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素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张观宇;李建华;方长青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统计中,胃癌居于首位[2].目前对胃癌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胃癌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随着淋巴结清除术的推广和规范,以及综合治疗技术的应用,胃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判定尚缺乏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肝素酶的表达情况,探讨肝素酶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相互关系.

  • 肝素酶HLA-A2限制性CTL表位肽的筛选及其活性鉴定

    作者:余彤;王惠菊;杨建民;方勇;周永列;叶再元

    目的 预测并鉴定新的人乙酰肝素酶(Hpa)抗原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为恶性肿瘤多肽疫苗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SYFPEITHI和BIMAS软件预测方法,对肝素酶HLA-A2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合成候选表位肽;利用T2细胞特点,对合成的候选肽与HLA-A2分子进行亲和力分析;利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检测待检肽特异性CTL诱导活性;利用ELISPOT检测T细胞活性. 结果 在所筛选的6条候选CTL表位肽中,Hpa(310~318)FLNPDVLDI与HLA-A2分子具有高亲和力,在体外可有效诱导肝素酶特异性CTL的产生,对肝素酶阳性且HLA-A2限制性的HCC-LM6肝癌细胞及SW-480结肠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且能有效诱导IFN-γ分泌,增强免疫活性. 结论 首次发现Hpa(310~318)FLNPDVLDI可能是肿瘤肝素酶抗原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

  • TH线性肽对人肝素酶B细胞表位多抗原肽的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杜玲;王惠菊;杨建民;高寒;周永列;陶厚权

    目的 探讨提高人肝素酶B细胞表位肽应答效应的免疫策略.方法 预测人肝素酶蛋白B细胞表位,采用8分支多抗原肽(MAP)结构合成多肽,利用ELISA鉴定合成的MAP与肝素酶全蛋白抗体的结合反应.以MAP联合或不联合通用型TH表位线性肽免疫C57BL/6小鼠,动态检测免疫血清效价.结果 软件预测得到3个肝素酶蛋白B细胞表位,即大亚基的第1~15位(MAP1)、第279~293位(MAP2)及175~189位(MAP3)氨基酸序列.ELISA显示,MAP2多肽与全蛋白抗体的结合力明显强于MAP1及MAP3,MAP与TH线性肽联合免疫产生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单纯MAP免疫组.结论 生物信息学预测得到的3个表位肽均为肝素酶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T辅助表位线性肽能显著增强MAP的免疫效应.

  • 人类肝素酶B细胞表位的预测和免疫原性鉴定

    作者:杜玲;王惠菊;杨建民;方勇;赵仲生;高寒;叶再元

    目的 预测并鉴定肝素酶(heparanase)蛋白B细胞表位免疫原性.方法 以肝素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DNAStar分析软件以及Bcepred在线二级结构分析工具分析其蛋白二级结构并预测B细胞表位.根据预测结果 ,采用8分支多抗原肽结构合成针对该表位的抗原肽,将后者与通用型T辅助表位人IL-1β线性短肽(VQGEESNDK,氨基酸163~171)联合免疫日本白毛黑眼兔,检测免疫血清效价,鉴定其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结果 软件预测显示,肝素酶蛋白大亚基的第1~15位(MAP1)、第279~293位(MAP2)及175~189位(MAP3)氨基酸序列可能为其优势B细胞表位.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分析,证实MAP1、MAP2及MAP3均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但仅MAP1、MAP2抗体具有高特异性,MAP2抗体与肝癌组织的结合力强.结论 肝素酶大亚基的第1~15位、第279~293位氨基酸为其优势B细胞表位,其中第279~293位氨基酸的免疫原性强,这为肝素酶多肽抗体及B细胞优势短肽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肝素酶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赵剑锋;李良庆;陈金坤;蔡清河;林丽娟

    目的 探讨肝素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结合微血管密度、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80例乳腺癌中肝素酶阳性表达53例(66.25%),10例乳腺良性肿瘤阳性表达仅有1例(10%).乳腺癌中肝素酶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同时对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肝素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有关(P均<0.05).结论 肝素酶与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有关;肝素酶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 肝素酶和氯化锂对抗肝素的RT-PCR抑制作用的试验条件优化

