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式Millard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作者:范慧雯;李铁华;易贤广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修复术式.方法 在MAllard Ⅱ's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取消了8点,充分利用回切,对4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行修复整形.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手术效果满意,唇部外形静态协调自然,鼻底及鼻翼外侧角恢复满意.结论 改良的Milhrd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对唇部和鼻畸形均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 单侧完全性唇裂歪鼻畸形行鼻综合整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包国宏;韦强

    目的 探究单侧完全性唇裂歪鼻畸形患者行鼻综合整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歪鼻畸形的30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的方案.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行鼻综合整复术,存在鼻窦炎的患者进行鼻窦炎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的手术效果均满意,经1年的跟踪观察,无复发、感染症状.结论 鼻综合整复术的疗效显著,效果持续性强,是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歪鼻畸形的有效方式.

  • 改进的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单侧唇裂40例

    作者:王文科;罗森

    我院1987年至今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80例,其中1987年至1993年,40例单侧完全性唇裂经三角瓣法整复后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患侧鼻翼低平、患侧上唇的厚度及唇高不足,做表情运动时,双上唇不协调。而1993年至今采用改进的旋转推进瓣法修复上旋转下三角瓣功能性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手术方法 1.定点(图1):在健侧唇峰处定点1,人中切迹处定点2,在健侧裂隙的唇缘定点3,使2-3等于1-2。在患侧唇红缘定点4,使4至患侧口角的距离等于1至健侧口角的距离。在健侧鼻底线中点定a点,在鼻小柱根部的健侧定点8。在患侧上唇裂隙两旁鼻底线上定6、7两点,使6至7缝合后的鼻底宽度与健侧相等。以3点作一水平线至5点,使3-5等于a-1减去6-3。在患侧上唇以4点为园心,3-5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7点为园心,以8-3的弧线长为半径画弧两者相交点定点9。再分别以4、9为园心,以3-5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10。患侧鼻翼根部外侧缘定点11。此时点6-3-5连线为健侧切开线,点11-7-9-10-4连线为患侧切开线,点8-3连线为一弧线。

  • 单侧完全性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瘢痕的血管密度及生成模式研究

    作者:郑云龙;吕洪;刘洪全;孙坤;关振群;王瑞春;李爱群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增生及正常性瘢痕在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生成模式的差异.方法 2012-2014年,收集单侧完全性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增生性瘢痕标本11例(A组)、正常性瘢痕标本20例(B组),对收集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上唇部瘢痕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并根据CD34表达对微血管观察计数后计算瘢痕内微血管密度,用Image J软件对血管大径、小径及大径∶小径比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上唇部增生性瘢痕(A组)中微血管密度[(87.91士5.95)条/mm2]较上唇部正常瘢痕(B组)中微血管密度[(49.84±7.05)条/mm2]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大径、小径增生性瘢痕血管分别(38.36±26.36)、(17.33±10.45)μm,正常瘢痕组分别为(13.77±9.56)、(9.00±5.14)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血管大径和小径比率为2.85±0.57,明显高于正常瘢痕组的1.9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瘢痕中微血管密度的明显增高以及血管生成形态和模式的变异可能都与瘢痕的形成及发展有关.

  • 应用下鼻甲-侧唇黏膜瓣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

    作者:李小林;巫国辉;赵锋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的修复是一个容易忽视且较难处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唇裂修复手术中,采用蒂在下的下鼻甲-侧唇黏膜瓣修复鼻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改进口轮匝肌重建技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鼻前突度的影响

    作者:胥毅;石冰;杨超;李精韬

    目的 提出并验证一种新的口轮匝肌重建技术,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后唇鼻前突度.方法 口轮匝肌重建新技术为裂隙侧口轮匝肌上端缝合固定于前鼻棘、下份与对侧口轮匝肌游离端缝合.纳入63例常规口轮匝肌重建技术修复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常规组),20例改进口轮匝肌重建技术修复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改进组))及96例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对照组).制取唇裂术前、术后即刻及腭裂术前面部石膏模型,运用石膏模型三维分析技术分析各组唇鼻形态之间的差异.结果 唇裂术后即刻改进组几乎所有唇鼻标志点(SA点除外)的前突度均大于常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唇裂术后即刻,改进组裂隙侧上唇前突度完全恢复正常,而鼻翼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过矫正.腭裂修复术前,改进组裂隙侧上唇前突度略低于正常,而过矫正的鼻翼前突度减小至正常.结论 改进口轮匝肌重建技术能显著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后的唇鼻前突度.

  • 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的 临床研究

    作者:赵爽;周扬

    目的 探讨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疗效.方法 收集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48例和常规组32例.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鼻孔高度和宽度、鼻基部和鼻翼长度、鼻翼唇峰距、鼻偏曲度、鼻翼口角距.计算两组患儿的鼻尖偏离度.结果 联合组鼻孔高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明显低于常规组,鼻孔宽度、鼻基部长度、鼻翼长度、鼻偏曲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鼻尖偏离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在行改良Millard法唇裂修复术同期进行鼻整形和鼻撑矫形,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鼻形态,促进口腔颌面向健康方向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整复术

    作者:马铁;王川宁;张力平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整复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14例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患者,采用三角瓣法修复唇裂,Bardach法矫正鼻畸形手术切口同期矫正鼻畸形,将畸形的组织尽可能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尤其是错位鼻软骨的复位,为患儿建立一个对称性的骨架.并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鼻畸形修复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本组14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经6~18个月随访,上唇解剖形态自然,动、静态效果良好,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基本对等,鼻唇部瘢痕轻微,医患评价均满意.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整复术,可以在早期将畸形的组织尽可能地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不仅可获得即刻的手术效果,远期效果也较满意.

