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谷晔红;黄醒华

    目的了解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发生率,母婴垂直传播及新生儿相关病率.方法2002年至2003年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252例孕妇行阴道真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其分娩新生儿行皮肤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并随诊新生儿.结果252例孕妇阴道真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109例,阳性率43.25%.妊娠期VVC的发病率为19.05%(48/252).109例阳性患者中,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儿皮肤真菌携带率分别为20.76%(11/53)和35.71%(20/56),P>0.05;孕期VVC组与真菌携带组新生儿皮肤真菌携带率分别为16.67%(8/48)和37.71%(23/61),P<0.05;孕期治疗组新生儿无真菌携带;未治疗组新生儿真菌携带率为50.82%(31/61).252例中新生儿真菌培养(+)31例,真菌携带率为12.30%;真菌培养(+)的新生儿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生率为12.90%(4/31)和6.45%(2/31);与新生儿真菌培养(-)组[3.62%(8/221)和0%]相比,P<0.05.阴道真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109例中,剖宫产组新生儿脐炎、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分别为3.77%(2/53)、15.09%(8/53)和1.87%(1/53)]与阴道分娩组[分别为1.79%(1/56)、7.14%(4/56)和1.79%(1/5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真菌阳性未治疗组新生儿脐炎、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分别为4.92%(3/61)、19.67%(12/61)和3.28%(2/61)]高于治疗组(无新生儿发病).结论孕期存在真菌母婴垂直传播.妊娠合并VVC者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病率高.

  • 孕前或孕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的母婴传播

    作者:梁科;桂希恩;张元珍;邓莉萍;热孜艳·斯拉夫;严智昭;王胜勇

    目的 了解我国妇女孕前或孕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致的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中部地区部分县市及新疆伊宁市277例孕前或孕期感染HIV的女性及其分娩的322例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HIV亚型及母婴传播率.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77例孕前或孕期感染HIV的女性中,199例为血液途径感染,其中174例HIV亚型检测成功,均为B'亚型,而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78例女性中,58例HIV亚型检测成功,以重组型CRF01-BC和CRF-AE为主,分别为35例(60.3%)和20例(34.5%),仅3例(5.2%)为B’型.322例子代中接受HIV检测前死亡12例,余310例接受HIV检测的子代中108例为阳性,HIV母婴传播率为34.8% (95% CI:29.5%~40.1%);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工喂养者的子代HIV阳性率低于母乳喂养者[12.5%(6/48)与38.9%(102/262),x2=12.484,P=0.000];母亲感染HIV的年限<7年者的母婴传播率低于感染年限≥7年者[28.8%(46/160)与54.2%(32/59),x2=12.21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感染HIV年限(OR=1.342,95%CI:1.189~1.515,P=0.000)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OR=1.137,95%CI:1.053~1.227,P=0.001)是HI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HIV感染后HIV亚型与其传播途径有关.人工喂养可以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女性HIV感染年限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久可增加HIV母婴传播率.

  • 母鼠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胎鼠脑、肺和肝脏的损害

    作者:吴德;许晓燕;杨李;唐久来;李浩;冯燕豫

    目的 探讨母鼠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胎鼠脑、肺和肝脏的损害情况.方法 将30只10周龄健康昆明鼠按雌雄比1:1配对,分为感染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均雌雄各半.感染组雌鼠妊娠前3 d腹腔内接种1×106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病毒悬液0.5 ml,对照组雌鼠分别接种等量的人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然后交配受孕并于孕19 d剖宫取出胎鼠.感染组共获胎鼠15只;对照组获得健康胎鼠36只,随机抽取15只纳入本研究.检测胎鼠脑、肺、肝脏组织HC-MV DNA和病理改变并进行病毒分离.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感染组胎鼠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脑73.3%(11/15)、肝脏53.3%(8/15)、肺脏60.0%(9/15);对照组3种组织病毒分离阳性率均为0(P<0.05).感染组胎鼠HCMV DNA阳性率分别为:脑93.3%(14/15)、肝脏93.3%(14/15)、肺脏86.7%(13/15);对照组HCMV DNA阳性率均为0(P<0.05).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胎鼠的脑、肺、肝脏组织结构损伤严重,可见病毒颗粒.结论 母鼠HCMV感染可以发生垂直传播,导致子鼠脑、肺、肝脏等易感器官损伤.

