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作者:李思佳;杨俊;陈锋;潘艳娟;姜宇;路璐;张静;闫福林;卢光洲

    介绍经鼻脑靶向理论及其制剂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中药鼻腔脑靶向药物提供依据.以经鼻给药、鼻腔给药、脑靶向等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文献51篇.通过解释鼻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分析药物经鼻脑靶向转运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经鼻脑靶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实例;通过了解经鼻给药新型制剂(原位凝胶、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制剂),并结合中药鼻疗法,阐述了我国中药现有经鼻制剂的应用及开发中药脑靶向制剂的可能途径,认为中药经鼻给药脑靶向制剂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 鼻用制剂药用辅料研究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李芳;杨明

    对鼻用制剂药用辅料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经检索、筛选得国内外文献32篇,主要综述了常用鼻用辅料如吸收促进剂(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冰片和月桂氮酮等)、生物黏附剂(如壳聚糖)、防腐剂等的基本物化性质、功能性和安全性研究.分析表明,基于当前国内鼻用制剂药用辅料生产、包装、质量、贮存、使用等环节的现状,业内人士日益认识到鼻用辅料质量及合理应用与鼻用制剂质量的紧密关系,但我国辅料生产和研究仍很大程度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新辅料、新技术和新型载药系统的研发,将有利于国产鼻用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及其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提高.

  • 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李芳;郑琴;杨明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 经鼻给药α-细辛脑mPEG-PLA微粒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作者:鞠凤;潘林梅;郭立玮;朱华旭;李博;屈娜;杨晨

    以α-细辛脑为模型药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mPEG-PLA)为载体,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经鼻给药载药微粒.所得微粒表面光滑、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360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30,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11.5±0.045)%(n=3),(86.34±0.11)%(n=3).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结果均表明α-细辛脑是以无定形或分子态存在于mPEG-PLA载体中,而不同于简单的物理混合物.模拟人鼻腔内环境体外释放试验研究结果显示α-细辛脑原料药在102 h即释放接近94%,释放较快,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81 9),而mPEG-PLA载药微粒释放只达54%,具有缓释作用,符合Riger-Peppas模型(R2=0.967 9,n=0.630 2),为非Fick扩散,释放由药物的扩散和骨架溶蚀双重控制,为后续经鼻给药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 神经生长因子经鼻给药的实验研究

    作者:佡剑非;毕国荣;任常山;陈红;曹孙琼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如Alzheimer病、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有着潜在的治疗作用,但NGF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临床上缺乏一种合理有效的中枢给药途径.

  • 经鼻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解除小儿炎性喉水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延文;高正文;钱世琼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小儿炎性喉水肿的局部给药疗效.方法 2000年12月至2004年1月68例喉水肿患儿分为滴鼻组(36例)和超声雾化吸入组(32例),比较两组在药效时间、用药剂量上的差别.结果 滴鼻组药效时间、用药剂量明显少于雾化吸入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经鼻局部给药能迅速解除小儿炎性喉水肿,该法实用、简便、适用范围广.

  • 经鼻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区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杨冀萍;刘怀军;程曦;王兆露;成松明;马玉苹;徐格林;刘新峰

    目的 观察经鼻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灶周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随机分成VEGF组(12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分别于右侧MCAO后第3天起经鼻给予VEGF或等量生理盐水直至处死前1天;另设假手术组(6只).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1天起按体质量50 mg/kg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每日1次,连续13 d用以标记增殖细胞,分别在MCAO后第1、7、14天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于术后第14天经尾静脉注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采用免疫荧光双标及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梗死侧灶周区BrdU+/vWF+表达和微血管数.结果 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7天及第14天经鼻给予VEGF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术后第14天假手术组仅见少量BrdU+/vWF+细胞,VEGF组梗死灶周区BrdU+/vWF+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FITC-dextran标记显示VEGF组梗死灶周区微血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经鼻给予VEGF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灶周区血管再生,促进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 脑保护剂--神经营养因子的给药途径

    作者:赵红梅;刘新峰

    自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以来,迄今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NTFs)已有20余种.但半个世纪以来,NTFs的临床应用仍很有限,众多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血脑屏障(BBB)的阻碍作用,临床上缺乏一条合理有效的中枢给药途径.目前已报道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外周系统给药、大脑实质直接注射、侧脑室给药、鞘内注射及经鼻给药几种.我们对这些途径,特别是可以避开BBB阻碍的中枢给药途径进行系统综述.

