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吸收促进剂对水飞蓟宾及其磷脂复合物肠吸收的影响

    作者:卫世杰;霍务贞;王立宝

    目的:考察吸收促进剂对水飞蓟宾及其磷脂复合物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药物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结果:水飞蓟宾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以空肠和回肠段吸收较好,且其磷脂复合物在各肠段吸收均高于药物本身.聚山梨醇酯对水飞蓟宾及其磷脂复合物无明显促进吸收作用,甘胆酸钠和卡波姆有较弱的吸收促进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水飞蓟宾具有较强的促进吸收作用,而对其磷脂复合物作用较弱;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对水飞蓟宾和磷脂复合物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结论:合理改善药物结构及选择适宜吸收促进剂能改善药物的吸收.

  • 鼻用制剂药用辅料研究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李芳;杨明

    对鼻用制剂药用辅料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经检索、筛选得国内外文献32篇,主要综述了常用鼻用辅料如吸收促进剂(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冰片和月桂氮酮等)、生物黏附剂(如壳聚糖)、防腐剂等的基本物化性质、功能性和安全性研究.分析表明,基于当前国内鼻用制剂药用辅料生产、包装、质量、贮存、使用等环节的现状,业内人士日益认识到鼻用辅料质量及合理应用与鼻用制剂质量的紧密关系,但我国辅料生产和研究仍很大程度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新辅料、新技术和新型载药系统的研发,将有利于国产鼻用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及其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提高.

  • 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李芳;郑琴;杨明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 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

    作者:张海燕;邬伟魁;芦乾;贺娅;宋伟;李芳;杨明

    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实验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生物利用度低是口服药物制剂经常出现的情况,选用安全有效的吸收促进剂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作用的3种研究方法(在体法、体外法和体内法)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并加以探讨,分析认为,冰片对口服药物吸收的调节作用与药物分子结构和给药浓度,冰片的种类、浓度和用法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吸收机制尚未明确.故针对水溶性差和代谢迅速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将为冰片促吸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及辅料的鼻黏膜毒性评价

    作者:张玉杰;侯俊玲;马长华;王筱亮;陈明霞;张强

    目的:考察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及其辅料的鼻黏膜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腭模型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持续运动时间,考察辅料和重组水蛭素的纤毛毒性作用;采用病理学检查法考察长期给予家兔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辅料SDS, Brij 35, azone, lecithin, EDTA, menthol, nipagin,thiomersal可显著抑制纤毛运动(与PBS组比较P<0.05),而HP-β-CD, tween 80,甘草酸单胺盐, benzalkonium bromide, sodium benzoate及黏附性材料对纤毛运动影响较小;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长期给药对鼻黏膜结构有一定影响,但此作用可在停止给药后恢复.表明辅料SDS,Brij35, azone, lecithin, EDTA, menthol, nipagin, thiomersal等的纤毛毒性较大;而HP-β-CD, tween 80,甘草酸单胺盐, benzalkonium bromide, sodium benzoate及黏附性材料的纤毛毒性较小,可用于鼻腔给药;黏附性材料壳聚糖可能会加重某些辅料的纤毛毒性;重组水蛭素鼻腔给药具有可行性.

  •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对甘草苷促吸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曲文君;李慧芳;苏元元;董政起;戈延茹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 dendrimers)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树状大分子之一,其表面具有大量可修饰的官能团,内部具有大量空腔,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渗透性及稳定性,这些特点使PAMAM dendrimers在药物和基因载体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可能成为新型吸收促进剂.为具体研究PAMAM dendrimers的促吸收作用,该课题选取甘草苷为模型药物,其具有补脾益气、解毒保肝等功效,但有研究表明其经口服后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且存在首过效应等,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在临床上尚未被广泛应用.该课题以体内肠道吸收的2个主要决定性因素溶解性和渗透性为核心,通过对甘草苷理化性质的研究,并辅以目前广泛应用的肠渗透性模型Caco-2单层细胞膜,对比分析了含或不含不同表面活性官能团的PAMAM dendrimers的甘草苷溶液跨Caco-2细胞膜转运量,并利用MTT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官能团的PAMAM dendrimers对细胞的毒性大小.结果显示,0.1%的G4代PAG能安全、有效的促进甘草苷吸收,并适合进一步开发成新型药用辅料.

