Ⅰ区、Ⅱ区和Ⅳ区的原发性肉瘤患者接受肿瘤整块切除后腰盆钉棒系统重建.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29.75岁(18 ~45岁).病理类型包括:尤文肉瘤2例,软骨肉瘤1例和骨肉瘤1例,尤文肉瘤和骨肉瘤完成新辅助化疗.肉瘤整块切除范围包括骨盆Ⅰ区、Ⅱ区和Ⅳ区肿瘤、肿瘤累及的髂肌、臀中小肌和部分臀大肌,同时采用骨盆髋臼和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髋臼、骨盆环和腰骶连接.术后3周患者开始进行康复治疗,术后3个月可扶拐行走.术后平均隧访14个月(9~19个月),目前尚未发现复发和转移.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66.67% (63% ~73%);Harris髋关节评分良2例,差2例.结论 骨盆原发性肉瘤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广泛切除而获得治愈,通过骨盆环重建挽救下肢的主要功能.骨盆Ⅰ区、Ⅱ区和Ⅳ区肉瘤整块切除和腰盆钉棒系统既能完整的切除肿瘤,又能有效重建骨盆和腰骶连接功能.这种重建方式近期疗效观察能够达到患者及骨肿瘤专科医生的功能期望.

  • 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无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张志超;彭靖;高冰;袁亦铭;宋卫东;辛钟成;金杰;郭应禄

    目的 分析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erectile dysfunction,ED)无效的原因及正确指导用药后的效果. 方法 应用他达拉非治疗无效的ED患者80例.年龄22~54岁,平均32岁.病程26个月~4年,平均2.6年.行关于药物使用方法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正确用药的原因,进行用药指导.患者服用他达拉非治疗2周后随访,采用2004年国际ED咨询委员会推荐的治疗评价指标性生活日记(SEP)中问题2(是否能够成功插入阴道)和问题3(是否维持足够勃起以成功完成性生活)作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 80例患者有1个或多个不正确服用他达拉非的方式:21.2%的患者不知道性刺激是他达拉非起效所必需的,87.5%的患者尝试次数<4次,57.5%的患者未服用大推荐剂量20 mg,84.0%的患者服药时情绪紧张或焦虑.65例接受他达拉非再治疗,再治疗的有效率为46.2%( 30/65). 结论 不正确用药是导致他达拉非治疗无效的常见原因,对患者进行性教育和正确的用药指导可提高他达拉非的治疗效果.

  • 再程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放化疗后局部复发食管癌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曹建忠;郭汝元;梁玉;刘宝;张霞琴;宋欣;兰胜民;李红卫

    目的 探讨再程调强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首程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79岁的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1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给予调强适形放疗(54 Gy/30次),并同步予尼妥珠单抗(200 mg/次,1次/周,静脉注射,共用6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再程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后1个月复查,复发病变完全缓解,除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级疲劳、Ⅰ级皮疹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再程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放化疗后局部复发食管癌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 颈颌腭入路-下颌骨外旋在鼻咽癌挽救性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辉;赵敏;陈贤明;王茂鑫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肿瘤的挽救性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颈颌腭-下颌骨外旋入路,手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未控患者2例、鼻咽部复发病变8例;二程放射治疗后病变复发2例,共1 2例(rT1 4例、rT27例、rT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12例患者通过颈颌腭(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肿瘤,10例术中用带蒂颌下组织瓣Ⅰ期修复鼻咽部缺损;2例用游离下鼻甲修复鼻咽顶部缺损,7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带瘤生存、3例患者死于局部复发、1例死于远处转移;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75%(9/12).结论颈颌腭-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鼻咽部肿瘤手术视野显露良好;可在直视下切除鼻咽及咽旁肿瘤处理颈内动脉,肿瘤切除后用带蒂颌下组织瓣Ⅰ期修复鼻咽部缺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少,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肿瘤挽救性手术的一种理想的手术入路.