  • 艾滋病高发农村儿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艾滋病发病的关系

    作者:庄柯;桂希恩;骆嘉拉;王晓榕;苏擘;张永喜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区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情况.方法对某艾滋病高发农村高危育龄妇女及其年龄小于15岁的子女进行现场询问调查和采静脉血作HIV检测.结果 159名儿童中37例HIV阳性,其中33例为母婴途径感染,占89.2%,3例经输血感染,占8.1%,其他途径感染1例,占2.7%.HIV母婴传播率为38.4%(33/86).艾滋病状态母亲组母婴传播率(68.8%,22/32)显著高于HIV携带状态组(20.4%,11/54),P<0.05.37名感染儿童中12例发展成艾滋病, 4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结核.33例中31例造成母婴传播的HIV阳性妇女在孕产前未作HIV检测,占93.9%.8名妊娠期HIV阳性妇女,1例艾滋病病情加重,2例自然流产,2例经规劝终止妊娠,3例继续妊娠.结论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未对高危生育期妇女进行有效的HIV监测及咨询,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造成儿童HIV/AIDS的主要原因.亟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HIV进一步蔓延,保护AIDS高发区妇女及儿童的健康.

  •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在母婴传播中的意义

    作者:林坚;廖莳;郭广洲;黄文瑶;王春平;周明;伍春兰;康春阳

    目的探讨孕妇不同血清HBV-DNA 含量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9对母婴血清HBV-DNA含量(所测数据经对数转换),对孕妇不同血清HBV-DNA含量进行分组.结果孕妇HBV-DNA含量为(6.3±1.9)拷贝/ml,婴儿为(4.8±2.0)拷贝/ml,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310,P<0.01).69例婴儿中,45例HBV-DNA定性和(或)HBV血清学检查异常,提示HBV母婴垂直传播,传播率为65%;HBV母婴传播率随孕妇血清HBV-DNA浓度增高而增高;根据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分别向下和向上累计分析,显示孕妇HBV-DNA含量在5.0、6.0和7.0拷贝/ml三个界面的上下浓度区域,HBV母婴传播率差异有显著性,其差值分别为32%、34%和28%.本组资料中,孕妇HBeAg 阳性19例,HBsAb阳性17例,HBeAg阳性组HBV-DNA[(7.6±1.3)拷贝/ml]明显高于阴性组[(5.8±1.9)拷贝/ml],其HBV母婴传播率(90%)明显高于阴性组(56%);HBsAb阳性组HBV-DNA含量[(5.3±1.6) 拷贝/ml]明显低于阴性组[(6.6±1.9) 拷贝/ml],HBV母婴传播率(29%)也明显低于阴性组(77%).同时,HBeAg阳性主要分布在HBV-DNA测定值较高的孕妇中,HbsAb阳性主要分布在HBV-DNA测定值较低的孕妇组.结论 HBV母婴传播率受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影响,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存在影响HBV母婴传播的浓度界面.

  •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福彦;林平;张慧珠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 以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在台州医院产科初次进行妊娠健康检查,HBsAg测定阳性或HBsAg、HBeAg均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279例.将单纯HBsAg阳性孕妇与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分别应用随机数表方法随机分组,分别为单阳注射组(n=80)、单阳对照组(n=60)、双阳注射组(n=79)、双阳对照组(n=60).单阳注射组、双阳注射组于妊娠20周开始肌肉注射HBIG 200 U,每4周注射1次,直至临产.两对照组不注射HBIG.4组孕妇所产婴儿,除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外,均于出生后16 h内和2周肌肉注射HBIG.然后随访并测定婴儿HBsAg.结果 单阳注射组、单阳对照组、双阳注射组、双阳对照组所生婴儿HBsAg感染率分别为3%、13%、10%、32%.单阳注射组与单阳对照组之间(x2=6.07,P<0.05),以及双阳注射组与双阳对照组之间婴儿HBsAg感染率(x2=10.11,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注射HBIG组,对单纯HBsAg阳性孕妇及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出生婴儿HBsAg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单阳注射组与双阳注射组之间婴儿HBsAg感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BIG对单纯HBsAg阳性孕妇预防效果优于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结论 HBIG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降低HBV感染率.因此,妊娠妇女应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发现HBV感染阳性,及时采取注射HBIG等有效措施,以促进优生优育.