  • 旋转推进与其改进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高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董健;王绪凯;杨丽

    目的 对比分析旋转推进与其改进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高恢复情况,为临床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2010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第一组采用旋转推进法进行手术修复,第二组采用在第一组手术方法基础上,在唇红上方设计一小三角瓣的改进法进行手术修复.两组患儿分别在手术后6个月复查,测量每名患儿健、患侧唇高并计算其差值,再进行两组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完成即刻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查,两组健侧、患侧唇高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健-患侧唇高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初期手术时,增加皮肤小三角瓣,可减小瘢痕挛缩的程度,保持两侧唇峰高度对称,保证唇裂术后的远期效果良好.

  • 鼻畸形矫正术在初期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梁志刚;陈国鼎;郑苍尚;杨继英;李加志

    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对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术中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术,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术,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术.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裂修复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的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 口腔黏膜瓣用于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一颖;杨学财;候志军;胡宁宁;王俊伟;初晓艺;辛俊彤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一期手术中采用口腔黏膜瓣进行鼻底修复的效果,并对鼻底、鼻翼外形对称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9月采用口腔黏膜瓣进行鼻底修复的16例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恢复情况,拍摄正面、仰视照片,测量健、患侧鼻底宽度,鼻小柱高度,鼻孔高度及宽度,鼻的长度及宽度.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患儿术后均未出现口腔-鼻腔瘘及鼻底凹陷,鼻翼塌陷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年鼻底宽度对称比0.79+0.15,鼻孔宽度对称比0.856±0.17,鼻孔高度对称比1.44±0.17,鼻小柱高度对称比1.62±0.48.结论: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一期修复手术中采用口腔黏膜瓣,进行鼻底修复,不仅能减少口腔-鼻腔瘘的发生,还能严密封闭鼻底裂隙,恢复鼻底形态,并保持良好的鼻翼外形及鼻孔对称性.

  • 运用改良鬼冢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68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宁生;杨定文;周宏礽

    目的:阐明改良鬼冢法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中的优点.方法:运用改良鬼冢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68例.结果:在完成功能性唇裂修复的基础上,一期达到外观形态较完美,随访1~3年疗效稳定.结论:改良鬼冢法是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目前较好的一种方法.

  • 改进的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作者:王学礼;房培荣

    唇裂修复的方法甚多,每种方法都存有不同的缺点。作者自1988年以来对68例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裂实施改进的三角瓣功能修复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法修复68例单侧完全性唇裂,男42例,女26例。左侧54例,右侧14例。年龄83d~58岁。52例采用氯氨酮静脉滴注全麻加局部麻醉,14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加眶下神经传导麻醉,2例采用局部麻醉。……

  • 口轮匝肌功能重建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作者:徐伟;张来健;王浩;蒋蕾;陈志

    目的 探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在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2011年我科收治的8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其中52例唇裂整复术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术,而30例仅行单纯唇裂整复术.2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测量比较2种治疗方法整复后的患者术后鼻唇外形.结果 在唇裂整复术同期应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组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鼻唇对称性,患侧上唇高度及鼻孔高度明显优于未行口轮匝肌重建组(P<0.01),并可获得满意的人中、鼻堤、红唇形态.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同期施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能有效地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及其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

  • 改良Millard II式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吴卫华;汪文洋

    唇裂治疗一般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第一步,其效果直接决定患者将来的外貌和形象。单侧唇裂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其中严重的是单侧完全性唇裂,此病患者不仅组织缺损严重,而且还存在明显的组织移位[1],外科手术是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唯一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采用的手术方法多,而Millard法的形成为施术者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手术模式,在临床工作中,还需结合施术者自身对各个体唇裂畸形特征的认识,以及解剖和美学知识[2]。在众多唇裂治疗的手术方法中,MillardⅡ式改良法对于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修复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改良Millard术式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26例临床分析

    作者:鲍海萍

    目的:总结分析改良Millard术式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Millard术式)和对照组(MillardⅡ术式)各26例,比较手术效果.结果:6个月至1年复查,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畸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MiUard术式对单侧完全性唇裂修疗效确切,获得了较好的鼻翼、鼻前孔外形及明显的鼻翼沟,使术后的面容外观更趋完美.

  • 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镇;何家才

    采用改良Millard法修复33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结果显示33例患儿创口Ⅰ期愈合,双侧唇高基本对称,唇弓形态良好,唇红形态丰满,患侧鼻底封闭好,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大小基本对称.表明改良Millard法是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鼻底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临床应用

    作者:陈晓阳;王军民

    单侧完全性唇裂病人的修复术式较多,Millard术式修复不能解决鼻底组织缺损及术后上唇外形不自然.笔者采用宋儒耀教授设计的鼻底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严重完全性唇裂5例,术后患儿鼻底平整,上唇外形自然.报告如下.

  • 健唇裂侧唇缘瓣在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倪军;习娅琦

    我院自"微笑列车"项目开展以来,已完成近千例唇腭裂病例.从2007年7月~2008月6月期间,18例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用健唇裂侧唇缘瓣修复鼻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单侧唇裂下三角瓣的整复技巧

    作者:王伯钧;韦进;蒋才丽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结果:随访例数93例,85例整复效果满意,较好恢复上唇三角形两侧唇部的对称性,占90%以上.结论: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整复效果.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