  • 喉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癌的外科挽救治疗

    作者:刘文胜;徐震纲;张彬;唐平章;张国芬

    目的 分析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复发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77例喉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喉复发癌再行外科挽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喉全切除术,26例行喉部分切除术,其中19例无放疗史者行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复发癌外科挽救治疗后的总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1%和52.7%,累积局部复发率均为30.7%.局部未控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占死亡例数的48.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首次治疗原发灶分期晚和复发病变的喉外组织侵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首次治疗原发灶分期晚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x2=6.655,P=0.01,比值比=3.508).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复发癌的外科挽救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手术方式以喉全切除术为主,部分患者经严格选择再行喉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可以获得较好的喉功能保留.

  • 喉癌单纯放疗失败挽救性喉切除术远期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邸斌;李晓明;尚耀东;宋琦;陶振峰;成继民

    目的 探讨喉癌单纯放疗后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残留和复发患者实施挽救性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放疗后原发灶及颈部复发22例,放疗后原发灶及颈部残留50例.均实施喉全切除术+经典性颈清扫术或改良性颈清扫术.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手术后总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对影响生存率的有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实施挽救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41 7%,其中咽瘘发生率20 8%.术后5年内肿瘤再次复发率34 7%(25/72),远处转移率22 2%(16/72),第二原发癌发生率6.9%(5/72).术后的3、5年生存率为45 8%和36 1%.复发癌N分期(rN)、肿瘤放疗失败类型、切缘情况、浸润深度、有无颈淋巴转移、淋巴结包膜侵犯和颈部非淋巴结构侵犯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放疗失败类型、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喉癌患者单纯放疗失败后应以手术挽救为主.对于术前及术中发现肿瘤侵犯肌肉及软骨的病例,特别是对根治性放疗效果不佳而肿瘤残留者,术中应充分估计肿瘤的范围,并冰冻病理检查切缘,以保证足够的安全切缘,提高挽救性手术的成功率.

  • 侵及颈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的挽救手术

    作者:边学;徐震纲;祁永发;唐平章

    目的探讨侵及颈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年来对57例侵及颈总或颈内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癌患者实施外科治疗的病例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48例患者术中可将肿瘤由颈动脉壁剥离而保留颈动脉;9例肿瘤已侵到动脉壁中膜层而切除动脉,术中不作动脉切除后的Ⅰ期动脉重建术.对手术中认为肿瘤残留和术前未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或放疗剂量不足70 Gy的患者,进行术后放疗40~70 Gy. 结果 57例患者中4例长期生存;53例死亡,死于术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局部复发10例,颈部复发19例,远处转移14例,颈总动脉出血7例,非肿瘤因素2例.用Kaplan-Meier生存率统计法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8%、19.6%、12.5%、8.3%.术中肉眼切净与肉眼残留的复发率分别为26.7%、50.0%;2年生存率分别为22.2%、0.椎前组织受侵与椎前组织未受侵的术后复发率为76.0%、28.3%,2年生存率为12.0%、25.0%.术后放疗与未放疗的复发率分别为46.4%、73.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4%、15.4%. 结论对于侵及颈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癌患者,应进行积极的外科挽救性手术治疗,术中应尽量整块切除肿瘤,且与周围组织应有合理的安全界限,对于受侵的动脉除非肿瘤已侵及动脉的中膜层,否则,应尽量剥离肿瘤保持动脉的完整,不切除动脉,以减少术后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放疗可以减低肿瘤复发,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复发性喉癌挽救性手术保留喉功能初步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明;邸斌;陶振峰;宋琦;肖淑芬;李红霞;邵永良

    目的 探讨复发性喉癌挽救性手术治疗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患者和肿瘤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对36例放疗、激光手术和开放式喉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喉癌患者,实施挽救性手术治疗同时保留喉功能.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正规随访,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结果 实施经口激光二次肿瘤切除术4例,喉水平部分切除4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3例,环状软骨上切除术(Majer-Piquet)手术15例,18例患者同时接受了颈清扫术.术后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主要是局部感染和咽瘘,没有院内死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术后近期并发症均经适当处理后治愈,1例接受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喉裂开肿瘤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因切缘病理阳性接受术后放疗,导致喉狭窄及喉腔闭塞失去喉发音和呼吸功能.术后肿瘤局部复发5例,局部和颈部同时复发1例,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3.3%(30/36).术后3年生存率80.6%,死亡原因分别为肿瘤复发3例,远处转移3例,其他非肿瘤原因(心脏病)1例.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表明,对于喉癌治疗后早期和局限性复发的患者,在对肿瘤进行全面细致评估和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实施保留喉功能的挽救性外科手术,从而提高这类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喉全切除气管造口复发癌挽救性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李晓明;尚耀东;邸斌;宋琦;李军;陶振峰

    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有关问题的处理.

