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一例

    作者:庄炜钊;余梦菊;陈汉威

    病例资料患者,女,63岁,因“咳嗽、咳痰5年,再发并加重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5年前始出现咳嗽、咳痰,为阵发性连声咳,咳白色黏液痰,量少,较易咳出,症状多于受凉和秋冬季发作,与闻及刺激性气味无明显关系,无发热、寒战、气促、胸痛等不适。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慢性肺炎”,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症状有轻度好转。2年前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10余天在住院治疗,曾行左下肺楔形切除术。本次因咳嗽、咳痰再发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查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未见脓苔。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7.04×109/L,中性粒细胞65.4%,嗜酸性粒细胞7.2%,红细胞沉降率78 mm/60 min,C反应蛋白10.9 mg/L;肺炎支原体抗体<1∶40,多次痰结核涂片未发现抗酸杆菌。

  •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歆阳;王智超;王瑞

    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006年,微创外科治疗的概念写进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的NSCLC临床指南,指出在彻底切除肿瘤原发灶和引流淋巴结的肿瘤外科原则基础上,应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Ⅰ期NSCLC的标准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对高龄、心肺功能差的可行亚肺叶切除,包含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随着增强CT的普遍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早期肺部结节被检出[1]。由于老龄化不断加重,高龄支气管肺癌患者也逐渐增多。对于合并全身疾病、肺功能较差的早期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切除范围较大,切除过多的正常肺组织,患者肺功能及术后恢复影响较大,而合并全身疾病或术前肺功能水平差的高龄患者则不能耐受,术后心肺并发症明显增多[2]。而肺楔形切除术不仅切除范围较为局限,而且由于是非解剖性切除,可能由于恶性病灶引流淋巴结及切缘癌残留而导致复发,同时残余肺组织可能因不恰当的血管、细支气管损伤或扭曲而引起肺膨胀不全及通气/血流比失调[3],造成更大的损伤。肺段切除能够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减少手术创伤,但是切除范围小是否会增加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仍存在争议。

  •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比较研究

    作者:罗继文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早期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细胞免疫功能、甲基化和去乙酰化水平.结果:(1)肿瘤标志物: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细胞角蛋白1 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组织蛋白酶X(CatX)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细胞免疫功能: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而Th2细胞、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3)甲基化和去乙酰化:观察组患者的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有助于减少肿瘤标志物释放、保护细胞免疫功能免受损伤、抑制甲基化和去乙酰化程度,是治疗早期肺癌的理想方法.

  • 分区定位法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国建飞;檀振波;郝李刚;邸永辉;张洪雷;刘博

    目的 研究分区定位法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肺小结节分区定位法对68例肺部小结节进行术中定位,术中观察分区定位法的临床效果,并对肺小结节大直径和距胸膜小距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佳节点.结果 65例一次性成功定位,成功率95.6%;肺小结节大直径佳节点为1.0 cm,距胸膜短距离佳节点为1.3 cm.结论 分区定位法用于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手术准确率高.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彦国;王俊;刘军;李剑锋;赵辉;李运;张国良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诊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方法用VATS诊治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患者91例,其中多发性结节18例,单发性结节73例.结节直径0.3~3 cm.术前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象学检查均未能确诊.肺活检术5例,肺楔形切除术61例,肺叶切除术25例.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中转开胸手术6例(6.59%).行VATS后,患者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确诊率100%;其中良性病变50例,原发性肺癌32例,肺转移癌9例.良性病变及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行VATS后达到了临床治愈;不能耐受大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经VATS行肿瘤局限性切除后改善了症状;肺转移癌行姑息治疗,经VATS做肺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术. 结论 VATS在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的确诊、良性结节、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治疗以及肺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及肺叶部分切除术的生存分析

    作者:刘文科;张林;张曙光

    目的 对行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讨论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能否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可行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474例术后诊断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2例、女282例,平均年龄60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手术方式、吸烟、饮酒、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复发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肺楔形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5),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当肿瘤直径≤19 mm时肺楔形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仍低于肺叶切除术(P=0.006)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65),但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20~ <30 mm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P=0.026).排除肺楔形切除术患者,肿瘤直径20~<30 mm行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P=0.036).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局部复发风险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P<0.001)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02).结论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可获得与肺叶切除术近似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特别是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肺楔形切除术作为治疗肺癌的术式尚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目的谨慎选择.

