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颈部CTA对茎突解剖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忠强;陈军;汪军;张波;谢鹏;陈顺新

    目的:运用头颈部CTA对茎突的解剖进行研究。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例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受试者,年龄范围21~82岁,平均年龄(57.38±9.99)岁。根据受试者年龄进行分组,A组<60岁,B组≥60岁。将原始数据传入GE AW 4.5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观察颞骨茎突的形态,并分型;测量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前倾角及茎突尖端与颈内外动脉之间的短距离。结果:197例受试者茎突平均长度约为26.79 mm,内倾角约为21.07°,前倾角约为25.03°,茎突尖端与颈内动脉短距离均值约为6.26 mm,与颈外动脉短距离均值约为4.15 mm;茎突尖端与颈外动脉短距离为0的有44个,占总数的11.2%。双侧茎突长度、内倾角、茎突尖端与颈外动脉短距离及右侧前倾角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倾角、茎突尖端与颈外动脉短距离左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茎突分为4型,各型的比例分别为:完整型(71.75%),发育不良型(22.75%),分节型(4.25%)及未发育型(1.25%)。结论:头颈部CTA不仅能显示茎突的形态、测量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及前倾角,更能清晰显示茎突与颈内外动脉之间的关系,测量茎突尖端与动脉之间的短距离,对临床诊断及治疗茎突相关疾病有一定指导及参考意义。

  • 自制手外科手术外固定板的应用

    作者:李卫兵;安文秀;杜良生

    手外科中较精细的手术大多需要良好的术野暴露和舒适的体位,如在显微镜下进行微小血管、神经等组织的解剖、吻合等操作,手术时间较长,术者多处于强迫体位,精神高度集中,易于疲劳.加之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如患肢固定不好,暴露不充分,需术者频繁调整患肢(指)体位,极易影响情绪及操作,进而影响手术进度及质量.

  • 手指腱鞘巨细胞瘤13例报告

    作者:葛建飞;张兴祥;徐卫袁;朱贤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结节性滑膜炎、黄色素瘤,是手部较少见的关节滑膜肿瘤.腱鞘、滑膜、关节囊作为一个解剖单位,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将这种肿瘤统一命名为腱鞘巨细胞瘤[1].我科自1999~2004年收治1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 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危象的处理

    作者:丁小珩;方光荣;王振军

    骨间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由于其血管蒂恒定,解剖相对容易,且操作简单,深受广大手外科医生的欢迎.自1989年~1999年10年间,我院共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术300余例,其中有5例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危象,经积极处理皮瓣成活,现报道如下.

  • 指尖冠状面离断再植16例报告

    作者:范华波;薛俊红

    指尖冠状面离断是甲根部以远,指体主要在解剖冠状面方向的斜形离断,其再植属于指尖再植的范畴.我院自1998年3月~2001年6月采用顺行和逆行相结合的方法,再植完全性指尖冠状面离断16例16指,效果满意.

  • 小腿下段和踝部动脉及其吻合网结构在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敏云;俞立新;蒋一顶;徐海峰

    小腿下段及踝部平面的断肢由于其解剖特殊性,因此如何成功再植修复重建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结合小腿下段和踝部三大主干动脉及其各终末支、交通支吻合网的结构特点,在一期再植手术和二期创面修复中灵活运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王新德;孟维娜;王慧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 )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自2010年以来,在桡骨远端解剖学基础上,采用远端腕关节横弧形切口、近端纵行小切口MIPO技术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2例。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12~25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采用AO组织建议的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对本组的疗效进行评估。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1.7%。1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5±15)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5±1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 d。无一例发生医源性正中神经损伤,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采用小切口MIPO技术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临床效果良好。

  • “指伸肌腱终腱-止点系统”与锤状指形成原因的探讨

    作者:李春江;郑秋涛;王海燕;丁俊连

    目的:通过对指伸肌腱终腱止点及末节指骨的解剖学观测,以物理力学方法对锤状指的形成原因做进一步的探讨。方法在成人新鲜尸体手指标本上,通过模拟手术,对指伸肌腱终腱止点及末节指骨的结构特点进行应用解剖学观测,用物理力学原理对指伸肌腱终腱及末节指骨进行受力分析。结果指伸肌腱终腱止点呈浅帽状被覆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的“舌”形骨嵴顶端,远侧指间关节侧面观呈规则的圆弧形,末节指骨在屈伸肌腱的牵拉下围绕一个固定的轴心在中节指骨头表面做屈伸运动;终腱或舌形骨嵴在手指纵轴线处受力大,在垂直于手指纵轴线处受力小。结论“指伸肌腱终腱-止点系统”的命名利于对锤状指的形成原因作进一步解释,并为锤状指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解剖学依据。

  • (拇)趾腓侧皮瓣解剖与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何博;童致虹;梁海东;曾伟锋;佟长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高能量外伤所致手指皮肤缺损越加常见,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使人们对手指皮肤损伤后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皮肤修复方法很多[1,2],但术后恢复效果都不十分理想.手的功能精细而复杂,指腹的解剖结构特殊.指腹缺损的修复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恢复佳感觉功能.

