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酰肝素酶与糖尿病肾病

    作者:赵越;安晓飞;余江毅

    乙酰肝素酶(HPSE)是一种能降解硫酸乙酰肝素(HS)的内-β-D-葡糖醛酸苷酶.因其可促进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而受到肿瘤研究领域广泛关注.近研究提示HPSE与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的发生关系密切[1].现将HPSE与DN之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硫酸乙酰肝素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影响

    作者:刘仪;徐朱杰;王瑞;邱立朋;陈敬华

    目的 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乳鼠颅骨的成骨细胞,培养并进行鉴定.取生长情况良好的成骨细胞制成浓度为2.0×104个/mL的细胞悬液,依据在成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S,将实验分为A组(0 μg/mL)、B组(1 μg/mL)、C组(5 μg/mL)、D组(10 μg/mL)、E组(25 μg/mL)、F组(50 μg/mL)、G组(100 μg/mL).以A为对照组,其余组为实验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48 h及96 h不同HS浓度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24 h和48 h的AKP活性,Western Blot法定量24 h和48 h成骨标志蛋白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Runx-2蛋白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法计数14 d成骨细胞基质矿化结节量.结果 MTT检测示,硫酸乙酰肝素在48 h、96 h均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P活性检测示,24 h和48 h的E组和F组的AKP活性相比于A组明显增高(P<0.05),且F组的AKP活性高.Collagen Ⅰ和Runx-2蛋白表达检测显示,50 μg/mL HS作用24 h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Runx-2和Collagen Ⅰ蛋白的表达均升高;100 μg/mL HS作用24 h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Runx-2和Collagen Ⅰ蛋白的表达均降低.矿化结节染色示,B、C、D、E、F组均能促进矿化结节的生成,F组对成骨细胞基质矿化作用强,B、C、D、E和F组相比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组的矿化结节数量低于A组.结论 HS的成骨作用显著,且50 μg/mL HS促进成骨细胞成熟分化的能力显著优于其他浓度.

  • 硫酸乙酰肝素通过PKC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

    作者:宋淑军;张建中;贾桂玥

    目的 探讨硫酸乙酰肝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颅骨的成骨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乙酰肝素作用于成骨细胞,并用不同信号传导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细胞增殖的检测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嵌入测定试剂盒.结果 外源性硫酸乙酰肝素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大鼠成骨细胞5-溴-2-脱氧尿嘧啶的嵌入率,这一功能可以完全被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C的抑制剂calphotin C阻断,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或p38的抑制剂并无此作用.结论 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PKC介导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 硫酸乙酰肝素疗法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文超;赵珺;梅家才;邵明哲;潘烨;张健;吴海生;汪涛;于敏;蒋玉洁;黄月亭

    目的 观察硫酸乙酯肝素疗法在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硫酸乙酰肝素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采用随机表数字法将30只糖尿病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15)采用皮下注射0.5 ml 硫酸乙酰肝素(0.3 mg/L),对照组(n=15)则采取皮下注射0.5 ml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创面炎症反应和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5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10天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增生;术后15天新生肉芽组织基本完成修复,而对照组创面仍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0和15天,实验组FGF和TGF-β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实验组KGF 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而 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调节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创面愈合.

  • 硫酸乙酰肝素基质疗法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于敏;张健;赵珺;梅家才;邵明哲;潘烨;吴海生;汪涛;杨文超;蒋玉洁

    目的 研究硫酸乙酰肝素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糖尿病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18)采用皮下注射0.5ml硫酸乙酰肝素(0.3mg/ml),对照组(n=18)则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两组大鼠麻醉成功后在其背部制作一直径为20 mm的圆形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伤口肉芽组织厚度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4、6、8、10、12和14天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7天时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的增生;术后14天时新生肉芽组织基本修复完成,而对照组伤口仍伴有轻度炎症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4天实验组伤口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61.4±18.7 vs 685.0±31.6,P=0.00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8.1±19.3 vs 584.2±14.6,P=0.002).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增加血管新生和抑制伤口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 人急性胰腺炎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及CD14表达变化

    作者:李红光;周总光;雷松;朱林;郑雪莲;张鸿彦;王永;张建成

    目的 探讨人急性胰腺炎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表面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CD14表达变化.方法 收集发病24 h内入院的早期急性胰腺炎病人36例,采集入院当日及第3、第7日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LR4、CD14表达变化情况.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mterleukin 6,IL-6),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胰腺炎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发病后表达上调,在轻症病人渐下降,1周左右恢复正常.TNF-α的变化一致.结论 人急性胰腺炎早期可能通过先天性免疫门户蛋白TLR4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

  • 肝素酶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褚红女;黄荷凤

    肝素酶(heparanase)是一种葡萄糖醛酸酯酶,是能降解硫酸乙酰肝素的葡萄糖苷酸内切酶(endogluconidase).肝素与肝素酶在体内的平衡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肝素在人体的重要作用经过近70年的研究已经比较清楚,而对肝素酶的研究刚刚起步,但进展迅速.现将肝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硫酸乙酰肝素/肝素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作者:周跃钢

