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ET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慧玮;左传涛;许震生

    PET作为功能性分子成像的主要工具,在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障碍、脑肿瘤、癫痫、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脑PET显像在神经精神疾病临床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考虑到其独特的功能成像优势和转化医学的发展,PET仍没有发掘出全部潜力。今后脑PET显像可能的发展方向:仪器的发展;新型示踪剂的研究;脑生理激发试验的深入;神经传导通路和神经生理的研究;精神疾病的研究等。

  • 18F-FDG PET/CT显像锁骨上区脂肪摄取2例

    作者:邢喜玲;李彦生;李亚军;高硕

    例1,女,22岁,发现左颈部肿物1个月,为明确病变性质而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PET/CT图像显示,左颈部可见一增大淋巴结,FDG摄取明显增高,SUV(标准摄取值)7.1.此外,PET图像上于双侧锁骨上区、胸背部、上纵隔、胸椎旁可见多发大小不等团块状、结节状FDG浓集影,双侧基本对称,边界不清(图1A),浓集程度不一,SUV 3.2~6.7,与CT图像融合后显示浓集影位于肌间隙脂肪组织内(图1B).

  • 肺门、纵隔淋巴结18F-FDG PET显像结果回顾

    作者:曹丽敏;田嘉禾;陈英茂;丁勇;尹大一;姚树林;张锦明

    目的: 18F-FDG PET显像已经广泛用于肿瘤的检测,但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可能出现的非特异性摄取干扰PET显像结果的判断.本文通过临床实际病例回顾,分析这种非特异淋巴摄取的显像特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429例行肺或全身PET检查,图像质量合格,排除淋巴瘤,有病理、临床材料证实或经长期随访符合终点分析标准的病例.重点分析肺门、纵隔淋巴结显影率、影像特点,并与病例的人口学、临床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114例(26.6%)肺门、纵隔淋巴结显影.其中48例见于良性疾病,恶性疾病66例.非特异性摄取与性别关系不大,但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46.4%)明显高于中青年(17.9%).肺门两侧横行分布者多为良性,涉及纵隔的纵行淋巴结多见于恶性疾病.结论: 肺门淋巴结非特异性摄取有年龄与分布形式特点,有助于同恶性疾病的淋巴转移鉴别.

  • 贲门癌患者采用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任宝志;周玉霞;钟立松;张仟仕;袁建军;陶星

    目的 对比研究18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贲门癌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 对46例贲门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18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采用PET/CT扫描定位,经PET/CT扫描后将扫描数据输入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治疗计划后进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40 Gy,然后适当缩野针对残存肿瘤病灶放疗至总剂量60~70 Gy.普通CT组采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 PET/CT组的平均大体肿瘤靶区(GTV)和计划治疗靶区(PTV)体积、左肺、右肺、左肾与右肾V20、胃、心脏、食管与脊髓V40均比普通CT组小(均P<0.05);PET/CT组的局部控制率和1、2、3年生存率均比普通CT组高(均P<0.01);PET/CT组早期气管、食管、胃肠道、肺的1、2级不良反应均低于普通CT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轻、病变长度≤5 cm、病变T分期早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 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贲门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减轻正常组织的早期放射不良反应,年轻、病变分期早的患者预后较好.

  •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18FDG PET-CT定位再程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任宝志;周玉霞;钟立松;张仟仕;幸泽鲜;陶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采用18FDG PET-CT定位再程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 对56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18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每组各28例.PET-CT组采用PET-CT扫描定位,经PET-CT扫描后将扫描数据输入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治疗计划后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适当缩野放疗至总剂量50~60Gy.普通CT组采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两组放疗后均用TP方案(紫杉醇135~175mg/m2,d1;顺铂40mg,d2 ~4)辅助化疗4~6周期.结果 PET-CT组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均小于普通CT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ET-CT组再次局部复发17例,中位复发时间11.7个月,普通CT组再次局部复发19例,中位复发时间10.3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在年龄、性别、卡氏评分、T分期和疗前大体肿瘤体积等因素中,只有T分期和疗前大体肿瘤体积是独立的预后因子,T分期早和疗前大体肿瘤体积≤100cm3者预后好,P值均<0.01.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用PET-CT定位三维适形再程放疗可以优化放疗计划,延长中位复发时间,分期早的病变预后好.

  • 由动物实验估算18F-FDG在人体内的辐射吸收剂量

    作者:唐刚华;王明芳;高晓;李志;吴湖炳;黄祖汉;唐小兰

    正电子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冠心病及神经精神疾病的PET显像研究和临床诊断[1],2-18F-2-脱氧-D-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是目前为常用的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药物,是载于美国药典的第一个正电子显像剂,我国药典尚未收录.内照射吸收剂量是评价放射性药物安全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有关18F-FDG的内照射吸收剂量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但未见籍小鼠模型来估算18F-FDG在人体内的吸收剂量的报道.我们利用本中心引进的PETtrace加速器-FDG全自动合成系统制备了18F-FDG静脉注射液,通过小鼠体内活性分布实验资料,按国际通用的由美国核医学会医学内照射吸收剂量委员会(MIRD)提出的方法,计算了18F-FDG内照射吸收剂量,为临床安全应用18F-FDG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 18F-FDG合成模块的安装及调试

    作者:刘大鹏;梁耿;苏毅

    正电子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ghy,PET)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的生理、病理、生化、代谢改变,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冠心病、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研究和诊断[1].近年来,随着国内PET/CT数量的增多,对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其中18F-FDG在PET/CT显像中有着其他显像剂不可替代的地位.

