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yk基因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陈贤亮;李良;张雅洁

    目的 研究Syk基因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yk、NFκB与VEGF-C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与淋巴转移的关系.转染pcDNA3.1(-)-Syk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检测对VEGF-C和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淋巴转移组中,Syk蛋白阳性率低于非淋巴转移组,VEGF-C与NFκB阳性率在淋巴转移组高于非淋巴转移组.Syk蛋白表达与NFκB(r=-0.448,P=0.002)、VEGF-C(r=-0.620,P=0.000)蛋白表达呈负相关,VEGF-C与NFκB呈正相关(r =0.310,P=0.036).转染pcDNA3.1(-)-Syk重组质粒的乳腺癌细胞中VEGF-C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核NFκB蛋白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 Syk基因与乳腺癌转移相关,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而下调VEGF-C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的淋巴转移.

  • 干扰Itk表达抑制CVB3感染小鼠的炎症反应

    作者:姚海兰;韩继生;何峰;肖宗慧;刘哲伟

    目的 研究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上敲减Itk蛋白的表达对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表达Itk-shRNA的质粒后感染CVB3,第4天后观察Itk基因的抑制情况、小鼠存活率,PBMC增殖率及部分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 Itk-shRNA转染至小鼠体内后脾细胞中Itk基因的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及转染shRNAnon的对照组相比,敲减率约40%(P<0.05).与转染shRNAnon组相比,Itk-shRNA组中Itk基因表达的抑制导致小鼠PBMC增殖活性降低约41%,小鼠的存活率提高(P<0.05).Itk-shRNA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结论 抑制Itk表达能有效降低小鼠PBMC的增殖,同时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 ITK蛋白调节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

    作者:肖宗慧;何峰;姚海兰;韩继生;刘哲伟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Itk基因的表达,观察Itk蛋白在淋巴细胞增殖和相应免疫因子合成分泌中的作用,进行Itk作为药物靶标的确认.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Itk基因的siRNA,将siRNA电转染至小鼠脾淋巴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tk蛋白的表达、MTS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hk-siRNA在细胞水平上有效抑制了Itk蛋白的表达;Itk受抑制后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IL-2,IL-4,IL-5,IFN-γ的分泌水平下降,P<0.05.结论 Itk表达受抑制后有效降低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减少,研究验证了Itk在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方面的重要免疫调节作用,为将其作为药物的靶基因提供实验依据.

  • EphA7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德泉;吴河水;王琳;王琳芳;王春友

    目的 检测EphA7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0例正常胰腺组织、51例胰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EphA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旁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EphA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47.1%(24/51)和94.1%(48/5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EphA7蛋白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或远距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EphA7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德宪;王晓川;谭守勇;劳穗华;陈志宏;王艳红;李方知;梁燕琼;王娟

    目的 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对1例21岁伴毛细血管扩张、B淋巴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G 1.38 g/L,IgA 0.25 g/L, IgM 0.17 g/L)及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及其母亲的单核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表达,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dna,PCR产物测序发现BTK基因突变,经相对应部位的DNA 序列PCR产物测序进一步证实.患者母亲DNA 也在相应部位扩增并测序.结果 患者及其母亲细胞内BTK表达分别为96.9%和97.8%.BTK基因点突变位于16 外显子(Cdna 1706 G>A),为错义突变(R525Q).患者母亲也被证实为携带者,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经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2 g/kg),1个月后IgG上升至5.79 g/L,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毛细血管扩张好转.结论 明确了1例伴毛细血管扩张的成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基因诊断;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效果好.应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

  • Syk(L)细胞核移位现象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王磊;胡英;宋新明;汪建平

    目的 探讨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细胞亚细胞器中分布和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种乳腺癌细胞系中Syk的表达;采用胞核、胞浆分离试验及质粒定点突变技术检测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细胞亚细胞器中的分布并探讨Syk(L)的核移位机制;采用体外侵袭力实验研究2种Syk蛋白异构体和DEL域碱性氨基酸突变成非碱性氨基酸的Syk(L)对肿瘤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同时表达;Syk(L)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的侵袭力,Syk(S)对侵袭力无影响;在同时表达2种Syk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系MB468及分别表达Syk(L)、Syk(S)的稳定细胞株MB435中,只有分子量较大的Syk(L)可从胞浆移位到胞核内.DEL域内的碱性氨基酸被突变为非碱性氨基酸后,Syk(L)失去核移位功能,亦不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结论 Syk(L)-DEL域内的碱性氨基酸具有核定位信号功能,Syk(L)的核移位现象与其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功能密切相关,Syk(L)的抑癌功能是由它移位到细胞核内行使的核蛋白相关功能决定的.

