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中的HER-2、EGFR和Ki-67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王琼;袁静;吕亚莉;钟梅;韦立新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的生物标记物HER-2、EGFR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44例结直肠癌中HER-2、EGFR和Ki-67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是31.5%,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6.4% vs.19.7%,P=0.011),有远处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组(45% vs.28.9%,P=0.045);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是50.8%,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4.9% vs.40.8%,P=0.046);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是89.7%,有淋巴结转移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92.5% vs.83.1%,P=0.028),肿瘤大体类型中,隆起型、溃疡型和浸润型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92.5%和77.8%,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3).HER-2阳性率在EGFR阳性组(67.5%)高于在EGFR阴性组(43.1%),HER-2和EGFR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27,P<0.001).结论 HER-2、EGFR和Ki-67的表达水平增高与结直肠癌患者转移增强和预后较差相关.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兆新;吕磊;刘小龙;刘利华;张亮;纪东亮;查天建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凝胶对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 年9 月至2010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各种慢性难愈性溃疡患者40 例,按随机化方法分为生长因子治疗组(A 组)20 例和常规治疗组20 例(B 组).A 组创面使用rhEGF 凝胶换药,1 次/d;B 组创面外用1%磺胺嘧啶银霜换药,1 次/d.比较两组用药后1 d、3 d、5 d、7 d、12 d、15 d、21 d 溃疡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的生长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5 d,A 组肉芽组织成熟程度(15.39 ±1.24)%,治疗后7 d,上皮生长程度(2.13 ±0.18)%,与B 组肉芽组织(13.29 ±0.76)%、上皮生长(1.98 ±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rhEGF 凝胶可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进而加速创面上皮化,促进创面愈合.

  • 吉非替尼和NS398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增殖和侵袭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朱佳庚;吴宏飞;林建中

    目的: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阻断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阻断剂NS398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前列腺癌PC-3M细胞,观察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和 Transwell 检测Gefitinib和NS398应用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应用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Gefitinib或NS398都可抑制PC-3M细胞增殖(P<0.05),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明显(P<0.01),Transwell结果表明两种阻断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侵袭能力(P<0.05),联合应用后抑制作用更显著(P<0.01),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联合应用Gefitinib和NS398对MMP-9、VEGF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独应用(P<0.01)。结论 Gefitinib和NS398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PC-3M增殖和侵袭转移,可能与抑制VEGF和MMP-9表达有关。

  • 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状态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李凡;韩琤波;马洁韬;吴红

    目的 KRAS基因突变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抵抗的重要预测因子,本文系统评价比较配对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状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通过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2010年5月3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之间的差异.结果 11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553例患者配对有原发灶和非淋巴结转移灶.原发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频率与转移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2%vs37.25%,OR=0.93,95%C1 0.73-1.19,P=0.57).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冈突变不一致率为7%(0-14%).结论 mCRC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巾KRAS基因突变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原发灶或非淋巴结转移灶KRAS基困突变都可作为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选择靶标的组织来源.由于转移淋巴结KRAS突变的高度异质性,转移淋巴结并不适合用作突变检测分析.

  • 曲妥珠单抗耐药机制及耐药后的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云霞;张有为;孙丽;孙三元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商品名 herceptin)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疗效肯定。然而,一部分患者对曲妥珠单抗产生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本文对耐药机制及耐药后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VCD)

    作者:王洁

    吉非替尼(Gefitinib)及厄洛替尼(Erlotinib)系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通过阻断细胞内受体中的ATP结合位点,阻止下游信号传递而产生抑制肿瘤作用.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表皮生长因子在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苏震;郑法雷;李艳;段琳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HKC株的形态和结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KC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技术测定HKC E-钙粘连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KC表达α-SMA阳性的百分率.结果 10、20、40 ng/ml浓度EGF及3 ng/ml浓度TGF-β1单独作用时,无明显促进HKC转分化的作用.TGF-β1单独应用(10、20 ng/ml)有轻度的诱导HKC转分化的作用.当TGF-β1(3 ng/ml)与EGF(10 ng/ml)、TGF-β1(10 ng/ml)与EGF(20 ng/ml)、TGF-β1(20 ng/ml)与EGF(40 ng/ml)共同作用时,对诱导HKC转分化有显著的协同作用[(35.17±2.86)%、(51.2±1.10)%、(55.43±1.15)% vs (3.53±0.09)%,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GF-β1和EGF在诱导HKC转分化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为研究HKC转分化提供了模型.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 CEA和 CYFRA21-1水平与 EGFR 突变及 EGFR-TKI 疗效的关系