  • 腺苷负荷13N-NH3PET/CT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护理配合

    作者:莫静恩

    PET/CT可以准确地评估静态和负荷状态下的心肌血流灌注储备,给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方法.护理人员在检查前、中、后应加强护理配合,同时注意放射防护,保证受检者的安全.

  • 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慧忠;熊华强;涂学军

    目的:研究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MCSE)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对20例冠心病患者行持续静脉滴注法MCSE,按1∶4的比例于收缩末期触发的方式提取图像,采集图像后脱机分析及彩色编码.计算灌注正常区域和灌注缺损区域的A·β值,根据A·β值确定心肌存活与否,将判定结果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进行对照.结果:17例病人(85%)获得满意图像,灌注正常区和灌注缺损区的A·p值分别为59.32±11.54和5.69±1.78;灌注正常区在Dob 5μ,g、10μ,g时的A·β均值分别为69.57±8.13和76.65±13.61,且均高于静息时A·β值,与PET判定坏死的心肌节段一致.结论:MCSE能从血流定量水平判断存活心肌.

  • 核医学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朱承谟

    放射性核素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是以肝扫描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开始,从肝胆显像到胃肠显像,从单光子断层显像(SPECT)到正电子断层显像(PET),从形态学到胃肠道动力功能,消化系统核医学逐步为临床医学所认可,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有其独到的临床价值.

  • 用13N-氨正电子断层显像诊断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初步结果

    作者:张祥松;何作祥;杨华章;陈红梅;唐安戊;乔穗宪

    对8例正常人和6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13N-NH3正电子断层(PET)显像,发现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垂体显影延迟,影像缩小,垂体血流灌注减低,垂体组织摄取13N-NH3减低,13N-NH3 PET显像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有诊断价值.

  • 肿瘤PET药物研究应用进展

    作者:王荣福;邵武国

    近年来,正电子核素及其标记的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极其活跃.随着分子生物学渗透入核医学领域及PET或PET/CT技术的发展,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放射性药物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对肿瘤正电子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心肌声学造影结合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评价存活心肌:与PET对比研究

    作者:张稳柱;刘伊丽;宾建平;查道刚;吴湖炳;黄祖汉;周忠江

    目的以心脏正电子断层显像(PET)为金标准,评价心肌声学造影(MCE)结合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DSE)对心肌存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例前壁Q波性心肌梗死而且相关左前降支已经冠脉内支架重建成功的病人,于连续2 d内完成以下检查.①13NH3心肌灌注和18F-FDG心肌代谢PET成像:将左室划分为20个节段半定量心肌血流和代谢,血流灌注和摄取均正常定为正常心肌;血流灌注减少(50%~79%)与糖摄取正常或增高(即灌注-代谢不匹配)定为存活心肌;血流灌注量与糖摄取均减少(<50%)定为坏死心肌.②低剂量DSE:采用与PET相一致的节段划分法,1、2、3、4和5分别代表室壁运动正常、减弱、不运动、反向运动和室壁瘤形成,多巴酚丁胺作用下原计分≥2分的心肌节段,计分减少1分以上定为存活心肌,而计分≥3分的心肌节段,多巴酚丁胺作用下收缩功能无改善定为坏死心肌.③MCE:对各心肌节段进行了半定量(0分为不显影、0.5分为部分显影和1分为正常显影)和定量的声强度分析.

  • 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初步应用

    作者:张稳柱;宋明才;麦子杰;余梦菊;查道刚;刘伊丽

    目的 了解临床上持续静脉滴注法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 对19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行持续静脉滴注法MCE,设置不同触发间隔,采集图像后脱机分析及彩色编码.MCE检查后两天内完成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计算灌注正常区域和灌注缺损区域的A·β值,根据A·β值确定心肌存活与否,将判定结果PET进行对照.结果 16例病人(84%)获得满意图像,灌注正常区和灌注缺损区的A·β值分别为62.41±12.97、3.61±1.69,灌注缺损区标化后的A·β值都小于0.23,与动物试验所得结果相似,PET判定坏死的心肌节段,MCE示相应区域的A·β值显著减少,彩色编码示同一区域灌注缺损.结论 MCE能用于临床上从血流定量水平判断存活心肌.

