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s-CRP、BNP及D-二聚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作者:郑伟民;周有华;赵汉儒;李汉成;黄国定;刘南朝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中hs-CRP、BNP、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为ACS的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患者496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120例、ACS组256例,ACS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15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7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30例;对照组1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入院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检测hs-CRP、BNP、D-二聚体,并在入院一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三组的血清学指标,分析水平变化.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CS组的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水平[(2.69±0.59)mg/L、(56.6±3.9)pg/ml、(0.39±0.10)mg/L]均小于SAP组[(5.05±0.92)mg/L、(258.3±56.8)pg/ml、(1.12±0.22)mg/L]以及对照组[(8.23±1.02)mg/L、(356.5±78.3)pg/ml、(1.85±0.2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AP组、NSTEMI组、STEMI组间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水平依次升高[(7.03±1.32)、(8.23±1.58)、(9.11±1.42)mg/L、(335.5±74.5)、(365.6±78.4)、(388.1±89.9)pg/ml、(1.61±0.33)、(1.95±0.39)、(2.35±0.4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患者中单支、双支及三支血管病变等三组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水平依次升高[(6.10±1.15)、(8.00±1.22)、(9.60±1.30)mg/L、(232.00±70.20)、(356.40±82.60)、(452.10±90.20)pg/ml、(1.03±0.21)、(2.29±0.29)、(3.55±0.3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的水平与ACS病情,特别是AMI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

    作者:徐勇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180例,根据患者BNP水平不同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90)和急性心力衰竭组(n=90),测定以上两组患者BNP、肌钙蛋白水平及HDL-C、LDL-C、前白蛋白、纤维结合蛋白、尿酸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BNP为(32.68±18.40) pg/ml,LVEF为(67.03±3.59)%,急性心力衰竭组患者BNP为(1 778.68±663.72) pg/ml,LVEF为(38.68±6.5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心力衰竭组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前白蛋白、HDL-C、LDL-C水平明显降低,尿酸水平、肌钙蛋白升高[(215.60±69.34) mg/L、(1.03±0.48)、(2.43±0.21) mmol/L、(432.54±85.67)μrnol/L、(0.160 3-±0.386 0)ng/ml、(281.55 ±49.02) mg/L、(1.36±0.76)、(2.79±0.45) mmol/L、(328.95±60.32) μnol/L、(0.003 2 ±0.005 4)ng/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心力衰竭患者机体脂代谢、蛋白代谢能力逐步下降,但心力衰竭患者下降得更为明显.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损伤更为严重.

  •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BN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作者:农贤刚;程卫萍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BN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治疗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Hcy、hs-CRP、BNP和D-D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变量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cy、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分别为(22.1±8.4)μmol/L、(3.3±1.2)mg/L、(31.4±16.2)pg/ml、(2.53±0.34)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0)μmol/L、(1.0±0.49)mg/L、(9.2±5.1)pg/ml、(0.24±0.1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分别为(8.3±3.2)μmol/L、(1.1±0.5)mg/L、(9.6±5.9)pg/ml、(0.26±0.11)mg/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cy水平与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6157、0.5283、0.5832,均P<0.05).结论 Hcy、hs-CRP、BNP、D-D是反映病情发展的良好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其水平变化对指导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BNP、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分析

    作者:史国欣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BNP、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A组,4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B组,43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C组,4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四组的BNP、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rcent predicted 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Pre)水平.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A组患者的MMEF%Pre水平为(76.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的BNP、PaO2、PaCO2、FEV1、MMEF%Pre水平分别为(283.7±8.1)ng/L、(58.3±6.2)、(63.3±5.3)mm Hg(1 mm Hg=0.133 kPa)、(0.4±0.2)L、(44.6±6.5)%,研究C组分别为(127.4±9.6)ng/L、(67.4±5.1)、(47.4±5.6)mm Hg、(0.4±0.1)L、(52.3±5.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1.4±6.7)ng/L、(94.2±5.3)、(39.5±3.4)mm Hg、(0.8±0.2)L、(92.3±8.4)%]及研究A组[(76.3±7.4)ng/L、(91.2±6.9)、(41.6±6.3)mm Hg、(0.8±0.1)L、(76.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B组的BNP、PaO2、PaCO2、MMEF%Pre水平均显著优于研究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浆BNP、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类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

  • 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对B型脑钠肽的影响

    作者:韦建新

    血液透析(HD)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清除透析期间潴留干体内的水分,使透析结束时患者达到干体重.这对维持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期患者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干体重的评估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目前尚无金标准.我们通过测定脑钠肽(BNP)在HD患者透析后体内的水平,对BNP与HD患者干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 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心瓣膜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其BNP的影响

    作者:李世良

    目的 探讨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心瓣膜病所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其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瓣膜病引起的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0 g的磷酸肌酸钠与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注射,2次/d,7d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BNP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LVDd、E/A值、心率分别为(63.51±5.90)%、(50.31±5.89)mm、(1.15±0.12)、(69.32±11.21)次/min,对照组为(60.11±4.39)%、(59.69±6.18)mm、(0.87±0.19)、(80.12±13.02)次/min,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水平为(221±38) pg/ml,对照组为(254±29) p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能有效改善心瓣膜病所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BNP水平,疗效显著.