    作者:孙宇晶;刘畅;龙彦;孙媛媛;樊春红;夏长胜;王辉;赵晓涛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EA和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水平与表皮生长因子( 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临床研究,共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2至2013年10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和外周血标本。采用ADx-ARMS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EGFR基因18、19、20、21外显子基因突变,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EA和CYFRA21-1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EGFR突变和EGFR-TKI疗效的关系。结果双环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Dx-ARMS)总突变检出率为60.4%(61/101),直接测序法为33.7%(34/101)。突变多见于治疗前血清CEA浓度升高(≥5μg/L,78.8%)患者,但突变率不随CEA浓度增加而升高。靶向治疗疗效方面,治疗前血清CYFRA21-1水平和EGFR突变状态与TKI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χ2=8.903,P=0.003;χ2=28.590,P<0.001),同时也是影响靶向治疗患者PFS的独立因素( RR=0.298,P<0.001;RR=0.086,P<0.001)。结论治疗前CEA浓度与EGFR突变相关,同时可与CYFRA21-1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接受EGFR-TKI治疗的疗效指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407-411)

  • 数字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的建立

    作者:黄斐;虞倩;吴炯;邬升超;王蓓丽;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目的:建立数字PCR ( dPCR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并评估其基本性能和临床价值。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10例经EGFR-TKI治疗后发生耐药的NSCLC患者。设计EGFR基因T790M突变及野生型的引物及特异性探针,建立dPCR检测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根据自配不同浓度标准品质粒验证该检测平台空白限、灵敏度和线性以建立适报告和复检流程。采用dPCR和扩增受阻突变系统( ARMS)检测患者肺癌组织和血浆标本,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不同标本类型的EGFR基因T790M突变一致性,Pearson相关分析dPCR检测肺癌组织和血浆突变分子丰度的相关性。结果 dPCR检测平台空白限为10拷贝,功能灵敏度为0.01%,且在0.01%~100%范围内线性良好( Y=1.226X-3.984,R2=0.999)。 dPCR和 ARMS检测肺癌组织EGFR基因T790M突变一致性较高(kappa=0.80),而dPCR检测血浆突变阳性率高于ARMS(50%vs 20%,P<0.05) 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dPCR检测肺癌组织和血浆突变分子丰度高度相关( R=0.923,P<0.05)。结论建立了高灵敏、绝对定量的dPCR检测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其联合血浆ctDNA能真正实现“液体活检”,对指导耐药后患者个体化治疗有重要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70-175)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郑丽霞;何臣;刘明;周倍贤;徐军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简便易行、高通量血浆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热点的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法(MEL).方法 设计EGFR外显子19 E746-750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及野生型的特异探针,并偶联到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上,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反向序列交叉试验验证探针偶联效果后,与突变富集PCR产物互补配对杂交,然后经液相芯片仪检测分析,建立血浆检测EGFR突变的MEL技术.将不同拷贝数突变型与野生型质粒混合做模板,检测MEL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01例ⅢB或Ⅳ期NSCLC患者血浆标本,用突变富集PCR和MEL平行检测EGFR外显子19、21突变,同时筛选经2种方法鉴定过的50例标本的PCR产物,经直接测序验证MEL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并初步分析16例肺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突变与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探针成功偶联到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上,且可特异识别相应靶序列,MEL可检出低至10个拷贝的EGFR突变(灵敏度0.1%).201例NSCLC患者中,MEL共检出EGFR外显子19 E746-750缺失和外显子21L858R突变112例(55.7%),与突变富集PCR检出率[58.2%(117/20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0,P>0.05),符合率为97.5%(196/201);直接测序法从50例NSCLC患者中仅检出EGFR突变11例(22.0%),且低于MEL[50.0%(25/50),x2=12.07,P<0.05].经Fisher精确检验,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中,9例血浆EGFR外显子19突变阳性患者较7例阴性患者具有较高的客观缓解率(P=0.041)和较长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x2=6.76,P=0.009).结论 成功构建了一种灵敏、特异、快速、高通量的NSCLC血浆诊断EGFR基因外显子19 E746-750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的MEL检测平台,对指导晚期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有重要价值.