  • 基于大鼠鼻腔灌流法筛选芍药苷经鼻给药制剂的吸收促进剂

    作者:朱智涛;潘金火;吴贤慧;蒋志涛

    该实验筛选了芍药苷经鼻给药制剂的吸收促进剂,建立了HPLC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的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鼻腔灌流模型,筛选吸收促进剂的种类和用量.为了避免鼻腔的分泌和吸收对灌流液体积的影响,采用体积校正法计算剩余药量,各时间点剩余药量的百分率取对数后与对应时间进行回归,回归直线的斜率即为吸收速度常数.结果显示,羟丙基-β-环糊精和水溶性氮酮能够显著提高芍药苷的鼻腔吸收,其中水溶性氮酮吸收速度常数大,对芍药苷的促渗效果好.当灌流液中水溶性氮酮的质量浓度由5 g·L-1逐渐升高为20 g·L-1时,吸收速度常数逐渐变大,20 g·L-1时达到峰值;当其质量浓度增加至30 g·L-1时,吸收速度常数变小,表明水溶性氮酮质量浓度为20 g·L-1时促渗效果好.

  • 黄芪多糖口服吸收促进剂的研究

    作者:陈小云;谭晓斌;孙娥;刘丹;贾晓斌;张振海

    该实验利用黄芪多糖中引入的仲氨基与FITC中氰基发生亲核反应,得到FITC荧光标记的黄芪多糖,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了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鱼精蛋白对黄芪多糖的吸收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该荧光标记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鱼精蛋白对细胞毒性作用均较小;2种吸收促进剂对黄芪多糖的吸收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吸收促进剂的比例越大时,作用越明显,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的作用略强于鱼精蛋白.实验前后细胞跨膜电阻(TEER)的变化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吸收促进剂能暂时打开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增加了膜的流动性,从而提高药物的透过性.

  • 口腔黏膜吸收促进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霏;高永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新剂型和新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而发挥药效的吸收方式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口腔内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口腔黏膜的首要作用就是保护口腔内组织不受外源性物质的侵害,但同时也阻碍了药物的透过吸收.

  • 皮肤和粘膜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昕;王晖

    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非口服给药方法发展迅速.通过皮肤、粘膜给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但这些给药途径在实际应用中常遇到药物难以吸收或吸收缓慢的问题,故其多借助于吸收促进剂以增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本文综述了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皮肤、粘膜吸收促进剂,描述了促进剂促吸收的效果,综合比较了促进剂的特征和优缺点,归纳了不同类型促进剂的促吸收机制,分析了目前促进剂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法,并对皮肤、粘膜吸收促进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磷脂类衍生物作为鼻粘膜药物吸收促进剂的应用

    作者:史振祺;蒋新国

    在筛选合适鼻粘膜促进剂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毒性存在.磷脂类衍生物作为体内磷脂的代谢产物,因其低毒性而成为促进鼻粘膜吸收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磷脂类衍生物的结构、应用及毒性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

    作者:程巧鸳;朱文静;李范珠

    目前,鼻腔给药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收促进剂、药物性质、剂型和载体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药物通过鼻腔吸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由于鼻腔特殊的解剖生理结构,药物吸收迅速;且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尤其对于多肽和蛋白类药物而言,鼻腔给药这种非侵入性给药方法更简单、安全并且节省费用,因此,有望成为未来全身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经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 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杨鹏;李琬晴;李迎;孙建绪;张慧;高静;印晓星;郑爱萍

