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爱萍;华旭东;张海星;张留民;何玲;佟丽娟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为口腔正畸治疗OSA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矫治器治疗OSAS患者15例,将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所测的呼吸功能改变与治疗前X线头影值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疗效的差异.结果:15例OSAS患者呼吸暂停指数及低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善.结论:口腔正畸治疗OSAS是一种新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 安氏Ⅲ类开《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及其机械性原理初探

    作者:许跃;蔡斌;卢新华

    目的 探讨青春前期骨性Ⅲ类开<牙合>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的机械性原理.方法 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开<牙合>畸形患者,年龄7~9岁,平均(7.9±0.8)岁.患者均为手术适应证但拒绝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接受面罩前牵引、磨牙<牙合>垫、快速扩弓和固定矫治,结束后随访2年.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获得咬合、功能和面容的全面改善,结果 稳定.与矫治前相比,上颌骨逆时针旋转(5.3±1.7)°(P<0.01),长度增加并前移;下颌骨体顺时针旋转(2.6±0.5)°(P<0.01),升支长度增加;下切牙舌倾(5.7±0.4)°(P<0.01),而面部生长方向维持不变.结论 利用牙颌面矫形治疗的机械原理,可以引导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Ⅲ类开<牙合>畸形患者的生长,获得稳定和美观的治疗效果.

  • 基于Typodont模型的MDD与MBT矫治器排齐阶段切牙三维移动变化研究

    作者:田常生;何平;宋锦璘;吴鹏;邓锋;高翔

    在Typodont模型上分析MDD与MBT矫治器排齐阶段切牙的三维移动变化,为固定矫治器的改良及应用提供参考.以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为标准,硅橡胶取印模后,加入树脂牙和蜡制作相同的Typodont模型10副,MDD和MBT每组各5个样本.采用ATOS流动光学三维扫描仪,获得初始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以Typodont颌架底座定位确定数字化水平向、矢状向及垂直向三维坐标系.45℃恒温水浴下依次使用0.36、0.41、0.46 mm镍钛圆丝排齐20 min,每次水浴后扫描模型获得新的三维数字化模型.Geomagic软件以三维坐标系为重叠标志将每次水浴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与初始数字化模型重叠,重叠后通过色图分析得出8颗切牙近远中切角点发生的三维移动变化.应用SPSSI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水平向,37%的标志点负方向移动,75%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DD组移动变化小的占81.5%;矢状向,91.7%的标志点唇向移动,83.4%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DD组移动变化小的占73.3%;垂直向,所有标志点均为(牙合)向移动,86.1%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为MDD组移动变化小.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排齐阶段使用MDD矫治器具有轻力矫治的特点,并可缓解切牙唇向、(牙合)向的不利移动.

  • 微格教学基本技能在口腔正畸矫治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陈莉;白玉兴;厉松;吕婴

    微格教学是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教师和师范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师资培训模式.它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不同单项的教学技能,以此训练师范生和教师掌握和提高教学技能.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能够科学有效的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1,2].

  • 口腔正畸矫治方法的新进展--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研究与展望

    作者:王邦康

    口腔正畸学是矫正各类错(牙合)畸形的一门学科,而矫治器则是矫正错(牙合)畸形的各种装置.自从1728年法国的Fauchard医生发明了历史上早的一种简单机械性固定矫治装置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这期间,正畸矫治器也在材料、工艺、原理、结构、设计和方法等方面经过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而每一次矫治器的进步和发展都给口腔正畸学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 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临床初探及三维数字化技术分析

    作者:王郁;赵一姣;李成皓;王宇光;王勇;Juha Eerik Varrela;岳江;葛立宏

    目的 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效果,并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分析.方法 对13例存在上颌中切牙间隙的病例应用萌出诱导矫治器进行矫治,应用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三维逆向工程软件测量上、下中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覆(牙合)覆盖的测量值,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例病例上中切牙间隙完全关闭,左右上中切牙平均近中位移量分别为1.17±0.20 mm和1.23±0.22 mm,平均覆(牙合)由治疗前的4.97±1.49 mm减小为治疗后的2.61±0.79 mm(t=8.083,P<0.05),平均覆盖由治疗前的4.95±1.86 mm减小为治疗后的2.66±0.58 mm(t=5.723,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在关闭牙间隙的同时有改善覆(牙合)覆盖的作用.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关闭前牙散在间隙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彭德志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关闭前牙散在间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2年1月—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因牙周病导致前牙散在间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4例患者均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分析其前牙散在间隙关闭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疗程6~12个月,平均疗程(8.5±1.3)个月;24例患者前牙散在间隙均成功关闭,检查显示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恢复正常,后牙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治疗后,本组患者U1-NA(°)、U1-NA(mm)、U1-SN(°)、L1-NB(°)、L1-NB (mm)、L1-MP(°)、Li-E(mm)、Ls-E(mm)等软硬组织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关闭前牙散在间隙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儿童龋病中正畸固定矫治器影响龋病活跃性的分析

    作者:聂文平

    目的 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器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7例接受正畸固定矫治的儿童(观察组)和同期没有进行正畸治疗的37例儿童(对照组),给予Dentocult SM、Dentocult LB和Cariostat三种方法进行检测龋病的活跃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和Cariostat检查结果中对2、3级比较,观察组儿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正在进行正畸固定矫治的儿童龋病活跃性明显增高,易感性也增高,因此要高度重视正在进行正畸治疗的儿童龋病的发生,做好龋病活跃性检测尤其重要.