  • 咪达唑仑经鼻给药在大电休克发作及戊四唑惊厥模型的抗惊厥作用

    作者:田凯;骆媛;李万华;隋昕;杨军;郑爱萍;卫培峰;王永安

    目的:在大鼠大电休克发作( MES)及戊四唑惊厥( MST)模型上,比较评价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经鼻给药的抗惊厥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模型组、咪达唑仑鼻喷剂低、中、高剂量组和地西泮鼻喷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MES及MST模型,评价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经鼻给药的抗惊厥作用,并与经典抗癫痫药物———地西泮比较,观察给药后72 h各组动物海马、皮质及杏仁核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经鼻预防给药,均可剂量依赖性地对抗MES及MST;在等剂量给药条件下,其抗惊厥作用明显优于地西泮(P<0.05或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经鼻预防给药均可减轻癫痫所致海马、皮质及杏仁核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增多及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核固缩以及嗜神经现象减少。结论咪达唑仑经鼻给药,在经典癫痫模型上均具显著抗惊厥作用,并可显著抑制癫痫所致脑损伤。

  • 140 经鼻给药可使药效直达脑部

    作者:

    关键词: 经鼻给药 药效
  • 经鼻给予布托啡诺对开颅手术麻醉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的影响

    作者:王云珍;刘文敏;王保国

    目的:研究麻醉前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对开颅手术患者术中呼气末异氟醚浓度(PETIso)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择我院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30例.B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 2喷(2 mg),S组给予生理盐水2喷.麻醉前15 min给药.术中调节异氟醚浓度,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基础值的(+10%)~(-20%)范围内.记录手术各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PETIso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B组在切皮、钻骨、开骨瓣后的PETIso显著低于S组(P<0.01);B组在剪硬膜、颅内操作开始、颅内操作10、20、30 min和缝硬膜的PETIso低于S组(P<0.05).结论:麻醉前15 min经鼻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2 mg能有效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开颅期和颅内操作期的PETIso.

  • 经鼻给予布托啡诺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

    作者:王云珍;王保国

    目的:比较经鼻给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ASAⅠ~Ⅱ级择期行开颅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经鼻给药.Ⅰ组给予生理盐水0.3 ml,Ⅱ组给予布托啡诺2 mg,Ⅲ组给予布托啡诺3 mg.以5 mg/s速度给予患者1/4总剂量的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时采用4点法对疼痛评分,0=无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严重疼痛.结果:Ⅰ组有70%患者诉疼痛;Ⅱ组和Ⅲ组分别为53.3%和26.7%.Ⅲ组跟Ⅰ组比较,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麻醉前15 min经鼻给予布托啡诺3 mg能预防丙泊酚注射痛.

  • 枸橼酸舒芬太尼喷鼻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又春;李广田;王汉

    目的 探讨枸橼酸舒芬太尼喷鼻用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50 例ASAⅠ或Ⅱ级椎管内麻醉下腹部手术后的女性患者,将枸橼酸舒芬太尼经鼻腔给药,每位患者左右各1 喷(每喷量为100 μL,2 喷含舒芬太尼10 μg),观察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血压、心率、SpO2 和不良反应.结果 舒芬太尼喷鼻后,94% 的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5 ~ 10 min 后疼痛明显减轻,30 min 时接近大镇痛效应,有效时间至少持续120 min,HR、SBP、DBP、SpO2 无显著变化,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枸橼酸舒芬太尼喷鼻用于术后镇痛,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成人10μg/ 次(2 喷)的舒芬太尼是比较合适的剂量,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 中国古代急救方法的机制探讨及启示

    作者:张瑞峰;楼新法;李莎莎

    中医在急救医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治疗急症专著--<肘后备急方>,至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已经提出了人工呼吸法[1],其中不少治法至今还有相当的临床价值.下面将从4种常用的昏迷急救方法(吹耳法、经鼻给药法、针刺促醒法、艾灸固脱法)的操作、机制及其对现代急救的启示等进行探讨.