  • 鼻-鼻窦鳞状细胞癌治疗后复发及挽救手术治疗

    作者:李晓明;李军;邸斌;宋琦;邵永良;吴彦桥;高春梅;尚耀东

    目的 分析影响鼻-鼻窦鳞状细胞癌治疗后复发的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探讨复发性鼻-鼻窦癌挽救手术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7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7例原发鼻-鼻窦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与复发有关的临床病理学因素;根据肿瘤的复发状况和侵及范围以及术前全面评估结果,选择性地对治疗后复发病例实施不同方式手术切除,手术进路包括侧鼻切开、面部正中翻揭手术和颅面联合进路等,通过多种组织瓣技术包括阔肌筋膜瓣、帽状腱膜骨膜瓣、颞肌筋膜瓣、胸大肌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和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切除术后的重要缺损;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随访,通过直接法和Kaplan-Meier法计算107例患者和再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 107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2.39%(56/107).术后随访发现,44例患者出现治疗后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影响鼻-鼻窦鳞癌治疗后复发的主要临床病理学因素为肿瘤T分期(OR=0.258,P=0.001).对复发病例中的34例实施了挽救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挽救手术的5年生存率为29.1%.结论 原发肿瘤的T分期是影响鼻-鼻窦鳞状细胞癌治疗后复发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治疗后复发的鼻-鼻窦癌,通过充分术前评估选择性实施挽救性手术能够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

  • 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再治疗的初步分析

    作者:武亚娟;李晓敏;李琦;任雅琼

    目的 分析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挽救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的174例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复发转移部位、挽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复发转移后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5.0%、19.3%和13.3%,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95% CI 5.2~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复发转移部位、远处转移时间及挽救治疗与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有关(P<0.05或<0.01),而体质量减轻(≥5 kg)、病变长度、病变部位、清扫淋巴结果数目、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和胸腔内-复发时间与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时间和挽救治疗是影响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挽救治疗和远处转移时间是影响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转移后放化疗或放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冷冻消融挽救治疗放化疗失败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观察

    作者:李勇;郭志;王海涛;刘方;倪虹

    目的 评价冷冻消融(CA)对放化疗失败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挽救性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12例接受放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Ⅲ期NSCLC患者接受挽救性CA治疗.研究的终点目标是总反应率(RR)、临床受益率(CBR)、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QOL)以及安全性等.结果 CA治疗组12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术后12个月,总RR率为6/12例,CBR 7/12例,1年生存率为10/12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术后术区不适感及轻度咯血,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证实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 CA挽救性治疗放化疗失败的NSCLC可获得较高的RR及1年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是Ⅲ期NSCLC挽救性治疗的新选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DEP方案挽救治疗成人难治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旖旎;黄文秋;魏娜;曾祥宗;张嘉;王晶石;吴林;付丽;王昭

    目的 观察脂质体阿霉素联合依托泊苷和大剂量甲泼尼龙(DEP)方案挽救治疗成人难治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以41例难治性HL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DEP方案治疗2周和4周后,参照美国中西部协作组制订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中位年龄31(18~62)岁.总反应率(ORR)为78.1%(32例),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29.3%(12例),部分缓解(PR)率为48.8%(20例).41例患者中有8例未找到引起HLH的原发病(CR 5例,PR2例);其余33例患者中原发性HLH 1例(CR 1例),淋巴瘤相关HLH 20例(CR 3例,PR 12例),EBV相关HLH 12例(CR 3例,PR 6例).对DEP方案无应答的9例患者均在开始挽救治疗后的2~4周内死亡;达到PR和CR的32例患者在诱导缓解后积极针对原发病治疗,包括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脾脏切除等,其中20例患者病情持续缓解.结论 单臂研究结果提示,DEP方案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用于成人难治性HLH患者的挽救治疗方案.