  • 口腔矫治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林桂书;杨更森;侯晓薇;李士玲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治疗方法.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OSAS诊断标准,对24例55~70岁OSAS患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明确诊断.治疗前后进行标准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并从中随机选择12例,应用CT扫描观察其配带矫治器前后上气道内径截面积的变化.结果患者在配带矫治器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CT扫描观察可见其上气道内径截面积增大,小值从0.8 cm2增加到1.63 cm2(P<0.01),咽上部由(1.05±0.51)cm2,增加到(1.94±0.55)cm2(P<0.01).结论口腔矫治器是治疗老年OSA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应用体会(附24例报告)

    作者:叶金梅;卢海燕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它对口腔功能及颜面的美观有严重的影响,是否在儿童期进行矫形治疗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早期矫治方法很多,如替牙期常用的有头帽颏兜,FR-Ⅲ,上颌前方牵引等,这些方法均可使颅面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适应证及疗效各不相同[1].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上颌前牵引对青春发育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原理及临床应用体会.

  • 方丝弓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

    方丝弓矫治技术与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当今固定矫治技术中应用为广泛的2种,二者在治疗各类错合畸形时的疗效也是大家所公认的,合理的运用二者中任意一种技术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直丝弓矫治技术由于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的3种序列弯曲包含在托槽的设计当中,从而简化了临床操作,缩短了就诊时间,同时使牙齿定位更加准确[1].因此,目前在国内外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者将临床中严格选择的8例患者分2组采用2种技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 新型304-Cu抗菌矫治器的细胞毒性

    作者:张丹;任玲;杨柯;张扬;薛楠

    背景:正畸矫治器的戴用破坏了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环境,造成菌斑堆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目的:检测含铜抗菌不锈钢正畸矫治器的细胞毒性.方法:①CCK-8 检测细胞增殖:取生长旺盛的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实验组加入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浸提液,对照组加入普通医用不锈钢材料浸提液,阴性对照组加入DMEM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加入苯酚,分别培养24,48,72 h.②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普通医用不锈钢、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对数生长期末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凋亡的影响,设置空白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培养48 h后,阳性对照组A值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其余组细胞A值随时间延长逐渐递增(P <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不锈钢和抗菌不锈钢材料的细胞毒性均为1 级.②普通医用不锈钢、含铜抗菌不锈钢组凋亡细胞均较少,且含铜抗菌不锈钢组少于普通医用不锈钢组(P均< 0.05).表明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毒性等级与医用不锈钢相同,符合口腔正畸材料的临床应用要求.

  • 改良摆式矫治器对Ⅱ类错(牙合)及其牙颌面发育作用的评价

    作者:贺红;韩光丽;张漫;华先明;陈方俊

    背景:摆式矫治器(Pendulum)为一种口内远中移动磨牙的装置,近年来发展迅速.目的: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及其牙颌面发育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对象为牙性Ⅱ类错()患者18例,来自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1999/2002门诊就诊患者,平均年龄(11.9±1.7)岁.干预:应用改良Pendulum矫治器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18例患者均在(16.1±7.3)周内达到磨牙中性偏近中关系.戴矫治器期间,发生装置脱落后重黏3例.去除装置时,大部分患者腭黏膜受压处轻微炎症,周内炎症消失.治疗后头影测量M1,2,α角,P1,FP1,P2,β角,P,S各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878,<0.01),Ⅱ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01,P<0.05).结论:不拔牙应用Pendulum矫治器治疗牙性Ⅱ类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例疗效观察

    作者:师爱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是指在7小时夜间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超过5次以上,每次呼吸暂停持续10秒以上.SAS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阻塞型(OSAS)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阻塞为特征,其阻塞部位多发生于口咽部,该类患者是正畸矫治器治疗的主要对象.OSAS患者表现为睡眠时打鼾,鼾声与呼吸暂停交替发生,由于缺氧、反复憋醒而中断睡眠.本文作者用矫治器治疗了6例OSAS患者,现报告如下.