  • 阻断炎症介质的信号转导对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肝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毛一雷;于卓;桑新亭;卢欣;杨志英;钟守先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特异性阻断剂AG490对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及肝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肝切除大鼠38只分为对照组(n=10)和AG490组(n=28),后者术中至术后36 h内每12 h腹腔内注射AG490(1 mg/kg),其间检测肝组织中磷酸化Janus激酶2(Jak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水平,并测定剩余肝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应用AG490后,术后8 h和12 h细胞因子信号蛋白Jak2和Stat3磷酸化显著下降并递次改变,大鼠肝脏中IL-6表达、IL-6/IL-10比值下降,而IL-10的表达增高.结论阻断Jak2与Stat3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能使剩余肝内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下降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升高,减轻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体内炎症反应.

  • 酪氨酸激酶Syk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丁永斌;武正炎;王水;范萍;查小明;郑伟;刘晓安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Syk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生成及转移的关系,以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HER2/neu基因的关系. 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以及15例良性乳房纤维瘤组织中Syk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HER2/neu的表达的情况. 结果所有正常乳腺组织都有Syk基因的表达,而40例乳腺癌组织中只有9例表达,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组织中Syk基因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7.4,P<0.05),且乳腺癌组织中Syk mRN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t=3.41,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18例乳腺癌组织中,1例有Syk基因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Syk mRNA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显著降低(χ2=3.77,P<0.05,t=2.74,P<0.05).Syk mRNA表达与p53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yk基因的表达在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紫杉醇化疗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OP9、JAK2、HSP、NADH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紫杉醇化疗后癌组织中COP9、JAK2、HSP、NADH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54份卵巢癌组织中JAK2、HSP、NADH和COP9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其中,接受紫杉醇化疗者33份(接受2~4、6~10个疗程化疗者分别为15、18份),未接受化疗者21份;病理分级:G1~G2 24份,G330份;病理类型:浆液性囊腺癌26份,黏液性囊腺癌21份,子宫内膜样腺癌7份;手术病理分期:Ⅲ期49份,Ⅳ期5份.结果 RT-PCR技术检测显示,COP9基因过度表达率化疗者为39%,明显低于未化疗者的95%(P<0.01);而JAK2、HSP、NADH基因过度表达率化疗者分别为91%、97%及94%,明显高于未化疗者的29%、48%及43%(P<0.05).除JAK2基因过度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的癌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基因在不同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及不同疗程化疗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显示,化疗者COP9、JAK2、HSP和NADH基因的拷贝数分别为568、7653、5766和3200,未化疗者分别为1886、3094、3341和1522,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OP9基因的拷贝数在不同疗程化疗患者的癌组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基因在不同疗程化疗、病理分级的癌组织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4个基因拷贝数在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癌组织中HSP、NADH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Ⅲ期(P值分别为<0.01、<0.05);但COP9及JAK2基因拷贝数在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AK2、HSP、NADH基因表达3者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56、0.44、0.57,P均<0.01);COP9与JAK2基因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8,P<0.01),但与HSP、NADH基因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8、-0.06,P均>0.05).结论 COP9基因表达的下调和JAK2、HSP、NADH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与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有一定的关系.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组织中维甲酸受体-α、Janus激酶-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时燕;李娜萍;李敏才;夏传生;王曦;吴人亮

    目的 探讨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Janus激酶-1(Janus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NRDS死亡病例及19例非NRDS死亡病例肺泡上皮细胞中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 B,SP-B)、RARα、JAK1、STAT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P-B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NRDS组肺组织SP-B、JAK1和STAT3的表达分别为0.2486±0.0572,0.2434±0.0454,0.3544±0.0670,均较对照组减弱(P均<0.05).RARα在NRDS组中多表达于细胞质(14/20),在对照组中多表达于细胞核(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4,P<0.05).SP-B的表达在RARα细胞核表达组为0.3279±0.0923,较RARα细胞质表达组(0.2629±0.0541)和RARα阴性表达组(0.2113±0.0287)增强(P均<0.05).RARα与SP-B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7,P<0.01);JAK1和STAT3与SP-B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233和0.133,P均>0.05).结论 SP-B表达可能受RARα表达的影响,且与RARα的分布关系密切,RARα从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位可能与NRDS的发生有关,而JAK1及STAT3也可能参与其中.