    作者:王萍;蒋立虹;李亚雄;陈智豫;孟明耀;邹弘麟;侯宗柳

    目的 探讨肝素酶和氯化锂在对抗肝素抑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作用的试验条件优化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从随机采集20份人临床肝素抗凝全血中提取总RNA并经电泳鉴定后,每份RNA分为未处理组、肝素酶Ⅰ在0.4U、0.5U即时,30 min,60 min几种条件下的处理组和氯化锂在-20℃下10 min、60 min,过夜几种条件下的处理组,再逆转录合成cDNA,分别行看家基因β-actln的PCR反应,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和比较获得的目的片段.结果 从肝素抗凝全血分别抽提的总RNA,经电泳鉴定完整性好,可以进行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未经处理的RNA经看家基因β-actin的RT-PCR反应后,未能扩增到目的片段;在肝素酶Ⅰ处理组中,仅肝素酶Ⅰ 0.5 U,并作用60 min条件下能扩增出β-actin片段;在氯化锂处理组中,三种时间段作用下,均能扩增出β-actin片段,并且过夜条件下扩增获得的目的片段的量多;经优化的试验条件的肝素酶Ⅰ和氯化锂作用RNA后,扩增得到的β-actin片段的量基本一致.结论 获得肝素酶Ⅰ和氯化锂处理肝素抑制RT-PCR的试验优化条件,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相关试验提供一定帮助.

  • 反义肝素酶基因对胰腺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彦;崔明;陈陵;段体德

    目的:研究反义肝素酶基因对人胰腺癌SWl990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反义肝素酶基因转染胰腺癌SWl990细胞,并设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肝素酶蛋白和mRNA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组和空载组比较,反义组细胞周期中S期比例明显减少(18.8%±2.5%vs36.3%±2.2%,33.2%±2.1%,P<0.01),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66.0%±2.7% vs 30.7%±3.2%,39.8%±4.9%,P<0.01);肝素酶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降低34.3%和37.8%;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减少(12.2±2.8 vs 30.8±4.4,28.3±2.7,P<0.01);Transwell侵袭小室中24 h穿膜细胞数减少(13.0±3.5 vs 34.8±5.8,29.4±5.6,P<0.01).结论:反义肝素酶基因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

  • RNA干扰对肝素酶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及其肿瘤生长抑制的作用

    作者:檀英霞;刘志玄;李素波;田曙光;卞丽红;宫锋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肝素酶(Hpa)的表达,体内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的2个抗Hpa短发卡式RNA(Hpa-shRNA)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高表达Hpa),并设空载体对照组;流式细胞技术鉴定转染稳定性,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肝素酶蛋白和mRNA表达;将干扰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细胞皮下接种裸鼠,比较各组肿瘤的体质量和体积大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素酶在肿瘤组织的表达.结果:与空载体组相比,干扰后的HepG2细胞中Hp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干扰组裸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变慢,统计结果表明干扰组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与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干扰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RNAi技术沉默Hpa基因可以有效下调肝癌肿瘤细胞中Hp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体内肿瘤生长.

  • 肝素酶:一种新的广谱的肿瘤转移相关抗原在中晚期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仕明;汤旭东;陈婷;熊震;陈陵;蔡永国;房殿春

    肝素酶(Hpa)是裂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唯一酶类,能破坏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Hpa在大多数中晚期肿瘤中都有表达,尤其在转移性肿瘤中强表达,而Hpa表达的下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提示Hpa可以作为一种广谱的肿瘤转移相关抗原用于中晚期肿瘤的免疫治疗.Hpa疫苗的开发可望为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详细综述了Hpa的结构与功能、对肿瘤转移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以及其作为肿瘤转移相关抗原用于中晚期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能性.

  • 肝素酶: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

    作者:陈陵;杨仕明;房殿春;王东旭

    肝素酶(hpa)是裂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惟一酶类,能破坏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pa也由此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抗肿瘤治疗新靶点,其抑制剂的研制可望为抗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hpa的结构与功能,对肿瘤转移的促进作用与机制,以及hpa抑制剂作为抗肿瘤新药的新研究进展.