  •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失败儿童1型和2型细胞因子研究

    作者:王建设;朱启鎔

    目的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刺激下1型和2型细胞因子的反应探讨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免疫失败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ELISA技术对29例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儿童、9例宫内感染有效儿童及25名正常儿童PBMC在丝裂原(植物血凝素和细菌脂多糖)、酵母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无刺激物时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IL-12P70的分泌进行检测.结果丝裂原刺激时IFN-γ分泌和IFN-γ自发分泌在免疫失败组有增高趋势.和自发分泌比较,在HBsAg刺激时,对照组、有效组和免疫失败组均表现为分泌增加,但免疫失败组增加值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在各种刺激时IL-4和IL-12分泌低于可检测水平.丝裂原刺激时IFN-γ分泌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正相关.结论特异性刺激时1型细胞因子分泌不足可能是宫内感染HBV导致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1型细胞因子非特异性反应增强可能与肝细胞损伤有关.

  • 父婴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变异研究

    作者:王珊珊;李珉珉;彭桂福;李文玲;金惠玲;肖红;曾年华;王志斌;黄佳亮;苏建新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选择父亲为HBV携带者而母亲无任何HBV 感染标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的HBV感染标志,比较父亲与子代所携HBV C基因nt 2022~2301段序列同源性.结果 16对父亲与新生儿所携HBV C基因同源性在99%~100%,检出2029、2034、2044、2059、2078、2095、2104、2154、2161、2169、2189、2201、2233、2251、2284、2288、2293位核苷酸变异,其中2189、2288位核苷酸变异为表型变异.2189位点A变C致使C区第97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2288位点C变A使C区第130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苏氨酸,其他位点为无表型变异.6对(37.5%)父亲与新生儿存在上述表型变异.结论存在HBV的父婴传播途径且存在主要变异株.

  • 小儿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作者:张鸿飞;赵军;杨晓晋;陈云;朱世殊

    目的研究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对小儿各型肝炎,健康儿童的影响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363例各型(乙型,丙型,非甲-戊及庚型,婴儿肝炎)肝炎和24例健康儿童的血清TIV DNA,对阳性者进行血清TTV DNA半定量分析,对各组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363例各型小儿肝炎TTV DNA检出率为8.8%(32/363例).其中乙型肝炎占10.8%(25/232例),丙型肝炎占5%(4/74例),非甲-戊、庚型肝炎占7%(2/29例),婴儿肝炎占4%(1/28例).(2)24例健康儿童TTV DNA检出率为4%(1/24例).(3)TTV DNA阳性者与阴性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血清胆红素升高方面无差别.前者有输血制品史的多于后者(χ2=52.86,P<0.001).(4)对血清TTV DNA阳性者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不同滴度病例的临床特征无差别.结论 TTV感染在各型小儿肝病和健康儿童中广泛存在.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TTV感染的致病性较弱.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对新生儿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和白介素4的影响

    作者:苏雪松;彭勋;陈妍华;王瑞华;马洁;佟艳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侵犯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免疫失败发生的机理.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67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和PBMC的HBV DNA.根据新生儿PBMC中HBV DNA分成阴性和阳性组,将新生儿的PBMC分别在植物血凝素(PHA)和纯化HBsAg刺激下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分泌含量.结果 (1)35例母亲PBMC HBV DNA阳性者其新生儿15例为阳性,母亲与患儿PBMC HBV DNA阳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新生儿PBMC内HB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纯化HBsAg刺激时,阳性组IFN-γ的分泌量较阴性组低(P<0.01),IL-4含量显示PBMC HBV DN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PHA刺激时,两组IFN-γ、IL-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宫内新生儿PBMC感染HBV,IFN-γ特异性反应低下,而IL-4特异性反应增强,细胞调节失衡,可能是新生儿免疫失败和易于免疫耐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 国产及进口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效果的研究

    作者:胡毅文;刘惠明;袁静;文彬

    目的探讨国产及进口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eAg/或抗HBe(+)、HBV-DNA定量PCR(+)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于孕期第6个月起每月给予孕妇进口或国产HBIG 200 IU肌注1次,预产期前5~7 d再加强注射1次,新生儿娩出后3 h内及第15天各肌注1次HBIG,以后按1、2、7、13个月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0 μg.结果生后13个月时小儿HBsAg阳性率:国产HBIG组、进口HBIG Bayer组与Berna 组分别为2.7%、2.2%、2.8%;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4.7%、95.6%、97.2%.13个月龄儿国产HBIG组3例、Bayer组和Berna 组各1例检获HBsAg(+),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 96.9%、97.4%、96.7%.结论国产HBIG阻断HBeAg(+)孕妇新生儿宫内感染与进口HBIG一样有效,且国产HBIG安全、价廉.