  • 肩胛带骨肿瘤的外科治疗结果及评价

    作者:郭卫;杨毅;姬涛

    目的 探讨肩胛带骨肿瘤的手术切除方式、重建方法,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71例肩胛骨周围骨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恶性肿瘤61例,骨巨细胞瘤10例.15例恶性肿瘤起源于肩胛骨,56例起源于肱骨近端.男42例,女29例;年龄11~62岁,平均36.5岁.手术方法:肩胛带离断术10例,单纯肩胛骨切除3例,肩胛骨切除、人工肩胛骨置换3例,部分肩胛骨及肱骨近端切除、假体置换8例,肱骨近端切除、假体置换47例.结果 1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肩周肌肉保留较好,术后MSTS功能评分平均28分.起源于肱骨近端的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三角肌止点处均予以切除,术后肩外展30°~60°,MSTS功能评分平均23分.37例肱骨骨肉瘤患者中4例(10.8%)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5例肺转移.7例转移患者均死亡.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出现肺转移死亡.3例尤文肉瘤患者出现肺转移死亡.5例肱骨及5例肩胛骨软骨肉瘤患者术后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肩胛带骨肿瘤切除、人工肱骨近端假体重建能保留完整肘部及手部功能、并发症少,是肩部恶性肿瘤的首选术式;肱骨近端骨肉瘤和下肢骨肉瘤比较预后较好;肱骨近端恶性肿瘤行关节内肿瘤切除和关节外肿瘤切除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接近,提示对多数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可以采用关节内切除.

  •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应用锁骨重建骨缺损

    作者:郭卫;杨毅;李大森;汤小东;唐顺

    目的对儿童肱骨近端成骨肉瘤的患者,切除肱骨肿瘤后,实施了锁骨代肱骨的重建手术.探讨该重建方法的效果.方法患者仰卧,皮肤切口自锁骨内侧端通过喙突至上臂前方.整块切除肿瘤.重建的第一步为松解锁骨,保留锁骨骨膜及其周围部分软组织.切开胸锁关节,去除锁骨近端的软骨.以肩锁关节为轴,旋转整根锁骨,使锁骨近端能够较容易的下垂.将残留肱骨及被旋转后的锁骨近端应用窄的AO动力加压钢板作内固定.将原来附着于肱骨近端的残留肌肉缝合在锁骨上,使之尽量符合原来的解剖结构.在恰当张力下将肱二头肌长头腱性部分固定在肱二头肌短头的腱性部分上.结果患儿在手术后3个月即拥有良好的患肢功能.患儿术后肩关节前屈达80°,外展平均达到75°.术后随访1~4年,3例患儿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对于儿童患者,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会出现肢体短缩等相关问题.接受锁骨代替肱骨手术的患者,术后锁骨出现纵向生长.如果锁骨骨膜未受到破坏,术后还会出现锁骨骨质增生肥厚.保留锁骨的骨膜是保证术后锁骨生长的重要的因素.实施锁骨重建肱骨近端手术后,除重建后的肩锁关节外,肩胛骨-胸廓之间的连接在外展、内旋及外旋方面也提供了相当的活动度.对于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青少年患者来讲,锁骨代替肱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 术前化疗栓塞对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膝周肿瘤疗效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盛璞义;廖威明;李佛保;陈伟;韩士英;沈靖南;谭美珍

    目的了解术前化疗栓塞对膝周肿瘤保肢术后疗效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膝周骨肿瘤行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手术患者的52例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骨肉瘤33例,骨巨细胞瘤19例;术前行化疗栓塞24例,同期未行化疗栓塞28例;全部33例骨肉瘤及12例Ⅱ、Ⅲ级骨巨细胞瘤术后行正规化疗,膝关节功能以Enneking标准评价.结果随访时间长118个月,短12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术后12个月内和后随访功能评分介入组优于非介入组(t检验,t1=2.073,t2=2.309,P<0.05),早期、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翻修率介入组低于非介入组(χ2检验,χ2早=7.590,χ2近=9.137,χ2翻修=10.612,P<0.05);假体松动率、转移率、复发率、截肢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检验,χ2假体松动=3.306,χ2转移=1.716,χ2复发=0.720,χ2截肢=2.809,P>0.05).结论术前化疗栓塞可使膝周肿瘤保肢术在保证肿瘤切除彻底性的前提下,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软组织,有助于术后患肢功能的保留、锻炼和提高,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术后肿瘤转移、复发、假体松动无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膝周肿瘤保肢术前应考虑行化疗栓塞处理.