    关键词: (拇)趾 皮瓣 解剖 修复
  • 2-5指掌指关节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杨通;芮永军

    掌指关节是人手部重要的关节之一,在2-5指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临床上,各种外伤、关节炎、掌指关节交锁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掌指关节的功能障碍,在手部外伤中可能因损伤诸多组织,包括骨与关节、侧副韧带、副侧副韧带、掌板、肌腱、内在肌、血管、神经等,而导致2-5指掌指关节僵硬、屈伸障碍,严重影响手部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6]。因其解剖复杂,临床处理也较棘手,所以我们回顾有关2-5指掌指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动力肌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做一综述,以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掌指关节 解剖 进展
  • 邻指皮瓣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志浩;丛海波

    手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器官,尤其指端和指腹的感觉及耐磨性是手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掌侧皮肤缺损,不仅要完成其皮肤覆盖,更要考虑术后皮肤的感觉及耐磨性的恢复。指背皮肤质地及血运好,成为修复指掌侧皮肤的较理想选择。1950年Michael Gurdin 和John W.Pangman首先运用邻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之后手外科医师们关注皮瓣感觉的修复,经过不断探索尝试,接合神经的邻指皮瓣使皮肤两点辨别觉有了很大改善[2],这是手外科学一次历史性的飞跃,随后反邻指皮瓣[3]等拓宽了邻指皮瓣的应用范围。现将邻指皮瓣定义、解剖学基础、临床应用以及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关键词: 邻指皮瓣 解剖 应用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宝山;章雪松;邹豪杰

    1991年Bertelli等[1]通过对皮神经营养血管和皮肤血供关系的研究,发现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对皮肤的血供有主要作用.Masquelet[2]介绍了以小腿感觉神经血管轴为蒂的岛状皮瓣的概念,并将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应用于临床,随后有关腓肠神榆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报道愈来愈多[3~5].

  • 暂时性体外胫后动脉旁路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彤;郭维忠;张旭;朱立春;孙川;刘彬

    目的 为暂时性体外胫后动脉旁路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例成人尸体10侧下肢标本的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本组研究未发现胫后动脉缺如,全长(291±31)mum,显露部下端外径(2.8±0.5) mm.胫后动脉在小腿内侧发出穿支皮动脉存在率100%,平均发出(4±2)支,动脉外径(1.5±0.5) mm,发自中上1/3的穿支皮动脉长度长(6.5±3.5) cm.结论 胫后动脉及小腿内侧穿支皮动脉在小腿走行恒定,变异率小,管径粗大,易于操作,供区影响小,是暂时性体外胫后动脉旁路手术的理想选择.

  • 肘部尺神经血供及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赵民;王利民;邵新中;田德虎;吴金英;李延明;曹立峰;姜桂芳

    目的 观察肘部尺神经的血液供应,设计带血供尺神经前置的手术方法.方法 28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观察测量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和血管外径及血管长度的相关数据.4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模拟临床,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结果 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3条动脉从起始处至肱骨内上踝的距离分别是(15.2±0.9)cm,(4.8±0.6)cm和(4.7±1.1)cm.伴随尺神经行走的距离分别是(16±1.3)cm,(5.1±0.3)cm和(5.6±0.9)cm.结论 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尺神经 动脉 解剖
  • 第二、三跖趾关节及近趾间关节血供特点与临床意义

    作者:魏长月;任志勇;王辉;王成琪;黄东平

    目的为临床上设计单蒂双足趾关节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显微镜观察第二、三跖趾关节及近侧趾间关节的血供来源、交通支分布情况.结果第二、三趾有4条动脉在行经跖趾关节和近侧趾间关节时发出2~4支分支,致关节囊形成背胫侧、背腓侧、跖胫侧、跖腓侧关节囊支,上述关节囊支在关节周围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状吻合.结论第二、三跖趾关节及近侧趾间关节的血供丰富,多条血管彼此相互吻合,单血管蒂携带两个以上小关节进行移植是可行的.

  • 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踝上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夏瀚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踝上方的骨折。肱骨髁上部处于骨密度质与骨松质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松质骨片,骨质相对薄弱[1]。同时,该处是肱骨由圆柱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状的部位,其应力相对脆弱,故容易发生骨折。2009年以来,笔者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踝上骨折8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踝上方的骨折。肱骨髁上部处于骨密度质与骨松质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松质骨片,骨质相对薄弱[1]。同时,该处是肱骨由圆柱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状的部位,其应力相对脆弱,故容易发生骨折。2009年以来,笔者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踝上骨折8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内外侧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5例

    作者:汪少波;袁峰;张德华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骨折,近年来多趋向于对其及早行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但肱骨远端解剖结构复杂,且伤后骨折端多粉碎和移位,使其手术治疗面临很大难度.2001年5月~2004年10月,我院采用内外侧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5例,疗效满意.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6例

    作者:汪少波;袁峰;张德华

    股骨远端骨折因解剖和损伤的特殊性、复杂性,临床治疗一直比较棘手,自1998年5月~2004年9月间我们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0~52岁,平均35岁;骨折类型(根据AO/ASIF分类)为A型15例,B型10例,C型11例(其中C1型3例,C2型3例,C3型5例).闭合骨折34例,开放骨折2例.其中腹部复合损伤2例,合并其他骨折4例.受伤原因为车祸29例,自行摔伤3例,重物砸伤4例.受伤3天内3例,4~5天33例.

  • 肝静脉陷窝和裂隙

    作者:刘允怡

    主要内容1解剖1.1定义
      肝裂隙是起始于肝静脉陷窝之下,肝静脉陷窝位于膈下肝面肝右静脉和肝中/左静脉共干之间的分界标志。肝右静脉和共干稍隆起,其间形成凹陷,我们称之为肝静脉陷窝。

  •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神经受压的临床神经定位诊断

    作者:王孝文;贾露露

    本文描述脊神经的走行及分布,简述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解剖和临床表现阐述脊神经受压的神经定位诊断,为临床定位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部位提供依据.

4607 条记录 226/231 页 « 1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