  •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基因诊断

    作者:王晓川;王莹;金兼弘和;宮脇利男;俞晔珩

    目的研究我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者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的突变类型.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7例XLA患者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 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对其中4例母亲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7例患者的基因突变均位于BTK基因的编码区,3例在BTK的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同源区,2例位于酪氨酸激酶区,其他2例分别位于Src同源区2和Src同源区3.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重复序列和片段缺失.除错义突变引起单一BTK氨基酸改变外,突变还分别造成终止密码子形成和阅读框架移位.其中4例为未见报道的新突变.进行基因分析的4例母亲中,3例为携带者.结论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XLA,检测出的7种突变均位于BTK基因编码区,其中4种是未见报道的新突变.XLA可以通过基因分析进行确诊以区别与其他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晓川

    目的探讨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本组8例,经流式细胞仪检测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表达和(或)基因分析诊断为XLA,总结其临床表现,并对其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8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3个月~3岁,诊断为XLA时平均年龄6岁.8例患儿都有反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伴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鼻咽部感染,仅l例曾患中耳炎.反复多关节炎较多见(3/8),没有关节感染的证据.仅2例母系家族中的男性有类似疾病史.诊断时均表现为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延迟.周围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扁桃体和淋巴结很小或难以查及.实验室检查血清Ig和循环B细胞明显降低.6例CD4/CD8比值明显倒置.结论本组中国XLA患儿诊断时年龄较大,临床表现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为主,多关节炎发生率较高,家族史不明显.大部分患儿存在CD4/CD8比值明显倒置,原因和意义尚不清楚.

  • 胰腺癌组织Syk和VEGF-D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李辉;周武元;吕丽红;仲伟霞;张波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D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中Syk和VEGF-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表达Syk蛋白,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有中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8/8)和77.8%(7/9);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27.5%(11/40),大多数呈中等或弱阳性表达,与首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 2和0.007 9;Syk蛋白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TNM分期有关,Ⅰ~Ⅱ期组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组,P=0.024 5.胰腺癌组织中VEGF-D蛋白阳性率为55%(22/40),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VEGF-D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P=0.025 3.Syk和VEGF-D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Syk缺失后,VEGF-D表达增加,胰腺癌淋巴转移和浸润性增强.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Cyclin D2与Cyclin E及p27 mRNA的表达和细胞周期分布

    作者:郭晓;徐铮;侯兰芬;王友君;郭宏谋;杨琳;王志伟;孙宇;李栋梁

    目的:探讨Cyclin D2、Cyclin E和p27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RT-PCR和FCM方法分别检测CML患者白血病细胞和K562细胞中Cyclin D2、Cyclin E和p27 mRNA的表达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并以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做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L患者白血病细胞和K562细胞中Cyclin D2 mRNA的表达增高,tCML=2.842, PCML<0.01;tK562=2.908,PK562<0.01.Cyclin E mRNA的表达也增高,tCML=2.109,PCML<0.05;tK562=2.193,PK562<0.05.p27 mRNA的表达降低,tCML=2.688,PCML<0.01;tK562=2.357,PK562<0.05.G0/G1期细胞减少(tCML=2.386,PCML<0.05;tK562=2.408,PK562<0.05),而S期细胞增多(tCML=2.114,PCML<0.05;tK562=2.203,PK562<0.05).结论:Cyclin D2、Cyclin E和p27 mRNA的表达在CML中发生了明显改变,致使G0/G1期缩短,细胞快速通过G1/S转换点进入S期,加速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增殖,导致CML的发生.

  • SH2-B与结肠癌细胞运动和迁移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唐发清;李建国;陈宇;王巍巍;吴苑;段朝军

    目的:分析SH2-B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探计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荧光筛选SH2-B低表达结肠癌细胞,用 Lipofectamine2000TM 将 pcDNA3.1-SH2-B质粒转染至 HT-29细胞,细胞划痕实验分析SH2-B对结肠癌细胞HT-29爬行迁移运动的影响,用Boden Chamber分析SH2-B对结肠癌细胞HT-29侵袭运动的影响.结果:HT-29为SH2-B低表达结肠癌系,基因转染后HT-29细胞表达SH2-B显著增高;细胞划痕研究结果表明,SH2-B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母细胞组迁移细胞数倒置显微镜10个视野分别为867±187、349±121和279±158,SH2-B转染组爬行细胞数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细胞组,P均<0.05;Trans-well研究结果显示,转染SH2-B组、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细胞组穿过滤膜细胞数分别为278±107、129±88和112±81,转染SH2-B组透过细胞数显著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P<0.05.结论:SH2-B可能通过增强结肠癌细胞运动和迁移能力参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实验性大脑皮质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活化与EphB2表达的关系