  • 麝香保心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心力衰竭患者血BNP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俞静;张俊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伴慢性心衰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3~6丸/次,3次/d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血BNP、心脏彩超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A峰E峰流速比值(E/A)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分别为(308.9±30.4)pg/ml、(48.6±1.03)%、(1.13±0.17)、(405.9±40.1)m,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 107.0±25.6)pg/ml、(30.1±1.07)%、(0.59±0.10)、(303.1±35.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LVEF、E/A及6分钟步行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 102.5±30.5)pg/ml、(29.8±1.56)%、(0.69±0.11)、(305.9±40.5)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降低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衰患者的血BNP水平,进而改善心脏功能,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 血清GDF-15、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关联性分析

    作者:郭宾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脑钠肽(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为评价患者心功能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CHF患者84例为观察组,依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Ⅳ级组(n=28)、Ⅲ级组(n=33)、Ⅱ级组(n=23),选择同期8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亚组间的血清GDF-15、BNP水平,分析血清GDF-15、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血清GDF-15、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观察组3个亚组间血清GDF-15、BN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Ⅳ级组血清GDF-15、BNP水平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DF-15、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424、0.507,均P<0.05).结论 血清GDF-15、BNP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及进展具有密切关系,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有助于评价患者心功能状况.

  • 9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Ccr和BNP、hs-cTnI的水平分析

    作者:付方俊;王再红;应晓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B型利钠肽(BNP)、 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中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疾病9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雅培C16000仪器测定血清中肌酐(Cr)值并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雅培I2000测定hs-cTnI和B型利钠肽的浓度.结果: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BNP的浓度随着Ccr的降低而升高,hs-cTnI也有部份升高.BNP和hs-cTnI同时升高,对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作者:邵白;苗俊东;魏子秀

    目的 研究AMI后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AMI后近期心功能不全及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12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h内记录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等项目,并测定血浆BNP浓度.所有患者观察随访6周,6周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记录观察期间死亡的发生与否.结果 ①血BNP按照Killip分级1、2、3、4级阶次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AMI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与BNP呈正相关;②心衰组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LVEF与急性期血BNP浓度呈负相关,AMI后急性期BNP>596pg/ml是近期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BNP OR=18.036);③死亡组BNP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AMI后近期死亡与急性期血BNP浓度正相关:AMI后急性期BNP>596pg/ml是近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分别为84.206).结论 血BNP在AMI后的高危患者中显著升高,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及恢复期LVEF及死亡均显著相关,可以尝试用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判别及AMI后近期心衰、死亡危险性的早期评价.

  • BNP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及培哚普利的影响

    作者:贾荣波;孙晓斐;丛培玲;任长杰;武宗寅;王海明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BNP变化曲线及其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培哚普利对其影响.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8例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37例)、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测定入院后第1、3、7、14及30天全血BNP浓度及第1、7及30天EDD及LVEF.结果两组BNP水平都于第3天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至30d时治疗组降至入院时水平,而在对照组第14天又出现第二高峰,至第30天时仍明显高于入院时水平.EDD及LVEF在治疗组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对照组第30天时EDD显著增加(P<0.05)、LVEF显著下降(P<0.05);两组第1天BNP与EDD没有相关性,第7、30天出现明显相关性;BNP始终与LVEF呈现明显负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BNP水平升高并且与左室重构相关,培哚普利可以影响BNP变化.

  • 脑利钠肽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淑芳;徐卓玉;张婷

    近年来,脑利钠肽(BNP)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学者做了一些试验,将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心力衰竭的诊断、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大小、左心室功能的预测.本文就脑利钠肽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BNP 治疗学 综述
  • B型尿钠肽在心力衰竭及其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勇;吴雁

    B型尿钠肽又称为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在心室中表达.由于体内BNP水平会特异性地随着心力衰竭(HF)患者病情变化而变化,可以作为一项反应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BNP尚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如在肺部疾病;慢性肾疾病;糖尿痛心肌病;急性颅脑损伤等方面的应用,固就这些应用做描述,以期BNP在临床上有更多应用.

  • 补气温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1例

    作者:王立新;李伟

    目的:观察补气温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治疗组61例,加用补气温阳中药治疗,观察两组PALB、BNP、CRP、PaCO2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LB、BNP、CRP、PaCO2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温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开梅;刘伟萍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昧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肌酐)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Glasgow评分、BNP、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疗效显著.

  • 丹川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LVEF、BNP的影响

    作者:马瑞玲

    目的:观察丹川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川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川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作者:王守伟

    目的:观察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心衰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培哚普利、美托洛尔、氢氯噻嗪和/或地高辛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附芪养心汤(红参、制附子、黄芪、茯苓、大腹皮、猪苓、瓜萎皮、丹参、红花、水蛭、麦冬、五味子、炙甘草),1d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早、晚各服1次.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5例,加重1例,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9例,加重4例,有效率为74.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NO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 参麦宁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BNP水平的影响

    作者:范立华;张志国;李庆海

    目的:观察参麦宁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本院门诊及住院的CHF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扩血管药物;若心功能Ⅲ级及以上,给予B-受体阻滞剂,酌情给予洋地黄和利尿剂;有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麦宁心合剂,每次50 mL,每日3次.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加重0例,有效率占95.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加重1例,有效率占7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TNF-α、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参麦宁心合剂联合西药常规治疗CHF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CHF患者的血清TNF-α、BNP水平.

  •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41例

    作者:蒋鹏军;胡彦红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10980141,50 mg×14片)50 mg/次,1次/d;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人中、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2次/d.两组均治疗60 d后判定疗效.结果:在NIHSS评分、BI、FMA评分、SAS、SDS评分及治疗后BNP、Hcy水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疗效确切.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UA及BNP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聃;金列峰;吉亚军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尿酸(UA)及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80例经临床确诊的HF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UA水平;采用免疫分析仪检测BNP水平;观察组治疗3w~4w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及UA、BNP水平,进一步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及UA、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UA、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F控制后血清UA、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UA、BNP浓度、LVEF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血清UA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723,P<0.05);血清UA与LVEF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r=-0.611,P<0.05);血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19,P<0.05).结论 血清UA、BNP水平变化对HF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633 条记录 21/32 页 « 12...18192021222324...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