    目的 制备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并考察制剂的纤毛毒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考察盐酸纳洛酮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不同吸收促进剂对盐酸纳洛酮的促渗透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处方;以离体蟾蜍上颚黏膜表面纤毛的相对运动百分率评价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的纤毛毒性;考察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盐酸纳洛酮溶液在pH3.5~5.5范围内稳定,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促渗透效果好;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的纤毛毒性小且可恢复;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起效快,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与肌肉注射相当.结论 本文制备的鼻腔喷雾剂体外性质稳定可控,纤毛毒性小,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用辅料的应用进展

    作者:沈丹;吕娟丽;孙慧萍;闫赋琴;李冬梅;吴芳

    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多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类资源丰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刺激,具有生物黏附性,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和药物制剂领域.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控制药物释放,提高大分子药物的膜渗透性和药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吸收,增强制剂的靶向给药能力.本文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和吸收促进剂两个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胰岛素肺部给药对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沈赞聪;张强;魏树礼

    目的:研究胰岛素溶液(INS-SOL)经正常大鼠肺部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血糖水平为指标,考察各种吸收促进剂以及酶抑制剂经正常大鼠肺部给药后对INS-SOL降血糖作用的影响.同时比较了INS-SOL在两种pH条件下的降血糖作用,并以皮下注射为对照,计算不同条件下INS-SOL的药理生物利用度(pharmacological bioavailability, PBA).结果:0.5 u.kg-1的INS-SOL经肺部给药后即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在不加吸收促进剂的条件下的PA为26.0%.辛酸钠、胆酸钠、苄泽35、苄泽78和酶抑制剂杆菌肽均显著地增加INS-SOL的降血糖作用.INS-SOL在pH 3时的降血糖效果比pH 7时有显著的提高.结论:INS-SOL经肺部给药后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

  • 吸收促进剂对绿原酸的跨膜转运影响

    作者:任静;邓盛齐;蒋学华;王玲玲;肖宇

    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吸收促进剂对绿原酸跨膜转运的影响.绿原酸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20~80 μg·mL-1内,绿原酸吸收速率常数(Ka)无显著性差异;40和20 μg·mL-1的双向转运表观渗透系数(Papp)比值分别为1.14和1.18;在吸收促进剂的作用下,绿原酸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增加,吸收半衰期减少.绿原酸主要以被动转运的方式通过Caco-2单层细胞膜,转运过程可能有载体参与;冰片对其通过Caco-2细胞膜的转运过程无影响,牛胆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卡波姆3种吸收促进剂的促吸收能力按以下顺序递减:十二烷基硫酸钠>牛胆盐>卡波姆.

  • 胰岛素吸入粉雾剂的体外沉降及大鼠体内吸收促进剂的药效学评价

    作者:杨丹波;朱家壁;朱慧;张旭松

    目的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胰岛素吸入粉雾剂,对吸入粉雾剂体外沉降性质进行考察,并对其吸收促进剂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XH的装置测定粉末的体外有效部位沉积量,以葡糖氧化酶法(GOD-PAP法)测定大鼠的血糖浓度来评价其降血糖效果.结果喷雾干燥法制得的胰岛素吸收粉雾剂沉积量在各湿度下均大于40%,在气流量≥18 L·min-1的情况下其有效部位沉积量变化不大.8mmol·L-1/dose牛黄胆酸钠[PA=59.91%,Cnadir=(33±6)%]和10 mmol·L-1/dose去氧胆酸钠[PA=47.46%,Cnadir=(32±7)%]对胰岛素肺部吸收促进作用明显.而1%辛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250μg/dose卵磷脂和10mmol·L-1/dose EDTA并未显示明显效果.结论制得的胰岛素吸收粉雾剂沉积量受湿度影响小,环境湿度依赖性和吸气流量依赖性小.8 mmol·L-1/dose牛黄胆酸钠和10 mmol·L-1/dose去氧胆酸钠可有效促进胰岛素干粉吸入剂的降血糖效果.

