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YKL-40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动态

    作者:张帆;刘俊明

    近年来,随着对冠心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展了许多有关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的研究.例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8、同型半胱氨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联素和CD40配体等,然而,在未来的心血管事件中,上述标志物水平并没有重要的预后价值.新发现炎症标志物YKL-40在急性和稳定慢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增高,它可能是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估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以及生存情况.本文就YKL-40的化学结构、分泌特点及生物学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炎症标志物与肺栓塞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吕雪英;袁开芬;赵国厚

    肺栓塞(PE)是一种临床中比较常见、潜在威胁生命的血管疾病,漏诊、误诊率较高.近年研究发现,肺栓塞的发生与炎症有着密切关系,炎症因子伴随PE发生、发展的整个疾病过程,对PE的危险分层、疗效评估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常见的炎性标志物在PE中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 肺栓塞 炎症标志物
  • 慢性炎症标志物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霞;刘奔;刘丹丹;孙李永眷;李晶;张萍;孟秀香;苏本利

    目的 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脂多糖(LPS)及晚期糖基化指数(AGI)水平与T2DM早期肾病的关系. 方法 7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肌酐(UAlb/C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n=40)、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n=38).观察各组患者MCP-1、TNF-α、hsC-RP、PAI-1、LPS、AGI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NC)组(n=40)进行比较. 结果 NUAlb、MUAlb组的MCP-1、TNF-α、hsC-RP、PAI-1、LPS及AGI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1);MUAlb组的上述炎症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NUAlb组(P<0.05).将性别、年龄、BMI、基线HbA1c、是否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作为协变量控制后,UAlb/Cr与MCP-1、LPS、TNF-α、PAI-1、hsC-RP、AGI作偏相关分析,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69,0.61,0.64,0.76,0.67,0.62,P均<0.01). 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MCP-1、TNF-α、hsCRP、PAI-1、LPS及AGI水平的变化,对于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立猛;郑哲;王健仰;张路;侯剑峰;胡盛寿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03至2010-09间在我院接受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术前采集患者血样,以检测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本研究应用PHQ-9抑郁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以PHQ-9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为观察终点,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CABG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研究共收集234例CABG患者,共计232例完成了随访,另外2例为院内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60.8±8.6)岁,其中女性比例为18.5% (43/232),CABG患者术前抑郁障碍者发生率为18.1% (42/232),术后1个月抑郁障碍者的发生率为14.7%( 34/232),患者6个月抑郁障碍者发生率为18.1% (42/232)高于前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后抑郁障碍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结果:20.9%:13.2%,P=0.197;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20.9%:17.5%,P=0.594).术后抑郁障碍者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障碍者[术后1个月:(5.4±5.1)mg/L vs(3.0±2.9) mg/L,P<0.01;术后6个月:(4.9±4.7) mg/L vs(3.0±3.0)m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是术后1个月、6个月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调整,得出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影响CABG患者术后早中期抑郁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卡维地洛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郑卫星;盖晓波;章文莉;李慧忠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和单盲方法将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43)和卡维地洛组(n=43).疗程均为4周.治疗过程中有6例被剔除,其中常规治疗组4例,卡维地洛组2例.正常组(20例)不予任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变化,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①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较正常人明显减弱[(5.8±2.7)%比(13.8±3.6)%,P<0.001],hS-CRP、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②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治疗前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卡维地洛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明显增强,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5.7±2.1)%比(8.6±1.8)%,P<0.001],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增强与hsCRP、TNF-α、IL-6含量减少具有明显相关性(r=-0.68、-0.62、-0.65,P均<0.01).③卡维地洛治疗后血中hsCRP、TNF-α、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1),而常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与炎症具有密切关系.卡维地洛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明显的改善内皮功能作用和抗炎效应.抗炎作用可能是卡维地洛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

  • 瑞舒伐他汀隔日与每日治疗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及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孙静;李建军;徐瑞霞;刘俊;贾燕珺;郭远林;吴娜琼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隔日给药10mg与每日给药10mg对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和炎症标志物的治疗差异。
      方法: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瑞舒伐他汀隔日给药10 mg(n=19)和每日给药10 mg(n=18)治疗6周后,比较用药前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

  • 依折麦布联合血脂康治疗血脂异常患者对炎症指标物的影响

    作者:孙静;徐瑞霞;刘俊;卿平;贾燕珺;李小林;郭远林;吴娜琼;李建军

    目的:研究比较血脂异常患者用低剂量血脂康加依折麦布联合治疗与高剂量血脂康单独治疗的调脂作用,并探讨其对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将46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每日600 mg血脂康加10 mg依折麦布10 mg联合用药(n=23)和每日单用2400 mg血脂康(n=23)治疗6周后,比较用药前后的血脂变化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

  • 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庆华;张钲;白锋;王恒大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MPO活性.结果 (1)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UAP/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MPO活性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STEMI患者血清MPO活性高于UAP/NSTEMI(P<0.001).(2)SAP血清MPO活性高于Control组(P<0.001).(3)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MPO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4)ACS患者血清MPO活性与白细胞计数(WBC)呈正相关(r=0.619,P=0.001),与年龄、性别、高敏感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无相关性.结论血清MPO活性升高可能与ACS的发生有关.MPO是一种预测ACS的炎症标志物.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炎症标志物

    作者:胡文兰;乔树宾

    目的 炎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影响其临床进展, AC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这些炎症标志物对ACS的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环氧化酶2与动脉粥样硬化:争议与前景

    作者:郭远林;陈纪林

    医学史上对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的认识源于疼痛和炎症,COX抑制剂阿司匹林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相关疾病防治作用的发现成为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实,如同风湿性疾病,AS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的过程,其本质为炎症性疾病,这使COX的同工酶COX-2成为关注焦点.目前,系统监测炎症标志物的变化已成为AS相关疾病现代防治的一大进展,只是在抗炎干预策略上尚无突破性进展,作为众多抗炎药物之一的COX-2抑制剂是否就是理想的用于防治AS的抗炎药物始终存在争议[1].