  • 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应用超声刀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石岩;汪路明;王一青;吕望;胡坚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中超声刀使用的技术规范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3月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癌手术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7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楔形切除,其中34例使用超声刀[男8例、女26例,年龄(59.68±10.91)岁],23例未使用超声刀[男13例、女10例,年龄(59.13±11.21)岁];8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其中80例使用超声刀[男36例、女44例,年龄(59.68±10.91)岁],8例未使用超声刀[男5例、女3例,年龄(61.63±5.60)岁].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结果.结果 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肺癌楔形切除3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0.09±43.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32±12.75)ml,平均清扫淋巴结(5.12±4.26)个,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5±1.16)d,引流量(535.00±291.69)m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56±1.40)d,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与未使用超声刀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31.88±41.82)min,术中出血量(42.79±31.62)ml,平均清扫淋巴结(13.54±8.75)个,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47±2.30)d,引流量(872.09±585.24)ml,术后住院时间(5.81±2.26)d,围术期并发症20例;8例未使用超声刀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刀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 经腋下小切口剖胸行局限性肺切除术58例

    作者:冯刚;丛伟;甘崇志;陈文辉

    在肺切除术中,任何不完全的肺叶切除术即为局限性肺切除术,包括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1].我科自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对58例肺部肿块采用经腋下小切口剖胸行局限性肺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现总结分析如下.

  • 心律失常与肺癌手术的关系及防治

    作者:陈思伟;吴伟东

    全肺或肺叶切除后,心脏位置的改变可引起心电轴的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1],常见的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它可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据报道,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70%[2,3]。本文总结我院自1990年至1997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447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资料,其中92例术后发生了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0.6%。现就手术与心律失常发生的有关因素及防治作如下探讨。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67例,女性80例,年龄32~78岁,平均56.8岁。术前心电图异常者103例,占23.0%。本组患者手术类型分别为:全肺切除术64例,其中右侧23例,左侧41例;肺叶切除术367例(包括5例袖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13例;剖胸探查3例。术后病理分型:鳞癌212例,腺癌14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2例,混合型或其他47例。切端残留癌18例,其中3例为袖状切除术,占16.7%。1.2 方法术后在ICU采用多导联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至少72小时,详细记录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类型、治疗方法及效果,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出现相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不列入术后异常范围内。1.3 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资料和两样本均数t检验。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杨刚;郑献身;陈正道

    目的 总结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孤立性肺结节病人进行诊治的体会.方法 对诊断不明的孤立性肺结节样病变20例,肿物部位探寻明确后,行电视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术中送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结果 20例病人中16例为肺癌,其中腺癌1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鳞癌2例,转移性肿瘤1例;良性病变中包括炎性假瘤2例,结核球1例,炎性肿块1例.13例经VATS单纯肺楔形切除,7例肺癌行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全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VATS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治提供了一个创伤小,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确诊率高,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所接受的新手段.

  • 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右下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一例

    作者:郭志华;殷伟强;张鑫;刘辉;王炜;彭桂林;何建行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国外已有报道,而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国内外未见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在2014年4月21日成功施行该手术1例,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右下肺肿物6个月余,间断咳嗽2个月余”入院.查体肺部:呼吸节律两侧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胸部CT示右下肺背段斜裂胸膜下见一结节影,大小约0.8 cm×0.5 cm,边缘清晰,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术前诊断:右下肺背段肿物.患者于2014年4月21日在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行右下肺楔形切除术.建立外周静脉通路,麻醉诱导,舒芬太尼5~10 μg/ml,丙泊酚1~2μg/ml,在患者意识消失后置入鼻咽通气管,联合面罩辅助通气,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为0.33.

31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