  • 定制肿瘤型关节假体髓外柄断裂的有限翻修技术

    作者:杨强;王鲁强;杨志平;李昕;李振峰;李建民

    目的 介绍定制肿瘤型关节假体髓外柄断裂的有限翻修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例患者行定制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发生假体髓外柄断裂,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5岁、51岁和52岁.原发肿瘤部位及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别为股骨远端骨肉瘤、股骨远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及股骨近端软骨肉瘤.假体髓外柄断裂分别发生于术后11个月、34个月和28个月,均无明显外伤史,为行走时发生假体断裂.假体断裂处位于股骨远端假体髓外柄结合部和股骨近端假体的股骨颈基底部.依据假体断裂后髓内柄固定牢固及髓外柄残留足够长度的情况,为避免常规翻修手术中较困难的原假体髓内柄及骨水泥取出,设计了股骨近端和远端翻修假体进行有限翻修,该翻修假体由套筒部和关节部组成,材质及关节部外形与原假体相同,翻修时保留原假体髓内柄,将翻修假体套接于残留的髓外柄,骨水泥及挤压螺钉固定,同时更换磨损的配件,从而完成有限翻修.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观察翻修假体稳定性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患者假体断裂原因为股骨远端假体髓外柄结合部、股骨近端假体股骨颈基底部疲劳断裂各1例,股骨远端假体髓外柄结合部松动、锁钉断裂1例.翻修术后分别随访1个月、103个月和110个月,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生软组织内肿瘤复发而再行肿瘤切除术.至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翻修假体固定牢固、无松动.MST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66.7%、86.7%和83.3%.结论 定制肿瘤型关节假体由于疲劳或结构失效可发生断裂,套接式翻修假体可保留固定牢固的原假体髓内柄而行有限翻修,降低了手术难度,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

  • 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

    作者:董扬;阎洪亮;张智长;稽伟平;杨庆诚;覃澍

    目的 介绍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并探讨其工作原理、手术操作技巧、早期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应用肿瘤瘤段骨切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治疗股骨远端骨肉瘤的儿童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8岁、9岁和15岁.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1~2周期,化疗结束后根据X线、CT和MR等检查结果评价化疗疗效,对于化疗效果好且符合保留骨骺手术条件者采用此术式治疗.首先通过CT、MRI确定病变范围,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定制保留骨骺的肿瘤型假体以及模具,待假体定制完毕后行肿瘤瘤段骨切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切口愈合1周后给予术后的规范化化疗,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3例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3h、4h和6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 ml、500 ml和2 200ml.对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根据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术后3个月功能评分分别为24分、26分和13分,短期随访显示患者肢体功能良好.1例患者出现假体感染,经保守治疗(抗炎补液、切口换药等)无效后行大腿截肢术,余2例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等其他并发症.2例患者双下肢长度相差均<2cm.结论 通过严格掌握保留骨骺保肢手术的适应证,配合术前及术后的新辅助化疗,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为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其疗效安全、可靠,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 改良Ilizarov技术救治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

    作者: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葛建忠;焦绍锋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技术治疗濒临截肢的严重下肢残缺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严重下肢残缺患者,多家医院均建议截肢.男5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小5岁,大42岁.病因:先天性3例,创伤性4例,下腰部脊椎裂2例.术中有限矫形,穿针安装预先组装的个体化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术后缓慢牵伸,实时调整矫形器构件及构型,直至畸形矫正与下肢重建达到所需要的目标.4例实施1次手术,2例2次,1例3次,1例4次,1例5次.结果 9例患者的下肢畸形或残缺均得到满意矫正,负重力线、肢体外观及必要的功能基本恢复.7例可以徒手行走.2例借助支具行走.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结论 改良Ilizarov技术能够救治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的严重下肢残缺,避免了截肢,其医疗风险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