  • 肝素酶:肿瘤治疗的新靶标

    作者:田曙光;高红伟;常宏宇;李素波;王璇琳;章扬培;宫锋

    肝素酶是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酶,主要通过降解硫酸肝素,破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完整性而发挥作用.肝素酶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密切相关性,使得肝素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本文主要阐述肝素酶的生物学特性、促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目前以肝素酶为靶标的肿瘤治疗方法和临床前景进行综述.

  • 肝素酶表达鉴别良、恶性腹水无价值

    作者:蔡永国;房殿春;杨仕明;罗元辉;陈陵;王东旭

    目的:研究腹水脱落细胞及腹膜活检标本中肝素酶的表达,探讨肝素酶用于鉴别良、恶性腹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7例腹水脱落细胞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素酶蛋白在36例腹膜活检标本中的表达,与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素酶mRNA在良、恶性腹水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腹膜活检标本中,肝素酶蛋白不仅存在于腹膜癌细胞中,在结核性腹膜炎上皮样细胞、郎格罕巨细胞、淋巴细胞中及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及其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腹膜组织中,良、恶性腹水组之间的肝素酶阳性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素酶在良性腹水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腹水脱落细胞中的炎性细胞增高有关.腹水脱落细胞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不能用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

  • 非小细胞肺癌中肝素酶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高夏;梁庆正;伍学强;李遂莹;白汉林;张舒林;祁敏现;袁五营;王建伟;王国斌

    目的探讨肝素酶基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方法选取85例肺部手术标本,所有标本分成两份,1份用于逆转录PCR检测肝素酶mRNA,1份用于免疫组化检测VEGF. 结果 (1)肝素酶mRNA及VEGF在NSCLC中表达率均高于良性病变肺组织(P<0.05).(2)肝素酶mRNA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远处转移组、Ⅲ期+Ⅳ期组、低分化组、腺癌组、肿瘤大径≥5 cm组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远处转移组、Ⅰ期+Ⅱ期组、高中分化组、鳞癌组、大径<5 cm组(P<0.05).(3)VEGF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远处转移组、Ⅲ期+Ⅳ期组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远处转移组、Ⅰ期+Ⅱ期组(P<0.05).(4)NSCLC中肝素酶mRNA与VEGF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肝素酶与VEGF参与了NSCLC的侵袭转移过程,可作为判断NSCLC转移潜力指标;肝素酶与VEGF通过互不依赖的机制促进NSCLC的侵袭与转移,二者联合检测将有利于提高判断NSCLC转移潜力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低分子肝素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义佳;徐建波;张常华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针对转移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肝素酶对基底膜的降解、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对肿瘤细胞转移有明显的干预作用.本文就低分子肝素(LMWH)对肿瘤转移过程影响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讨论其抗肿瘤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

  • 真核始动因子4E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中eIF4E和肝素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单中杰;陈奎生;侯箐岚;魏金星