  • IFN-γ+87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内HBV感染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俞蕙;朱启殚;顾绍庆;费林娥;浦东波

    目的研究宫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儿的干扰素γ(IFN-γ)+87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宫内HBV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探讨宫内HBV感染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母亲为HBV携带者,新生儿出生后按程序使用乙肝疫苗或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出生时外周静脉血HBsAg和(或)HBV-DNA阳性并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为宫内HBV感染组,共46例.出生时及以后随访中未曾出现过HBsAg或HBV-DNA阳性,1岁时抗HBs达保护滴度以上者为正常免疫组,共73例.用ABI Prism7700高通量荧光PCR系统对IFN-γ+874SNP进行测定.结果宫内HBV感染组IFN-γ+874AA、A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7.4%、19.6%和13.0%;正常免疫组AA、A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5.2%、30.1%和24.7%.两组IFN-γ+874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102,P<0.05).宫内HBV感染儿童IFN-γ+874AA基因型占优势.结论IFN-γ+874基因多态性与宫内HBV感染有关,提示IFN-γ+874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宫内HBV感染遗传易感性方面有一定意义.

  • 裂解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在母婴垂直传播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钟晓云;余加林;王佳;邓兵;刘官信;余友霞;王朝惠;张渝;李宜

    目的建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1)上游引物5′末端地高辛标记裂解酶片段长度多态性(CFLP)分型方法;了解重庆地区近年来临产孕妇Ct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状况及常见基因型.方法取临产孕妇宫颈刮片及其新生儿鼻咽拭子组成母婴配对标本300对605份,采用Ct omp1套式聚合酶链反应(omp1-nPCR)检测Ct;用建立的CFLP方法对临床Ct分离株进行分型.结果孕妇宫颈Ct检出率11%(33/300),母婴传播率24.2%(8/33).生后24 h内和5~10 d采集Ct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鼻咽拭子标本Ct检出率分别为3.0%(1/33)和38.9%(7/18),χc2=8.79,P<0.01.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母婴传播率分别为8.3%(2/24)和66.7%(6/9),χc2=9.16,P<0.01.Ct阳性和阴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30.3%(10/33)和13.5%(36/267),χ2=6.40,P<0.05.8对Ct阳性母婴配对标本CFLP图谱呈4类,经测序证实分别为E、F、H、D型(各3、2、2、1对),各占37.5%、25.0%、25.0%和 12.5%,且每对母子CFLP图谱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重庆地区近年来临产孕妇Ct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状况及常见基因型;上游引物5′末端地高辛标记Ct omp1 CFLP分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花费相对低廉,没有放射污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Ct分型方法.

  • 宫内大肠杆菌感染导致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俞惠民;袁天明;汤宏峰;李建平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GFAP mRNA和白介素-1β mRNA(IL-1β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TNF-αmRNA)在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建立宫内大肠杆菌感染的大鼠模型,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新生1、3、7日龄大鼠脑白质组织病理特点和GFAP表达变化以及RT-PCR法检测GFAP mRNA、IL-1β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宫内感染后7日龄大鼠脑白质病理改变包括脑白质染色淡,结构疏松等.感染组7日龄大鼠GFAP阳性细胞数在脑室旁白质和海马区明显多于对照组(脑室旁白质9.73±3.55 vs 5.67±1.90,P<0.05;海马7.81±3.61 vs 2.16±1.11,P<0.05);在胼胝体区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感染组1、3日龄大鼠GFAP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日龄0.25±0.07 vs 0.15±0.08,P<0.05;3日龄0.50±0.09 vs 0.39±0.08,P<0.05);而7日龄大鼠GFAP mRNA表达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感染组1日龄大鼠IL-1β mRNA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β mRNA:0.83±0.19 vs 0.50±0.30,P<0.05;TNF-α mRNA:0.74±0.30 vs 0.30±0.20,P<0.05).3、7日龄大鼠IL-1β mRNA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宫内感染能够导致新生大鼠的脑白质损伤,IL-1β和TNF-α可能参与了脑白质损伤的发病机制.