  • 吸收促进剂对蚓激酶肠道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玉华;张默;王坚成;张殊;刘建蓉;张强

    目的 研究蚓激酶(YJM-I)和吸收促进剂合用时在大鼠肠道各段的吸收特点,寻找YJM-I经肠道吸收的佳位置和考察吸收促进剂对YJM-I在肠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扩散池法、十二指肠部位直接给药、在体循环灌流及肠段原位结扎等方法对荧光标记的FITC-YJM-I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十二指肠部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评价结果显示YJM-I药物分子可放大鼠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保持生物学活性,但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体外肠黏膜通透性试验及体内肠段吸收试验结果显示部分吸收促进剂表现出良好的促进YJM-I肠道吸收的作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体外肠黏膜通透性均显示了相似的吸收促进剂作用强弱趋势:1%壳聚糖>1%去氧胆酸钠>1%Na2EDTA>1%十二烷基硫酸钠>1%辛酸钠>1%泊洛沙姆>1%羟丙基-β-环糊精.而在体内十二指肠部位给药则显示的强弱顺序为:2.5%去氧胆酸钠>2.5%Na2EDTA>2.0%壳聚糖>2.5%十二烷基硫酸钠>2.5%辛酸钠>2.5%泊洛沙姆>2.5%羟丙基-β-环糊精.结论 吸收促进剂能有效地增加YJM-I肠道吸收程度,其中具有生物黏附作用的壳聚糖有望成为YJM-1肠道吸收的良好促进剂.

  • 吸收促进剂对人参皂苷Rg1鼻腔吸收的促进作用及鼻腔毒性

    作者:陈新梅;朱家壁;孙卫东;张立建

    目的考察吸收促进剂对人参皂苷Rg1鼻腔黏膜的吸收促进作用以及对鼻腔黏膜毒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考察人参皂苷Rg1鼻腔吸收及吸收促进剂的促吸收作用,在体蟾蜍上腭纤毛法评价药物对纤毛运动的影响;考察吸收促进剂对家兔血红细胞的溶血作用、对鼻腔循环液中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及对鼻腔黏膜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鼻腔吸收必须加入吸收促进剂.各种吸收促进剂的促进作用为:1%去氧胆酸钠作用显著;1%甘草酸二钾和1%氮酮作用中等;1%Tween-80,2%β-环糊精、0.5%冰片、0.5%壳聚糖、5%羟丙-β-环糊精和0.1%EDTA等作用微弱.吸收促进剂对鼻腔黏膜毒性影响:1%去氧胆酸钠、1%氮酮和1%甘草酸二钾毒性大;1%Tween-80,2%β-环糊精及5%羟丙-β-环糊精等毒性中等;0.5%冰片、0.5%壳聚糖和0.1%EDTA毒性小.结论0.5%冰片与0.5%壳聚糖可安全有效地促进人参皂苷Rg1的鼻腔吸收.

  •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研究胆酸钠促进结肠吸收胰岛素的机理

    作者:徐琛;张钧寿

    目的利用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研究促吸剂(胆酸钠和水杨酸钠)促进结肠吸收胰岛素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结肠给药模型,考察胰岛素制剂降糖作用,胶体金免疫标记结肠标本,电镜观察.结果以1 u·kg-1的剂量给予胰岛素制剂,Ⅰ(不含促吸剂)使大鼠血糖下降至原来的73.2%,Ⅱ(含有促吸剂)使大鼠血糖下降至原来的16.4%;胶体金颗粒呈团状、点灶状分布,特异性强,无促吸剂时金颗粒仅分布在细胞间隙,有促吸剂时,在细胞表面和内部均可观察到金颗粒.降糖作用与电镜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在促吸剂作用下,胰岛素分子可在结肠上皮细胞进行转运.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