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便必清对虚证便秘患者结肠传输时间的影响

    作者:赵云燕;谢炜;陈宝田;杨洁;吴宇金

    2001年1月-2003年4月,我们用自拟方便必清治疗中医辨证属虚证的慢通过型便秘患者51例,与采用西沙必利治疗的47例作对照,并对两组患者结肠传输时间(colonic transit time, CCT)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2.63针刺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军;齐清会;罗茂红;董作亮;胡应超

    目的研究针刺合谷、曲池、大肠俞、天枢、中脘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确切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选取45例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三组:针刺治疗组、生物反馈治疗组和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从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如粪便量、及硬度等)、助排方法的使用(如泄剂或灌肠等)、结肠传输时间、直肠肛管压力检查和胃电图、核素扫描胃排空试验等多角度研究.

  • 儿童结肠传输时间检测在功能性便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

    作者:杭杲;杨文澜;徐孝华;高广如;杨加军;张敏

    目的 功能性便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临床治疗方法 也不尽相同,正确的分型对治疗方法 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对儿童功能性便秘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肠传输时间检查方法 ,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分别于24h、48h、72h摄腹部平片各1张.根据肠内是否含气及结肠的走行,可区分小肠和结肠利用腹部平片骨性标志判断标志物在结肠中的位置,通过以上3个区域描述标志物的位置并计算不同时间各区的标志物数.运输指数(transitindex,TI):(48h,72h)TI=SRm/(RCm+LCm+SRm).结肠排出率=(20-残留标志物数)/20×100%.为判断是结肠缓慢型或出口梗阻型,本研究应用传输指数TI,TI表示直肠乙状结肠区存留标志物数/全结肠标志物数之和,反映直肠乙状结肠区与其他部位标志物的比例.中位数为0,TI≤0.5说明STC可能性大,TI>0.5或接近1.0,提示标志物留存乙状结肠和直肠部位多,FOOC可能性大.结果 正常组、便秘组结肠各区48、72h标志物潴留对比,均有显著差异.Tl作为STC的动力学参数,可作为区别STC和FOOC的简单可靠指标.本组17例(占68%)FC患儿TI于48h、72h P均<0.5,符合结肠STC的特点.资料报道结肠STC占FC的64%,与本文结果 接近.8例TI于48h、72h均>0.5,符合FOOC的特点.结论 本研究结果 显示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结肠传输功能是否正常,可评价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减弱的严重程度,正确、合理地进行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水溶性膳食纤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琳;虞文魁;姜军;李宁

    目的 观察果胶作为重要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于201 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选取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治疗组(40例,给予水溶性膳食纤维,含果胶8 g,每日3次)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结肠传输时间、便秘症状评分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结肠传输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60.2±11.2)h比(80.3 ±9.5)h和(79.4±11.7)h,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便秘症状评分也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经实时PCR方法检测,治疗后治疗组粪便中的梭菌属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lg拷贝数/样本湿重(g):9.07 ±0.63比9.74 ±0.81和9.66±0.43,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多于治疗前和对照组[lg拷贝数/样本湿重(g):8.26±0.83比6.42±1.07和6.48±0.82,6.83±0.77比5.85±0.64和5.91±0.73;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副作用.结论 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明显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和改善便秘症状,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维护肠道微生态的效果.

  • 串脉冲和长脉冲结肠电刺激对大鼠结肠传输的影响

    作者:李文波;刘诗;钱伟;侯晓华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是其发病重要因素.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故其治疗显得十分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各种泻剂,促动力药以及外科手术治疗.通常这些方法在便秘治疗中是相继采用,但是缺乏长期有效的证据[1].

  • 便秘的肛门直肠动力和血浆活性肠肽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义侠;林红;刘峥艳;傅宝玉

    目的:观察慢性便秘各型的肛门直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的变化,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方法:用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测定直肠肛门动力及感觉功能;用放免法检测血浆中VIP的含量.结果: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的肛管静息压降低(P<0.05);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肛管静息压降低,直肠大耐受容积增大(P<0.05);便秘各型血浆中VIP均升高(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便秘存在不同的结肠、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和内脏感觉异常.血浆VIP水平升高在慢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作用.

  • 消痞益肠方治疗糖尿病结肠传输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柳治;周静;张月;张英来

    目的:观察消痞益肠方对糖尿病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症候积分、结肠传输时间(CTT)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消痞益肠方、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CTT.结果: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症侯积分、CT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C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症候积分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患者3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传输试验作为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的诊断、治疗评价的检测方法简便安全,消痞益肠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结肠传输障碍临床症状,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并减少症状复发.