  • 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向脑内分布的方法研究

    作者:李光华

    血脑屏障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组织相对独立的重要结构,阻挡了有毒有害物质向脑中的转运,保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但同时也阻碍了药物向脑中的分布,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出了难题.人们从改变药物的结构、剂型、给药途径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以求达到脑靶向效果.常用物理方法为静脉灌注甘露醇及超声技术,但是缺陷较大,选择性不强,目前使用较多的为利用载体增加药物向脑组织中的分布,有病毒作为载体、修饰脂质体作为载体、纳米颗粒及微乳等.新的给药途径如经鼻、经内耳给药也正在研究,中医药理论在神经系统治疗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参考了国内外文献,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

  • 经鼻给予不同剂量NGF对G93A-SOD1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彦琛;云晨;钟士江

    [目的]研究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G93A-SOD1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佳有效剂量,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寻找一种新思路.[方法]选取症状期G93A-SOD1雌性转基因小鼠,经鼻给予不同剂量NGF.应用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计数Nestin(+)和Brdu(+)细胞数目;Western-blotting法检测Nestin蛋白和BrdU表达水平;观察小鼠生存质量.[结果]经鼻给药后,小鼠生存质量有所提升,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较多,排列较规律.Nestin(+)细胞数及Brdu(+)细胞数增多(P<0.05).Nestin蛋白和Brdu表达上调.尤以给药剂量为25μ1时,效果显著.[结论]经鼻给予适当剂量NGF可对运动神经元病小鼠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元,促进NSCs增殖、存活有关.

  • 经鼻给予VEGF的脑靶向作用

    作者:杨冀萍;刘怀军;成松明;王兆露;俞惠新;徐格林;刘新峰

    目的 观察碘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5I-VEGF)经鼻给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其转运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雄性16只,随机分为经鼻给药(IN)组(n=8),经鼻给予125I-VEGF 100 μL,采用两侧鼻孔交替给药,单次给药剂量为10 μL,间隔时间2 min,给药时间18.5 min.静脉给药(IV)组(n=8),单次静脉注射125I-VEGF 100 μL.给药30 min后,每组取两只大鼠收集脑脊液,其余大鼠留取动脉血后,仔细分离嗅球、纹状体、皮质、海马、下丘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等组织称重并进行放射计数.结果 放射计数显示经鼻给予VEGF能进入神经系统,浓度分布依次为三叉神经、视神经、嗅球、嗅结节、纹状体、延髓、前皮质、中脑、脑桥、下丘脑、海马、小脑.脑脊液没有检测到125I-VEGF 活性.静脉给予VEGF在外周浓度较高,而中枢系统分布较IN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 经鼻给予VEGF可以绕过血脑屏障经嗅觉通路和三叉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经鼻给予VEGF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滴鼻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作者:董慧领;张惠艳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DEX)滴鼻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将100例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D0、D1、D2、D3组,每组25例。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组0.5μg/kg( D1)、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组0.75μg/kg(D2)、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1.5μg/kg(D3)和生理盐水对照组(D0),诱导前经鼻腔给予DEX滴鼻,完成滴鼻后10~15min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观察4组在麻醉前( T1)、滴鼻后10min( T2)、胃镜置入即刻(T3)、胃镜置入3min(T4),撤出胃镜即刻(T5),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组内比较,D0组在T3~5时较T1~2时MAP、HR显著升高(P<0.05);D1、D2和D3组在T3~5时MAP和HR均低于T1~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D1、D2和D3组在T3~5时MAP和HR均低于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和D3组之间比较,D3组MAP和HR在T3~5时下降更明显(P<0.05)。 D3组心动过缓、舌后坠、阿托品对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在术前经鼻腔给予中等剂量的DEX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透血脑屏障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魏海谅

    目的 介绍血脑屏障及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方法.方法 根据近的中外文献中有关血脑屏障定义、组成、结构研究及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目前大约有十多种方法可以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使药物透过率增加.结论 根据药物性质和种类情况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开启血脑屏障方法,以提高药物疗效.

  • 经鼻给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沈丽萍;王帅帅;董丽果;沈霞;花放;叶新春;崔桂云

    背景: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经鼻给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经鼻给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制备成年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体外分离培养健康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含有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质的条件培养基。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培养基对照组和条件培养基治疗组,各组每天经鼻给生理盐水、培养基DMEM/F12、条件培养基(10 mL/kg)治疗,术后1,7,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试验。
      结果与结论:术后第1天,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对照组与单纯培养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条件培养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单纯培养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鼻给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可明显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