    作者:何扬东;余剑;曾进胜;陶玉倩;洪华;崔春梅;赵湛;黄如训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脑皮质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活化与EphB2表达的关系.方法将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右侧大脑中动脉皮质支闭塞(MCAO),术后第1 周和第4 周处死取脑,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不同时点大脑皮质及侧脑室下区EphB2及其mRNA、神经巢蛋白(nestin)和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表达的变化.结果 MCAO术后 1周,梗死侧大脑皮质和侧脑室下区EphB2及其mRNA的阳性信号为12.9±4.0、 23.1±4.6和12.1±4.4、 27.0±3.4,低于对照组(17.2±3.8、 28.4±2.1和17.2±2.7、 31.8±2.8,均P<0.05),4周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侧侧脑室下区nestin阳性信号第1周为18.7±2.2,高于对照组(16.9±2.9,P<0.05),第4周时恢复正常;MCAO术后 1周,梗死侧侧脑室下区PSA-NCAM阳性信号为17.7±2.2,高于对照组(14.5±2.2,P<0.05),可见PSA-NCAM阳性细胞沿胼胝体向梗死灶迁移,4周时其信号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能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迁移,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活化可能与EphB2表达下降有关.

  •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胆脂瘤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林刃舆;迟放鲁;陈建福;李智渊;王培基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后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穿孔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耳道深部正常皮肤、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胆脂瘤上皮中呈一致性连续阶梯状上升,它们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阳性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阳性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阳性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总相关系数为0.989(P<0.01).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是一种非种属特异性及不限于血管外膜周围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因子

    作者:杨乐;胡本容;向继洲;王嘉陵

    目的研究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ADRF)是否存在种属特异性和组织依赖性;对浴槽中分离的蛋白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测定保存外膜和去外膜的胸主动脉环张力;SDS-PAGE电泳.结果①在Sprague-Dawley大鼠,与外膜完整的胸主动脉环相比,缺少外膜脂肪的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左移.提示脂肪组织能够抑制苯肾上腺素诱导的胸主动脉环收缩.该现象能够在Wistar大鼠,豚鼠,家兔的胸主动脉发现;②而且取大网膜脂肪组织放入浴槽中能够减少苯肾上腺素诱导的收缩③ADRF的释放能够被染料木黄酮(亦名金雀异黄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0 μmol·L-1)强烈抑制.但是金雀异黄素不能减弱已经分泌的ADRF的舒张血管作用;④从浴槽内液体中分离到5个蛋白质条带,分子量依次是74.0, 59.8, 54.4, 28.7和13.8 ku.结论①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ADRF)是一种非种属特异性和不限于血管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因子;②ADRF的全称应该从"adventit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修改为"adipocyte-derived relaxing factor"脂肪细胞依赖性舒张因子;③从浴槽内液体中分离到5个蛋白质条带.

  •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和氯通道参与瞬时受体电位蛋白介导钙池耗竭引起的钙内流

    作者:丘钦英;杨晓茹;贺华;李劲梁;王雪融;关永源

    目的探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与Cl-通道对瞬时受体电位(TRP)蛋白参与的Ca2+池耗竭引起的Ca2+内流(SOC)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和Fura-2/AM荧光光度法, 测定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比较转染人源性TRP1(hTRP1)和人源性TRP3(hTRP3) cDNA对毒胡罗卜素(TG)引起的Ca2+内流的作用,并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染料木黄酮、Cl-通道阻断剂呋塞米和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其的影响.结果 HEK293细胞转染hTRP1 cDNA后, TG引起的Ca2+内流显著增加; 转染hTRP3 cDNA则无明显影响.5~30 μmol*L-1染料木黄酮、1~8 μmol*L-1呋塞米、0.5~1 μmol*L-1 DIDS对转染hTRP1 cDNA细胞的TG诱发的Ca2+内流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hTRP1蛋白可能是HEK293细胞SOC的物质基础;酪氨酸激酶和Cl-通道均参与HEK293细胞SOC的调控,而且酪氨酸激酶可能直接作用于TRP1蛋白.

  • 染料木黄酮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作者:李世英;唐奕萍;欧阳守

    目的 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S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木瓜蛋白酶法分离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应用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 GST (10~100 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阻断L型钙通道电流,其作用可被洗脱,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39.9±3.6)μmol·L-1.GST可使L型钙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左移约10 mV (P<0.01), 对其斜率没有影响.GST的无活性拟似物大豆异黄酮对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明显小于GST.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原钒酸钠可阻断GST对钙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 GST可通过酪氨酸激酶途径抑制豚鼠结肠平滑肌L型钙通道.

8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