  • 慢性便秘的分型和肛门直肠测压表现

    作者:张义侠;刘峥艳;吕淼;傅宝玉

    目的对慢性便秘按结肠传输时间(CTT)和传输指数(TI)进行分型,观察便秘及便秘各型肛门直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一次口服20枚不透X线标记物于72 h拍摄腹平片的方法,根据CTT和TI对慢性便秘进行传输分型;用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测定不同类型便秘的肛门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便秘的传输分型为四型:传输时间正常型(NTC)、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MC).便秘组的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降低,大耐受容积增大(P<0.05).NTC患者肛管静息压降低(P<0.05);STC患者静息压、收缩压降低,大耐受容积增大(P<0.05);OOC患者大耐受容积增大(P<0.05).结论此种传输试验方法更简单;根据CTT和TI对便秘进行传输分型可体现便秘的动力学原因;不同类型的便秘存在不同的结肠、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和直肠感觉异常.

  • 儿童功能性便秘相关检查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良娟;王宝西

    功能性便秘(FC)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断除了要符合便秘的诊断标准,完善一般常规检查外,还需进一步行胃肠传输时间测定、肛门直肠测压及结肠镜等相关检查以除外其他原因造成的便秘。文章介绍几种便秘相关检查的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 普芦卡必利对慢性便秘患者结肠动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诗怡;范一宏;吕宾;姚芳;袁媛

    目的 评价普芦卡必利治疗慢性便秘(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罗马Ⅲ诊断标准对25例CC患者给予普芦卡必利2mg/d口服,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排便障碍情况(便意、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未完全排空、排空后有便意、梗阻感、肛门痛和坠胀感)、结肠传输时间(CTT)、钡条排出率、合并症状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25例患者全部完成研究;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排便费力、未完全排空、梗阻感、坠胀感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肛门痛症状也有所缓解(P<0.05),而对排空后有便意症状无明显改善(P>0.05);大便性状分型评分、排便频率、便意天数和排便时间均有很大改善(均P<0.01);钡条排出率显著提高(P<0.01),CTT明显缩短(P<0.01);同时改善了部分患者合并的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他便秘相关合并症状.整体疗效方面,慢传输型、混合型及正常传输型便秘的症状及全结肠传输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排便障碍型效果欠佳.有1例患者发生头痛不良反应.结论 普芦卡必利在促进结肠运动,改善CC患者症状方面均体现了良好的疗效.

  • 聚乙二醇4000对重型颅脑损伤便秘患儿的疗效

    作者:苏军;杨敏;王宝西

    目的通过检测重型颅脑损伤便秘患儿结肠传输时间,评价聚乙二醇4000(PEG 4000)对此类患儿的疗效.方法符合便秘诊断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男11例,女7例;年龄3~14岁.应用简化不透X线标志物法,测定其治疗前后结肠传输时间(CTT)和分段CTT,包括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研究对象早晚2次口服PEG 4000(0.25~0.5)/kg,2次/d,治疗3周,记录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停药1周后复查CTT,比较服药前后CTT的变化.结果该组患儿治疗前后CTT、RCTT、LCTT和RSTT分别为(76.5±10.2) h vs (17.8±5.1) h,(31.4±5.3) h vs (9.3±4.3) h,(16.8±6.1) h vs (3.8±3.4) h ,(28.3±6.4) h vs (4.7±3.1)h (P均<0.001).排便次数由(1.5±0.5)次/周,增加至(7.3±0.8)次/周(P<0.01).83.3 %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94.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 %.结论 CTT对诊断便秘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PEG 4000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便秘患儿安全、有效,是治疗儿童便秘的第一选择.

  • 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杨敏;王宝西;冯哲;赵刚;杨辅直;李伟生;钟汝玲;王茂贵

    目的评价检测结肠传输时间对诊断小儿慢传输型便秘的价值,探讨聚乙二醇4000(PEG 4000)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便秘组46例,健康对照组32例.应用简化的不透X线标志物法,测定两组结肠传输时间(CTT)和分段结肠传输时间,包括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给予全CTT延长的便秘患儿早晚2次口服PEG 4000(0.25~0.5 g/kg,2次/d),治疗2周,记录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停药1周后复查CTT,比较服药前后CTT变化.结果便秘组CTT、RCTT、LCTT和RS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69.9±13.4)h vs (15.2±4.6)h (23.7±5.4)h vs (7.4±2.7)h,(15.4±3.7)h vs (3.8±2.4)h,(30.8±6.7)h vs (4.0±2.8)h(P均<0.01).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4例,治疗前后CTT、RCTT、LCTT和RSTT分别为(64.3±8.4)h vs (16.3±3.2)h,(21.9±4.2)h vs (7.8±3.1)h,(14.8±3.9)h vs (4.4±2.3)h,(27.6±5.1)h vs (4.1±2.3)h,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均<0.001).每周排便次数由(2.2±0.4)次增加至(10.7±1.8)次(P<0.01).83.3 %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总有效率95.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结论 CTT可诊断慢传输型便秘,对评估其严重程度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PEG 4000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