  • 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浆中TNF-α与IL-10和TGF-β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邓斌;冯霞;王定勇;张丽红;曹莉

    目的: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 G F‐β)水平变化及意义,为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8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痰液标本进行菌株分离鉴定,患者按是否生存分为生存组38例和死亡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第1、3、6 d及出院或死亡当日血浆TNF‐α、IL‐10及TGF‐β水平。结果88例重症肺炎患者送检标本中,54例患者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61.36%;共检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真菌,分别占70.37%、16.67%、12.96%;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3、6d及出院或死亡当日血浆T N F‐α、IL‐10、TGF-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生存组TNF‐α、IL‐10、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浆中 TNF‐α、IL‐10、TGF‐β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TNF‐α、IL‐10、TGF‐β水平随病程进展升高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 骨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药敏及炎性因子分析

    作者:姚小荷;潘振宇;陈海霞;张可可;林佳怡

    目的 探讨骨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药敏及炎性因子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外科手术患者941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采集患者切口感染部位标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及进行药敏试验.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采用Westergren试管测定法定量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含量,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骨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7.33%(69/941);关节骨科感染20例、脊柱骨科感染14例、创伤骨科感染35例.共培养分离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39.7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42株占53.85%,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5株占6.4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等的耐药性较强,对美罗培南和氨曲南较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性较强,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切口感染患者血清hs-CRP、ESR、PCT和TNF-α分别为(37.89±6.71)mg/L、(43.21±4.13) mm/h、(0.72±0.14) ng/mL和(19.48±4.31)ng/L高于未感染患者(P<0.001).结论 骨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严格按照耐药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感染患者炎性因子高于未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刘雪茹;胡艳;陈和斌;陈鹏;王艳丽

    目的 分析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对炎症标志物的影响,为制订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180例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儿于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于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喘息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评价和比较;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周内再次喘息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7.8%,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喘息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在治疗7d后的血清CysLTs、E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12周内的再次喘息发生率分别为17.8%和34.4%;研究组患儿的再次喘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缓解气道炎症反应,降低再次喘息的发生率.

  •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曹红;孙长凯;赵杰;孙秀兰;郑丽莎;许晶;陶定波;汪秋艳;侯宇;黄爱莉

    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CRP的影响研究较少.我们对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运动、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胡江亭;张蕴琨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类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急剧升高的一种急性期蛋白.近十年的研究发现CRP不仅是一种炎症标志物,还是当前预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热门标志物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在现代社会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如何有效地防治该病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运动医学界不少学者提出了采用合适运动方案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观点,但其机制错综复杂,还不十分明确,其中,运动可通过降低CRP水平而延缓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这一理论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间,本文就从CRP变化的角度人手对此类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索凤霜;李萍燕;康熙雄

    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v)水平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闭塞性疾病等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症标志物之一,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2].为此,我们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测定了207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ey和hs-CR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脑梗死患者Hcv与hs-CRP的关系.

  • PAS三联疗法对脑梗死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观察

    作者:

    研究证实,缺血性卒中发生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与闭塞.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血脂紊乱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作为炎症标志物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辛伐他汀对大鼠创伤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林泽喜;李茂查;龙双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及血栓形成后炎症标志物的变化情况,以探索辛伐他汀的预防血栓形成及抗炎机制。方法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干预组造模前连续1周喂服普通饲料,同时喂服辛伐他汀,对照组仅喂服普通饲料。2组均造亚急性大鼠创伤性静脉血栓形成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组继续喂服普通饲料同时喂服辛伐他汀,观察组则继续喂服普通饲料。1周后分别采取各组大鼠静脉血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检测,然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血栓形成情况,比较2组血栓形成的相对危险度(RR),同时比较炎症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比干预组血栓形成的相对危险度(RR)为2.25倍,干预组白细胞、CRP及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大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大鼠下肢静脉血栓有治疗作用,能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大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

  • 炎症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

    作者:曾维新

    目的:分析炎症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 2 DM)患者200例,分为观察A组(无严重合并症)和观察B组(有大血管、微血管合并症)。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RP、IL-6、PAI-1、TNF-a与FIB几项炎症标志物水平;另外,对T 2 DM患者均治疗6个月,对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以及BMI达标者(达标组)与未达标者(未达标组)的以上炎症标志物水平分别检测并比较。结果观察B组以上几种炎症标志物水平均明显更高;且观察A组较之对照组相对更高;治疗后,达标组在以上炎症标志物水平上,较之未达标组均相对更高,以上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炎症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相关性,加强对炎症标志物的临床干预,对提高2型糖尿病的诊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左西孟旦的药理学特性及其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作者:胡君

    目的 探讨新型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的药理学特性,分析其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3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静脉输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68例,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6%vs 72.0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IDd明显小于对照组[(51.2±8.8)mm vs(56.7±9.1)mm,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FS明显高于对照组[(55.3±8.0)%vs(46.1±6.2)%,(29.2±5.1)%vs(25.3±4.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3.52±1.16)mg/mL vs(4.97±1.20)mg/mL,(19.32±4.20)ng/mL vs(23.83±4.36)ng/mL,(20.23±4.70)ng/mL vs(24.38±4.57)ng/mL,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及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vs 23.53%、7.35%vs 29.41%,P<0.05).结论 左西孟旦有Ca2+增敏活性和K+通道开放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脏收缩功能,还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过度激活而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临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安全可靠.

204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