    硫酸乙酰肝素(HS)和肝素(HP)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组成的高度硫酸化的结构多样性的多糖链, HS通过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许多相关生物学功能和病理过程的调控,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HS也在抗病毒方面显示出了潜在药用价值。作为HS的特殊结构形式的HP已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作抗凝药物使用,并在抗癌、抗炎方面显示出了药用应用前景。本文针对HS/HP在抗凝、抗癌、抗炎和抗病毒方面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硫酸乙酰肝素/肝素的化学酶学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周跃钢

    硫酸乙酰肝素(HS)通过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了所涉及到的许多动物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HS特殊结构形式的肝素(HP)也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作抗凝药物,并在抗癌、抗炎方面显示出极有希望的药用前景。天然的HS/HP是在糖链长度和磺基化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的混合物,限制了其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阐明和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作为化学合成的替代途径新发展起来的化学酶学合成近期取得了明显突破,缩短了合成过程,显著提高了得率,并加快了HS/HP结构与功能关系的阐明,获得了具有新结构、药用价值更高、抗凝活性可逆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随着化学酶学合成技术的逐步改进和对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合成结构专一、药效更好更稳定、副作用更小的HS/HP药物在今后将逐步实现。文章针对HS/HP化学酶学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硫酸乙酰肝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作者:王骞;邱立朋;黄燕;赵丽;朱梦琴;陈敬华

    目的 合成硫酸乙酰肝素-维生素E琥珀酸酯(heparan sulfate-vitamin E succinate,HDV)两亲性材料,包载多柔比星形成聚合物胶束,并对其制剂学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通过酰胺反应,合成HDV载体,利用核磁对其结构进行确证.选择超声法制备载多柔比星的聚合物胶束,考察胶束的粒径、形貌、电位、载药量、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行为,并对其体外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 成功地合成了HDV两亲性聚合物材料,制备的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105.0±7.3) nm,PDI值为(0.239±0.484),电位值为(-21.4±2.6)mV,包封率为(76.22±0.76)%,载药量为(9.53±0.58)%;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载药胶束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细胞毒性实验显示,空白胶束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几乎没有毒性,而载药胶束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 HDV聚合胶束可以有效地包载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和抗肿瘤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应用价值的抗肿瘤药物载体.

  • 乙酰肝素酶与细胞侵袭

    作者:彭冬先;何援利

    侵袭性细胞主要包括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肿瘤细胞实现扩散、转移以及免疫细胞趋向炎症反应区都必须首先穿越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组成的屏障.

  • 肝素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季永胜;王承党

    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D糖苷内切酶(endo-D-glucuronidase),它既存在于正常组织,如胎盘和淋巴器官,对胚胎形成,神经系统发育,新生血管形成,炎症反应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也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促进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存率.Hpa定位于溶酶体,既可以作为酶,也可以作为黏附分子,与局部pH值有关.研究证实,活性Hpa为8×103和50×103两种亚型以非共价结合形成的异二聚体.目前,以抑制Hpa活性及其表达作为肿瘤治疗目的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 内皮细胞糖萼与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桓铭;周青山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是导致患者危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内皮细胞糖萼是覆盖在内皮细胞管腔膜侧的毛绒状多糖蛋白复合结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糖萼降解,进而完整性破坏是脓毒症早期特征之一,而糖萼的结构破环进一步促进血管外渗,加速炎性反应及白细胞黏附从而加剧脓毒症临床症状,包括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及脓毒性心肌病.此外内皮细胞糖萼的降解程度可以作为标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文章对内皮细胞糖萼作为脓毒症时内皮损伤诊断工具的作用,以及针对内皮细胞糖萼的治疗方法对脓毒症多器官衰竭的靶向治疗的希望进行综述.

  • 多糖包被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敏;郝东;王涛;高福泉;孙婷;李岩;逯峰;刘晓立;胡振彩;吕长俊;王晓芝

    目的:探讨多糖包被代谢产物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年龄≥18岁且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入组0、6、12、24和48h血中多糖包被降解产物透明质酸(HA)、硫酸乙酰肝素(HS)水平;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中HA、HS的变化;28d存活组和死亡组血中HA和HS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中HA、HS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乳酸(Lac)、血小板、白蛋白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A和HS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3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选,28d死亡17例,病死率为54.8%。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中HA和HS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48h达峰值,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μg/L):119.47±32.44比94.84±23.63,HS(μg/L):72.83±19.03比58.83±16.63,均P<0.05〕。死亡组患者入组0h、48h血中HA、HS水平均较存活组明显增高〔HA(μg/L):130.42±27.67比93.29±29.80,105.14±19.18比70.82±13.24;HS(μg/L):67.23±25.01比39.23±14.58,79.74±19.84比56.17±14.53;均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入组时血中HA和HS与TNF-α、SOFA评分、Lac、血小板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HA的r值分别为0.595、0.462、0.545、0.466、-0.534,HS的r值分别为0.607、0.468、0.563、0.547、-0.455,均P<0.05)。0h、48h血中HA和HS水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940和0.833、0.821,敏感度分别为87.5%、100.0%和83.3%、81.3%,特异度分别为82.6%、78.3%和91.3%、78.3%。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内皮细胞多糖包被降解产物在血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微循环障碍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硫酸乙酰肝素协同细胞因子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