  • 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便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孔浩;王晓兵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便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12名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因素的慢性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时间和直肠肛管压力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改进后的结肠传输试验在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同时了解其与直肠肛管测压在反映出口梗阻型便秘检查中的差异.结果 ①功能性便秘(FC)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各时间点钡条排除率较健康志愿者均明显降低.FC患者60和72 h钡条排除率明显高于IBS-C患者(均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志愿者比较,FC与IBS-C患者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CTT)和总结肠传输时间(CTT)明显延长,提示其结肠传输较正常者明显减慢.与FC患者比较,IBS-C患者RC T 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76例FC患者和36例IBS-C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FC和IBS-C患者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无松弛者分别为34和1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排便时肛门内括约肌无松弛导致结肠传输减慢,差异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RSCTT或C T T异常者多存在排便时肛门内括约肌无松弛.结论 FC和IBS-C患者结肠传输较正常人群均明显减慢;排便时肛门内括约肌无松弛导致直肠乙状结肠传输减慢;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和直肠肛管测压对于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结果一致.

  • 慢传输型便秘和肠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灵苍

    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其主要症状有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大便失禁等[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和心理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STC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STC的病因对指导STC的治疗有重大意义.由于STC的病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本文将从肠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来阐述与慢传输型便秘之间的关系.

  • 慢传输型便秘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徐爱忠;彭洪云

    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在儿童和成人身上有很高的发病率,可以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胀,甚至肠穿孔,以及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STC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了解STC的病因有助于我们针对STC的发生、发展采取直接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由于STC的病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现将慢传输型便秘病因学的一些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普芦卡必利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伶俐;李红岩;卞红磊;张燕;于溯洋;李萌

    目的:观察普芦卡必利治疗慢性便秘(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于我院肛肠科就诊的CC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乳果糖口服溶液10 mL,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2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肠传输时间(全结肠传输时间、左半结肠传输时间、右半结肠传输时间、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并记录排便障碍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见治愈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肠传输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IL-6、IFN-γ水平和观察组患者IL-6、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IL-6、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肠传输时间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便费力、排空不全、梗阻感、肛门坠胀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便不尽感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的传统治疗方案比较,普芦卡必利可有效降低C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减少排便费力、排空不全等排便障碍症状的发生,且安全性与之相当.

  • 慢性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时间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金华;王毅;龚水根;张胜本

    目的检测慢性便秘患者的总结肠传输时间(Colon transit time,CTT)与分段CT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慢性便秘患者分别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Defecography,DFG)检查.受试者分为3组:第1组19例,为慢传输性便秘,表现为排便频率减低,而DFG未见异常;第2组22例,DFG表现为直肠套叠;第3组19例,DFG表现为直肠外脱垂或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结果第1组,平均总CTT是96.2 h,平均分段CTT是:右半结肠35.3 h(36.7%)、左半结肠30.8 h(32.0%)、直肠乙状结肠30.1 h(31.3%).第2组,平均总CTT(57.8 h)正常,而直肠乙状结肠CTT[平均13.8 h(23.9%)]相对减少.第3组,平均总CTT(175.1 h)和直肠乙状结肠CTT[115.8 h(66.1%)]均明显延长.平均总CTT和直肠乙状结肠CTT在3组间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通过检测总CTT和直肠乙状结肠CTT有助于明确慢性便秘的病因学类型和进一步认识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

    关键词: 便秘 结肠传输时间
  • 肥胖病儿童便秘和结肠传输时间

    作者:李山晨

    为研究功能性便秘在肥胖病儿童中的发病率,vd Baan-Slootweg等依据罗马指南Ⅲ,通过测量结肠传输时间来评估肥胖病儿童是否存在结肠能动性减弱.共91例年龄8~18岁的肥胖病儿童纳入研究,按随机对照法评价门诊患者与出院患者的肥胖病治疗效果.所有受试儿童均填写一份有关其肠道情况的标准问卷,结肠传输时间(CCT)使用加密的方法记录,并记录每天食谱以评估其饮食情况.结果发现按罗马指南Ⅲ的标准有19例(20.9%)患功能性便秘,1例患功能性大便失禁.在CCT>62 h的受试者中有10.5%患有便秘,其中有2例的CCT超过了100 h.

  • 电针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5例

    作者:方东;徐英峰;骆冬华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因此又称为慢通过性或结肠无力性便秘.其临床特点为排便次数减少(少于3次/周)、无便意、排便困难和粪质坚硬.本病患者以女性多见,病程较长,症状顽固,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们应用电针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