  • 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作者:张国兴;胡遒生

    目的 评价使用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治疗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期不可逆性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6.8~9.5岁,平均8.6岁.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第二乳磨牙远中根吸收.采用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标准型或简化型矫治器治疗,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动,使第一恒磨牙与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脱离接触并终萌出到正常位置.结果 所有病例第一恒磨牙牙冠均向远中移动并竖直,与第二乳磨牙脱离接触.治疗时间1.5~4.0个月,平均2.2个月.结论 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是治疗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有效方法.

  • 鼻-牙槽塑形矫治器在完全性唇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颖萍;张婧;郭雪松;梁惠惠;张丽霞

    目的:观察鼻-牙槽突塑形矫治器(PNAM)在术前矫治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平均年龄为18 d)采用 PNAM进行术前矫治,其中双侧唇腭裂8例,单侧12例。测量患儿治疗前后鼻小柱长度、病变侧鼻孔宽度、上唇裂隙宽度及牙槽突裂隙宽度的变化,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应用 PNAM治疗后病变侧鼻孔宽度[双侧组:(9.01±1.04)mm、(8.87±1.62)mm;单侧组:(12.32±1.91)mm]、上唇裂隙[双侧组:(9.86±3.05)mm、(9.45±2.78)mm;单侧组:(8.76±2.7)mm]及牙槽突裂隙宽度[双侧组:(4.39±2.23)mm、(4.06±2.41)mm;单侧组:(6.49±1.15)mm]明显缩小,鼻小柱长度[双侧组:(3.36±1.98)mm;单侧组:(5.06±2.03)mm]增加,与治疗前[双侧组:(12.43±2.02)mm,(11.91±1.55)mm,(12.95±2.39)mm,(12.31±1.92)mm,(8.45±2.67)mm,(8.05±2.48)mm,(1.03±0.51)mm;单侧组:(16.89±2.36)mm,(13.85±2.52)mm,(9.23±2.37)mm,(1.78±0.61)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双侧组:9.286、8.847、6.659、5.672、8.596、6.121、6.896,单侧组:10.537、11.497、10.001、9.391;均 P <0.05)。结论PNAM术前矫治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唇腭裂原发畸形和鼻部形态,为Ⅰ期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患儿建立正常的吮吸、呼吸及语言功能,同时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使之对治疗充满信心并积极配合,进一步完善临床整复效果。

  • 正畸固定矫治器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

    作者:张梅;徐学良

    目的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器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通过Dentocult SM、Dentocult LB和Cari-ostat三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对35例12~14岁接受方丝弓固定矫治半年的正畸儿童(正畸组)与35例未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非正畸组)的龋病活跃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结果正畸组的Dentocult SM、Dentocult LB和Cari-ostat等级均较非正畸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儿童龋病活跃性增高,对龋病的易感性增加.因此,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的龋病活跃性,对龋患高危者要采取必要的防龋措施.

  • 正畸患者口腔卫生行为的临床调查

    作者:项国华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而受到广大医师的青睐,但同时由于固定矫治器的存在,正畸患者牙齿唇颊侧区域部分被正畸矫治器所覆盖,使菌斑去除效率明显下降[1]0而菌斑是牙釉质脱矿、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病因.为此,菌斑控制是正畸过程中一直注意的问题.而戴矫治器前的口腔卫生宣教作为固定矫治器治疗的一部分,是其主要措施之一.全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矫治前后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变,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促进该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 Invisalign矫治器--一种新型的无托槽矫治器

    作者:方建强;张月;陈杰

    固定矫治器由于能在三维方向上控制牙齿移动,效能很高,在目前的正畸矫治器中占主流地位;但也有影响美观和损害口腔卫生等缺点,于是学者们相继开发了许多的更加美观小巧的矫治器,如将托槽转移到舌侧,使人完全看不见矫治器的舌侧矫正技术;利用材料学上的改进,研制出透明的陶瓷和塑料托槽等.

  • 三维摄影技术在评估正畸托槽拆除前后唇突度变化中的应用

    作者:张晨;周顺泉;贺红

    目的:拟初步建立利用三维摄影技术测量软组织变化的方法,并使用该方法检验正畸矫治器拆除后唇突度的变化.方法:使用3dMD立体摄像机,将16名患者在拆除矫治器前后拍摄的三维立体影像输入系统自带软件包,并重叠拆除前后影像,测量患者左右口角,上唇弓中点及下唇下缘中点的突度变化,使用配对t检验计算测量结果.结果:矫治器拆除后,患者的右口角内收-(1.17±1.02) mm,上唇弓中点内收-(0.38±0.67) mm,下唇下缘中点内收-(1.05±0.85) mm,左口角内收-(1.22±0.96) mm.左右口角及下唇下缘中点的内收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本研究初步探索出一种3dMD辅助测量软组织变化的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②唇侧矫治器拆除后唇突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但该变化的个体差异性较大.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