    作者:文珠;戴育成;李洁;唐燕华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S)协同细胞因子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细胞因子(rhIL-3,rhIL-1β,rhIL-6和SCF)、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SN)+细胞因子、SN、HS+细胞因子4组分别与脐血造血细胞培养,检测细胞增殖、细胞表面标志和造血祖细胞集落生长.结果培养至第14天细胞增殖达高峰,4个组细胞总数依次增加了134.5,171.3,81.5和167.2倍.第21天细胞数量SN组明显下降.CD34+细胞数第7天已升高,第14天达高峰,依次增加了68.4%,82.5%,69.8%和79.3%,第21天仍为56.2%,71.7%,12.3%和73.7%.CD33+细胞数第14天达高峰, 依次增加了80.2%,68.6%,81.6%和70.3%,第21天时仍维持在第14天水平.CD38+细胞数第7天时比培养前增加了66.6%,73.8%,70.4%和71.9%,第14至第21天均维持该水平.扩增1周各组CFU-GM产率均有提高,2周达高,依次增加了250%,279%,217%和273%.第3周仍有151%,240%,145%和231%.结论 SN与细胞因子联用对脐血造血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两者单用.HS可替代SN与细胞因子联用.

  • 狼疮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

    作者:黄云剑

    1.红斑狼疮为什么会损害肾脏?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有3种机制参与肾炎的发生,一种是抗体与肾小球抗原结合发生免疫反应,如自身抗体与肾脏内多种组分发生免疫反应,如硫酸乙酰肝素、磷脂、Ⅳ胶原、系膜和内皮细胞抗原等;一种是循环抗原植入肾小球,再与自身抗原结合,启动免疫反应;第三是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启动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启动后,激活补体系统,引起一系列的免疫损伤反应,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这些细胞释放大量裂解酶或蛋白酶,大量的炎性因子如IL-2、IL-6、TGF-α、TNF-β等和补体活化产物,从而导致肾组织损伤.

  • 乙酰肝素酶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娟;任明姬

    乙酰肝素酶是目前发现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能切割细胞外基质中硫酸肝素蛋白多糖侧链的内源性糖苷酶.本文介绍了乙酰肝素酶的分子结构、功能、分子特性、基因定位和酶的活性调控,并对该酶促进血管生成、肿瘤浸润、参与胚胎和组织发育等机制进行了综述.

  • 人类重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吕文天;赵红光;龚平生;王志成;姜晓燕;刘淑春;李校堃;龚守良

    目的通过对人类重组型和野生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aFGF,waFGF)的比较研究,探讨raFGF与促分裂性有关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NIH3T3细胞株,采用MTT法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waFGF和raFGF的促分裂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膜通透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同时,检测肝素(HS)对aFGF的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 raFGF对细胞增殖作用明显低于waFGF,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强作用也明显低于waFGF,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增强作用明显低于waFGF.HS使aFGF的上述作用增强.结论 raFGF的促分裂作用低于waFGF,而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不明显;HS对aFGF促分裂作用具有促进效应.

  • 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

    作者:蔡泓志;孙静;王海漩;胡凝珠;胡云章

    目的 探讨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取6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复合佐剂(0.27 mg氢氧化锌,100 μg HS,0.125 IU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经小鼠胫骨前肌免疫,除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于0、3、7、14、28 d进行免疫外,其他各组均为隔周免疫.分别于初免疫后1、2、3、4、8、12、16周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V)IgG水平.结果 初免后1周,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血清未检测到抗-RABV IgG外,各实验组均产生抗-RABV特异性IgG;所有复合佐剂组在初免后3周均可产生高水平的IgG,初免后12周反弹性升高达到峰值,第16周仍维持较高水平.初免后1、2、3、4、8、12、16周,复合佐剂1、2、3次免疫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相同次数免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IgG水平持续时间较长.初免后2周,复合佐剂2、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3次免疫后);初免后3周,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4次免疫后)(P均<0.05).结论 氢氧化锌和HS复合佐剂能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 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王海漩;胡云章;胡凝珠

    目的 探讨硫酸乙酰肝素( Heparan sulfate,HS)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 将HS( 100 μg)与氢氧化锌(1.0 mg)复合佐剂与高(100 μg/0.1 nl)、中(50μg/0.1 ml)、低(25 μg/0.1 ml)剂量的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混合后免疫小鼠,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无佐剂组、铝佐剂组、HS单一佐剂组和氢氧化锌单一佐剂组.于免疫后4、8、12、16、20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结果 除阴性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出HCV特异性IgG抗体.抗原高剂量复合佐剂组在各时间点的HCV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无佐剂组、铝佐剂组、HS单一佐剂组和氢氧化锌单一佐剂组(P均<0.05);抗原中剂量复合佐剂组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与铝佐剂组相当.结论 HS与氢氧化锌复合佐剂能有效增强HCV重组抗原表位多肽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抗原的使用量.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