  • 定量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罗萍;邹全明

    目的研制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法(ABC ELISA)定量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试剂盒.方法以纯化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为抗原,制备兔抗rhEGF多克隆抗体和鼠抗rhEGF 单克隆抗体(McAb),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用生物素标记抗rhEGF McAb,建立ABC ELISA定量检测人EGF的方法,同时用该方法检测50名正常人和38例肿瘤病人血清EGF含量,并与YAS公司EGF ABC ELISA试剂盒(n=88)进行比对.结果本研究建立的ABC ELISA定量检测法的灵敏度为0.050 ng/ml,批内变异系数(CV)<4%,批间CV<6.3%,回收率95.7%~102.5%,特异性鉴定显示,与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同YAS公司同类试剂盒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肿瘤病人血清EGF含量(0.426±0.084 ng/ml~0.456±0.095 ng/ml)比正常人(0.243±0.086ng/ml)明显增高(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的抗人EGF多克隆抗体和McAb特异性好,亲和力高;初步建立的ABC ELISA检测人EGF试剂盒与YAS公司同类试剂盒质量相当,适于推广应用.

  • 血浆卵泡抑素结构域跨膜蛋白基因甲基化异常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鹿亚超;楚建军;许示心;姜海燕;朱斌

    2003年Sabbioni等[1] 报道,在71%的大肠癌患者血浆中有含表皮生长因子和卵泡抑素结构域跨膜蛋白(TPEF)基因甲基化的改变,TPEF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分析32份大肠癌组织标本,以建立检测血浆TPEF基因甲基化异常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 数字PCR技术在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虞倩;郭玮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NSCLC)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数字PCR作为新一代分子检测技术,因其独特原理而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能够实现绝对定量的优势,联合外周血循环肿瘤DNA进行检测可真正实现肿瘤“液体活检”。使用数字PCR技术可准确检测血浆EGFR突变信息,更有助于精确筛选TKI靶向治疗获益人群,及时监测疗效,早期发现耐药。(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54-157)

  • 分子标志物检测在筛选转移性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获益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玲玲;徐国宾;王国洪;张连海;张小田;贾淑芹;季加孚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分子型别多样化的肿瘤.早期非转移性CRCs,经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达50% ~ 80%.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多数只能选择全身化疗,且治疗效果不佳,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和贝伐单抗等靶向药物可用于晚期mCRCs,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大量研究显示,KRAS、BRAF等驱动基因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抗EGFR治疗等靶向用药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晚期mCRCs的KRAS,BRAF突变以及微卫星不稳定(MSI)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的检测分别在抗EGFR、抗PD-1和抗HER2单抗药物和BRAF抑制剂应用中的相关临床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 Kras、EGFR、BRAF基因突变检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艳丽;李金明

    大量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关基因的发现推动了个体化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彰显出来.本文对人V-Ki-ras2 Kirsten大鼠肉瘤基因(Kr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鼠类肉瘤病毒菌癌同源物B1(BRAF)3个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与肿瘤治疗效果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酶切富集联合DHPLC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杨卓;龙美娟;王斐;陈倩;赵保健;郭野;黄媛;苏秀兰;张旭;崔巍