  •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肌活力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张稳柱;查道刚;宾建平;刘俭;王鹏;吴湖炳;黄祖汉;周忠江;李琦;刘伊丽

    目的以心脏正电子断层显像(PET)为"金标准".了解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例前壁Q波心肌梗死成功血运重建后3~19月的病人,2 d内完成PET成像和MCE检查.结果坏死心肌的MCE灌注均为0分.存活心肌的MCE灌注多为0.5分,正常心肌的MCE灌注多为1分,不同等级的MCE计分对存活心肌的判断有显著性差异:MCE与PET判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关联度(rp=0 78).结论MCE能有效地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有可能成为临床评价存活心肌的新方法.

  • 11碳-蛋氨酸与18氟-脱氧葡萄糖在脑良性病变及低级别胶质瘤诊断中的比较

    作者:王欣璐;韩立新;尹吉林;王成;姜丽莎;谭思婷;王伟民

    目的:鉴于11碳-蛋氨酸(11 C-Methionine,MET)在良性病变和在低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尚少,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出术前用11 C-MET 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两种显像剂进行脑正电子断层显像(PET/CT)成像对良性和低级别胶质瘤(共2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两种显像剂分别对上述两种病变的显示能力,病变边界勾画情况以及鉴别诊断价值,为11 C -蛋氨酸在脑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脑内占位病变22例(其中良性病变5例,新发低级别胶质瘤 WHO I 级和 II 级共17例).每例外科手术或活检前均行18 F-FDG和11 C-MET PET 扫描(两次扫描间隔时间在1周以内),根据病灶及正常对照区(大脑对侧相应正常区域)勾画出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平均值测量,计算良性及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非瘤比(tumor/normal brain uptake ratio,T/NT 比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对比两种显像剂在上述两组病变中 T/N 比值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1 C-MET 在良性病变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 T/NT 比值分别是1.59±0.28和1.52±0.48,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18 F-FDG 在良性病变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 T/NT 比值分别是0.91±0.48和0.77±0.65,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在本组所有22例病变中,11 C-MET 显示病变呈高代谢者19例,18 F-FDG 显示病变呈低代谢者17例.(3)11 C-MET 所示病灶边界清晰者17例,18 F-FDG 对病灶边界显示清晰者仅2例.(4)17例病灶显示清晰的患者11 C-MET 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18 F-FDG.结论:虽然11 C-MET 和18 F-FDG 两种显像剂均无法将良性病变与低级别胶质瘤区分开,但11 C-MET 对病灶侵犯范围及边界的显示均明显优于18 F-FDG FDG,11 C-MET 还可检测和随访低级别胶质瘤(即惰性肿瘤)的生长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预后及治疗信息,因此,11 C-MET 可常规应用于脑内占位病变的显示,且其效果优于18 F-FDG.

  • 18F-FDG正电子断层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黄蕤

    正电子断层显像(PET)从代谢角度诊断肿瘤,敏感性高,PET/CT同机图像融合提供的功能和解剖信息更有利于图像解释.18F-FDG是常用的PET肿瘤显像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也得到很好的应用,特别是131I全身显像阴性而甲状腺球蛋白阳性患者复发和转移病灶的寻找.本文就18F-FDG PET显像在DTC患者术前分期、探寻复发和转移灶、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心肌缺血后心肌存活性的评价

    作者:周明;王凤林

    心肌缺血后如何评价其存活性的问题近年来日益引人注目,存活心肌主要指急性心肌缺血时间<20分钟后引起的"顿抑心肌"及慢性心肌缺血后导致的"冬眠心肌"两种状况.本文从心肌代谢、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三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常用的评价心肌存活性的方法.

  • 肋骨多发性嗜酸性肉芽肿一例

    作者:李会齐;乔贵宾;曾伟生

    患者 男,37岁.以右胸剧痛1月余人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胸廓对称,胸廓挤压痛(+),右侧第5、7肋压痛,局部未触及包块.胸部X线片示:右侧胸壁肿块,性质待查.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发现右侧第5肋局部膨胀性溶骨破坏,并见周围软组织破坏影,相应部位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测量标准摄取值(SUV)约11.5.CT检查可见典型的囊状溶骨性破坏(图1,箭头所示);右第7后肋亦可见相似病灶,SUV约4.7;三维重建见第5、7肋骨溶骨性破坏,其余全身骨骼及脏器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 中晚期前列腺癌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作者:任宝志;周玉霞;钟立松;袁建军;张仟仕;陶星

    目的:探讨中晚期前列腺癌经18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68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18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将扫描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GTV与PTV)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计划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缩野放疗至总剂量60Gy~70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PET/CT组的平均PTV体积、膀胱V40、直肠V40均小于普通CT组(P均<0.01);两组放疗后PSA均明显下降(P均<0.01);PET/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12.1个月,普通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9.2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ET/CT组的胃肠道与膀胱放射性副反应低于普通CT组(P均<0.05);疗前GTV≤50cm3者预后好.结论: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减少放射副反应,分期早的病变预后好.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