  • 肿瘤患者输血问题探讨

    作者:刘涛;马铁英

    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都会对患者的血象造成影响,有的患者甚至因为血象太低而不得不中断治疗.输血能够纠正贫血,扩充血容量,挽救大出血病人的生命,近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输血对于恶性肿瘤病人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如输血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得以迅速生长、转移及扩散;同时输血过程中的过敏反应、输血后的疾病传播对肿瘤患者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 婚内性传播的 HIV 准种传播和进化规律研究

    作者:温玉洁;龚渝蓉;蒋岩;王继宝;赵琦;段松;张静娜;潘品良;高志云

    目的 研究婚内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准种传播和进化规律,并探讨样本类型(全血、血浆)对分析结果的潜在影响.方法 选择传播关系和传播时间明确的4对婚内新近传播HIV夫妻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分别提取全血、血浆中的总核酸、核糖核酸(RNA),进行HIV基因亚型分析.以HIV-1包膜蛋白(env)基因区为目的片段,分别将总核酸或RNA反转录产物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构建脱氧核糖核酸(DNA)文库,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HIV准种分布,计算样本内、夫妻样本间的基因离散率,并做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4对夫妻的HIV基因亚型分别相同.除1对夫妻的血浆样本PCR扩增失败外,其余14份全血、血浆样本成功进行Miseq测序,获得134 135(67 831~178 392)条有效序列,代表101(12~455)个独特准种.多数样本中前20个准种序列的频数占总序列数的比例>80%;6/8的受检者全血样本中,第1个优势序列的频数占了90%以上;同一受检者全血样本中高频准种的分布比血浆中更集中.基因离散率、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4对夫妻的婚内HIV传播关系都与预期相符,传播方向除1份血浆样本外同样与预期相符.结论 HIV准种的多样性和频数分布有助于了解HIV的传播和进化规律,全血样本所得的HIV感染溯源分析结果比血浆样本更可靠、更实用.

  • HBsAg携带母亲所生婴幼儿HBV标志物动态变化分析

    作者:王琰;闫永平;杜鹃;李端;徐德忠;崔恒春

    目的 了解HBsAg携带母亲所生婴幼儿经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对209例HBsAg携带母亲的213例婴幼儿(双胎4例)进行随访调查,分别于婴幼儿0、1、4、7、12、24、36月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HBVM水平.结果 随访婴幼儿182例,随访率达85.45%.婴幼儿出生时HBsAg阳性者13例,随访结束时除2例持续阳性外,余均阴转;出生时HBsAg阴性的169例婴幼儿未出现HBsAg阳转.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BeAg阳性率高达57.69%(30/52).HBeAg阳性率变化趋势与HBsAg相似,7月龄以后仅2例H-BsAg为阳性的婴幼儿HBeAg仍为阳性,余均转阴.HBsAg携带母亲所生婴幼儿出生时抗-HBs阳性率为6.70%(12/179),经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抗-HBs阳性率1月龄就达82.46%(47/57),7月龄时上升为91.77%(145/158),36月龄维持在73.68%(28/38).1月龄随访时婴幼儿抗-HBe阳性率为49.12%(28/57),抗-HBc阳性率100%(57/57),之后均逐渐阴转,抗-HBe到24月龄全部阴转;而抗-HBc阳性率7月龄时仍高达84.81%(134/158),到36月龄下降至21.05%(8/38).结论 HB-sAg携带母亲所生婴幼儿经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免疫效果良好.HBsAg携带母亲血中的HBeAg、抗-HBe和抗-HBc均能通过胎盘从母亲传递给胎儿.

  •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与体系发展战略

    作者:姜涛;高波

    面对后埃博拉时代公共卫生的巨大需求,非洲联盟正着手建立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洲疾控中心, ACDC),并通过总部与5个区域分支的建设,建立覆盖非洲大陆一体化的疾控体系,引领提升非洲各国公共卫生水平。该文系统分析ACDC建设现状与不足,总结其未来建设计划与发展战略,为中非卫生合作以及我国未来生物安全与传染病防控的全球化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 天花生物恐怖风险下优疫苗接种比例

    作者:许晴;祖正虎;张文斗;徐致靖;黄培堂;郑涛

    天花是危险的生物剂之一,目前全世界已经消除天花疾病,但发生天花生物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大规模接种天花疫苗是有效的天花生物恐怖预防措施,但有可能会导致大量接种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因此,在存在天花恐怖事件可能性但尚未发生的当前,保有一定比例的天花免疫人群会减少真正发生时的整体损失.本文从小化质量调整生命年损失的角度,探讨国家在不同天花生物恐怖袭击风险下应保有的佳免疫人群比例.

  • 基于社会接触网络的大规模人群天花传播并行仿真

    作者:许晴;祖正虎;张文斗;徐致靖;黄培堂;郑涛

    天花生物恐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潜在威胁.本文利用并行仿真的技术手段,研究天花在大规模城市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并对环形接种和大规模疫苗接种这两种主要的天花疫苗接种策略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形接种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天花疫情的扩散,在天花疫苗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采用该措施.

609 条记录 8/31 页 « 12...567891011...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