    目的 建立一种REDE-DHPLC检测外周血肿瘤游离核酸EGFR、KRAS基因突变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se Ⅰ、Msc Ⅰ、BstN Ⅰ和BglⅠ分别切断EGFR基因第19、21号外显子和KRAS基因第12、13号密码子的野生型片段以富集突变片段,建立检测血浆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REDE-DHPLC法,并采用50%、10%、5%、1%和0.1%稀释度的质粒标准品评价REDE-DHPLC法和传统DHPLC法的检测灵敏度.然后,采用REDE-DHPLC法检测120例NSCLC和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和石蜡组织标本中的EGFR和KRAS基因突变.同时,用传统DHPLC法和测序法进行平行检测,以评价REDE-DHPLC法检测NSCLC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2个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REDE-DHPLC法对EGFR和KRAS基因4个突变位点检测的灵敏度均达0.1%,传统DHPLC法检测灵敏度均为1.0%,REDE-DHPLC法对含0.1%突变的质粒标准品重复2~3次检测均为阳性.REDE-DHPLC法、传统DHPLC法和测序法检测120例NSCLC患者血浆EGFR基因总突变率分别为27.5%、16.7%和12.5%,检测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总突变率分别为38.3%、25.8%和16.7%.REDE-DHPLC法检测EGFR和KRAS基因总突变率均高于传统DHPLC法(x2值分别为4.092、4.301,P均<0.05)和测序法(x2值分别为8.438、14.127,P均<0.05);将REDE-DHPLC法检测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传统DHPLC法相比,敏感度均为100%(20/20,31/31),特异度分别为87.0%(87/100)和83.2%(74/89);与测序法相比,敏感度均为100%(15/15,20/20),特异度分别为82.9%(87/105)和74.0%(74/100).REDE-DHPLC法与传统DHPLC法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的符合率分别为89.2%(107/120,Kappa=0.690,P<0.05)和87.5%(105/120,Kappa=0.718,P<0.05).REDE-DHPLC检测血浆与组织标本中EGFR和KRAS基因总突变符合率分别为91.7%(33/36,Kappa=0.939,P<0.05)和90.2%(46/51,Kappa=0.914,P<0.05).结论 REDE-DHPLC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结果易判读,且可有效避免纯合点突变漏检,有望成为临床实验室外周血EGFR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推广方法.

  • 三种胃肠肽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立勉;章丽金;魏一生;潘秀珍

    [摘要]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神经降压素(N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液表皮生长因子关系的探讨

    作者:潘小炎;周喜汉;黄东宁;方文珠;卢运龙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 1998/1999在我院进行检查的病例,溃疡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岁±14岁(13岁~78岁),其中Hp阳性35例,阴性6例.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7岁±11岁(20岁~65岁).其中Hp阳性6例,阴性19例,无其他系统慢性感染性疾病.

  • Cdc42基因在表皮生长因子促进HepG2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张勇;江隆昌;胡青钢;刘小卫;熊俊;郑启昌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Cdc42 siRNA转染HepG2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组、EGF+siRNA干扰组、siRNA干扰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Cdc42 mRNA转录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微丝绿色荧光探针(actin-tracker green)染色检测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侵袭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经EGF处理后HepG2细胞可见明显丝状伪足形成,EGF组细胞Cdc42 mRNA及总蛋白(Total-Cdc42)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但活性Cdc42(Active-Cdc42)显著增高(0.713±0.021vs0.423±0.015,P<0.05),siRNA干扰细Cdc42表达及活性受到明显抑制(0.118±0.017 vs 1.128±0.024;0.351±0.021 vs 0.936±0.024,均P<0.05),并抑制EGF诱导的细胞丝状伪足形成,EGF组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98.43+3.11vs61,09±3.58,50.53±2.34,62.73±2.64,均P<0.05).结论:EGF通过激活Cdc42诱导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并增强其体外侵袭能力.

  • EGF、SS在海洛因戒断、脱毒、复吸大鼠颌下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胡赟;梁文妹;韩晶;洪艳;夏白娟;李一欣;谢莉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在海洛因戒断、脱毒及复吸大鼠颌下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正常♂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n=5)、盐水对照组(SCG1、SCG2、SCG3,各组n=5)及实验组(n=5),实验组又分为海洛因戒断组(HAG,n=5)、美沙酮脱毒治疗组(MDG,n=5)、海洛因复吸组(HRG,n=5).取各组大鼠颌下腺组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其EGF、SS的表达.结果:与NCG及SCG相比,HAG与HRG大鼠颌下腺EGF、SS阳性细胞的免疫染色加深,图像分析方法测得其平均灰度值明显下降(EGF:NCG171.21±9.31 vs HAG153.59±11.00,HRG144.35±7.54,F=37.444; SS:NCG158.62±10.95 vs HAG149.19±9.00,HRG136.73±7.93,F=19.260,P<0.05),而EG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NCG52.13±5.33 vs HAG60.96±6.06,HRG58.87±5.69,F=10.363,P<0.05); HAG大鼠颌下腺SS阳性细胞计数增加(NCG45.68±5.70 vs HAG56.68±4.31,F=11.201,P<0.05),而HRG则无明显变化(P>0.05).MDG大鼠颌下腺EGF、SS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平均灰度值与NCG及SC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洛因戒断及复吸对大鼠颌下腺EGF、SS的合成和分泌有明显影响.

2495 条记录 11/125 页 « 12...891011121314...1241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