    目的 探讨真核始动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株中eIF4E及肝素酶(HPA)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分别将2.5、5.0及7.5 μg/ml eIF4E ASODN转染膀胱癌BIU-87细胞,并设立细胞对照组(不转染)、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及无关对照组(转染无关对照ASODN),分别转染24、48及72 h,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BIU-87细胞中eIF4E及HPA蛋白、mRNA表达. 结果 eIF4E ASODN各转染组细胞中eIF4E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蛋白:2.5 μg/ml组分别为3.55±0.52、3.52 ±0.51、3.22 ±0.44;5.0 μg/ml组分别为3.43±0.47、3.41±0.46、3.19±0.41;7.5 μg/ml组分别为2.36±0.39、2.33±0.37、2.05±0.30.mRNA:2.5 μg/ml组分别为3.19±0.41、3.13±0.39、2.90±0.38;5.0μg/ml组分别为3.07±0.39、2.94 ±0.38、2.27±0.37;7.5 μg/ml组分别为2.22±0.37、2.06±0.30、1.95 ±0.29),与细胞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无关对照组相应时间段、相应浓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eIF4E ASODN各转染组细胞中HPA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蛋白:2.5 μg/ml组分别为4.44±0.55、4.40±0.54、3.99±0.52;5.0μ g/ml组分别为4.41 ±0.55、4.21±0.53、3.77±0.50;7.5 μg/ml组分别为4.02±0.52、3.98±0.52、2.32±0.37.mRNA:2.5μg/ml组分别为4.12±0.51、3.75±0.50、3.63±0.45;5.0 μg/ml组分别为4.00 ±0.51、3.71±0.50、3.54 ±0.44;7.5 μg/ml组分别为3.87±0.52、3.61 ±0.49、2.08 ±0.30),与细胞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无关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eIF4E ASODN对HPA蛋白、mRNA表达的抑制效应和对eIF4E蛋白、mRNA表达的抑制效应呈正相关关系(HPA蛋白r=9.23,mRNA r=9.59,P值均<0.01). 结论eIF4E ASODN可下调膀胱癌BIU-87细胞中eIF4E、HPA蛋白及mRNA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

  • 肝素酶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作者:刘颖斌;陈晓鹏;彭淑牖;方河清;史留斌;白明东;徐斌

    我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3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标本中肝素酶(heparanase,HPA)的基因表达,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学和随访资料,以探讨HPA 可否作为HCC转移潜能的可靠标志.

  • 肝素酶及其抑制剂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陈晓鹏;彭淑牖;刘颖斌;朱晓祥

    阻止肿瘤细胞扩散与转移的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屏障,主要由结构蛋白(包括胶原蛋白、层粘蛋白与玻璃体结合素等)和糖氨聚糖2种成分构成.糖氨聚糖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 proglycan,HSPG),HSPG主要由1个核心蛋白和数个与之共价连接的线性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侧链组成.在过去十几年中,有关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底物为结构蛋白的一些蛋白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上,而对以糖氨聚糖为底物的肝素酶(heparanase)的研究则为多数学者所忽视.

  • 肝素酶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褚红女;黄荷凤

    肝素酶(heparanase)是一种葡萄糖醛酸酯酶,是能降解硫酸乙酰肝素的葡萄糖苷酸内切酶(endogluconidase).肝素与肝素酶在体内的平衡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肝素在人体的重要作用经过近70年的研究已经比较清楚,而对肝素酶的研究刚刚起步,但进展迅速.现将肝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肝素酶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湛;于敏;佟欣;何胜泉;纪育斌;袁野;任重

    目的 探讨肝素酶在喉癌中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54例喉癌组织做肝素酶的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肝素酶在喉癌组织中显示高表达(64.8%),而在癌旁组织上皮中表达阴性,其与喉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喉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没有相关趋势.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51.0%)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80.0%).结论 肝素酶在喉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肝素酶表达阳性的患者可能更易发生转移且预后不良.

  • 肝素酶多肽抗体对HCCLM6肝癌细胞生长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韩晓梅;王惠菊;杨建民;周永列;陶厚权;高寒;叶再元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肝素酶多肽抗体对人肝癌HCCLM6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集落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肝素酶活性测定和Transwell侵袭小室试验,了解自行研制的3种肝素酶多肽兔多克隆抗体(P1、P2和P3多肽抗体)对HCCLM6肝癌细胞生长及侵袭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兔IgG对照组比较,P1、P2和P3多肽抗体对HCCLM6肝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及增殖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终浓度为100μg/ml的P1、P2多肽抗体与HCCLM6细胞共培养后,肝素酶活性分别降低42.9%和39.1%(P<0.01),Transwell侵袭小室中48 h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抑制率分别为52.5%和36.6%(P<0.05).结论 肝素酶P1和P2多肽抗体能抑制人肝痛HCCLM6细胞的肝素酶活性和侵袭能力,P3多肽抗体对肝癌细胞的肝素酶活性和侵袭能力无影响;肝素酶P1、P2和P3多肽抗体对HCCLM6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影响.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