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喹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研究

    作者:秦艳波;秦大鹏;段慧

    目的:探讨喹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喹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每博输出量(SV)、心率(HR)、射血分数(EF)]与心脏结构[左心室内径(LVI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后,研究组SV、EF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HR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ID、LVESD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LVID、LVES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DCM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心脏结构.

  • 吲达帕胺加喹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24例

    作者:郑志荣;何立峰;王道亭

    高血压病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人类死亡的疾病[1-2].同时,左心室肥厚是常见的心脏结构改变,也是晚期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2010年9月-2013年7月,我们采用吲达帕胺联合喹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24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喹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吕亚峰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喹那普利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分别记录喹那普利治疗4周前后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变异性降低,经喹那普利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 喹那普利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 盐酸喹那普利的合成

    作者:孙平华;姚志红;于荣敏;陈卫民;孙铁民

    目的:合成强效、高特异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盐酸喹那普利.方法:以β-苯甲酰丙烯酸乙酯和L-丙氨酸为原料,经加成、脱苄、环合、还原制得盐酸喹那普利,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物间的投料比和后处理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结果和结论:得到的产品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证明是盐酸喹那普利.本合成工艺的收率为25.3%.

  • 缺血性脑病的不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赵纪远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病的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病患者80例根据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给予喹那普利治疗者为对照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者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内皮素(ET-1)明显上升,外周血D二聚体(D-D)明显下降(P均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缺血性脑病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扩张脑血管改善高凝状态有关.

  • UPLC-MS/MS法快速测定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34种化学药的研究

    作者:丁宝月;屠婕红;薛磊冰;徐宏祥;傅应华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降压类中成药及调节血压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34种化学药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MS/MS法,以Waters Acquity BEH-C18柱(100 mm×2.1mm,1.7 μm)为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32% A; 5~8 min,32%~50%A; 8~12 min,50%A; 12~14 min,50%~60%A; 14~16min,60%~80%A; 16~18min,80%A; 18~19min,80%~90%A; 19~20min,90%~100%A; 20~21min,100% A; 21~22 min,100%~32% A);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40℃.选择ES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34种临床常用的化学降压药,通过比较MRM通道中样品峰与对照品峰的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离子峰、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确定添加的化学药物,并根据外标法以质谱峰面积计算添加药物的准确量.结果 在上述色谱及质谱条件下,34种化学药物可乐定、卡托普利、利血平、甲基多巴、氢氯噻嗪、呋塞米、吲达帕胺、米诺地尔、肼屈嗪、阿替洛尔、赖诺普利、地巴唑、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哌唑嗪、特拉唑嗪、普萘洛尔、依那普利、喹那普利、贝那普利、地尔硫卓、多沙唑嗪、尼卡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缬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厄贝沙坦、奥美沙坦酯的分离度良好,方法检测限(LOD)均在0.1~0.5 ng/g,定量限(LOQ)均在0.3~1.5 ng/g,标准加样回收率均在81.4%~118.9%.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降压类中成药及调节血压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降压药的定量测定方法.

  • 喹那普利对女性高血压患者瘦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迎梅;马华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及喹那普利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有左室肥原(LVH)患者38例作为A组,高血压无LVH患者27例作为B组,均给予喹那普利干预24周.在干预前后测定2组患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室间隔厚度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及E/A比值.结果 A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B组(P<0.05),喹那普利可降低A组瘦素水平,瘦素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LVH有关,血清瘦素是促进LVH的重要物质.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喹那普利对临床缺血事件的影响

    作者:杜文涛;戚国庆;卢艳娥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支架治疗后应用喹那普利对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择期普通支架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喹那普利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缺血事件(再狭窄、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死亡)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缺血性事件总发生率(10.6%)显著低于对照组(21.9%)(P<0.01).结论 喹那普利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缺血事件.

  • 060 喹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糖代谢及脂代谢的作用

    作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良好降压效果研究较多并已得到公认,但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作用还研究的不够.喹那普利(Quinapril)是1种疗效更好作用广泛的新型ACEI.本文报告作者关于喹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糖代谢及脂代谢的作用进行研究的结果.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胶原含量测定及喹那普利干预作用

    作者:王立波;石光跃;李艳美;陆春风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ICM)发展过程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gen Ⅰ,PCI),Ⅲ型胶原(PCⅢ)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及药物干预效果;探讨喹那普利能否抑制ICM胶原的合成,以阻抑ICM的心肌纤维化.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INP、PⅢNP含量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P<0.01).②喹那普利治疗后PINP、PⅢNP含量显著下降,Ⅰ/Ⅲ较前降低(P<0.01).③治疗后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升高,LVMI降低,PⅠNP、PⅢNP与LVM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M患者血清PⅠNP、PⅡNP含量升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CⅠ、PCⅢ合成,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张功能,阻抑ICM心肌纤维化.

  • 氯沙坦与喹那普利对中风患者夜间血压作用的比较

    作者:

  • 喹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纤维化拮抗作用的研究

    作者:高晓洁;李永柏;谷泽隆邦

    目的 研究喹那普利对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n=12)和喹那普利组(n=12).喹那普利组在UUO术前1 d予喹那普利10 mg·kg~(-1)·d~(-1) 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4和28 d取梗阻侧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 观测各组大鼠的肾间质容量、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_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大鼠肾小管明显萎缩塌陷或极度扩张,伴肾间质增生,输尿管梗阻后4周时上述病理改变尤为明显,肾间质容量明显升高(P<0.00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UUO组α-SMA及TGF-β_1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随梗阻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P<0.001).原位杂交结果表明,UUO组TGF-β_1 mRN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01).喹那普利组肾间质容量、肾小管间质中TGF-β_1 mRNA表达、TGF-β_1蛋白和α-SMA水平均显著低于UUO组(P<0.05或<0.01).结论 喹那普利可明显抑制肾组织分泌TGF-β_1,可能的机制之一是减少其下游效应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活化,从而减缓UUO大鼠肾纤维化进程.

  • 盐酸喹那普利的合成

    作者:唐林生;尹延柏;苏明阳;冯柏成

    以苯乙酮和乙醛酸为原料制得3-苯甲酰内烯酸乙酯,与L-丙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经加成、酮基还原制得N-[(IS)-乙氧羰基-3-苯基内基]-L-丙氨酸(5).5经三光气活化后,与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缩合,后脱苄制得抗高血压药盐酸喹那普利,总收率约22%.

  • 喹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红霞

    目的:观察喹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DC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喹那普利与比索洛尔,疗程为1年,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病死率、心功能、心脏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3.2%(P<0.01);治疗组病死率7.9%,低于对照组28.9%(P<0.05);治疗组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率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喹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可显著提高DCM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心脏结构,可在DCM治疗中推广应用.

  • 喹那普利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胶原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秀艳;董天崴;王立波;石光跃

    目的:观察喹那普利对缺血性心肌病(ICM)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阻止ICM心肌纤维化方法.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者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和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ⅠNP、PⅢN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升高(P均<0.01);②喹那普利治疗后PⅠNP[(41.28±5.33)μg/L∶(74.22±12.08) μg/L]、PⅢNP[(3.96±0.99)μg/L∶(10±1.13)μg/L]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Ⅰ/Ⅲ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0.98±2.51)∶(12.44±1.90),P均<0.01];③治疗后LVEF[(0.59±0.06)%∶(0.37±0.06)%]、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05±1.101)∶(0.78±0.102),P均<0.01],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97.27±14.41) g/m2∶(113.07±10.21) g/m2,P<0.01],PⅠNP、PⅢNP与LVM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r=-0.497,P<0.01),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ⅠNP、PⅢNP合成,阻止ICM心肌纤维化,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 喹那普利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佘进

    目的 探讨喹那普利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观察42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宽P波和P波离散度,并与喹那普利干预治疗3个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P波离散度为(54.7±3.6)ms,P波离散度≥40 ms32例(76.2%),治疗后P波离散度为(42.7±2.8)ms,P波离散度≥40 ms 7例(16.7%).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喹那普利能减轻高血压病患者心房解剖重构及电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 喹那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同娥

    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左心室肥厚(LVH)是引发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具有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1].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延缓和(或)逆转左室肥厚,从而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现已证实,ACEI类药物对高血压心脏结构及功能有保护作用[2].2002年2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喹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LVH 48例,旨在评价其对LVH的逆转情况.

  • 喹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海滨;王震;刘坤申

    目的:探讨喹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左室舒张功能(LVDF)的影响.方法:43例轻、重度高血压并舒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喹那普利组)20例,10~20 mg*d-1口服,疗程12周;对照组(卡托普利组)23例,75~150 mg*d-1口服,疗程12周;治疗前后做心脏彩超、24 h动态血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结果:①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85%(17例),降压幅度收缩压(SBP)为(18.3±2.6)kPa,舒张压(DBP)为(12.2±1.7)kPa,谷/峰(T/P)比值SBP为0.66,DBP为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8%(11例),降压幅度SBP为(9.8±1.6)kPa,DBP为(4.9±3.1)kPa,谷/峰(T/P)比值SBP为0.44,DBP为0.42.两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但治疗组降压及增大降压的谷峰比值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喹那普利组LVMI与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流速(VA)明显降低(P<0.05),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明显升高(P<0.05),VE/VA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喹那普利组显著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喹那普利降压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改善LVDF.

  • 加拿大喹那普利临床评价和病人教育

    作者:吴赛珠;朱树雄

  • 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喹那普利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海英;赵芳;陈伟;许凯;高春环

    重点介绍喹那普利的作用特点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喹那普利能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在心肌缺血、左室肥厚、糖尿病肾病、保护肾功能、改善内皮功能障碍、调节血脂以及溶解血栓等疾病的防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